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sFas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sFas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对照和SLE患者血清sFas水平。结果SLE患者sFa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活动期sFas水平较缓解期明显增高(P<0.01)。SLE患者血清在抗核抗体(ANA)强阳性(滴度≥1∶160)或抗dsDNA阳性,sFas水平较阴性组显著增高。结论血清sFas在SLE患者表达增高,提示sFas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sFas可作为SLE的活动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血清sFas和sFas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探讨血清sFas和sFasL的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39例SLE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的sFas和sFasL的水平分别为 (16± 4 0 ) μg/L和 (0 0 8± 0 0 3) μg/L。健康人血清中的sFas和sFasL的水平分别为 (3 1± 1 1) μg/L和 (0 0 5± 0 0 1) μg/L ,二者经统计学检验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1)。活动期患者和缓解期患者血清中的sFas水平分别为 (2 0± 5 ) μg/L和 (10± 2 ) μg/L ,前者较后者明显增高 ,P <0 0 1。sFasL的水平活动期患者和缓解期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sFas及sFasL参与了SLE的发病 ,且可作为SLE活动性的实验诊断指 相似文献
3.
共刺激分子CIMO—CIMOL是激活淋巴细胞的第二信号系统的组成部分。激活的TH细胞表面的CIMOL和抗原特异性B细胞表面的CIMO结合,产生共刺激信号,参与B细胞的增殖、分化、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本文通过检测SLE患者血清中sCIMOL水平,探讨sCIMOL与SLE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应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了SLE患者56例及健康人48例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发现SLE患者活动期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SLE稳定期患者(P>0.01)及健康人(P<0.001),但稳定期患者血清sIL-2R水平和健康人无明显性差异(P>0.05),同时血清 sIL~2R水平增高和血清抗ds-DNA水平及血沉值呈正相关。结果提示SLE病程中有淋巴细胞活化,并以活动期为甚,检测血清sIL-2R水平较单纯检测血沉、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对判断SLE病人病情活动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检测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L(sFasL)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39例乙型肝炎和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浓度。结果 重型乙型肝炎、肝硬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sFas和sFasL比值,除急性肝炎与对照组无差异外,其余各组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Fas、sFasL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二者的比值则与病情严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现象观察,探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与SLE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FCM)观察SLE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现象。结果:①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类风湿关节炎(RA)组(P<0001),经48小时培养后,凋亡率更高可达3344%;②凋亡率与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r=0866),P<0001)。结论:凋亡率的变化可作为评估SLE病情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含有一定量的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hCPIc),对于其浓度的测定,可做为SLE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兔抗人hCPIc抗体,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简便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SLE活动期患者及伴肾病患者血清hCPIc含量进行检测发现,SLE活动期血清hCPI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伴肾病患者血清hCPIc含量又明显高于单纯性SLE活动期患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Breg)的含量,了解Breg在SLE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4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的SLE患者34例、健康对照30例,以CD19+ CD5+CD1d+作为Breg标记,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Breg占B淋巴细胞的比率.结果 SLE患者组Breg的比率(7.86±4.10)%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2.71±9.17)%(Z=2.16,P<0.01).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Breg的比率显著降低,提示可能与SLE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中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70例RA患者血中sFas、sFasL、IL-18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RA患者sFas、sFasL、IL-18、RF、CRP含量分别为(3.75±1.79) ng/ml、(1 215±1 017) pg/ml、(66.6±49.6) pg/ml、(487±661) IU/ml、(2.75±4.14) mg/dl,与对照组[(2.37±1.29) ng/ml、(443±245) pg/ml、(32.2±20.5) pg/ml、<30 IU/ml、<0.01 mg/d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FasL与CRP、RF呈正相关(r=0.536,r=0.394,P<0.05),sFas与IL-18呈正相关(r=0.808,P<0.01).结论 sFas、sFasL、IL-18与RA的发病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L(sFasL)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39例乙型肝炎和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浓度.结果重型乙型肝炎、肝硬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sFas和sFasL比值,除急性肝炎与对照组无差异外,其余各组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Fas、sFasL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二者的比值则与病情严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83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H水平。结果:SLE组血清G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SLE组GH水平显著高于静止期SLE组(P<0.05);83例SLE患者血清GH水平与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753,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GH水平较正常人高,且与病情活动有关,可将GH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GH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中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 (sFasL)和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70例RA患者血中sFas、sFasL、IL 18和类风湿因子 (RF)、C 反应蛋白 (CRP)含量。结果 RA患者sFas、sFasL、IL 18、RF、CRP含量分别为 ( 3.75± 1.79)ng/ml、( 12 15± 10 17)pg/ml、( 6 6 .6± 4 9.6 ) pg/ml、( 4 87±6 6 1)IU/ml、( 2 .75±4 .14 )mg/dl,与对照组 [( 2 .37± 1.2 9)ng/ml、( 4 43± 2 4 5 ) pg/ml、( 32 .2± 2 0 .5 ) pg/ml、<30IU/ml、<0 .0 1mg/d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sFasL与CRP、RF呈正相关 (r =0 .5 36 ,r =0 .394 ,P <0 .0 5 ) ,sFas与IL 18呈正相关 (r =0 .80 8,P <0 .0 1)。结论 sFas、sFasL、IL 18与RA的发病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在SLE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参照Valentijn 法判断标准,收集龙岗中心医院2008年5月~2011年8月间46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29例,缓解期17例.清晨取空腹静脉血并且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运用ELISA法检测SLE患者血清和PMBC上清液中IL-17和ICAM-1值,同时取4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将所测定的IL-17和ICAM-1等指标与实验室常用指标ANA,抗ds-DNA比较.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IL-17及ICAM-1浓度水平分别为59.12±5.69 pmol/L和494.5±86.51 μg/L,明显高于SLE缓解组血清IL-17及ICAM-1浓度水平27.13±3.05 pmol/L和185.80±32.11μg/L和正常对照组血清IL-17及ICAM-1浓度水平9.50±1.24 pmol/L和191.73±30.10μg/L,t值3.859,P值0.021;同样SLE患者PBMC上清液中IL-17及ICAM-1浓度水平分别为187.76±27.10 pmol/L和582.20±91.87tg/L,明显高于SLE缓解组PBMC上清液中IL-17及ICAM-1浓度水平45.83±3.97 pmol/L和191.73±30.10 μg/L和正常对照组PBMC上清液中IL-17及ICAM-1浓度水平12.64±2.52 pmol/L和214.48±40.07 μg/L,t值4.051,P值0.028.且ANA,抗ds-DNA阳性SLE患者血清中IL-17及ICAM-1浓度水平分别为68.36±6.09 pmol/L和600.24±91.61 μg/L,t值5.909,P值0.024.明显高于ANA,抗ds-DNA阴性SLE患者血清中IL-17及ICAM-1浓度水平24.05±3.17 pmol/L和89.55±34.81 μg/L,t值2.790,P值0.038.且治疗后IL-17及ICAM-1降低.结论 IL-17及ICAM-1在SLE患者中可能是引起免疫功能失衡的发病因素之一,SLE活动期血清ICAM-1水平增高,可能为判定SLE活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系绕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复杂自身免疫陆疾病,以致病性自身抗体产生过多为特征。SLE被普遍认为是TH2占优势的疾病,是与TH2型细胞因子产生过多相关的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性激素、免疫调节异常等多个方面,本着重研究细胞因子与SLE的关系,探讨SLE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和血脂水平与SLE疾病的关系。方法观察组分为两组,SLE非活动期组和SLE活动期组,对照组为同年龄段健康查体者,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间接胆红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非活动期组胆红索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动期组胆红素均明显降低(P〈0.01),SLE无论是活动期还是非活动期,TG、TC、LDL-C平均水平明显增高,TG增高最为显著(P〈0.01);HDL—C水平降低,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且SLE活动期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提示可将胆红素水平作为判断SLE患者体内氧化状态的一个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并探索其临床意义,实验结果表明,抗内皮细胞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多数临床症状无关,与血管炎及狼疮性肾炎显著相关,且多见于狼疮性肾炎活动期,故可将抗内皮细胞抗体视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粉秧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5):116-1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高泌乳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定量测定经临床确诊的SLE患者、正常人血清中泌乳素(PRL)水平。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整体组和活动组,泌乳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结论PRL与SLE患者的病情活动有关,可作为监测SLE病情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