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入手,探讨从在读研究生中选拔德才兼备、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经过双向选择,使他们成为本科生的"小导师",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考核机制,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沟通与协作,有效促进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导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指导情况的分布特征。方法:以G大学全日制医学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G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状况"调查问卷,分年级抽样调查,分析导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指导情况的分布特点。结果:导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方面平均每月指导次数主要为3~5次(31.58%);对研究生的科研帮助主要集中在课题设计指导方面(74.47%);研究生主要参与了导师课题中的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环节(65.41%);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主要为传统型师徒关系(47.37%);研究生的科研劳务费大部分未发过(59.40%);大部分研究生对导师的科研指导表示满意(81.20%)。结论:基于此项调查可初步总结出导师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指导情况的分布特征,为建立完善的导师培养研究生制度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慧辉  张靖  刘佳  王伟 《中医教育》2010,29(5):50-52
从外聘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性、外聘研究生导师的原则、实施外聘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措施等3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改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规模与资源、规模与质量、规模与效益方面的矛盾问题,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作者作为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的学习思考,从导师与学生关系定位、研究生学习模式特点等角度,分析和思考导师的自身素质提升对研究生的影响;结合指导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实践,对硕士研究生科研学习的科研精神、创新思维培养、科研主要环节文献检索、课题报告和论文、研究报告写作等方面进行思路方法的探索,以期从提高导师素质和帮助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双重角度,为建立具有传承和创新特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传承和科研创新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导师能力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改变传统的导师负责制下单一传承关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产科,实行构建跨学科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有利于提升导师的学术水平,提高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体现了中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利于中医妇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藏藏医学院作为我国唯一独立设置的藏医药高等院校,从其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可以窥见整个藏医药研究生教育的概况。从招生、导师、学生、管理4个方面回顾了西藏藏医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历程,从导师、学生、培养机制等方面梳理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定位,扩大研究生来源、加强学科交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进一步细化研究方向,实行外语考级制等发展对策,以促进藏医药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实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研究生导师团队负责制培养模式,旨在有效地弥补中青年研究生导师阅历不足,教学、科研经验欠缺,改进高年资研究生导师医、教、研思维僵化的弊端,达到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双赢目的,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级医学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国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青中年研究生导师阅历不足、高年资研究生导师教学和科研思维僵化的弊端,同时存在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缺乏、科研与临床脱节等实际问题。基于“三管四导”管理体系,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强化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公正和完善的临床考核制度,这是提高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1978年作为首届研究生的一员返回母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习,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从研究生协助导师做起,直至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经历研究生教育共29年。研究生教育在中国2000多年的中医教育史中属于首创,因此,中医研究生教育从管理到实际操作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下面谈谈我们导师组担任研究生导师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导师考核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在中医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建立科学的导师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导师考核评估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中医儿科研究生导师的"中医儿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机制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了解中医儿科教育专家对目前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突出问题的看法,发现中医儿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教育中的瓶颈,以期为建立适应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机制提供依据,为中医教育决策层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24名导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类调查问卷从调查问卷临床和科研2个维度的37个项目进行评价,博士科学学位导师对其指导的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满意度达到100%,对其临床能力满意度达66.67%,其余各项评分都在C级以上,但是有2位(占5.88%)硕士科学学位导师对其指导的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不满意,有2位(占2.70%)临床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对硕士临床专业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均不满意,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导师和研究生对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基本满意,但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临床能力方面只会按部就班的完成临床工作,缺乏诊疗思路,工作不积极主动,科研能力方面只能勉强能完成部分研究内容甚至对所研究领域没有兴趣。对中医儿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为调查对象,就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对导师和研究生作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对今后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方法提出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的最核心部分应该是对于本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与探索,为了加强研究生以及研究生导师对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视,我院提出了对专业课程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唯论文”现象展开分析,认为该现象与职能部门导向、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形式化以及研究生导师的主体职责缺失密切相关。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职能部门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中,应避免一刀切的评价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活动的过程管理;强化导师的主体责任,将研究生的“以德为先”教育始终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重论文”但不“唯论文”,综合施策,实现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重要成员之一,导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导师既负责研究生的专业指导,又负责思想教导和就业引导的培养模式,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通过对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硕士生创立和实施“一岗三责制”的培养模式,证明导师一岗三责制培养中医药专业硕士生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医药基础专业硕士生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目前混合式教学现实意义、应用现状,针对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角色扮演、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对今后在混合式教学改革背景下建立更均衡、高效、优质的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导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学术型研究生教学培养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研究生大幅扩招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能力。认为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导师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始终站在学科研究领域前端;另一方面应逐步改进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导师组制”和多渠道“联合培养”;同时,还应加强导师综合培训,开展科学绩效考核。通过以上措施,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协调机制,构建提高导师队伍指导能力和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示     
《吉林中医药》2007,27(3):10-10
自2007年1月起,《吉林中医药》杂志开设“导师论坛”与“名医临诊”两个刊栏,旨在介绍全国中医药院校与医疗科研领域研究生导师与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提高我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具体征稿事宜如下:1.导师论坛:作者应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导师。体裁:中医学术理论探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示     
《吉林中医药》2007,27(7):36-36
自2007年1月起,《吉林中医药》杂志开设“导师论坛”与“名医临诊”两个刊栏,旨在介绍全国中医药院校与医疗科研领域研究生导师与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提高我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具体征稿事宜如下:1.导师论坛:作者应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导师。体裁:中医学术理论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医患沟通技能在医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本研究旨在构建科学合理的针对医学研究生的医患沟通技能课程体系。方法通过设置关于医患沟通技能的不同课程,并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真正实现两者的准确衔接。结果设置了包含新医改背景、国内外医疗环境现状、医患沟通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课程,并凸显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将医患沟通技能从理论过渡到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医学研究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结论本课程体系创新将医患沟通理论与实践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能极大地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