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背景:雷洛昔芬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但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雷洛昔芬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制备双侧下颌角1.5 mm×10.0 mm骨缺损模型,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实验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予7.5 mg/(kg•d)雷洛昔芬至30 d,对照组不作处理。 结果与结论:X射线观察造模后1周两组骨缺损区骨痂形成不明显。3周实验组缺损区模糊,对照组缺损区仍可见;4周实验组骨痂多,髓腔再通;对照组骨痂较多,髓腔未通。造模后1,3,4周实验组骨密度和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均于第4周时达到高峰;造模后3,4周实验组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 < 0.01)。提示雷洛昔芬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加速骨矿物沉积,同时诱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从而加速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对兔桡骨骨缺损修复效果。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中段建立长度为10mm节段性缺损,将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植入一侧骨缺损作为实验组,另一侧植入单纯羟基磷灰石材料作为对照组,于第4、8、12周末,分别行大体、X线检查、组织学、电镜检测,观察该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①大体观察、X线检查提示:实验组骨痂生长良好,骨缺损完全修复,对照组骨缺损部分修复,部分骨皮质不连续。②组织形态学: 术后12周,实验组新生骨皮质连接完整,髓腔完全再通;对照组少量新生骨形成,部分纤维组织填充③电镜检查:12周实验组材料基本降解,被新生骨组织替代。结论: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骨缺损修复能力较单纯羟基磷灰石好,具有确实的骨缺损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3.
背景:大段骨缺损修复多以植骨为主,如果能将带血运的组织与人工骨同时植入,理论上更有利于新生组织血运建立及人工骨的爬行替代重建。 目的:观察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磷酸三钙-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工骨结合自体带血供自体肌肉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手术造成30 mm绵羊大段桡骨缺损,抽签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磷酸三钙-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工骨及自体带血运的屈指长肌,对照组仅植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磷酸三钙-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工骨,空白对照组未植入任何材料。3组均以钢板固定骨缺损区,术后24周进行X射线检测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桡骨缺损处完全成骨修复,皮质骨与髓腔轮廓清晰,骨痂为较成熟板层骨;对照组骨缺损基本完全修复,但新生骨密度及髓腔轮廓清晰度及骨痂成熟度均不如实验组;空白对照组无有效骨痂形成,缺损区被大量纤维组织填充。说明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磷酸三钙-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工骨结合自体带血供肌肉移植能够很好修复绵羊桡骨30 mm的大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4.
背景:淫羊藿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但对骨折愈合的治疗尚缺乏依据。 目的:观察中药淫羊藿对家兔骨折愈合的作用。 方法:建立家兔单侧桡骨3 mm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将其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空白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加骨折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予中药淫羊藿熬制液灌胃加骨折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加骨折局部注射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术后2,4,8周,每组各取4只兔子通过X射线摄片、骨密度测定、生物力学测试(仅8周时)以及组织切片等评价骨折愈合的程度。 结果与结论:在各个时期段,X射线摄片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骨痂的形成、改建及髓腔再通等均比空白组要好。实验组骨密度均优于空白组(P <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实验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空白组(P < 0.05),对照组数值介于两者之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胶原纤维、软骨组织、骨小梁及骨基质的形成时期均早于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淫羊藿能促进家兔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牵张成骨由于治疗周期长、并发症较多成为临床广泛运用的瓶颈,不能满足临床推广需要。 目的:以兔下颌骨牵张动物模型为实验平台,观察全身运用杜仲醇提取物对牵张新骨再生的影响。 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建立兔下颌单侧牵张模型,牵张速率为每12 h 1 mm。在牵张期2次/d,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灌胃杜仲醇提取物及等量生理盐水,牵张结束后6周处死动物收集标本行成骨检测。 结果与结论:两组动物牵张间隙内均可观察到新骨生成。牵张成骨结束后6周下颌骨CT图像显示实验组兔牵张间隙舌侧骨皮质生成良好,颊侧骨皮质连续,牵张间隙可见均匀骨质生成桥接;下颌骨核素扫描显示实验组兔下颌骨牵张间隙表现为核浓集,强度明显强于对照组;X射线显示实验组牵张间隙完全桥接,新生成骨质密度均匀,可见上下侧骨皮质形成良好;Micro-CT图像显示实验组骨皮质部分形成较好,骨小梁分布较为均匀,骨小梁明显较对照组粗壮,对照组部分区域仍有囊性变;Micro-CT微结构参数检测显示实验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连接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牵张间隙中有较为成熟的束状骨,骨小梁方向较为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全身运用杜仲醇提取物可有效促进兔下颌快速骨牵张的新骨再生。  相似文献   

6.
成人股骨骨髓腔影像解剖学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为研制新型股骨髓内固定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将 60支成人股骨干燥标本 ,拍摄标准的X线正侧位片 ,观察髓腔的形态 ,测量皮质骨的厚度 ,髓腔的横状径 ,矢状径 ,髓腔的轴线在不同节段与皮质骨内侧缘的切线形成的夹角等。结果 :正位片示髓腔呈“哑铃状” ,自上而下 ,横状径由大 (2 0 .0±0 .3 )mm变小 (11.1± 2 .4)mm ,再由小 (11.1± 2 .4)mm变最大 (3 2 .6± 5 .2 )mm。狭窄段横状径的直方图呈正态分布 ,均数为 (10 .7± 2 .0 )mm。侧位片示髓腔中上段的轴线与中下段的轴线所形成夹角为 (172 .2±2 .2 )° ,其夹角顶端距小转子下缘的实际长度为 (12 .8± 3 .0 )cm。结论 :①髓内钉不适合股骨中下段骨折的髓内固定。②组合式分叉防旋转的髓内钉适合股骨中下段的解剖学特点和力学要求。③顺行击钉 10~ 15cm处时 ,忌用暴力 ,减慢进入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髓腔延长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107例成人股骨X线正、侧位片观测髓腔形态结构特点;(2)在X线片上测量估算髓内钉可达到股骨远端的最远距离,复位骨折,术中X线临测扩髓延长股骨远端髓腔至关节面上10~15mm,采用髓腔延长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2例,2例不稳定骨折髓内钉同定后均加用小钢板单侧骨皮质螺钉同定。结果:12例骨折均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全部愈合。结论:髓腔延长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基本不损伤膝关节,术中出血少,稳定性好,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在骨组织领域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糖代谢紊乱是引起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的关系。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后,所有大鼠建立左胫骨骨折牵引成骨模型,胫骨延长0.3 mm/d,持续14 d。 结果与结论:牵引结束后,X射线摄片显示实验组糖尿病模型大鼠骨折断端之间牵引骨痂形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骨痂组织学检查表现为微骨柱排列紊乱,初始基质前沿浅染。ELISA法检测实验组血清和双侧骨痂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1),骨钙素明显降低(P < 0.01)。提示2型糖尿病大鼠骨折牵引骨痂生成障碍,而骨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的原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背景:实验证实,低强度脉冲超声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但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早期骨质再生成熟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创新性提出低强度脉冲超声能够在兔胫骨骨延长动物模型牵拉成骨早期骨再生成熟中发挥正效效应的理论假设,并期望以超声干预与不干预进行对照比较予以验证。方法:36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所有动物均行胫骨中段截骨,以OrthofixM103型迷你外固定架延长器固定,术后7d以0.5mm/12h延长10d,总延长长度为10mm,超声治疗组在延长完成后以低强度脉冲超声骨折治疗仪治疗,20min/d,1次/d,对照组不给予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治疗4,8,12周后,X射线评定胫骨骨折断端愈合程度,采用ImageJ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计算骨痂生成率;延长区新骨作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VG染色后光镜下组织学分析,并在显微镜下测新骨占总骨痂的面积。结果与结论:36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4周后对照组仅见外骨痂连接形成骨桥,骨痂区密度低,还可见部分骨痂缺如;超声治疗组骨早期再生成熟优于对照组,表现在两断端骨痂影密度增高,数量增多,骨痂影由两端向中央生长,被密度高的骨痂取代,外骨痂已开始被吸收,骨痂充满延长区,密度增高增粗,骨折处皮质骨密度接近正常皮质骨,骨痂生成率明显提高(P0.05),与8,12周无差异。组织学分析显示,超声治疗组治疗4,8,12周时新骨形成早于对照组,治疗4周新骨占总骨痂面积的百分比大于对照组,治疗8,12周后两组新骨占总骨痂面积的百分比无差别。提示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促进新骨形成,增加骨痂面积,在兔胫骨骨延长动物模型牵拉成骨后的骨再生成熟中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植物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植物雌激素对卵巢去势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复制卵巢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制造股骨中段闭合性骨折,然后进行克氏针髓腔内固定,观察大鼠骨折内固定后骨痂与近骨痂段股骨骨密度的变化。结果异黄酮组、雌二醇组和假手术组骨痂的骨密度高于无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黄酮组、雌二醇组和假手术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结论植物雌激素能够显著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痂及近骨痂段骨组织的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与雌二醇组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外源性维甲酸(retinoicacid,RA)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在骨折局部施加以自体冻干血凝块为载体的外源性RA,然后进行常规X线摄影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①X线术后第21d,实验组8例桡骨中有2侧可见缺损内完全为骨痂阴影充填,其余6侧也可见不同程度的阴影;对照组8侧只有少量的骨痂阴影充填.②组织学骨折第1、4d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生发层总细胞数分别为(62.2±0.6)个/mm,(135.1±1.9)个/mm和(57.2±0.5)个/mm,(99.8±2.2)个/mm,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骨折第4、7d实验组和对照组缺损区总细胞数分别为(63.7±1.4)个/mm,(55.0±0.2)个/mm和(45.1±1.1个)/mm,(51.9±0.7)个/nm,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和差异(P<0.01和P<0.05),第21d实验组和对照组成骨区体密度分别为(0.642±0.071)点/50um和(0.452±0.042)点/50um,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RA具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并有望成为治疗骨折愈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骨折愈合与聚集在骨折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密切相关,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趋化功能。 目的:采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髓嵌合体小鼠,制作左胫骨骨折模型,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细胞定向迁移的影响及其骨折修复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C57BL的骨髓内分离培养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经X射线照射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雄性小鼠的骨髓非贴壁细胞联合移植,最后建立起稳定的骨髓嵌合型小鼠模型,再建立左胫骨骨折模型。建模后分别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抗体干预,并设置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建模后第1,3,7,14天各相应时相点骨折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建模后第14,21天各相应时相点的骨痂量,建模后第28天抗折力,均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组>对照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抗体组(P < 0.05);在建模后第28天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组骨痂量减少(P < 0.05),骨小梁融合成片,部分骨髓腔再通,对照组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抗体组髓腔未通。证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骨折端迁移,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应力刺激可以促进四肢长骨干骨折愈合。 目的:观察应力因素对微小骨折块愈合的影响。 方法:制作兔双侧股骨大转子劈裂撕脱微小骨折模型,一侧采用克氏针固定(对照组),另一侧采用拉力螺钉置入固定(实验组)。 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表现:实验组骨痂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外骨痂量多,灰度高,骨痂塑型时间短。②CT表现:实验组内外骨痂生长速度比对照组要快,骨折处塑形较对照组好。③骨痂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发现,两组骨折愈合都表现为软骨内成骨方式,实验组血肿消失、机化较快,修复性纤维组织较早被软骨性骨痂取代,骨痂生长旺盛,断端骨痂愈合早且快,而且软骨性骨痂骨化、骨样小梁转化为编织骨均较对照组早,骨改建塑型亦较对照组好。④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间隙内骨痂钙、磷元素的含量术后均逐渐升高至6周后开始下降,4周时实验组钙磷含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表明微小骨折块的愈合方式表现为软骨内成骨,适宜的加压固定较不加压固定骨折块周围组织水肿消退快,炎性反应小,骨痂中钙磷沉积早,含量大,骨折愈合时间短,骨痂质量好塑型快。  相似文献   

14.
背景:动物实验证实骨基质明胶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小,可在早期促进软骨及骨形成。 目的:观察骨基质明胶吸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将节段性骨缺损病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2组治疗,一组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充分嵌合于骨断端,另一组仅将骨基质明胶嵌合于骨断端,并行牢固内外固定。术后拍摄骨缺损部位正、侧位X射线片。 结果与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骨基质明胶组骨折端可见大量新生不规则骨纤维组织、软骨及纤维骨痂填充,可见骨细胞、骨组织和骨小梁,已形成骨髓腔。骨基质明胶组骨折端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少量新生不规则骨纤维组织及骨骼肌组织,伴有多核巨细胞和少量炎性细胞,缺损区边缘带有骨痂组织。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骨基质明胶组术后愈合时间较骨基质明胶组缩短(P < 0.05);治疗期间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吸收性,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起骨引导和骨诱导作用,效果优于单纯骨基质明胶移植。  相似文献   

15.
王松  沈霖  陈国庆 《解剖学杂志》2007,30(6):707-71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胞内信号因子CD44及其配体纤连蛋白(FN)在骨痂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SD大鼠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愈合模型作为实验组以及二期股骨骨折愈合模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骨折后10、20、30d和40d取材,对骨痂进行H-E染色及CD44、FN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在骨痂组织中CD44和FN的表达及分布在时空上有一致性。在实验组中,随着骨折愈合进程的发展,软骨细胞CD44与FN的表达逐渐减少,而对照组中,CD44与FN共同表达于骨折愈合各阶段的各区软骨细胞中。结论: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软骨细胞CD44、FN的表达明显弱于正常二期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提示CD44和FN在软骨细胞中表达的明显减少可能是造成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软骨组织向骨组织演变缓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骨干骨折愈合方式的影响。方法:取3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肌肉注射醋酸强的松5mg·kg-1.d-1,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3周后制成胫骨干骨折模型,骨折后不同阶段处死,分别进行组织学、骨密度、Western印迹检测骨痂中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以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肌肉注射醋酸强的松3周后骨密度检查证实模型制造成功。骨折后第3d2组均开始形成原始骨痂;第2周实验组软骨骨痂明显比对照组少,第4-6周实验组骨痂面积高于对照组,且软骨骨痂比例较高,骨密度减低。实验组中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延迟。第6周生物力学测定对照组实际最大载荷为(69.77±8.46)N,较实验组(51.38±3.37)N增加35.8%。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大鼠骨折早期延缓软骨骨痂的产生,在骨折中后期使软骨性骨痂至骨性骨痂演变过程减缓。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延迟可能是其对骨折愈合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降脂类药物辛伐他汀具有一定的促进骨形成作用潜能,局部应用效果更佳。先前研究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中期的观察证实辛伐他汀涂层内固定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但其对骨折愈合晚期的影响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辛伐他汀涂层内固定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晚期进程的影响。 方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单纯骨折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及辛伐他汀干预组。单纯骨折组仅暴露腹腔卵巢不予切除,其余2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卵巢切除后6周,所有大鼠建立股骨中段开放性骨折模型,单纯骨折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及辛伐他汀干预组分别采用无涂层、聚乳酸涂层和辛伐他汀复合聚乳酸涂层克氏针内固定。骨折造模后12周分析骨折侧股骨骨密度,X射线摄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骨折愈合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折局部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骨密度检测结果提示股骨全长及中段骨密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组、辛伐他汀干预组显著低于单纯骨折组,辛伐他汀干预组骨折部位骨密度显著高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X射线摄片结果提示,单纯骨折组骨折两端对位、对线良好,骨痂与骨皮质密度接近相同并相互连接,塑形基本完成;骨质疏松性骨折组愈合质量差,骨痂密度浅淡,部分标本仍见模糊的骨折线;辛伐他汀干预组骨折线消失,骨痂填满骨缺损,骨膜反应深,单纯骨折组、辛伐他汀干预组X射线评分显著高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P < 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骨折愈合进程较单纯骨折组延迟,辛伐他汀干预组骨小梁较骨质疏松性骨折组更规则有序。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各组大鼠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辛伐他汀局部应用可有效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8.
背景:九仙罗汉接骨汤由仙桃草、九节茶、地罗汉三味苗药组成,具有活血散瘀通络,接骨消肿止痛之功效。 目的:观察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促进兔胫骨干骨折愈合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传统中药方法煎煮九仙罗汉接骨汤,制备成实验所需浓度的煎剂,微孔滤器过滤除菌备用。新西兰大白兔右胫骨前部中断造成宽3 mm深2 mm的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接骨汤组、三七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灌胃给药。通过不同时相点的新西兰大白兔的体质量、体温变化,X射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的浓度变化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九仙罗汉接骨汤促进骨痂生长,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接骨汤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体质量增长快,血清钙、血清磷明显升高并持续2周,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并持续21 d(P < 0.05),可以促进钙盐在骨折断端的沉积,对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利于骨折愈合。提示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对兔胫骨干骨折有促进其骨痂生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