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4100m高原20天的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在安静时、服药前、后及踏阶运动后分别检测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  相似文献   

2.
目的:高原训练引起的运动性疲劳机制和如何恢复体力已成为高原医学研究的重点。富氧水对高原人体自由基代谢和血乳酸的影响是其中需验证的问题。方法:实验于2006-05/08在海拔3700m、5200m和5380m高原现场进行。①对象:选择海拔3700m、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10名,年龄18~20岁;海拔5380m、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10名,年龄18~21岁;首次进驻海拔5200m的男性青年36名,年龄18~24岁,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上受试者上高原前体检确认健康,均自愿参加试验。②实验过程: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为基液,选用氧流量为3L/min,溶氧时间为8min,制成氧分压80~95kPa的富氧水。对海拔3700m和海拔5380m受试者进行2次负荷运动,2次运动中间间隔1周口服富氧水2次/d,500mL/次,连服3d。对首次进驻海拔5200m的受试者,到达海拔3700m时,实验组口服富氧水,对照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均500mL/次,2次/d,连服3d,到达海拔5200m,再连服富氧水5d,共服9d。③评估:于第1次负荷运动后(服富氧水前)、第2次运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服富氧水/5%葡萄糖注射液9d后检测血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血乳酸和尿素氮水平。结果:①海拔3700m和5380m负荷运动,口服富氧水后较口服富氧水前超氧化物歧化酶增高(P<0.01);丙二醛、血乳酸、尿素氮降低(P<0.01或0.05)。②首次进驻海拔5200m,实验组较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增高(P<0.05);丙二醛、血乳酸降低(P<0.01);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验证富氧水可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具有增强人体耐缺氧、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①在海拔3,700m选择2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分别采用高压氧前(对照组)和高压氧预治疗2次(A组,n=10)及5次(B组,n=10)后(实验组)第2、8天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实验,运动结束检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②对进驻海拔5,380m的20名受试者自海拔1,400m处乘车2天到达海拔3,700m,随机分为高压氧预治疗组(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连续高压氧预治疗3d,每天1次,第4天历时1天乘车进驻海拔5,380m,进驻第5天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⑧对进驻海拔5,200m的29名受试者将其分为高压氧预治疗组(实验组,n=11)和对照组(n=18)。实验组于进入高原前2天在平原(海拔1,400m)接受高压氧预治疗,每天1次,连续预治疗2天,历时5天乘车进驻海拔5,200m,进驻第5天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①高压氧预治疗可明显降低运动后血液粘度,减少红细胞压积(P<0.01或0.05),并可持续保留5d。②进驻海拔5,200m和5,380m的青年,实验组较对照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高切相对指数和低切相对指数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预治疗可纠正组织缺氧,改善运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急性高原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红景天和酪氨酸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半年的3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银杏叶片组、红景天组和酪氨酸组,每组10人。在服药前、服药第15天分别进行运动至力竭,分别检测血中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及血栓形成系数(TFL)。结果 服药前力竭运动后较安静时HCT、ηb、ηp、ηr、IR、TK、VAL、TFL均升高(P<0.05或P<0.01)。服药后力竭运动后较安静时银杏叶片组和酪氨酸组ηr、Tk增高(P<0.05或0.01);红景天组ηp、ηr、TK增高(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较服药前银杏叶片组HCT、ηb、ηp、ηr、IR、TK、VAI、TEL均降低(P<0.05或0.01);红景天组和酪氨酸组ηb、ηp、ηr、IR、TK、VAI、TFL降低(P<0.05或0.01),HCT无统计学差异(P>0.05)。银杏叶片组、酪氨酸组和红景:天组之间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种药物均具有改善组织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血液粘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富氧对海拔3 700m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高原建立富氧室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 700m高原室内充氧,使氧浓度提高为24%~25%.12名受试者在富氧条件下睡眠10h,出富氧室4h后,检测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和血细胞聚集系数(VAl).结果富氧后较富氧前ηb、ηp、IR、TK和VAI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HCT、ηr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氧10h可改善高原机体缺氧,并且增强机体的氧储备可持续4h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种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进驻海拔370 0m高原6个月的4 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高原维康片组、乙酰唑胺组、红牛饮料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0名。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10d及停药第10d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及血栓形成系数(TFL)。结果 ①力竭运动后较安静时HCT、ηb、ηp、ηr、IR、TK、VAI、TFL均升高(P <0 .0 5或0 .0 1)。②给予乙酰唑胺、高原维康片及红牛饮料后能明显降低血液粘滞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且乙酰唑胺效果更好。结论 乙酰唑胺、高原维康片及红牛饮料均具有改善组织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血液粘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380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均采用服药前(对照组)后(实验组)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运动结束检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海拔3,700m和5,380m负荷运动,实验组较对照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lt;0.01或0.05);红细胞高切相对指数和低切相对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gt;0.05)。海拔3,700m时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lt;0.05),海拔5,380m时无统计学差异(P&;gt;0.05)。结论西地那非可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浓度一氧化氮(NO)治疗急性高原肺水肿前后的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方法:采用BRC-51C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对20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在NO、药物、加压袋(舱)的综合疗法前后进行了血液流变学10项指标检测。结果:经治疗痊愈后与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5)。结论:NO及综合治疗高原肺水肿对血流变学的改变有较好疗效,对诊断治疗有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喀喇昆仑山 5380米地区所发生的12例高原昏迷、9例高原肺水肿患者,进行了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反(ηp)、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观察。结果:高原昏迷和肺水肿患者的各项指标(除ESR外)均增高,ESR减慢,与健康移居者(20例)相比较,相差显著(P<0.05),同海拔3800米移居者(20例)相比较,相差非常显薯(P<0.01)。经治疗后,接近健康移居者的指标值。作者对其结果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几种药物对高原脱适应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复方红景天、复方党参和刺五加片对高原脱适应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驻守海拔5170m 1年的57名健康青年于返回平原前5天随机分为5组,分别口服银杏叶片(12人)、复方红景天(12人)、刺五加 (11人)、复方党参(11人)和安慰剂(11人),返回平原后第7天停药。停约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复方红景天组和复方党参组较安慰剂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银杏叶片组较安慰剂组全血粘度中切(30s-1)、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复方红景天组和复方党参组较刺五加组全血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结论复方红景天、复方党参和银杏叶片三种药物均具有改善组织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血液粘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且复方红景天和复方党参要优于银杏叶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高原脱习服症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驻守海拔5,000m以上地区1年的20名男性青年,在返回平原(海拔1,400m)第2天开始进行HBO治疗,连续治疗10d。治疗前后清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HBO治疗后较治疗前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Hct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O具有改善高原脱习服症者组织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使血液黏度下降,血流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吸入液氧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 700m高原3个月的10名健康青年在吸入液氧(吸氧组,4L/min)和不吸液氧(对照组)的条件下,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并在安静时,运动后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和血栓形成系数(TFL)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运动后吸氧组较对照组HCT、ηb、ηp、ηr、TK、IR、VAI、TFL均降低(P<0.01).结论吸入液氧能延长供氧时间,加快运动机体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恢复,可能是运动后疲劳消除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米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Arg治疗高原肺水肿患者9例为L-Arg组,并与吸入低浓度NO混合气8列高原肺水肿患者为NO组作对照,分别测定HCT、ηb、ηp、ηr、IR、TK、VAI和TEL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NO组和L-Arg组治疗前较治后的ηb,ηp,ηr、VAI、TEL均增高非常显著(P<0.01)。HCT、TK、IR无统计学差异(P>0.05)。NO组和L-Arg组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指标(P>0.05)。结论:L-Arg治疗对HAPE有效,通过调节提高NO水平而改善血液循环,比较经济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酸性氧化电位水皮肤消毒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LB-SDS2.0型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机生成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皮肤(手)消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2月-8月将90例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各组30例。A组用LB-SDS2.0型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机生成的酸性氧化电位水(试验产品)消毒2 min,B组用试验产品消毒4 min,C组(对照组)用聚维酮碘溶液擦拭3 min。检测消毒后菌落总数和致病菌,以及受试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按照Ⅲ类区域工作人员洗手消毒标准,A、C组合格率均为100%,B组为96.7%;按照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洗手消毒标准,A组合格率为86.7%;B组合格率为93.3%,C组合格率为100%。各组受试者试验后生命体征均无临床意义的改变,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试验产品消毒手是安全有效的,可推荐用在Ⅲ类区域工作人员中使用,并进一步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扩大样本含量进一步评价其试验产品是否适用于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洗手消毒。  相似文献   

15.
During acute exposure to high altitude (2 hours) the red cell metabolism is altered. A pH-induced increase in phosphofructokinase activity together with a decrease in the level of the monophosphoglycerates are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e changes. Despite the increase in pH, the level of 2,3-diphos-phoglycerate is not altered, probably because of a reduction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inorganic phosphate. Besides 2,3-DPG neither ATP, ADP, lactate, or pyruvate levels are changed significantly during exposure of this duration. The results are interpreted as being due to a combined effect of alkalosis and a de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inorganic phosph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