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引起门诊儿童发热的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谱的特征。方法收集864例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腔黏膜拭子标本,发热者206例,无发热者658例,用PCR或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A、B ( IFA、IFB)、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 ADV)、鼻病毒( RV)等15种病毒的筛查,同时分析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结果。结果共检出呼吸道病毒275株(31.8%),发热者(43.2%)和无发热者(28.3%)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R=1.93)。 ADV和RSV是发热者检出率最高的病毒(8.3%),但只有ADV在发热者的构成比明显高于无发热者(P<0.001)。病毒感染的发热患儿hs-CRP水平为10.00(6.30,18.90)m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9.76(7.78,12.70)×109? L-1,与非病毒感染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呼吸道病毒的患儿出现发热的危险性与未感染病毒的患儿比较将增加1.93倍。结论在儿科门诊发热病例中,RSV和ADV是最常见的病毒,而ADV感染更容易引起小儿高热。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病例中hs-CRP和白细胞升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患儿中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流行率及临床特点,探讨CMV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80例儿科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样本采用巢式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法检测CMVDNA,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CMVIgM和IgG,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80例住院患儿中,CMV现症感染者占36.6%0。对不同年龄段CMV感染的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CMV感染率为60%,高度疑诊为先天性CMV感染。1~3月龄、4~6月龄、7~12月龄的CMV感染率分别为48.6%、60.0%和50.8%;1~2岁感染率为38.6%,2~3岁和3~10岁CMV感染率逐渐下降至19.3%和22.7%。在102例单纯CMV感染患儿中,除2例无症状CMV感染新生儿外,其他100例患儿均有CMV感染导致的器官损伤,表现为CMV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CMV感染性疾病是肺炎(35.3%)、支气管炎(33.3%)和肝炎(26.5%)。()~6月龄组患儿CMV肝炎的发病率为55%,显著高于各年龄组患儿总发病率(P〈0.05);新生儿的贫血发病率达50%,显著高于各年龄组患儿的总发病率(P〈0.05)。3~10岁年龄组患儿CMV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肺炎(52.6%)和支气管炎(57.9%),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CMV感染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特别是12月龄内的患儿中的流行率高,是该年龄段患儿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60%住院新生儿可能为先天性CMV感染,对新生儿应常规进行CMV感染的筛查。在住院患儿中CMV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呼吸道感染、肝炎、贫血、心肌炎、胃肠炎。0~6月龄患儿CMV感染最常见表现为肝炎,50%的CMV感染的新生儿有贫血表现。其他病原体与CMV的共感染可加重CMV导致的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3.
李旻 《世界感染杂志》2010,10(3):120-12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是否诱发小儿喘息。方法用颗粒凝集法检测2007年我院儿科住院部因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喘息而收治的70例患儿及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17例的MP-IgM抗体效价,对比喘息组及对照组之间MP-IgM的阳性率,同时比较喘息组各年龄段MP—IgM阳性率的差异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喘息组中的疗效和支原体表达的相关性。结果70例患儿中39例MP-IgM阳性,阳性率为55.7%,对照组17例患儿MP-IgM阳性仅4例,阳性率为23.5%(Х^2=5.668,P=0.017);喘息患儿中1-3岁年龄段MP-IgM阳性率最高,为27.1%,〈1岁患儿阳性率最低,仅4.3%(Х^2=30.8,P〈0.001);〈1岁组MP-IgM阳性率显著低于1岁以上组(Х^2=30.119,P〈0.001);1-3岁组和〉3岁组间MP—IgM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Х^2=1.089,P=0.297)。喘息患儿中MP-IgM阳性者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有效率为94.9%,而MP-IgM阴性者有效率为29.0%(Х^2=37.7,P〈0.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诱发小儿发生喘息,尤其是〉1岁的小儿发生率较高,呼吸道感染诱发喘息者,需要考虑存在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3年某院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该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的447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 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细菌检出率43.8%,其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25.5%,居细菌检出首位;25例患儿完成了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44.0%,与痰培养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呼吸道常见7种病毒检出率27.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18.8%,居常见7种病毒检出首位,小于1岁组病毒检出率较高,各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炎支原体检出率23.5%,未检出肺炎衣原体。结论该院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细菌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衣原体(CP)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598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CP-IgM抗体。结果5983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413例,阳性率为6.90%。男、女性患儿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的阳性率为5.72%,7.04%,5.66%,21.86%,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阳性率分别为9.64%,3.70%,5.37%,6.89%,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7岁以上学龄期的儿童感染率高,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科临床医生在抗菌药物使用上的合理性与不足,为儿科呼吸道疾病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儿科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分别对我院2005年和2007年儿科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105例和128例进行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的回顾性调查,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05年和2007年儿科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率分别是91.4%和85.2%(P〉0.05);给药途径均以静脉为主,给药频次符合《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但平均用药时间分别是10.43d和5.97d(P〈0.05);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实验率分别是11.4%和25.8%(P〈0.05),联合用药率分别是10.5%和4.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006年颁布实施《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后,儿科临床医生对呼吸道疾病的抗生素使用合理性逐步规范,但仍存在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感染症状及相关疾病诊断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并探讨EBV感染临床多样性机制。方法对本院经PCR法测定EBV—DNA阳性的121例EBV感染患儿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EBV感染患儿起病症状不一,依次为发热(87.6%)、咳嗽(47.9%)、咽痛(15.7%)、眼睑浮肿(8.3%)、淋巴结肿大(6.7%)、皮疹(5.8%)、肉眼血尿(5.8%)、惊厥(4.5%)、腹痛(4.5%)、腹泻(2.5%),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引起疾病多种多样,但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64.5%),其次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4%)、过敏性紫癜(6.7%)、单纯性血尿(4.1%)、腹泻病(3.3%)、肠系膜或颈淋巴结炎(2.5%)、川崎病(2.5%)、肾炎(1.6%)、口腔炎(1.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各1例(各占0.8%)。结论儿童EBV感染起病症状多种,临床表现多样,累及系统多,临床医师应综合分析,及早做EBV—DNA检查才能做到早期、正确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患儿8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为诊断和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以发热、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IgM,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混合抗体。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半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对其中831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儿分年龄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男女构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儿的季节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惠儿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74.2%。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CRP异常率48.2%与PCT的异常率1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以学龄儿童为主;在诊治时,不能仅局限于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辅助诊断中PCT的临床意义优于CRP。  相似文献   

9.
15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智  杨侃  巫玉峰 《广西医学》2009,31(9):1353-1354
目的了解桂林市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体(CP)感染情况。方法15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抽取静脉血,采用呼吸道(IgM)抗体检测芯片试剂盒,检测肺炎衣原体(CP—IgM)抗体,阳性表示肺炎衣原体感染。结果1528例中捡出CP-IgM阳性173例,阳性率11.3%。以6—12岁组检出率(30.7%)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秋、冬季检出率(13.6%、16.3%)高于春、夏季(7.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在秋冬季节托幼机构和小学要做好相关防护工作.防止CP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筛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方法应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试验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结果813倒患儿检出MP抗体341例,阳性率41.9%.男性患儿阳性率38.3%,女性患儿阳性率46.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P抗体阳性的男性和女性患儿最小年龄分别为1岁和35d。不同年龄段患儿的MP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6—13岁忠儿M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6岁以下患儿(P〈0.01)。8—10岁年龄段MP抗体总凝集效价与2-4岁年龄段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检测MP抗体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合理用药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P抗体凝集效价的测定为临床提供了动态观察治疗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氨溴索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应用氨溴索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32例患儿,设立为观察组,余30例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患儿退热时间、咳嗽、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依据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7d后,退热时间快、咳嗽、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32例患儿治疗后治愈率达50%,总有效率达96.88%,对照组30例患儿治疗后治愈率达40.00%,总有效率80.00%,两组治愈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腹痛1例,未出现腹泻。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出现恶心2例,腹泻1例,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氨溴索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目标监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病区院内感染性腹泻发生情况,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住院患儿中院内感染性腹泻发生率、主要致病菌、院感发生时间、好发人群等高危易感因素进行调查,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结果:2008年、2009年儿童院内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分别占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9%和25%,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主要好发于2岁以下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秋冬季高发,采取针对性的消毒隔离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儿科院内感染性腹泻的高危易感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消毒隔离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陈海霞  崔振泽  黄燕 《医学综述》2014,(14):2577-2579
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危及儿童生命的重要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相对于院内获得性肺炎而言,CAP占我国儿科住院患儿的30%40%,是一种动态性疾病,不同病原感染,引起临床病理变化各异,轻型可以门诊治愈,重型危及生命。近年来,病情严重及迁延性病例不少见,一方面是由于儿童自身特点,易引起肺不张、肺脓肿、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病原体的特点,可引起肺部不可逆的病理损伤,甚至遗留喘息等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We investigated the nasopharyngeal microbiota in preschool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ulturable nasopharyngeal bacteria and prognosis. From 2016 to 2018, nasopharyngeal culture was performed on inpatients under 6 years of age with a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mong the 1,056 study patients, 1,046 provided nasopharyngeal samples that yielded positive cultures, yielding 1,676 isolated strain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nd Moraxella catarrhalis, were isolated in 25%, 27%, and 31% of the samples, respectively, and were the major cause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se children. The only factor associated with the isolation of antibiotic-resistant strains from the nasopharynx was daycare attendance, which did not affect clinical severity, such as duration of fever and hospitalizat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resistant bacteria in the nasopharynx did not affect the severity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supports the use of narrow-spectrum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accordance with published guidelines when initiating therapy for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5.
程婷 《中国病案》2014,(3):59-61
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主要病种构成,为医院管理和儿童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ICD-10为依据对我院2010年-2012年间住院患儿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前10位疾病较为稳定,占医院总住院人数的59.2%,主要病种有:肺炎占25.72%,急性支气管炎占6.89%,手足口病占4.77%、先天性肺炎占3.25%等.结论 前十位疾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儿童医院治疗的重点,应根据儿童疾病谱特点,加强重点科室建设,优化诊治流程,提高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儿童大叶性肺炎150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变迁及治疗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住院的15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50例患儿占同期肺炎住院患儿2.68%,男女比例为1.46:1;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92.0%)和咳嗽(94.7%),实变体征少见;病原体检查以肺炎支原体(34.0%)、肺炎衣原体(16.7%)或两者混合感染(9.30%)最常见,真菌感染5例占3.3%,病原学培养阳性3例;胸部 X 线检查显示单侧病变123例(82.0%),双侧病变27例(18.0%),右肺85例(56.7%),左肺38例(25.3%),其中以右上肺32例(21.3%)比例最高。38例患儿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肺泡灌洗能缩短入院后发热时间。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以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为主要病原,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有助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肺炎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发莲  刘玉香 《重庆医学》1997,26(3):131-131,133
我科于1995年8月1日-1996年1月底共收治住院肺炎病例174例,全部病例均于发病后的4-14天测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而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38例,有1例病后第5天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呈现阳性,本组病例以8-11岁年龄期儿童患病率高共19例并伴发多系统受累,38例中,胸膜反应1例,胸膜炎1例,皮疹4例,呕吐4例,脑膜脑炎1例,谷草转所酶,谷现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乳腺脱氢或高共5例,但无脏器衰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小儿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9年11月19日至12月11日期间我院PICU和传染科收治的10例出现甲型H1N1流感样症状合并肺炎、低氧血症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儿全部经咽拭子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儿平均年龄为(6.3±3.4)岁,其中〈5岁的3例;患儿平均体重(24.4±7.6)kg,体重指数〉30的有2例;5例既往有哮喘或过敏史;所有患儿都表现有典型呼吸系统症状,6例P/F比值〈300的病例不需要机械通气,吸氧和综合治疗可恢复;4例需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高PEEP效果良好;9例小剂量激素治疗的病例快速恢复,而1例大剂量激素冲击的病例病程迁延并继发真菌感染;10mo的随访提示肺功能和胸片均恢复正常。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病情进展迅速,以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突出表现,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奥司他韦抗病毒、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低血钾的原因,并据此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统计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在我科室住院的205例患者中,76名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低血钾。结果:76名老年冠心病合并低血钾者,腹泻者占10.53%、大量出汗者占9.21%、应用利尿剂者占35.53%、长期鼻饲者占9.21%、出汗合并利尿剂者占6.58%、腹泻合并利尿剂者占3.95%、腹泻合并出汗占2.63%,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者与非糖尿病者对比(p<0.005),低钾的风险更大。结论:护理人员应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低血钾的原因,合并糖尿病者更应该关注,及时给予对症补钾治疗,减少因低钾发生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0.
儿童急性呼吸道肺炎衣原体感染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在不同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状况、年龄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55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55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1例IgM为阳性,感染率为16.3%,肺炎阳性率为18.4%,急性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