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患者阵发性房颤的诱因。方法选择住院期间有房颤发作的患者共141例,平均年龄(77.7±6.58)岁。记录患者房颤发作前及终止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结果房颤发作前伴有收缩压显著升高、心率显著减慢、缺氧加重、心肌缺血加重及心功能恶化。结论房颤发作前后收缩压、心肌缺血,氧饱和度,心功能及心率等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别,特别是收缩压升高、心功能恶化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黄建梅 《河北医药》2006,28(11):1096-1097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慢性持续性心律失常,一般人群发病率为0.4%.近年来,国内陆续发表了国人房颤的流行病学数据.美国有超过200万房颤患者,而中国的房颤患者在800万以上[1].其危害不仅在于发作时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包括其可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及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恢复窦性心律一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的课题,药物复律对于阵发性房颤和部分持续性房颤取得了一定疗效,对于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副作用难以耐受的阵发性房颤,近年来非药物性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房颤根据其持续的时间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3大类[1],即3P分类法.不同的类型对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在非药物治疗方面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外科迷宫术、起搏器植入等,特别是射频消融治疗为房颤的根治带来希望[2].但由于非药物治疗对医院技术条件的要求,所以目前对于基层医院而言药物治疗是临床最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而控制房颇的心室率对改善心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有着重要影响.根据过去几年国内外数个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和目前的房颤认识和治疗建议,控制心室率可作为治疗房颤的首要选择[1].笔者应用洋地黄和异搏定治疗48例快速型房颤患者,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稳心颗粒结合卡维地洛在改善心功能及生活能力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6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房颤的病例(收治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差异,确定采取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卡维地洛与稳心颗粒治疗的为试验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临床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的心功能观察指标(LVEF、RHR)与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在确保心衰症状稳定的情况下,服用稳心颗粒和卡维地洛,既可以缓解房颤和心衰,还能增强心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高辛联用倍它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率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CHF伴快室率房颤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地高辛联用倍它乐克为观察组,单用地高辛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静息时及活动后心室率、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在静患时及活动后心室率变化、心功能改善上均存在统计学上差异(P<0.05).结论地高辛联用倍它乐克治疗CHF伴快室率房颤可取得满意疗效,尤其在控制活动后心室率方面.  相似文献   

7.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之一,在首次诊断的房颤中,阵发性房颤约占30%-40%,阵发性房颤由于其发生及终止均较突然,患者多有较明显的心悸等症状,而且房颤一旦发生,心房的电重构和解剖重构即启动,从而导致“房颤诱发房颤”的恶性循环。因此,积极控制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是临床处理阵发性发颤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药物仍然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首要措施,其中胺碘酮被认为是疗效较高的药物之一。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患者常常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我院试用静脉注射西地兰和并静脉滴注胺碘酮来改善心功能不全症状,转复阵发性房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慧  徐臻 《江西医药》2012,47(5):429-430
Gulinm等报道[1],很多癌症患者在化疗后发生心律失常,其中以心房颤动(房颤)最为常见.然而对于抗癌药物治疗与心律失常发作的关系尚未有明确的认识.心律失常的发作原因并非都是由经典化疗产生的心脏毒性作用所致[2].肿瘤学研究相关文献中曾有关于抗癌药物与心律失常的报道,但这些资料往往未引起心脏病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胺碘酮和缬沙坦联合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9月某院接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病患84例,用数字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对比LEVF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LEVSD(30.17±3.25)mm、LEVF(48.85±3.16)%、LEVDD(53.18±4.23)mm,优于对照组(35.37±3.04)mm、(42.06±2.15)%、(62.47±4.06)mm(P0.05);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hs-CRP水平(3.16±1.97)ng/L,比对照组(5.93±1.62)ng/L低(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5.24%,比对照组78.57%高(P0.05)。结论: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中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疗效确切,且利于心功能的改善及房颤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64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SV)、射血分数(LVEF),观察房颤患者复律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数的改善.方法 分别测定64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期间与复律后1月的LAD、LVSV、LVEF的超声指数,以评价心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 64例房颤患者复律后各项心功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LAD复律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LVSV和LVEF改善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积极早期复律并维持窦性节律,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有效地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改善心功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阵发性房颤发作终止后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及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改善心房重构,有利于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有效。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阵发性房颤发作终止后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及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改善心房重构,有利于维持窦性心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胺碘酮药物对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选择随机分组的方法展开研究;对照组:普罗帕酮;观察组:胺碘酮;对比合并症疗效评价结果以及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结果在合并症疗效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合并症表现等加以了解后,选择胺碘酮药物加以治疗,可以将合并症患者心功能有效改善,将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最终获得显著的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疗效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老年干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我院干诊科所有诊断为房颤并且资料完整的病例12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无房颤的窦性心律、年龄匹配的患者120例为对照组,用动态心电图和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房颤与冠心病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P<0.01),房颤组冠心病患病率显著增加(P<0.05);房颤发生率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无显著相关性(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慢性心功能不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房颤使冠心病发病率增加,年龄、器质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弥补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缺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按2:1比例随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慢性心功能不全并阵发性房颤总有效率54.8%;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8%;疗效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发的阵发性房颤有明显的疗效,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显著的疗效差异。故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可单用参松养心胶囊。不加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migranine)是一种常见发作性神经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的、中重度、博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或活动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1].发病率在欧美等国家为10%~15%[2].WHO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其适当的药物治疗,仍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房颤发生率、房颤发作频率、房颤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高血压病合并房颤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肾动脉狭窄(RAS)指多种原因所致的肾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性疾病,可诱发缺血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心源性猝死等,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早期筛查,明确RAS部位和病变程度,并及时给予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3,4].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动态增强磁共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小剂量地高辛联合灯盏生脉胶囊对CHF(慢性心力衰竭)伴房颤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房颤患者126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均施以临床常规干预,对照组单一给药小剂量地高辛,研究组则基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灯盏生脉胶囊,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及预后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及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心衰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再入院率及1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伴房颤经小剂量地高辛联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效果显著,且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及预后,值得推广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牟雄能  郑春连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97-3798
本研究将急性左心衰竭或房颤患者分为无心衰、有慢性房颤组、急性左心衰伴窦性心律组、无心衰无房颤和急性左心衰伴有慢性心房颤动组,比较各组入院时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研究其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明确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左心衰伴房颤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研究证实,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是预测心房纤颤(房颤)发生的重要指标。房颤病人中约有20%一50%伴有心功能不全。β-受体阻滞药(以下称β-阻滞药)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的推荐用药,除心功能Ⅳ级外均应使用。为探讨β-阻滞药治疗慢性心衰对Pmax、Pd的影响,本文对老年阵发性房颤伴慢性收缩性心衰病人β-阻滞药治疗前、后Pmax、Pd变化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