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CD133表达的相互关系,重点明确术前、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33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胃癌原发灶CD133表达的关系。方法 50例胃癌、10例胃溃疡穿孔及10名健康自愿者入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抽外周静脉血各4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核细胞,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133 mRNA表达水平。胃溃疡穿孔患者术前抽外周静脉血、健康自愿者抽晨血各4 ml。胃癌原发灶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分别行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3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CD133表达对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结果健康自愿者及术前胃溃疡患者及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133 mRNA的半定量值分别为0.029±0.060、0.059±0.099及0.270±0.163(P=0.000)。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133 mRNA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管浸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有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D133 mRNA半定量值与淋巴结转移率(rs=0.422,P=0.002)、癌转移淋巴结枚数(rs=0.398,P=0.004)呈正相关,并与胃癌原发灶中CD133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37,P=0.017)。胃癌原发灶中CD133蛋白表达阳性者,术前外周血中CD133 mRNA的半定量值较CD133蛋白表达阴性者高(Z=-2.539,P=0.011)。50例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1周,其外周血中CD133 mRNA半定量值明显高于术前CD133 mRNA的表达水平(P=0.021)。胃癌浸润深度较深者,术后CD133 mRNA表达升高更明显(Z=-1.978,P=0.039)。术后外周血中CD133 mRNA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预后更差(χ2=6.193,P=0.013)。结论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高表达CD133 mRNA,其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管浸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胃癌原发病灶CD133蛋白表达有关,且与淋巴结转移率、癌转移淋巴结枚数及胃癌原发灶中CD133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术后患者外周血中CD133 mRNA半定量值较术前明显升高,这一升高提示肿瘤浸润程度较深,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XCR4和CD133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其对淋巴转移的影响。方法:对50例原发性胃癌原发灶和癌旁胃黏膜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法定位检测CXCR4和CD133蛋白;选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CXCR4和CD133 mRNA与蛋白表达量,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CXCR4和CD133分子均定位于肿瘤细胞膜表面,极少数CXCR4位于细胞核内。胃癌组织中CXCR4和CD133表达阳性率及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均P<0.05);CXCR4和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1,P=0.038);N1组CXCR4蛋白相对灰度值明显高于N0组(P=0.023),而低于N2+N3组(P=0.008),N1组和N2+N3组CD133蛋白灰度值明显高于N0组(P=0.04,P=0.01),但N1组与N2+N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淋巴管浸润组中的CXCR4和CD133蛋白相对灰度值均高于淋巴管无浸润组(P<0.05);在淋巴转移患者中,CXCR4和CD133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与转移淋巴结数(r=0.480,r=0.426)及转移性淋巴结比率(r=0.502,r=0.489)呈正相关。结论:CXCR4和CD133在胃癌原发灶中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其联合表达与转移淋巴结比率和转移淋巴结数呈正相关,推测胃癌CD133阳性细胞亚群可能在CXCR4介导下更易导致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Snail、E-cadherin、N-cadherin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胃癌肿瘤起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0例胃癌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MT相关因子及CD133蛋白的定位及定量表达,分析EMT相关因子及CD133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MT相关因子和CD133表达的关系,Kaplan-Meier方法分析EMT相关因子及CD133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①胃癌组织中Snail、N-cadherin及CD133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Snail:0.599±0.114比0.259±0.108,P=0.020;N-cadherin:0.754±0.154比0.329±0.134,P=0.001;CD133:0.635±0.119比0.485±0.116,P=0.029),E-cadherin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明显低于其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0.378±0.123比0.752±0.156,P=0.003)。②Snail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平均相对灰度值在有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N3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5 cm和Ⅲ+Ⅳ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N0~N2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5 cm和Ⅰ+Ⅱ期的胃癌患者(P〈0.05),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平均相对灰度值在有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N3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无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N0~N2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的胃癌患者(P〈0.05),CD133蛋白表达平均相对灰度值在有淋巴管浸润、N3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5 cm和Ⅲ+Ⅳ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管浸润、N0~N2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5 cm和Ⅰ+Ⅱ期的胃癌患者(P〈0.05)。③Snail、N-cadherin蛋白表达与CD133蛋白表达分别均呈正相关(rs=0.278,P=0.048;rs=0.406,P=0.003),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CD13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504,P=0.000)。④Snail、N-cadherin及CD133蛋白低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高表达者(P〈0.05),联合EMT相关因子和CD133蛋白表达能够最有效预测患者生存。结论EMT与胃癌肿瘤起始细胞特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并且两者与胃癌的高侵袭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联合EMT相关因子Snail、E-cadherin、N-cadherin与CD133能够最有效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im-2 mR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108例胃癌患者及12例良性病变患者的外周血,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其中Tim-2 mRNA的表达情况.所有患者术后随访0.5 ~3年,根据术后复查B超、CT、MRI或再次手术判断是否发生腹膜转移,并明确腹膜转移的发生时间,分析Tim-2 mRNA的表达量与临床各病理参数以及出现胃癌腹膜转移时间的关系,并且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Tim-2 mRNA在胃癌腹膜转移中(57例)的表达高于非腹膜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肿瘤大小、侵犯深度、分化程度、Lauran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半年和2~3年的胃癌腹膜转移病例的外周血Tim-2 mRNA表达中,半年组(6.02±1.01) copies/μL的表达高于2~3年组(3.48±0.22) copies/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2 mRNA表达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im-2 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X2=9.463,P=0.002),侵犯深度(X2=8.412,P=0.001),分化程度(x2=10.428,P=0.ooo),Lauran分型(x2=9.723,P=0.001)和淋巴结转移(x2=18.423,P=0.000)有关.结论 Tim-2 mR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胃癌腹膜转移的方法,Tim-2 mRNA表达的高低对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早期和晚期预测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优于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学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XCR4和CD133mRNA在胃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CXCR4和CD133mRNA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分析50例胃腺癌原发灶和癌旁胃黏膜组织行免疫组化法定位检测CXCR4和CD133 mRNA的相对表达率,并用半定量RT- PCR法测定CXCR4和CD133mRNA的相对灰度值,分析上述两者间的相互关系(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CXCR4和CD133mRNA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联系(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CXCR4和CD133mRNA在胃腺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和66.0%,显著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中的16.0% (P =0.000)和10.0% (P =0.000).肿瘤直径越大、TNM分期越晚及淋巴管浸润存在,则CXCR4mRNA 灰度值就越高(P<0.05).肿瘤较大,TNM分期较晚者,CD133mRNA灰度值越高(P<0.05).CXCR4 和CD133mRNA相对灰度值变化呈正相关(r=0.453,P<0.01).结论 CXCR4和CD133mRNA的高表达与胃癌的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管浸润有关.CD133mRNA相对灰度值随CXCR4mRNA相对灰度值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腺癌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99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原发灶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29例(29.29%)患者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阳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均为阴性(P=0.000)。肿瘤直径>5 cm者CD13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5 cm者(P=0.041);CD133蛋白表达与TNM分期有关(P=0.044);有淋巴结转移(P=0.017)、淋巴管浸润(P=0.000)和血管浸润(P=0.000)者,CD13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P=0.011)、淋巴结转移(P=0.043)和TNM分期(P=0.049)分别是CD133蛋白表达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CD133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短于表达阴性患者(P=0.04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有淋巴结转移(P=0.042)、TNM分期(P=0.046)及CD133蛋白表达阳性(P=0.046)分别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CD13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CD44和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CD133及CD44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133和CD44蛋白均主要表达在细胞膜,少量在细胞浆中表达。两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pTMN分期有关,肿瘤直径越大(CD44P=0.015;CD133P=0.002)、组织学分化程度越差(CD44P=0.008;CD133P=0.019)、有血管浸润(CD44P=0.043;CD133P=0.023)、有淋巴管浸润(CD44P=0.020;CD133P=0.044)、有淋巴结转移(CD44P=0.002:CD133P=0.004)、肿瘤浸润越深(CD44P=0.006;CD133P=0.021)以及pTNM分期越高(CD44P=0.034;CD133P=0.001),其CD44和CD13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越高。CD44+CD133+双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以及血管浸润均无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淋巴管浸润、肿瘤T分期、N分期以及pTNM分期有关,其中,肿瘤直径越大(P=0.010)、有淋巴管浸润(P=0.003)、有淋巴结转移(P=0.045)、肿瘤浸润越深(P=0.041)以及pTNM分期越高(P=0.049),其CD44+CD133+双阳性表达率越高。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1)、TNM分期(P=0.013)、CD44蛋白阳性表达(P=0.005)、CD133蛋白阳性表达(P=0.002)以及CD44+CD133+双阳性表达(P〈0.001)和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有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44蛋白的表达与CD13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07,P=0.03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D44+CD133+蛋白双阳性表达是淋巴结转移(P=0.038)的独立危险因素。Cox风险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6)以及CD44和CD133蛋白的共表达(P=0.003)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D44和CD133可作为胃癌干细胞的肿瘤标志物;CD44与CD133蛋白的共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与其免疫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以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为标志物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281枚淋巴结,分别采用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检测转移癌灶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淋巴结CK20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及NK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2、sIL-2R及IL-12水平。结果21例患者281枚淋巴结中,HE染色法检出有淋巴结转移者为2例16枚(5.7%,16/281),RT-PCR法检出有淋巴结转移(CK20mRNA表达阳性)者10例140枚(49.8%,140/281),2种方法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及检出阳性病例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1例淋巴结CK20mRNA表达阴性患者术前CD4^+及NK细胞活性、CD4^+/CD8^+比值、IL-2及IL-12水平高于8例HE染色无法检出而CK20mRNA表达阳性(即存在微转移)患者(P〈0.05),而前者术前CD8^+细胞活性及sIL-2R水平低于后者(P〈0.05);且CK20mRNA的表达与CD4^+(r=-0.769)及NK(r=-0.532)细胞活性、CD4^+/CD8^+比值(r=-0.755)、IL-2(r=-0.834)及IL-12(r=-0.819)水平间均呈负相关(P〈0.05,P〈0.01),与CD8^+细胞活性(r=0.562)及sIL-2R水平(r=0.751)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检测外周血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与结肠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T-PCR-ELISA)方法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其中51例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比较复发及转移时间与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95例结肠癌患者中35例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36.8%).肿瘤高中分化及低未分化患者survivin mRNA表达率分别为31.0%和45.0%(P<0.05),浸润深度达浆膜层者表达率为44.0%,高于侵及黏膜下层及肌层者(20.0%)(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表达率为47.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19.4%)(P<0.05).随访发现外周血survivin表达阳性患者的复发及转移率(47.3%)明显高于阴性患者(16.6%).提示survivin mRNA在外周血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但与肿瘤部位无明显关系.结论 外周血survivin阳性患者易于复发或转移;外周血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胃癌患者外周血及瘤体CD44v5的表达与转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44变异体5(CD44v5)含量和瘤组织CD44v5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转移的诊断和进展评价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31例胃癌患者术前PBL CD44v5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3例胃癌组织CD44v5表达情况.结果胃癌患者术前PBL CD44v5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有转移的胃癌患者PBL CD44v5含量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1).术前PBL CD44v5含量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呈显著的正相关(r=0.486,P<0.05).正常胃粘膜无CD44v5表达,胃癌组织CD44v5表达阳性率为69.7%,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胃癌原发灶CD44v5表达阳性者其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者.结论 CD44v5有望作为监测胃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应用FCM定量检测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44v5含量,对胃癌转移的诊断和进展的评价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dendriticcells,TIDCs)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5例胃癌组织的TIDCs的S100,CD83及CD83 mRNA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胃癌组织(42/45)中有S100+DCs不均一表达,CD83表达于癌旁及正常黏膜.原位杂交显示CD83mRNA有少量(7/45)表达.流式细胞术可检测到较低水平CD83表达(4%).S100和CD83 mRNA表达数量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显著相关性.免疫组化检测CD83表达与TNM呈负相关(r=-0.924,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CD83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879,P<0.01;r=-0.7 82,P<0.05).结论胃癌TIDCs以未成熟状态为主,S1 00表达提示其数量,CD83表达提示其功能,且与胃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是更好的临床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Survivin剪接变体△EX3 mRNA的表达对该病的发生及发展和预后的价值。 方法:选5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观察组,3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采用PCR技术对其外周血Survivin-△EX3 mRNA 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观察组外周血组织中Survivin-△EX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51± 0.289)vs.(0.003±0.003),P=0.000];低分化者Survivin-△EX3 mRNA 阳性率及Survivin-△EX3 mRNA相对表达指数均高于中高分化者(χ2=12.5759,P=0.0004;U=13.0915,P=0.0000);I+II期与III+IV期比较,Survivin-△EX3 mRNA 阳性率及Survivin-△EX3 mRNA相对表达指数后者明显比前者升高(χ2=7.0806,P=0.0078;U=13.2359 ,P=0.0000);淋巴结无转移者与有转移者Survivin-△EX3 mRNA 阳性率及Survivin-△EX3 mRNA相对表达指数比较,后者明显高于前者(χ2=8.7970,P=0.0030;U=13.6479 ,P=0.0000) 结论:Survivin-△EX3 mRNA阳性表达与胃肠道肿瘤具有关;其表达的高低在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周血甲胎蛋白(AFP)mRNA和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RNA联合表达在早期发现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2个月检测142例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和MAGE-1mRNA的表达,随访时间从术后至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5个月。结果 外周血中MAGE-1mRNA和/或AFPmRNA的阳性率和肿瘤的病理分期呈正相关:肿瘤病期越晚,外周血中肝癌细胞的检出率越高(χ^2=17.873,P〈0.01)。AFPmRNA和Mage-1mRNA阳性率均与癌结节数目、门静脉癌栓、肝内、外转移等临床参数显著相关(χ^2=11.510,χ^2=15、149,χ^2=11.653,χ^2=6.805,均P〈0.01),而与肝癌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等无相关性(χ^2=1.513,χ^2=1.343,均P〉0.05)。术后55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38例患者外周血MAGE-1mRNA和/或AFPmRNA持续阳性,14例由术前阴性转为阳性。而62例由术前阳性转为术后阴性者,随访中未见复发或转移。术后外周血AFPmRNA和/或MAGE-1mRNA阳性组中,有88.1%(52/59)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而阴性组中复发或转移者仅占3.6%(3/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3.817,P=0.000)。结论 联合检测外周血MAGE-1和AFPmRNA的表达可能早期发现肝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胃癌各种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例胃癌患者术前NLR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特征、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等各种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胃癌术前的NLR与肿瘤浸润深度(x2=6.147,P<0.05)、淋巴结转移(x2=28.297,P<0.01)、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2=25.722,P<0.01)、复发(x2=43.620,P <0.01)呈正相关,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NLR升高的胃癌患者生存时间为(28.448±3.395)个月,NLR正常组生存时间为(65.802±2.982)个月,预后明显差于NLR值低者(x2=54.585,P<0.01).结论 NLR可能是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NLR是胃癌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肿瘤区域引流血中CK2 0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实时定量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对6 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和5 5例胃癌手术患者的手术前外周血、术中肿瘤区域血及术后外周血进行检测。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中CK2 0mRNA均为低表达,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 0mRNA的表达率为4 5 % ,Ⅲ、Ⅳ期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P <0 .0 5 ) ;术中肿瘤区域引流血中CK2 0mRNA的表达率为6 4 % ,高于术前的4 5 % (P <0 .0 5 )。术前外周血中高表达的患者术后随访3~4 0个月中出现复发转移和死亡例数明显高于术前低表达的患者(P <0 . 0 5 )。结论 实时定量荧光RT PCR检测CK2 0mRNA可以评估胃癌血道微转移,有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联合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livin和XIAP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微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分子信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survivin、livin和XIAP基因cDNA克隆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检测5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livin和XIAP基因的表达,并以30例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组.结果 Survivin、livin和XIAP基因mRNA分子信标实时定量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3~1010拷贝数.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livin和XIAP基因模板拷贝数以及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阳性表达者复发或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外周血survivin、livin和XIAP基因mRNA表达可能成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价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14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NSCLC组织中CD133与CD147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77例NSCLC组织中CD133与CD14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9%(40/77)和67.5%(52/77)。CD133和CD14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246,P〈0.05;r=0.295,P〈0.05);CD133和CD147的表达均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CD133和CD14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CD133与CD147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315,P〈0.05)。结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147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转移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它们的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CD24mRNA和蛋白在胃癌原发灶、癌旁黏膜及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收集的55例胃癌患者的标本.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CD24在胃癌原发灶、癌旁黏膜及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24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CD24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黏膜(P〈0.05):转移淋巴结中CD24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淋巴结(P〈0.05)。除男性患者CD24的表达高于女性患者(P〈0.05).CD24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并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CD24的高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肠癌区域引流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情况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32例,无转移28例)区域引流淋巴结中CD4+CD25+的表达(Treg细胞数目);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分析Treg数目与IL-10和TGF-β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D4+CD25+在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淋巴结中呈高表达,阴性淋巴结中呈低表达,而在无转移患者淋巴结中几乎无表达;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淋巴结CD4+CD25+的OD值明显高于阴性淋巴结与无转移患者淋巴结(P=0.012;P=0.002),转移患者的阴性淋巴结与无转移患者淋巴结OD值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115)。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血清IL-10,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P=0.003;P=0.004)。患者淋巴结CD4+CD25+的OD值与血清IL-10或TGF-β1浓度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r=0.683,P=0.000;r=0.532,P=0.000)。结论:大肠癌患者区域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血清IL-10或TGF-β1水平可作为监测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