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们统计了1960~1987年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诊断确定的儿童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共100例,现分析如下。儿童骨肿瘤的主要类型及年龄分布:100例中,0~4岁组发病率4%,5~9岁27%,10~14岁69%。10岁以前常见的类型是骨软骨瘤(6例),软骨瘤(2例),骨囊肿(8例),嗜伊红肉芽肿(6例)及纤维异样增殖症(4例)等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目前普遍认为骨软骨瘤,纤维异样增殖症,骨囊肿等病变与遗传或先天发育异常有关,本文统计以上类型病变在10岁以前发病数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符合上述病因推断。10~14岁各类肿瘤发病数明显增加,其中骨软骨瘤17  相似文献   

2.
唐昭军  肖纳新 《安徽医药》2009,13(9):1054-1056
目的探讨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caveolin-1和mt—P53(mutanttype,p53)蛋白在骨肉瘤、骨软骨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三种蛋白质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及试验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3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MMP-2、caveolin-1和mt-P53(mutanttype,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53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为56.67%(17/30),而对照组骨软骨瘤的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MP一2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为63.34%(19/30),而对照组骨软骨瘤的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aveolin-1蛋白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18/30),而在骨软骨瘤中为16.67%(5/3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和PTEN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MMP-2和PTEN的表达将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以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性质、病种分布和发病部位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本院就诊的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变性质、分布和影像学特点。结果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的病变性质主要为良性肿瘤11例(27.5%),恶性肿瘤23例(57.5%),肿瘤样病变6例(15%);患者的病种分布和发病部位均比较广泛,其中良性肿瘤多发骨软骨瘤,恶性肿瘤多发转移瘤,肿瘤样病变对为骨囊肿;且对发病于肩峰端和胸骨端。结论锁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递增;病变位置常见于肩峰端,且肩峰端和胸骨端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GRF在人骨肉瘤,骨软骨瘤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30例人骨肉瘤标本,骨软骨瘤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探讨EGRF在人骨肉瘤,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达及其与肿瘤分组、分级的关系。结果①骨软骨瘤组无阳性表达(0/10),骨肉瘤组阳性表达率为50.0%(15/30)。骨软骨瘤、骨肉瘤染色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骨肉瘤Ⅰ级组阳性表达率为14.3%(1/7),Ⅱ、Ⅲ级组阳性表达率为60.9%(14/23)。Ⅱ、Ⅲ级组与Ⅰ级组染色阳性率相比,虽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骨肉瘤各型间染色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肉瘤的发生与EGRF异常表达有关;EGRF不可作为骨肉瘤的恶性分级、增殖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CTR)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过Jaffe病理分级的4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S—P检测CTR表达水平,以12例骨软骨瘤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10年,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TR在骨巨细胞瘤中阳性率81.0%,在骨软骨瘤中阳性率1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中,复发17例,复发率40.5%;③复发组CTR阳性率64.7%,未复发组CTR阳性率92.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降钙素受体在JaffeⅠ级、Ⅱ级、Ⅲ级中阳性率分别为85.8%、75.0%、83.3%,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R在骨巨细胞瘤中高表达,有助于评估骨巨细胞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发病规律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单位1963年1月至2010年9月1161例经病理证实的股骨远端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病种分布、发病比率、好发年龄及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161例股骨远端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良性肿瘤695例,恶性428例,肿瘤样病变38例。发病率前三位的分别是骨软骨瘤372例占32%,好发年龄5—25岁;骨肉瘤428例占27.9%,好发年龄10—25岁;骨巨细胞瘤199例占17.1%,发病年龄20~50岁。其余病变发病率相对偏低,由高到低依次为软骨母细胞瘤、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肉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结构不良;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瘤、恶性淋巴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血管瘤;转移瘤。由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与软骨瘤大部分病例未作手术,其实际发病情况较经病理确诊者为高。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各自的相对特征性。结论股骨远端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虽然病种类型多,但其病种分布和发病比率有明显的差别,结合发病年龄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股骨远端的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骨软骨瘤是骨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多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千骺端,发生在骨组织以外的骨软骨瘤较为少见。我们曾经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软骨瘤的影像诊断(附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骨瘤是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骨良性肿瘤,占总发病率的13.9%[1].笔者通过对软骨瘤发生部位及形态的分析,着重讨论了其形成的机理和影像表现,旨在增强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陈云坤  秦凯  孙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956-2957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骨肿瘤刮除植骨术治疗肱骨近端骨软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例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患者,予以骨肿瘤刮除植骨术治疗.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患者均一期愈合,出院后嘱患者定期复查,随访1年,数字化X射线摄影(DR)片显示植骨处愈合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 骨肿瘤刮除植骨术治疗肱骨近端骨软骨瘤能促进病灶处恢复,可有效恢复肩关节的稳定及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软骨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良性骨肿瘤的13.9%,仅次于骨软骨瘤和骨巨细胞瘤居第三位,在良恶性骨肿瘤中位居第四,主要发生在短骨,也可发生于长骨、骨盆等部位,而发生于骨髓腔者称为内生软骨瘤。发生于短骨的内生软骨瘤报道较多,但发生于长骨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5例长骨内生软骨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陈镇武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898-189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6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从肿瘤的发病部位、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 术前经内窥镜、X线、B超及CT等检查,术前确诊率(25.0%,15/60)明显低于术后确诊率(75.0%,45/60)(Х^2=9.145,P<0.01);好发部位:十二指肠20例(33.3%),空肠13例(21.6%),回肠27例(45.5%);60例均经手术证实诊断,良性肿瘤18例(30.0%),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的42例(70.0%)(Х^2=8.215,P<0.01);腺癌22例(36.0%),明显高于其它性质肿瘤[15例(25.0%)、5例(8.3%)、2例(3.3%)、2例(3.3%)、1例(1.6%)、3例(3.3%)、4例(6.6%)、3例(3.3%)、3例(3.3%)](Х^2=3.89、8.89、9.152、9.162、10.23、9.012、8.999、9.042、9.111,均P<0.05);良性肿瘤行局部肠壁或肠段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总结分析37例小肠平滑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诊治资料。术前明确小肠肿瘤诊断者20例,以其并发症行急症手术确定诊断者9例,误诊者8例。全部病例均以病理确诊,包括平滑肌瘤8例、平没肌肉瘤28例和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腔外型生长18例,多以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就诊。腔内型生长12例,以多肠梗阻就诊。腔内-腔外型6例,壁间型1例。恶性肿瘤最长径显著大于良性肿瘤,并有发热、消瘦等恶液质表现,但二者的发病年龄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与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49例心脏原发性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学改变和病理学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在原发性心脏肿瘤中,79.2%(118/149)为良性肿瘤,20.8%(31/149)为恶性肿瘤。黏液瘤组织学类型,约占原发性心脏肿瘤的50.3%(75/149);其次为脂肪瘤,约占14.8%(22/149)。(2)在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中,未分类肉瘤、血管性肉瘤和横纹肌肉瘤是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分别占22.6%(7/31)、19.4%(6/31)和19.4%(6/31)。(3)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累及心包者(25.8%,8/31)明显高于良性心脏肿瘤累及心包者(3.4%,4/118)。(4)心脏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异常的检出率为95.3%(142/149)。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较敏感方法,并对肿瘤病理类型的判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胸腔积液进行细胞学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良性肿瘤患者与40例恶性肿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细胞学表现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以及两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恶性肿瘤组细胞学阳性者占97.5%,诊断符合率为97.5%;良性肿瘤组发生细胞学阳性者占2.5%,误诊率为2.5%,恶性肿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和癌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结论胸腔积液细胞学联合肿瘤学标志物检查是一种无创可重复的方法,为更好的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友利  陶永  胡红耘  徐江发  方成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908-909,I000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资料进行分析,按AO原则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T形钛板螺钉内固定、简单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全部于3个月内愈合,术后X线评估结果满意。疗效优24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8.6%。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通过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可以充分显露骨折,便于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与尺偏角,固定确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涎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1998~2003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小涎腺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口腔小涎腺肿瘤中,良性肿瘤26例占43.33%,恶性肿瘤34例占56.67%,良性肿瘤中的混合瘤多见,占良性肿瘤的69.23%,恶性肿瘤中以黏液表皮样癌为多,共14例,占恶性肿瘤的41.18%,手术 放疗者占恶性肿瘤的38.24%,5年生存率为34.48%。结论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术前X线检查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首次手术彻底性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术后辅助性放疗可降低恶性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相关因素和病理改变。方法对45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通过诊刮或负压吸引方法进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结果病理无改变组(I组)239例(52.18%),良性病变组(II组)185例(40.39%),恶性病变组(III组)34例(7.42%)。其中79例有宫内节育器(17.25%),5例患乳腺癌经三苯氧胺治疗。结论I组主要为功能失调引起,II组主要为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炎所致,III组大多为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比常规超声及增强CT在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1例常规超声检出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根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合病史给出初步良恶性判断后,进一步超声造影检查,对病灶造影剂灌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综合判断;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最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常规超声检查特点,初步诊断:良性肿瘤21例(29.6%),恶性肿瘤50例(70.4%);经超声造影诊断:良性肿瘤24例,恶性肿瘤47例;增强CT诊断: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45例;经病理检查,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46例。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为93.61%,特异性为91.67%,准确度为92.96%,明显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肝脏的肿瘤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软组织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分析88例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88例软组织肿瘤中,男性36例,女性52例。肿瘤的发病平均年龄为44岁;良性病变42例,恶性病变46例。主要包括九大类30种不同的软组织肿瘤,肿瘤的细胞形态可呈梭形、圆形或卵圆形、多形性等。共应用31种不同的抗体行免疫组化检查,主要包括间叶组织标记物波形蛋白(Vimtin),其使用率为93%(82/88);肌性标记物结蛋白(desmin),其使用率为81%(71/88);外周神经标记物S-100蛋白(S-100).其使用率为73%(64/88)。88例软组织肿瘤的诊断率为100%(88/88)。结论:在病理组织学基础上适当的应用免疫组化检查,可以有效地解决软组织肿瘤起源和分类判定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和上消化道出血,均经胃镜、胃钡透、CT及B超等检查发现。25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学显示良性8例(32%),恶性12例(48%),交界性5例(20%)。本组中胃间质瘤15例(60%),小肠间质瘤10例(40%)。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可根据其临床表现,超声胃镜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进行,诊断一旦明确,即应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