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阐述多层螺旋CT在临床工作中对肝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的鉴别应用实用性。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50名原发性肝癌患者(设为实验组)及46名肝转移瘤患者(设为对照组)行MSCT、全肝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CT增强时间及肝脏不同区域CT灌注参数。结果:实验组患者CT增强扫描时的增强时间中:相比于对照组,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始消时间均较短,而持续时间较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肿瘤组织HAP、HPI水平均明显高于瘤周及正常肝脏组织,而瘤周组织上述两项指标水平又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和监控下行肝转移瘤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并观察其近期治疗效果及探讨射频消融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瘤14例(31个病灶)行超声引导和监控下射频治疗.原发肿瘤均来自消化道.本组肿瘤最大径范围1.7-4.3c...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的CT扫描资料。结果甲状腺腺瘤36例,CT诊断符合率88.9%;甲状腺癌23例,CT诊断符合率82.6%。除1例甲状腺隐匿性癌外,其余肿瘤均经CT检出,检出率达98.3%。结论螺旋CT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大价值,能判断有无侵犯周围器官,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临床疑有病变的86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诊断,并与胸部数字摄影(CR)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6例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均为阳性,其中发现肺挫伤62例,伴肺部血肿3例,支气管撕裂伤1例,膈肌损伤4例,心包积液1例,胸腔积液71例,气胸25例,CR片阴性23例,误诊5例,漏诊7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弥补胸部CR片的不足,对胸部外伤患者作出最快速、准确的诊断,已成为胸部外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多层面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在肝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整理和对比经手术、病理确诊为阑尾炎者80例,随机分组后,对对照组患者行腹部超声,观察组行MSCT检查;根据手术及病理分析结果,对比螺旋CT轴扫与腹部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结果:观察组经MSCT诊断与病理分析后确诊阑尾炎患者39例,有1例误诊;对照组经常规诊断与手术病理分析,有3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被确诊,有9例误诊,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阑尾炎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很容易引起诊断;通过MSCT,能观察到阑尾炎的病变情况,其对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双侧肾上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为双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转移瘤CT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肿块或结节;腺瘤CT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较均匀低密度结节,薄层扫描可见近脂肪样密度,增强扫描为轻、中度均匀强化;淋巴瘤CT表现为不均质强化肿块,合并有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肿大;皮质腺癌CT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伴有坏死的不均匀强化肿块;嗜铬细胞瘤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不均肿块,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髓样脂肪瘤表现为边缘光整、密度低而不均匀,内有较多脂肪密度区,增强后可见轻度强化;肾上腺囊肿CT表现为无强化边界清晰的囊状水样密度病灶。结论:双侧肾上腺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71-4272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术后病理学检验结果确诊为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30例,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利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抽样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对研究对象良恶性肿瘤诊断的符合率、疾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良性符合率达到71.42%,恶性符合率达到84.62%,疾病总体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6.67%和6.67%。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估计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口1~2人,最好发于胃,次为小肠[1-3]。最早由 Mazur和Clark 于1983年提出并命名,与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等消化道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不同,GIST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多呈CD1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肿瘤为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1-3]。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或腹块为主要表现,但不具特征性,术前诊断和分期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显示肿瘤全貌及其局部侵犯与转移,系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临床应用也最为普遍[1]。笔者就肿瘤CT探查方案、定性与分期诊断、治疗后随访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展与注意事项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囊性纵隔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中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囊性纵隔肿瘤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在囊性纵隔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囊性纵隔肿瘤的CT成像特点。结果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胸腺囊肿、支气管囊肿、胸腺瘤囊变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9%、90.9%、93.3%,畸胎瘤、胸囊性淋巴管瘤以及心包囊肿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囊性纵隔肿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且不同类型的囊性纵隔肿瘤CT成像各具特点,临床上可将CT检查结果作为囊性纵隔肿瘤诊断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早、中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CT或超声引导下,应用Cool-tip冷循环射频刀进入肿瘤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后随访半年。结果 120例患者中治疗后达到肿瘤病灶完全消融者112例,总有效率为93.3%,复发率为12.5%,治疗前后血清AFP值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为7.5%。结论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微创、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对于小肝癌具有较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16层螺旋CT揭示成人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肝静脉(HV)、右下肝静脉(IRHV)与下腔静脉(IVC)之间的立体解剖关系.[方法]对160例上腹部受检者行16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然后进行MPR和VR成像,并进行MPR多方向调整,使HV、IVC、IRHV显示于冠状、矢状和横轴位图像上.根据HV汇入IVC的方式进行分型,分别测量肝右静脉(RHV)、肝中静脉(MHV)或与之共干的夹角,观察IRHV的出现几率,并测量RHV与IRHV的距离.[结果]在160例受检查者肝中、左支共干或合干型146例(91.3%),而3支肝静脉单独汇入IVC 14例(8.7%).RHV与MHV或与之共干的夹角为(52±17)°.33例出现IRHV,出现几率为20.6%.[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多方向调整的冠状面 MPR图像,可直观清晰显示肝静脉,对指导手术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肿瘤发现及定性诊断的价值及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疗效的评价.方法 对20例肝肿瘤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灌注及各时相强化特点,判断肿瘤性质并与增强MRI进行比较;对超声造影/增强MRI高度怀疑恶性的24个病灶,穿刺活检后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术后2周对消融灶行二维及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同期增强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瘤节结28个,超声造影发现瘤节结36个(增生结节12个,恶性病灶24个),增强MRI发现瘤节结35个(增生结节13个,恶性病灶22个),病理(良性3个,恶性21个);二维超声与超声造影在检测肿瘤数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测量肿瘤大小及检出肿瘤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穿刺活检为标准,超声造影与增强MR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实时、有效显示肝肿瘤血管和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肿瘤定性诊断及评估肝肿瘤射频消融疗效果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64层螺旋ct在脊柱扫描和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脊柱扫描中的临床应用及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脊椎转移瘤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8岁~78岁,中位年龄37岁.因腰背部疼痛、下肢无力、贫血而进行病变椎体CT扫描,或因胸、腹部检查后,分析图象时偶尔发现椎体病变.原发肿瘤病史明确者24例,原因不明者14例经过随诊复查确诊为椎体转移瘤.结果:38例中,发病部位:颈椎(C3 ~6)5例;胸椎(T6 ~ 12)26例;腰椎3例;腰骶部4例.病变椎体呈楔形、双凹形改变19例;椎体骨质破坏、密度减低呈多椎体、跳跃式分布10例,单椎体骨质破坏26例.椎体骨质破坏呈筛孔样、虫蚀样、溶骨样改变32例;散在分布的斑块状的高密度灶呈成骨样改变4例;椎管后缘可见软组织肿块、硬膜囊被挤压11例.结论:64层螺旋CT检查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螺旋CT协助确定Krukenberg瘤合并腹膜转移的手术可切除性 ,以帮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 2 2例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为胃肠来源的Krukenberg瘤合并腹膜转移的CT资料 ,各种转移灶的不同CT表现对治疗方法、手术难度与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 ,以确定螺旋CT在这类患者选择治疗方案 (即是否考虑手术切除 )时的价值。结果卵巢肿块与周围脏器粘连、累及周围血管及腹膜广泛转移 ,特别是形成腹膜肿块者手术难度均增大 ,影响生存率 ;而淋巴结转移对手术难度影响不大 ,但影响生存率。结论螺旋CT能准确显示Krukenberg瘤大部分原发灶和转移灶并对其可切除性提供术前资料 ,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螺旋CT协助确定Krukenberg瘤合并腹膜转移的手术可切除性,以帮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为胃肠来源的Krukenberg瘤合并腹膜转移的CT资料,各种转移灶的不同CT表现对治疗方法、手术难度与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以确定螺旋CT在这类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即是否考虑手术切除)时的价值.结果卵巢肿块与周围脏器粘连、累及周围血管及腹膜广泛转移,特别是形成腹膜肿块者手术难度均增大,影响生存率;而淋巴结转移对手术难度影响不大,但影响生存率.结论螺旋CT能准确显示Krukenberg瘤大部分原发灶和转移灶并对其可切除性提供术前资料,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1 例肝癌患者在 RFA 治疗前后接受了 CEUS 检查,分别对 CEUS 在 RFA 治疗前、治疗过程中、治疗后的作用进行评价.以3个月以上的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随访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 RFA 前:91 例 114 枚肝癌病灶中 109(95.6%)枚 CEUS 可清晰显示边界;CEUS 测量病灶平均最大直径、面积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 对荷瘤血管的检出率为 61.4%.RFA 过程中:1枚常规超声未能显示的病灶在 CEUS 引导下完成 RFA 治疗;4枚病灶 RFA 后即刻 CEUS 发现残留,CEUS 引导下完成补充治疗.RFA后:88例获得随访,其中 49 例接受了同期的 CECT,CEUS 和 CECT 评价 RFA 治疗后病灶残留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 在肝癌 RFA 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空洞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02—05—2007—06经X线及CT引导下穿刺活检等病理证实空洞型肺癌37例。结果:X线及CT表现为厚壁空洞型15例,圆形或类圆形空洞型14例,实变肺内空洞型4例,薄壁囊肿空洞型2例和裂隙状空洞型2例等5种类型,包括鳞癌24例、腺癌5例、小细胞癌2例、大细胞癌2例、腺鳞癌2例和肺泡癌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显示肿块及对肿瘤定性方面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征表现,为细支气管肺泡癌进行临床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细支气管肺泡癌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图像处理后对病灶的分布、部位、边缘特征及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分炎症型、结节型和弥漫型。炎症型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多个密度稍高、边缘不清晰、肺叶或肺段有实变;结节型病灶部位分布在胸膜下区和肺门区,病灶形态表现为中心低密度区、磨玻璃晕征、毛刺征尾征、血管集束等;弥漫型病灶呈双肺弥漫性分布,以肺中叶和下叶分布居多。病灶密度高,病灶边缘清晰或模糊,有部分细角状或棘状突起,部分结节病灶形状不规则或伴有尾征、晕征、部分融合成小片状、局限性小叶间隔增厚、条索网状改变、伴有小空洞征或空泡等。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在早期诊断治疗中,多层螺旋CT检查至关重要,是诊治该病必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肠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急性肠缺血患者的多排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显示"缆绳征"、"肠腔积气积液"、"肠壁增厚",5例显示"腹主动脉壁钙化斑",1例显示"漩涡征",4例显示腹部积液,1例显示肠壁内积气。结论对于急性肠缺血,多排螺旋CT检查是无创、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并且一定情况下可查出缺血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