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中药当归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的传统理论及其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当归见诸历代文献的炮制方法达21种之多,其中常用的有酒制、炒制、制炭等。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主要是在于改变药性,扩大药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炮制对当归中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炮制对当归药材中糖含量影响。方法 :用硫酸 苯酚法测定了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 :酒炒当归中上述糖类高于生当归 ,而其余炮制品中糖类的含量均低于生当归。结论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当归中的糖类含量有显著影响 ,这对阐述当归炮制理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将采购自同一批中药当归分为4个等分,分别以生当归、酒当归、土炒当归和当归炭的形式进行炮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依次测定生当归、酒当归、土炒当归与当归炭等炮制样本中阿魏酸、藁本内酯、水分等化学成分的含量。测量不同炮制方法前后当归质量的变化并计算质量变化率。结果:不同炮制方法取得的当归炮制样本中阿魏酸、藁本内酯及多糖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当归各主要成分均为最高,其中阿魏酸、藁本内酯、多糖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生当归、酒当归、土炒当归和当归炭。水分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生当归、土炒当归、酒当归和当归炭。除了生当归外,其他炮制方法炮制前后当归质量及质量变化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酒当归炮制后当归质量增加,土炒当归、当归炭炮制后当归质量减少。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可对当归阿魏酸、藁本内酯、多糖、水分等化学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水溶性成分的变化探讨当归的炮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归及其炮制品中的水、醇溶物、鞣质和阿魏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上述成分有显著影响,对于阐述炮制当归的理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有效成分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今后的炮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有效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挥发油成分含量,对生当归、酒当归、当归炭、土当归等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炮制法的当归饮片中,挥发油、阿魏酸、总鞣质的质量分数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炮制前后,当归质量、质量变化率、含水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有效成分含量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肖焕  冯倩茹  区炳雄 《中药材》2012,(8):1227-1229
目的:比较当归不同炮制工艺有效成分的含量,确定最佳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当归不同炮制品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其总挥发油的含量,并比较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当归经炮制后,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总挥发油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当归片﹥微波炮制品﹥酒炙当归﹥土炒当归﹥油炒当归当归炭。结论:当归微波炮制法具一定的科学性,可作为当归新的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7.
当归古今炮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作用。当归的炮制方法都是根据不同病证和不同方剂需要而发展的。通过对当归古今炮制方法的比较,将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该药炮制的衍变和意义。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历代炮制法中,南齐有炒法;唐代有去芦头...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及相关法典,对方剂中所用当归品种、道地产区以及历代炮制方法进行探讨.当归最优产区为甘肃,四川、云南、湖北等地次之.当归炮制方法不断创新,相继出现熬制、酒制、米炒、醋炒、土炒等一系列不同的炮制方法和要求.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当归炭等至今被广泛使用,但不同时期炮制方法、辅料种类及用量等有较大差异,其工艺及标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当归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自南北朝开始,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当时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其中以酒制法应用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认识过程,逐渐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清炒和酒炒法,其它方法虽有沿用,但已不是主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酒当归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和阿魏酸含量为指标,以黄酒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酒当归的炮制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用HPLC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优选出的酒当归最佳炮制工艺为:黄酒用量10%,闷润1h,140℃炒制15min。结论:优选出的酒当归炮制工艺合理可行,为酒当归的炮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黄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处方时有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等处方用名。而不同的炮制方法,可引起地黄有效药物成份的化学变化。掌握正确的炮制方法,炮制研究,药物功效及其炮制前后化学成份变化,对于临床选择处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药醋制的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制法是我国中药传统炮制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中药醋制法的发展、方法以及醋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并醋疗的禁忌。  相似文献   

13.
吴茱萸、生姜不同配伍和炮制对吴茱萸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吴茱萸不同配伍与炮制方法对吴茱萸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吴茱萸与生姜2:1,3:2,4:3三种不同配伍比例与传统姜制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回归方程为:Y吴茱萸碱=9000000x 5403,r=0.9999,吴茱萸不同配伍与炮制方法对吴茱萸碱含量影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临床治疗效果的好坏有很大部分取决于中药材的质量,本文通过探讨中药炮制的目的与原理,更深入了解与探寻中药炮制的途径与方法,使更多的临床工作者明白中药炮制的作用效果,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有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当归挥发油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对当归挥发油提取、化学成分分析鉴定、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新进展做一综述。以当归挥发油为关键词检索了1994~2004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1997~2004年Medlin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数据库),并对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检索。归纳、比较了多种当归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鉴定方法。对当归挥发油药理作用的多项研究报告进行了总结,包括当归挥发油毒性、对子宫平滑肌、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常见的当归挥发油提取方法有3种,不同提取方法下挥发油的收率不同。其化学成分复杂,研究者不断分离得到新的化学成分。当归挥发油对子宫平滑肌具有双向作用,能够抑制多种机制引起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当归挥发油能够降低血压、改善心肌缺血,抗心率失常。并且具有平喘、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目前当归挥发油主要应用于痛经及月经不调的治疗。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对当归挥发油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近展。  相似文献   

16.
《傅青主女科》中当归类方的药证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傅青主女科》一书中当归类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应用关联规则的方法,通过对125首当归方的数据挖掘试验,深入剖析了药物与药物、药物与证之间的关联,发现当归类方的药物配伍规律及当归的临床用药特点,对大量当归方的方药和证候进行了分析处理,发现在治疗女科病证的方剂中,当归的用药规律及其药证特点,为研究古籍经典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肝细胞毒价检测方法评价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优选炮制工艺.以同一批生何首乌为原料,分别采用高压清蒸、高压黑豆汁蒸、常压清蒸法炮制何首乌,以正常人肝细胞(L02)为模型,细胞毒价为指标,评价不同蒸制方法、蒸制时间的何首乌炮制品肝细胞毒性,并对部分炮制品进行UPLC-MS分析.结果显示,肝细胞毒价检测方法能有效评价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不同炮制方法均可减轻何首乌的毒性,高压清蒸3h减毒效果较佳,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同,3种方法炮制品与生品比较,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β葡萄糖苷、大黄素均有明显降低,其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与其毒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此可知,何首乌经炮制可减毒,炮制方法、时间对何首乌成分及肝毒性均有影响,且高压清蒸3h减毒效果较佳,建议进一步加强何首乌炮制减毒控制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藤黄作用的影响,探索通过合理的炮制方法,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同时制订出藤黄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配方用的中药,一般来说都是要经过规范炮制。只有经过规范炮制,才能发挥中药的功效,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本文结合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归对大鼠局灶性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和MAP-2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实验动物模型 ,观察当归对于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线栓法制作单侧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缺血 2h ,再灌 4 8h。当归治疗组缺血再灌后静脉滴注 5 0 %当归注射液 3 5~ 4ml。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 ,免疫组化观察微管相关蛋白 (MAP 2 )的表达。结果显示 ,当归治疗组较缺血再灌组脑缺血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减少 ,凋亡率下降 ,当归治疗组MAP 2的表达明显恢复 ,接近对照组。结论 ,当归能减少脑缺血损伤后缺血区细胞凋亡的发生 ,促进微管相关蛋白 (MAP 2 )表达 ,这是当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