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机械通气模式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呼吸机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新的机械通气模式不断产生.适应性支持通气、压力增强通气、气道压力释放通气、间歇指令压力释放通气、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比例辅助通气等机械通气模式是最近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机械通气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呼吸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呼吸机的不断更新换代.新一代呼吸机联合应用了(1)电脑(微处理机);(2)高精度微传感器(压力和流量传感器);(3)快速反应的活瓣(阀门)系统这3项技术,使呼吸机的通气模式不断增多和向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通气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通气新模式不断产生.本文从原理、临床应用、优点、缺点和局限性等方面对 PAV模式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定容和定压通气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比较在急性肺损伤中应用定容通气(VLV)和定压通气(PLV)对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肺损伤时实施肺保护策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42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VLV组和PLV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通气24h两组气道峰压(PIP)较通气开始时升高,且PLV组升高小于VLV组;而两组平均气道压(MPAW)较通气开始时降低,且VLV组降低大于PLV组;通气24h两组吸呼比(I:E)及呼吸频率较通气开始时降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机械通气24h后中心静脉压(CVP)升高,VLV组上升更明显;两组机械通气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PLV组减慢更显著;两组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在通气24h后明显升高,PLV组升高更明显,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压伤发生率均较低。结论VLV和PLV应用于急性肺损伤肺通气策略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减少气压伤的发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PLV更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更适合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保护性通气。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已成为临床三大抢救设备之一。随着大量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医学工程领域,许多尖端技术被引进到呼吸机的设计中,加快了呼吸机的发展速度,促进了理论、通气模式和通气技术的进展。作者对当前临床经常采用的几种通气技术和通气模式进行了阐述,对几种新的通气技术和通气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作实际,对呼吸机构置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参数、配置及售后服务情况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呼吸末正压通气(SIMV+PEEP)模式救治危重哮喘.方法将23例危重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通气模式SIMV+PEEP.对照组11例,通气模式为SIMV,同时监测两组上机前与上机后2 h、12 h、24h动脉血气、气道峰值压(PIP)、内源性呼吸末正压(PEEPi).结果应用SIMV+PEEP 比SIMV通气模式的患者酸中毒、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P<0.01),PIP和PEEPi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危重哮喘患者早期使用SIMV+PEEP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急诊科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呼吸末正压通气 (SIMV +PEEP)模式救治危重哮喘。方法 将 2 3例危重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12例 ,通气模式SIMV +PEEP。对照组 11例 ,通气模式为SIMV ,同时监测两组上机前与上机后 2h、12h、2 4h动脉血气、气道峰值压 (PIP)、内源性呼吸末正压 (PEEPi)。结果 应用SIMV +PEEP比SIMV通气模式的患者酸中毒、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 (P <0 .0 1) ,PIP和PEEPi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对危重哮喘患者早期使用SIMV +PEEP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急诊科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在急性肺损伤中应用定容通气(VLV)和定压通气(PLV)对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肺损伤时实施肺保护策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42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VLV组和PLV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通气24h两组气道峰压(PIP)较通气开始时升高,且PLV组升高小于VLV组;而两组平均气道压(MPAW)较通气开始时降低,且VLV组降低大于PLV组;通气24h两组吸呼比(I∶E)及呼吸频率较通气开始时降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机械通气24h后中心静脉压(CVP)升高,VLV组上升更明显;两组机械通气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PLV组减慢更显著;两组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在通气24h后明显升高,PLV组升高更明显,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压伤发生率均较低。结论VLV和PLV应用于急性肺损伤肺通气策略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减少气压伤的发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PLV更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更适合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保护性通气。  相似文献   

10.
1闭合环通气简介 所谓"闭合环通气"(C10sedloop ventilation,CLV),通俗地说,可称为智能化通气.呼吸机模拟医生实施机械通气的全过程,获取患者的通气需要和各相关资料,自动监测各项指标,分析监测结果并及时自动地调整呼吸机参数.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涛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104-105,107
H1N1疫情的不断发展和扩散,对重新认识呼吸机及其性能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必要。分析了呼吸机的使用风险,重点阐述了呼吸机的概念以及当今呼吸机主要应用的模式与功能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无创式机械通气与有创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1月就诊的23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有创式机械通气治疗的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的1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24 h患者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均趋于正常(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能够避免气管插管,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和抗生素的使用,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3.
王芬娟  侯军 《现代保健》2011,(22):96-97
目的总结68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别观察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神经系统表现,血压、脉搏、呼吸比较。结果机械通气组与非机械通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呼吸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的通气模式不断发展和更新。本文简介几种新的通气模式,这些模式无论从病人角度还是从医护人员角度都更具人性化、自动化,为临床的救治提供了更有效、更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序贯性机械通气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创正压通气技术与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比较。介绍了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这一新的通气技术。文章结合临床实际对这项新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三种通气模式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不同呼吸机的各通气模式的描述不尽相同,大大增加了临床医护人员使用中的困难,下面是我所了解的三种通气模式的概述。  相似文献   

17.
双重控制通气模式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重控制模式是机械通气的三大新模式之一。对双重控制模式的特点、工作原理、临床应用上的优势及参数设置逐一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且安全性好,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适应性支持通气(ASV)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适应性支持通气(ASV)的基本概念;通过对ASV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阐述了此项技术的优点和特色;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对如何正确设置ASV参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