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肛提肌是盆底肌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及功能异常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盆底超声技术飞速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肛提肌损伤的研究中。本文对女性肛提肌的正常形态、超声成像以及肛提肌损伤超声诊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肛提肌损伤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妇产科超声成像及诊断技术不断进步。本文主要对二维超声、常规三维超声、超声断层成像技术在肛提肌结构与功能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阴道触诊、三维容积重建成像和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技术诊断肛提肌撕裂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例患者均接受问诊、经阴道触诊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对数据进行三维容积重建,并在离线状态下应用QLab软件进行断层显像,观察三种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结果经阴道触诊和两种超声检查技术在诊断肛提肌损伤的一致性为80.5%~87.5%(Cohen's Kappa,0.51~0.67)。结论经阴道触诊、经会阴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及三维断层超声显像技术皆可对肛提肌损伤进行诊断与评估。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括约肌瘘管结扎术对肛瘘术后疼痛及括约肌功能的影响,将88例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VAS)评分及肛门失禁严重度指数(FISI)评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  相似文献   

5.
肛提肌综合征(levator ani syndrome,LVAS)也称为肛提肌痉挛、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慢性痉挛性肛门痛、骨盆紧张性肌痛,由Smith[1]于1959年首先提出.LVAS是不伴有肛门直肠的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发生在肛门直肠部发作频繁的钝痛,持续数小时至数天[2],常伴有肛提肌触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规和改进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LIFT)术对复杂性肛瘘病人近期疗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复杂性肛瘘病人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改进组(47例),分别采用常规LIFT术和改进LIFT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近期疗效、术后疼痛VAS评分、手术前后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压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改进组总治愈率分别为76.60%和93.62%;改进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和术后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压力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肌间切口裂开感染和括约肌间瘘管发生率分别为25.53%和14.89%;改进组分别为14.89%和4.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LIFT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可提高总体疗效,促进病变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未影响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盆底肌由一对肛提肌和一对尾骨肌构成,肛提肌各部在泌尿、生殖及消化系统的作用各有侧重,本文就肛提肌功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肛瘘是因多种病理因素形成的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肛瘘的手术治疗既要保护肛门的功能,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同时又要彻底清除内口,达到根治肛瘘的目的。因此,术前明确内口的位置和瘘管走行及其与周围肌肉组织的关系,对肛瘘手术方法的选择和保护肛门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现代影像学的进展,肛瘘X线造影、超声检查、CT、MRI等技术广泛应用于肛瘘的诊断,为手术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资料,对肛瘘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肛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一系列综合征的统称,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e incontinence,SUI)、粪失禁、性交功能障碍和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等,对广大中老年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困扰[1]。近年来,PF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流观念认为PFD的发生主要是由盆底肌、筋膜、韧带等支撑结构异常引起的,如薄弱、缺损或断裂[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超声检查评估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顺产后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方法 前瞻性纳入302名孕早期(6~8周)孕妇,分别于孕早期、产后12周、6个月及1年以超声测量静息态(静息期)、缩肛状态(收缩期)及瓦尔萨尔瓦动作(张力期)下盆底肌裂孔指标。于孕28周测量血糖据以诊断GDM并将纳入孕妇分为GDM组及非GDM组;比较GDM组与非GDM组间超声指标及产后盆底肌张力分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GDM组盆底肌张力分级与肛提肌裂孔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53名受试者,包括51例GDM及102名非GDM。2组产后12周不同状态下肛提肌裂孔横径(LH-TD)、肛提肌裂孔前后径(LH-APD)、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均高于孕早期(P均<0.05)。产后6个月及1年,GDM组收缩期LH-APD、LHA及张力期LH-TD、LH-APD、LHA均高于孕早期(P均<0.05),非GDM组张力期LH-APD、LHA均高于孕早期(P均<0.05)。产后1年GDM组收缩期LH-APD、LHA及张力期LH-TD、LHA均高于非GDM组(P均<0.05),盆底肌张力Ⅱ~Ⅲ级比例高于、而Ⅳ~Ⅴ级比例低于非GDM组(P<0.05)。产后1年GDM组盆底肌张力分级与静息期、收缩期、张力期LH-TD、LH-APD、LHA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GDM患者顺产后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较大,需早期开展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无肛提肌损伤的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肛提肌弹性的价值。方法 将40名定量POP(POP-Q)结果为0~Ⅲ度的绝经后女性分为POP 0组、POP Ⅰ组、POP Ⅱ组及POP Ⅲ组,行盆底超声检查排除肛提肌损伤,应用SWE测量静息状态下双侧肛提肌的杨氏模量,计算双侧平均值;比较组间基本资料及肛提肌杨氏模量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左、右侧肛提肌及其平均杨氏模量与POP-Q分度的关系。结果 组间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OP 0组至POP Ⅲ组左、右侧肛提肌及其平均杨氏模量逐渐增加,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右侧肛提肌及其平均杨氏模量均与POP-Q分度呈正相关(r=0.814、0.799、0.809,P均<0.01)。结论 SWE可用于评估无肛提肌损伤绝经后POP患者静息状态下肛提肌弹性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科室收治的72例确诊为高位单纯性肛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患者意愿分为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组(试验组,32例)和高位肛瘘低切高挂术组(对照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6个月时的括约肌生理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初始感觉阈值低,肛管静息压高,肛管高压带长度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管最大收缩压和直肠静息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的肛门生理功能恢复较好。结论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明显,术式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混合痔患者围术期肛提肌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肛提肌训练对预防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184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围术期按照痔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行肛提肌训练.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坠胀疼痛程度及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混合痔患者术期行肛提肌训练能促进创面炎性水肿的吸收和消退,改善会阴部的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术后疼痛、肛门功能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的疗效。方法经括约肌肛瘘病人124例,将124例病人分成两组,试验组60例,行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照组64例,行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的肛门失禁评分、肛门功能、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肛门失禁总分为(8.68±1.65)分,试验组为(7.03±1.46)分;对照组肛门功能总分(6.71±0.93)分,试验组为(8.04±1.11)分;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为(6.22±1.24)分,试验组为(3.52±1.06)分,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5.31±1.32)天,试验组为(5.78±1.43)天;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1%,试验组为8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能够缓解经括约肌肛瘘病人术后疼痛,促进其肛门功能的提高,且临床疗效与切开挂线术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细菌侵犯肛隐窝及肛门腺体,导致腺体感染化脓,后自行溃破或经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形成感染性瘘管,这种感染性瘘管因感染源的持续存在一般很难自行愈合[1],局部肿痛流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在国内外,手术仍为治愈肛瘘的最有效的方法[2]。从传统的肛瘘切开切除术,到近年来的括约肌保留术式,现代治疗肛瘘的理念已不仅单单注重治疗效果,更强调肛门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 LIFT)联合直肠推移瓣术(endorectal advancement flap, ERAF)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8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人4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LITF+ERAF,对照组采用LIFT,随访6~12个月,比较其临床疗效,比较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肛门功能和复发率。结果 两组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创面愈合后、术后6个月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后、术后6个月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分别与其自身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试验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TF联合ERAF疗效好、痛苦小、病程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改良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为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肿瘤浸润程度行侧方完全或不完全切除肛提肌,尽可能使腹会阴手术交汇平面下移,无需改变患者体位,通过会阴部切口去除标本,腹腔镜下缝合关闭盆底腹膜,以预防肠管下坠造成内疝。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获取数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操作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手术及术中并发症、腹腔镜相关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86.1±3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9.6±26.7)ml;淋巴结获取数量(15.3±6.4)枚;标本上的肛提肌个体化地附着在直肠系膜上,环周切缘均阴性。结论:术中不更换患者体位,在腹腔镜下完成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可行的,且具有肿瘤学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激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中包括肛瘘。既往用于治疗的激光多借助放射线性能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新型放射圆周性能量激光消融术治疗肛瘘患者的短期结局。研究通过了土耳其Uludag医学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查。50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41(23~83)岁。其中括约肌内肛瘘10例,低位经括约肌肛瘘34例,高位经括约肌肛瘘6例。采用15瓦探头,发射1470 nm波长激光,产生100~120 J/cm的能量,于全身麻醉下治疗50例肛瘘患者。评价的短期结局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疼痛评分和恢复日常活动的时间;以患者无任何主诉作为治疗成功的标准。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2%;所有患者均不需要加用外周镇痛药;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的中位数为7(5~17) d。中位随访时间为12(2~18)个月,9例激光治疗失败,改用传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复杂性肛瘘的外科治疗十分困难,不仅要使肛瘘闭合,而且要保留控便功能。本文介绍一种保留肛门括约肌新手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提睾肌的病理学研究,探讨VC与提睾肌发育不良或萎缩的关系.方法 VC组103例次,通过体检及B超检查确诊为临床型VC.依据VC程度分为I°、Ⅱ°及Ⅲ°.在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时,同时取提睾肌做病理检查.对照组20例,均为腹股沟斜疝病人,通过体检及B超检查排除合并临床型及亚临床型VC.在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时,同时取患侧提睾肌做病理检查.总计,光学显微镜病理检查113例次,电子显微镜病理检查10例次.结果 病理报告显示,绝大多数VC有不同程度的提睾肌发育不良或萎缩.VC组:103例,其中I°24例次,Ⅱ°37例次,Ⅲ°42例次.无发育不良或萎缩16例次,占16%,发育不良或萎缩(轻度+重度)87例次,占84%.I°、Ⅱ°及Ⅲ°VC病例中重度提睾肌发育不良或萎缩所占比例分别是13%、35%、52%,VC愈严重,提睾肌发育不良或萎缩愈明显.对照组:20例,无发育不良或萎缩17例,占85%,发育不良或萎缩(轻度+重度)3例,占15%,绝大多数病例均未发现提睾肌发育不良或萎缩.V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说明提睾肌发育不良或萎缩与VC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VC与提睾肌发育不良或萎缩存在显著相关性,VC愈严重,提睾肌发育不良或萎缩愈明显.提睾肌发育不良或萎缩是VC的病因或结果 ,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