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剥脱患者的内镜下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食管黏膜剥脱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特征,18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复查。结果:内镜特征为长条状或条状或大片状黏膜剥脱,剥脱的黏膜部分与食管壁相连;基底部大量出血或少量渗血,部分见黏膜下血肿形成。18例患者经临床治疗7~15 d后内镜复查食管黏膜均恢复正常。结论:黏膜剥脱症胃镜下具有特征性表现,内镜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剥脱症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形态表现,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首诊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食管黏膜剥脱症患者临床及内镜检查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29例患者资料分别来自消化内科16例,胃肠外科8例,心血管内科3例,耳鼻咽喉科2例。其中25例患者于发病前均有明确的过急进食粗糙坚硬食物或误食含骨性食物史。所有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患者均以突发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为首发症状,吞咽时疼痛加剧甚至伴有吞咽困难,随后出现呕血、黑便等临床表现。2例于呕吐时曾吐出灰白色条带膜状物。3例因既往有冠心病史,均被首诊为冠心病,其中1例因心电图提示急性前间壁心肌缺血并行溶栓治疗,致使消化道出血加剧。所有患者均未能在就医首诊时获得正确诊断。结论:食管黏膜剥脱症为临床上少见疾病,起病急,发病多有诱因,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内镜表现。进行内镜检查是诊断食管黏膜剥脱症的必要手段。诊断并无困难,关键在于临床及内镜医师对此疾病要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食管黏膜剥脱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0例食管黏膜剥脱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诊治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0例经临床和内镜检查证实的食管黏膜剥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6例诱因为饮酒和过急进食或进食粗糙、热、烫食物,2例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及存在凝血功能障碍,2例无明确诱因.10例均有胸骨后或上腹部突发性剧痛,并有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呕血或排柏油样便;6例呕出食管黏膜;1例并发食管穿孔.内镜表现为黏膜下暗紫红色柱状物突入食管内,表层腐烂、坏死,片状剥脱,堵塞管腔,食管壁散在糜烂出血及浅溃疡.予止痛、抑酸、止血、保护黏膜、胃肠外静脉营养等保守治疗,有并发症(穿孔者)予外科手术等治疗,30~45日后内镜复查均恢复正常,均痊愈.结论:食管黏膜剥脱有多种诱因,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内镜表现,内科保守治疗预后良好,但须注意及时发现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4.
食管黏膜剥脱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全面掌握中国人“食管黏膜剥脱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规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方法以“食管剥脱”、“剥脱性食管炎”、“食管管型”、“食管黏膜血肿”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5年(模糊匹配)的近26年文献,相关论文全文下载,逐篇阅读,核对内容,将重复报道的病例资料予以合并,登记临床资料,最后进行归并、分析,并将我院诊治的1例病人资料也纳入研究。绮果共检出136例病人,其中有个人资料者78例,综合资料者58例;男77例,女59例(男女之比1:0.77);年龄6—82岁,以20—60岁占多;115例为平素健康人群(85.3%),急起发病;113例中109例有诱因;主要临床症状有咽喉及胸骨后疼痛或不适123例,呕吐、呕血118例,呕吐管型111例,由诱因到管型吐出的时间≤4h者46例中有41例(89%);急诊内镜检查55例,黏膜剥脱、缺失伴创面出帆为主者43例,以食管黏膜血肿为主12例;病理结果:80例病人共作了81次剥脱黏膜的病理检查,80%以上为非炎性;预后:治愈134例,死亡2例,随访80例,均无后遗症,内镜随访47例,食管黏膜短期修复,无粘连或狭窄。结论“食管黏膜剥脱症”好发于中青年无基础疾病的人群,件别差异不明显,几乎都有诱因,但有时诱因甚轻微,发病急,以咽喉及胸骨后疼痛、呕吐、呕血、呕吐管型为主要临床症状,急诊内镜可见黏膜剥脱、缺失伴创面出血或黏膜血肿,剥脱黏膜绝大多数为非炎性,治愈率高,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剥脱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 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剥脱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年中共收治8例剥脱性食管炎,年龄27 ~ 54岁,有明确吞食异物史者5例(62.5%).吞咽疼痛8例(100%),呕血3例(37.5%),胸痛2例(25%).食管黏膜缺损1例(12.5%),黏膜剥脱6例(75%),黏膜下血肿4例(50%),食管左侧壁受累5例(62.5%),合并贲门撕裂综合征3例(37.5%).误诊心血管疾病2例.结论 剥脱性食管炎患者多有吞食异物史.吞咽疼痛,呕血及胸骨后疼痛多见.胃镜早期表现为粘膜剥脱,黏膜下血肿局限.晚期黏膜下血肿扩大,食管黏膜缺损.左侧壁受累多见,可合并贲门撕裂综合征.应与心血管疾病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食管黏膜表层剥脱症(esophagealsuperficialmucousexfo—liation)是一种临床上甚为少见的食管良性疾病,食管黏膜表层全部从食管剥脱更为罕见,现将我科就诊的典型病例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剥脱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将自己诊治的病例与既往发表的类似病例结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食管黏膜剥脱症是一种少见的食管疾病,病因不明,发病多在进食干硬食物或过热饮食时突然出现食管黏膜糜烂、溃疡、渗血及大片黏膜缺失或游离于食管腔内或吐出管状模性物悬于口外。本病可给予禁食、黏膜保护剂和适当的抗生素防治并发症处理。一般无食管狭窄发生,预后良好。结论食管黏膜剥脱症是一种少见的食管疾病,大家应加强认识,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正>食管黏膜剥脱症是一种罕见的急性食管损伤,通常是部分剥脱,而环形剥脱很少见。现将1例颇具影像学特征的食管黏膜剥脱症病例报道如下。病例男,59岁,14 d前进食质硬食物后出现胸骨后刀割样疼痛,伴濒死感,有后腰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鲜血,伴有吞咽痛。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糖尿病史1月。体检无明显异常。入院后急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9.
食管平滑肌瘤为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之一.是消化科的常见疾病。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圈套切除术(endoscopic trepanned resection,ETR)已成为了治疗食管黏膜下层以内平滑肌瘤的首选措施。为探讨经超声内镜引导下食管粘膜下平滑肌瘤圈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回顾性分析在胃镜下行圈套下切除的76例黏膜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约30%患者在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狭窄等病变,称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s食管。但约70%左右的患者内镜下可无食管黏膜损坏的表现,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非糜烂性反流病,典型症状为烧  相似文献   

11.
王军洁  张振玉 《临床荟萃》2012,27(11):957+916-957,F0002
食管黏膜剥脱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报道我院2010年3~12月间收治的6例食管黏膜剥脱症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6例患者中国4例,女2例,年龄23~61岁,中位年龄31岁.2例发生于进食粗糙食物及饮酒后,2例发生于进食过烫食物,1例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NSAID)药物后,2例患者有剧烈呕吐史.患者中2例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  相似文献   

12.
上食管异位胃黏膜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食管胃黏膜异住症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方法通过胃镜观察上食管胃黏膜异位症的发生情况,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000余例胃镜检查中发现18例上食管胃黏膜异住,发生率为0.16%;部分患者可出现一些临床症状。结论因其临床少见,在胃镜检查中又很容易漏诊,应引起内镜医生的重视,确诊依赖于胃镜活检术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3.
食管黏膜下肿物是一种常见的食管病变,胃镜检查的普及使其临床诊断病例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内镜黏膜下病变的切除术是食管黏膜下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1-2].我中心从2006年开始从事食管黏膜下病变的内镜切除,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大量患者在黏膜下注射完成后病变被掩盖或显示不清晰,由此引起病变内镜切除治疗困难,也经常导致部分患者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分片切除术(EPMR)、内镜下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57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性质及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EPMR、内镜下套扎治疗,完整切除病变,全瘤整体活检.结果 57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最大直径0.4~3.0 cm,平均1.25 cm,隆起性病变位于食管上段8例,中段34例,下段15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38例,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脂肪瘤4例,食管囊肿3例,孤立静脉瘤3例,起源于黏膜层的宽蒂食管息肉5例,起源于黏膜下层的侧向发育型肿瘤2例,神经纤维瘤2例;49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最大直径超过2 cm者行内镜下EPMR治疗,6例食管囊肿和孤立性静脉瘤行内镜下套扎治疗,EMR手术时间15~25 min,平均18 min.5例术中出血,经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穿孔.所有EMR、EPMR切除病变“全瘤”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3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可指导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大多数食管黏膜下肿瘤行EMR、EPMR治疗简便、安全,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110-211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及食管外的刺激症状,如烧心、胸痛、咽喉炎、食管炎等,内镜下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称反流性食管炎,也有部分患者内镜下可无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这类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价值。方法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与消化内镜辅助下行手术。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本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的完全切除率为97.6%。术中出血发生率为7.5%。40例患者均无食管穿孔、食管狭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1.1±5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0.2±3.1)mL,平均住院时间为(4.6±0.5)d。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均已完全愈合,随访期内无出血、食管狭窄及局部复发。结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在提高食管黏膜下肿瘤诊断率中的价值。方法利用超声微探头和自制水囊,对经常规内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73例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微型超声探头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93.9%。结论超声微探头和自制水囊检查能清楚显示食管壁各层判断肿瘤起源及浸润层次,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2例起源于黏膜层的食管息肉;34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4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包括脂肪瘤2例,食管囊肿1例,孤立静脉瘤1例(内镜下呈蓝紫色,未予处理).根据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性质及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或ESD治疗,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最大直径0.4~2.5 cm,平均1.45 cm.29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最大直径超过1.5 cm者行内镜下ESD治疗,ESD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0min.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考虑穿孔可能性大未予内镜下治疗.2例术中出血较多,经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氲离子凝固术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ESD穿孔.所有EMIL、ESD切除病变全部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可指导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大多数食管黏膜下肿瘤行EMR治疗简便、安全,对于痛灶较大、EMR难以完整切除的病变行ESD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讨论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经超声内镜诊断为直径小于2 cm食管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肿瘤73例患者应用EMR治疗,术后内镜随访.结果 73例患者共76个病变,完全切除75个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8.7%(75/76).术中有5例(6.8%)患者渗血,无穿孔及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72例患者完成了1~3个月内镜随访,术后创面均完全愈合(100%),随访期无食管狭窄及局部复发.结论 EMR对直径小于2 cm起源于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能一次性完全切除,并能获取完整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0.
李玉丁 《临床荟萃》2003,18(20):1177-1177
胃内容物 (包括十二指肠液 )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 ,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酸 (碱 )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RE)。消化内镜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GERD广义地包括了食管黏膜破损或无破损。因此 ,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和内镜阴性GERD。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有破损者为RE。1 RE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GERD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而无报警症状者需具备下列RE的依据。1.1 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 见表 1。表 1 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分级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积分0级正常 (可有组织学改变 ) 0Ⅰ级点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