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观察两组首次排气的时间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缓解率比对照组高。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快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且术后腹胀的住院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多下床活动、床上翻身等方法缓解术后腹胀。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观察两组首次排气的时间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缓解率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能快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了穴位按摩治疗联合中药贴服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该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且术后出现腹胀的住院患者9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让患者多下床活动,翻动身体,缓解术后的腹胀症状。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服进行针对性治疗。试验过程中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的时间以及排气后腹胀缓解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要显著早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程度要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今后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蒲敏  蒲艳  马艳萍 《河南中医》2014,(11):2258-226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胆囊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神阙穴、双侧足三里穴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腹胀程度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胀程度均有所减轻,以治疗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促进腹腔镜胆囊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且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需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20例,根据方便抽样原则将2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缓解患者术后腹胀,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以及腹胀的严重程度均要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6h、12h、24h、36h这4个时间段首次排气的患者例数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 (1)治疗组患者术后6h、12h的首次排气患者例数分别为20(33.33%)、24(40.00%),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远早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腹胀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无腹胀率为90.00%,对照组的无腹胀率为66.67%;治疗组腹胀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贴敷对妇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该院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贴敷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0.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后采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贴敷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冯莉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21-22
目的:对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对患有中风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分别采用盆底肌训练法和中药穴位贴敷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对患有中风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王朝蓉  曹静  杨涛 《陕西中医》2013,(11):1452-1453
目的:观察肠复贴对妇科开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妇科腹部手术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80例均术后当日使用肠复贴(木香、丁香、肉豆蔻、三棱、白豆蔻、人参等)神阙穴穴位贴敷,观察并记录患者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肠梗阻发生,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肠梗阻;治疗组患者4例患者出现腹胀,对照组16例患者出现腹胀;术后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治疗组患者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应用肠复贴能有效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刘晓峰  李美丽 《光明中医》2016,(13):1930-1932
目的分析探讨穴位贴敷与按摩对于腹部非肠道手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之间收治的88例腹部非肠道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与按摩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腹胀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非肠道手术患者术后给予穴位贴敷和按摩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术后腹胀症状,疗效可靠、无其他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痰湿内盛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15例痰湿内盛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73例)、B组(72例)和C组(70例)。A组采用2-0号羊肠线肌肉层穴位埋线联合自拟四生降脂汤治疗,B组采用2-0号羊肠线脂肪层穴位埋线联合自拟四生降脂汤治疗,C组采用自拟四生降脂汤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清学指标水平。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B超评分及CT值。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0.4%,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腹胀、乏力、胁痛、肥胖及神疲评分均下降(P<0.05),A组上述指标低于B组及C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下降(P<0.05),其中A组患者上述指标低于B组及C组(P<0.05)。3组患者B超评分明显降低,肝CT值明显升高(P<0.05),其中A组患者B超评分低于B组及C组,肝CT值高于B组及C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在肌肉层联合自拟四生降脂汤治疗痰湿内盛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指标,恢复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妊娠恶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妊娠恶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补液、止吐、禁食、纠正酸中毒及做好起居护理、情志调护,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疗效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制中成药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减轻早孕妇痛苦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中医综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等。结果:中医综治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4.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中医综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和肺通气功能指标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提高肺部通气功能,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注射液肌肉注射。两组均以15d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改善膀胱残余尿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能明显的改善症状,改善膀胱残余尿量,比注射维生素B1、B12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比较三伏天与非三伏天穴位贴敷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伏灸组(28例)和穴位贴敷组(27例)。两组均采用三伏天灸方(穴取大椎、风门、肺俞等),三伏灸组在2010年三伏天期间进行5次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组在三伏天前进行5次穴位贴敷。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半年后随访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中行为问题、鼻症状因子和总分分值均降低(均P<0.01);三伏灸组患者随访时情感反应的分值较前降低(P<0.05),穴位贴敷组患者非鼻/眼症状、眼部症状、情感反应在治疗后和随访时的因子分值均较前下降(P<0.01,P<0.05)。与穴位贴敷组比较,三伏灸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时的非鼻/眼症状、眼部症状、情感反应和生活质量总分下降幅度大(P<0.01,P<0.05)。结论:同一季节段三伏天与非三伏天穴位贴敷均能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但三伏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B组45例,C组47例。A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脂肪层穴位埋线治疗,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肌肉层穴位埋线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排卵疗效指标。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及A组(P<0.05,P<0.01),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3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及成熟卵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及成熟卵泡数明显高于B组及A组(P<0.05);B组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及成熟卵泡数明显高于A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其中C组低于B组及A组(P<0.05),B组低于A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过氧化氢酶(CAT)、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c)水平均升高,B组及C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高于B组及A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穴位埋线在肌肉层效果优于脂肪层,其机制可能与调整性激素及氧化应激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俞芳洁  李月琴  潘英 《新中医》2020,52(4):161-163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穴位贴敷干预血液透析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予常规疗法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同期加予艾灸和中药穴位贴敷,连续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评定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评分。4周后,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腹胀、厌食、其他症状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4项症状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干预血液透析患者,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许莉萍  龚妹  陆爱玉 《光明中医》2016,(10):1477-147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肿瘤患者腹胀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84例肿瘤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予腹部按摩等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穴位贴敷,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显效11例(26.19%),有效17例(40.48%),无效14例(33.33%),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显效29例(69.05%),有效10例(23.81%),无效3例(7.14%),总有效率为92.86%。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Z=-1.12,P=0.0280.05。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方法简便,中药药性缓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大大减轻了患者腹胀带来的痛苦,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穴位敷贴配合针法治疗,对照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NPQ、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镇痛,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