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孕产期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了解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达到提高母婴健康的目的。方法 随机选取孕产妇293例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作为实验组,同期住院而未进行健康教育的127例孕产妇作对照组。就健康状况及妊娠结局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高危妊娠发病率为24.23%,低于对照组的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56,p〈0.05);实验组妊娠晚期贫血的发生率为24.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03,p〈0.01);实验组顺产率为52.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71%,实验组剖宫产率为47.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03,p〈0.01);实验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3.16,p〈0.01)。结论孕产期健康教育对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保障母婴健康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以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在深圳市22家医院确诊的宫外孕患者1215例为异位妊娠组,选取正常妊娠早期人工流产238例为对照组,2组对象在生殖道感染史、人工流产史、避孕史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异位妊娠进行保守治疗的155例患者和238早期终止妊娠者进行宫颈分泌物和微生物检测。结果异位妊娠组中曾患盆腔炎和输卵管炎的占35.63%(433/1215);有人工流产史占57.20%(695/1215),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1.82,P〈0.01);异位妊娠组中宫颈分泌物病原微生物检出率,衣原体为6.45%(8/124)、解脲支原体为29.13%(37/127)、人型支原体为26.44%(32/121)、淋球菌为12.30%(15/122)、加特纳菌为37.50%(45/12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人工流产手术、生殖道微生物感染的慢性盆腔炎和输卵管炎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随访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以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从2012年9月-2013年3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关于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本社区70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效果将从心理调整、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随访分类控制是否满意4个方面进行说明。采用Х^2检验、Logistie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影响随访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的结果显示,心理调整与职业(Х^2=19.48,P=0.003),兄弟姐妹高血压(家族史)(Х^2=8.56,P:0.014),锻炼频率(Х^2=11.29,P=0.023),健康评价(Х^2=14.59,P=0.001)有关;遵医行为与职业(Х^2=19.84,P=0.003),兄弟姐妹高血压(家族史)(Х^2=8.15,P=0.017),健康评价(Х^2=9.64,P=0.008)有关;服药依从性与婚姻状况(Х^2=6.87,P=0.009)。健康评价(Х^2=24.09,P〈0.001)有关;随访分类控制是否满意与职业(Х^2=11.44,P=0.010),每次锻炼时间(Х^2=13.83,P=0.001),饮酒频率(Х^2=5.11,P=0.078),随访间隔时间天数(Х^2=12.48,P=0.002),健康评价(Х^2=54.91,P〈0.001)有关。把单因素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职业、家族史、锻炼频率、健康评价均能影响随访的效果。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效果与职业、家族史、锻炼频率、健康评价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肖建新 《现代保健》2011,(24):164-165
目的探讨更有效地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9年5月9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组(试验组)、单用泼尼松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完全缓解35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87,P〈0.05)。试验组复发6例,复发率12.5%,较对照组复发率29.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04,P〈0.05)。西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显著提高激素治疗疗效,并降低患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血清中透明质酸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成  周开真  曹华琳  李锋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233-2234
目的探讨血清中透明质酸(HA)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已确诊的45例原发性肝癌者为患者组进行HA测定,并设门诊体检合格者28例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HA阳性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4.78,P〈0.01)。结论血清中HA阳性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有主要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中元 《现代保健》2010,(27):79-80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400万U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甲硝唑0.5g,2次/d,以15d为一疗程;观察组中药浓煎取汁150ml灌肠保留2h以上,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月经期停药,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89%(40/45);对照组分别为9例、26例、10例、77.78%(35/4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Х^2=13.67,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高(Х^2=7.45,P〈0.05);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结合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ZPAb和ACA与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浩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249-1250
目的探讨抗透明带抗体(ZP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对女性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不孕256人,继发性不孕187人,原发性自然流产201人,继发性自然流产120人,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中ACA和ZPAb,与225例健康妇女对照。结果对照组ACA阳性率为4.89%(11/225),ZPAb阳性率为2.22%(5/225),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ACA阳性率分别为24.22%(62/256)和28.88%(54/187),ZPAb阳性率分别为25.39%(65/256)和27.81%(52/18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性自然流产组ACA和ZPAb阳性率分别为33.83%(68/201)和22.39%(45/2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继发性流产组中ACA和ZPAb阳性率分别为7.50%(9/120)和3.33%(4/120),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流产组与继发性流产组间ACA和ZPAb的阳性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CA和ZPAb在导致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方面均有明显影响;对原发性流产的发生有明显作用,而对继发性流产的影响意义不大。检测ACA、ZPAb可作为不孕及原发性流产病因诊断的一项指标,干涉其高血清浓度可望对这类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以及应用B族维生素和叶酸对复发性流产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复发性流产组48例,正常妊娠组30例,正常育龄妇女组30例,采用循环酶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反复流产早孕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育龄妇女组(P〈0.05);反复流产中孕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Hcy水平有明显降低趋势(P〈0.01);复发流产早孕组经过治疗后,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发病有相关性,实施合理的干预后可减少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血清叶酸、维生素B。同型半胱氨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探讨其与早期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方法、ELISA方法及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流产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结果76例早期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组)与40例正常同期育龄期妇女(对照组)比较,血清叶酸(t=-3.631,P〈0.005)、维生素B12(t=-4.790,P〈0.005)、同型半胱氨酸(t=3.019,P〈0.005)及红细胞叶酸(t=-3.640,P〈0.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流产组A组(补充0.4mg/d叶酸片)与B组(补充5mg/d叶酸片及复合维生素B),2组补充叶酸后1个月与首诊比较,血清叶酸(t=2.131,P〈0.005)及同型半胱氨酸(t=2.685,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内叶酸水平低下可能是早期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生、发展的-个重要因素,它的检测对于早期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补体C3变化及胸腺肽α1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疗程12个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完全缓解率、显著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总有效率、第1-3个月感染率以及补体C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3.3%,对照组复发率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71,P〈0.05);第4-12个月,观察组感染率3.3%,对照组感染率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68,P〈0.01)。结论胸腺肽α1能够增加机体免疫力,恢复机体补体C3水平,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增强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耐受性,双向调节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免疫,有效提高激素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I(cTnI)增高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意义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50名DCM患者进行cTnI检测,其中血浓度〉0.04ng/mL为阳性组,共28例;血浓度≤0.04ng/mL为阴性组,共22例。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左室射血分数(LVEF);行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监测心律失常情况。结果阳性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明显高于阴性组(Х^2=6.60,P〈0.05)。阳性组患者的LVED、LVES明显大于阴性组(t=5.37、6.28,P〈0.01),LVEF小于阴性组(t=-8.96,P〈0.01)。阴性组患者易出现房性心律失常(Х^2=11.30,P〈0.05),而阳性组患者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Х^2=5.39、4.27,P〈0.05)。结论DCM患者出现cTnI显著增高,说明心肌损害严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4.4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44.44%、观察组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3.831,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切实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7月经健康体检科确诊的1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检资料,包括生化指标如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每位患者既往的身体活动、饮食与遵医依从性等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建立标准,进行评价,据此,将生活方式相对较好的283例(A组)和较差的869例(B组)患者纳入队列,进行队列研究,分析生活方式与糖尿病控制效果的关系;同时,将其中完整接受1年强化健康管理(包括饮食、运动、遵医依从性、健康教育等)的241例患者的管理前(c组)和管理后(D组)生化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A组GLU和HbA1c的控制满意率分别为60.1%和56.5%,明显优于B组的49.0%和45.5%(Х^2=10.44和11.05,P〈0.01);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GLU和HbA1c控制不满意的危险因素(RR=1.28和1.25);D组营养与运动知识总知晓率(63.5%)明显高于C组营养与运动知识总知晓率(25.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4.51,P〈0.05),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后GLU和HbA1c的控制满意率分别为61.8%和64.3%,明显优于管理前的58.5%和47.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7.94和4.18,P〈0.01和0.05)。结论 生活方式与2型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效果密切相关,健康管理能够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方式,帮助患者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的应用价值,探讨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及提高宫内妊娠率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住院且有生育要求的70例患者进行随访。输卵管妊娠患者保守治疗成功后2~6个月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组35例为观察组,行输卵管通液组35例为对照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观察组宫内妊娠率为48、5%,复发性异住妊娠率为14.2%;对照组宫内妊娠率为25.7%,复发性异位妊娠率22.9%。两组宫内妊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9.67,P〈0.05),复发性异位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2.20,P〉0.05);②观察组双侧输卵管通畅宫内妊娠率为75.0%,一侧输卵管通畅宫内妊娠率34、8%,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11,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的功能取决于其通畅情况,通过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可有效地判断输卵管通畅情况,且能够提高宫内妊娠率,但不能减少重复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警察人群的血脂水平。方法将382例(男350例,女32例;朝鲜族165例,汉族217例)延边少数民族自治州公安局职工作为观察组,将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检出血脂异常者220例,占58.9%;对照组28例,占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7.78,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中朝鲜族与汉族的血脂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女差异显著(P〈0.01)。结论延边地区警察人群的血脂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无民族差异,提示该人群应及早加强健康教育和其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患者对照研究,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5月期间芜湖某两医院收治的71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2的比例选取同期住院的142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调查其既往生活习惯、婚育状况、疾病手术史和焦虑情况等。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检出率分别为56.34%、2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88,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OR=6.08,P〈0.01)、妇科炎症史(OR=8.39,P〈0.01)、宫内节育器史(OR=6.92,P〈0.01)、流产史(OR=5.88,P=0.03)及被动吸烟(OR=6.58,P〈0.01)是导致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月经规律(OR=0.28,P〈0.01)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对计划生育者进一步加大心理辅导力度,并开展与异位妊娠相关的孕期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及心理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心理护理。采用SAS和SDS量表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78%的孕妇希望得到孕期保健知识,76%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症状。治疗后观察组SDS和SAS得分分别为(37.63±4.27)分和(34.46±2.4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愈率(82.5%)高于对照组(63.75%,P〈0.05)。流产次数多、年龄大、高学历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与抑郁、焦虑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给予系统心理干预,能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非妊娠期健康妇女35例为对照组,41例为正常妊娠组,37例为妊娠期感染MP组。分别对各组妇女进行体液免疫功能(IgG、IgM、IgA、C3、C4)和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1)正常妊娠组IgG、IgM、IgA、C3、C4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感染MP后IgG水平升高,但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感染MP后IgM、tgA、C3、C4升高,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正常妊娠组CD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CD4^+、CD4^+/CD8^+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CD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感染MP后,CD3^+、CD4^+、CD4^+/CD8^+较正常妊娠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中CD8^+呈显著性持续升高。结论妊娠期感染MP后可引起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免疫应答不平衡、补体系统激活,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病理妊娠,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其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对21-60岁铁路职工健康查体中经B超确诊的脂肪肝患者1299例和非脂肪肝者2221例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测定。结果脂肪肝患病率为36.9%(1299/3520),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4.82,P〈0.01)。男性患病率(47.2%)高于女性(9.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0.50,P〈0.01)。脂肪肝组TG、TC、FBG均高于对照组(P〈0.01)。随脂肪肝程度加重。TG、TC、FBG水平升高,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铁路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其患病与年龄、性别、血脂、血糖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屏气摄影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术中的应用。方法:183例接受胸、腹部DSA检查的患者,将其分成非屏气实验组和常规屏气对照组。造影时,实验组自然呼吸采集图像.常规组吸气后屏气采集图像。两组图像经后处理调整打印成胶片,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胸部实验组37例中,满意片36例(97.30%),不满意片1例(2.70%);常规组36例中,满意片32例(88.89%),不满意片4例(11.11%)。腹部实验组55例中,满意片53例(96.36%),不满意片2例(3.64%);常规组55例中,满意片49例(89.09%),不满意片6例(10.91%)。两个部位的实验组与常规组DSA图像的满意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胸部Х^2=2.02,0.1d)〈0.25;腹部Х^2=2.16,0.1〈P〈0.25)。结论:非屏气摄影法获得的单幅DSA图像质量与屏气摄影法相似,采集图像时操作更为简便。此方法可作为一种特定程序.应用于年老体弱、病情危重及不能很好配合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