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类重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辐射物免疫器官的AgNOR定量论功.方法雄性Beagle狗14只,随机分成辐射时抵组4只.高、低剂量rhGM-CSF治疗组各5只.动物均双侧髂骨屏蔽,其它部位用60CO照射.除对照组外.其它两组股静脉注射rhGM-CSF共20d,低剂量组为10μg·kg-1·d-1,高剂量组为20μg·kg-1·d-1,第30d,取出脾脏与淋巴结,组织切片,Ploton’s法AgNOR染色、用分析仪计数100个细胞核内AgNon颗粒数,求其均值。结果低剂量组rhGM-CSF组的AgNOR颗粒数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rhGM-CSF的AgNOR颗粒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hGM—CSF可促进辐射后狗脾及淋巴结形态与功能的恢复,其恢复程度与该因子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D是临床常用的造血生长因子(HGF),实验提示rhSCF和rhG—CSF与IL3、IL-6、粒-巨噬细胞刺激因子、Epo等造血生长因子的各种联合应用有增效作用。rhSCF和重组人粒/单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均能刺激CFU-GM生成,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重组人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bGm—CSF)可刺激骨髓粒细细胞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并促进骨髓释放成熟中性粒细胞,我们应用国产rhGm—CSF“粒巨升” (夏门特宝生物工程联合公司提供)治疗药物性粒细配缺乏症6例,取得满意疗效。 一、临床资料:6例患者是1995年10日—1996年3月经检查确诊患者,其中甲亢他巴唑引起粒细  相似文献   

4.
G-CSF、GM-CSF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具有调控髓系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存尖和成熟细胞的某些功能,现已广泛用于血液病和肿瘤患者的自体骨髓移植(ABMT)。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重、缩短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作,此外,还用外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增加其产量。现就G-CSF和GM-CSF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的研究进展迅速,国外已能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合成大量重组 CSF(rhCSF),用于临床试验。目前 CSF 的临床应用已较为深入,初步结果令人鼓舞的是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粒系集落刺激因子(rhG—CSF)。Groopman 等首先使用 rhGM—CSF 治疗16例爱滋病(AIDS)伴白细胞减少患者。在首  相似文献   

6.
探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鬼臼乙叉甙(Vp16)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结果:未转GM-CSF基因及转空载体N2A的HL-60细胞经Vp16处理后均出现凋亡的特征性表现:DNA电泳呈梯状;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呈现特征性的亚二倍体(亚G1)峰;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可见凋亡的特征性改变。而转染GM-CSF基因的HL-60/GM细胞,经VP16处理后未观察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表明Vp16具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而GM-CSF能抑制Vp16诱导的细胞凋亡。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Vp16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多向性造血生长因子,近年来对GM—CSF的临床应用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现在重组人类GM—CSF(rhGM—CSF)已成为商品上市,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就近年有关GM—CSF在血液病治疗方面的某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观察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对5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二组,27例接受化疗加G-CSF治疗,25例单独应用化疗.并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另行分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G-CSF治疗组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降低持续时间、患者发热持续时间、化疗总疗程后延病例数及化疗总剂量减少病例数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0.001)。但临床缓解率和2年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G-CSF治疗可显著加快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的恢复.并明显减少化疗总疗程延及总剂量减少病例数。以上结果提示.G-CSF可有效恢复化疗所致的曰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确保化疗能足量按时完成.将对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治疗产生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滇  吕国忠 《河北医学》2016,(5):776-778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深Ⅱ度烫伤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采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与纳米银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遵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60例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深Ⅱ度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与纳米银敷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上采取纳米银敷料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临床疗效,但是试验组患者的细菌检出率、平均愈合时间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7d,15d,25d)创面愈合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Ⅱ度烫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rhGM-CSF联合纳米银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在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速度的同时预防和减少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联合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经2周左右可培养出大量树突状细胞(DCs);来自正常人外周的单个核细胞,经GM-CSF和IL-4作用,8-10天后亦可培养出大量(4-5)×10~6/50ml)DCs。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DCs负载肿瘤抗原作为疫苗,为肿瘤免疫中的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GM-CSF与AML的生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属克隆性疾病,这意味着白血病起源于单一的病态变异的祖细胞,象正常造血祖细胞一样,白血病前体细胞是受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刺激的,例如AML相细胞需要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才能继续生存和增殖。现已明确认识到GM-CSF是对人类AML细胞最有活性的造血生长因子之一,人类AML细胞在其表面表达有特殊的GM-CSF受体,平均每个细胞拥有150-200个高亲合力受体。另外,大约有2000个低亲合力受体。高亲合力受体最有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用后骨髓象变化特征,以减少白血病误诊的发生。方法对42例多种原因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患者G-CSF使用前及使用5~7d进行骨髓象分析,观察其形态变化特征,并对粒系相对值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使用G—CSF5~7d后骨髓原始、早幼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和使用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形态和相应阶段正常形态变化较大,有其独特改变。结论G-CSF使用后原始、早幼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部份病例甚至超过20%,易误诊为白血病;骨髓检验人员要熟悉并掌握G-CSF使用后骨髓象特征及变化规律,以减少白血病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早期诊断和监视病情动态变化的血清检测指标。方法 检测70例AD患者、52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和22例血管性痴呆(VAD)对照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水平,以及32例AD患者和2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IL-1β、IL-6、肿瘤坏因子-α(TNF-α)水平,并结合AD虱的病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AD患者组血清中M-C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VAD患者组(P<0.05);血清M-CSF水平主要在AD早期(轻、中度痴呆阶段)升高,在AD晚期(重度痴呆)则处于正常水平。AD患者组血清中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中TNF-α和IL-6利于正常水平。结论 血清M-CSF水平的检测是一种方便,敏感的方法,可望作为AD患者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4.
He B  Zhao M  Qi G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2):1360-1364
目的 初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泡巨噬细胞转录因子的活化及细胞因子释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COPD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各8例,均为稳定期患者,另有健康者8例作为对照,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刺激后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8,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同时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方法分别检测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kB(NFkB)、激活蛋白(AP)-1、AP-2及AP-3的活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泡巨噬细胞在LPS刺激前后IL-8释放的量均显著增加(F=4.34,P<0.05及F=3.56,P<0.05)。在LPS刺激后COPD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可释放更多的IL-1β及TNFα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肺泡巨噬细胞转录因子AP-1基础活性及LPS诱发的NFkB的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 COPD缓解期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可释放过量的IL-8,同时LPS可刺激肺泡巨噬细胞释放IL-1β及TNFα,而转录因子NFkB和AP-1的活性增强,可能促进了IL-8,IL-1β及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人骨髓CFU F体外培养技术 ,观察rhGM CSF和rhG CSF对急性白血病骨髓CFU F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二者对CFU F的形成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及协同效应 ,且rhGM CSF的作用大于rhG CSF。提示二者可能通过这种促进作用和改善骨髓微环境而更有效地发挥造血调节机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EB病毒(EBV)感染对新生儿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50 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10ng/mL)诱导脐带血单核细胞向DC分化,将DC分为3组:①4G组:细胞分离当天单独加入rhGM—CSF和rhIL-4;②4G+0dEBV组:细胞分离当天同时加入rhGM—CSF、rhIL-4和B95.8细胞上清;③4G+5dEBV组:细胞分离当天加入rhGM—CSF和rhIL-4,培养至第5天后加入B95.8细胞上清。Annexin V—FITC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凋亡百分比;Western Blot检测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结果培养至第6~14天,4G+0d EBV组DC凋亡百分比明显高于4G组(P〈0.05);第7~14天,4G+5d EBV组DC凋亡百分比明显高于4G组(P〈0.05)。EBV在不同感染时间点感染DC,对DC凋亡百分比的影响不同。经EBV感染的DC,XIAP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EBV感染促进了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DC的凋亡,这种促进作用与DC的分化成熟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胶质瘤及患者脑脊液(CSF)中端粒酶的活性表达情况。方法:采用TRAP(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法检测50例胶质瘤、3例转移瘤及17例肿瘤端粒酶呈阳性患者CSF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统计学处理要用X^2检验。结果:(1)肿瘤端粒酶;胶质瘤(WHO分级)中阳性率为22/50(44.0%),其中Ⅰ级为3/16(18.8%),Ⅱ级为3/12(25.0%),Ⅲ级为9/14(64.3%),Ⅳ级为7/8(87.5%),3例转移性瘤端粒酶活性检测为3/3(100%)。胶质瘤分级越高,端粒酶活性出率就越高(P<0.005),25例Ⅲ级以上恶性肿瘤中(包括转移性低分化癌)19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76.0%),明显高于Ⅱ级以下胶质瘤(6/28,21.4%,P<0.005)。(2)CSF中端粒酶的活性;6例术前、17例术后采取脑脊液(包括5例术前曾采取CSF的患者,其切除的肿瘤中端粒酶检测均为阳性)端粒酶检出率分别为3/6(50.0%)和2/17(70.6%)。3例术前CSF呈阴性的患者,检测2例术后CSF呈阳性。结论:(1)端粒酶可能是新的恶性脑肿瘤的瘤标;(2)检测脑脊液中端粒酶的活性应作为脑胶质瘤诊断的辅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恶性胶质瘤或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3)对首次基本全切,短期内复发的胶质瘤或怀疑为脑转移瘤的患者应行CSF端粒酶检测;(4)手术是促进恶性脑肿瘤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提示恶性脑肿瘤患者术后有必要进行化疗和(或)放疗,甚至是包括脑和脊髓的全中枢系统的放疗;(5)脑脊液端粒酶的检查优于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林丽娥  郑波 《海南医学》1998,(4):249-250
泰能(伊米配能/西司他丁钠盐)是一种广谱的β-内酰胺抗菌素,现将我科自1996年3月至1998年4月应用泰能治疗血液病并发感染46例分析如下,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治疗的患者,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0-20岁6例,21-40岁12例,41-60岁20例,61岁以上8例,平均年龄41.2岁。所有病人均接受过其他抗生素治疗。其中接受过3种以上抗生素治疗者24例,2-3种抗生素治疗者16例,1种抗生素治疗者6例,疗效均欠佳。46例病人中均为临床上经病理活俭骨髓像改变或单克隆抗体测定、血象等抗照血液病诊断标准而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烫伤患儿创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科收治的19例深Ⅱ度烫伤患儿,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换药治疗。结果本组患儿创面换药无加深现象,通过换药顺利愈合,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不明显。结论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烫伤患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联合应用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试验治疗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结果表明:4例病人粒系均有明显改善,2例红系改善,输血间隔均延长,联合应用的副作用均能耐受,我们认为此联合疗法是MDS患者减少输血、预防感染、争取临床缓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