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ora′s病,又称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膜外骨软骨瘤样增生性病变.1983年Nora等[1]首先描述了35例发生于足部的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因此命名为Nora′s病或Nora′s病损.部分患者有创伤史,好发于手、足短管状骨,偶见于长骨骨旁[2-4].目前国内报道不足10例,可能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有关[2-5].由于本病临床病史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极易与相同发病部位的其他骨或软骨病变相混淆[5].本病术后易复发,文献报道复发率可达35%~55%,约20%的病例多次复发[1,6].本文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加以综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单发性椎体骨软骨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第9胸椎体右后缘单发性骨软骨瘤并脊髓压迫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椎体骨软骨瘤的CT、MRI表现为椎旁骨性密度或信号影,病灶松质骨、皮质骨与椎体相应的骨松质和骨皮质相连续.结论 原发性椎体骨软骨瘤罕见,CT、MRI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单发性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之一,其超声表现报道很少,本组回顾性分析36例骨软骨瘤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资料,探讨超声在单发性骨软骨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骨外骨软骨瘤(extraskeletal osteochondroma)又称软组织骨软骨瘤(soft tissue osteochondroma),其发生部位广泛,临床上较少见,易误诊[1]。骨外骨软骨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30~60岁的患者,病程缓慢,通常表现为软组织内缓慢生长,小的、不连续的钙化肿块。作者回顾分析本科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诊治的骨外骨软骨瘤3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特点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朗格汉斯细胞克隆性增生形成的一组疾病,可表现为局灶性、多灶性或播散性病变。单一部位病变主要侵犯骨和邻近软组织,单发于女性生殖道而无其他部位受累的LCH少见,其中单发于宫颈的LCH更为罕见,文献仅见4例报道。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宫颈的LCH,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骨软骨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由骺板关系发育失常所引起,该病有0.5%~2.0%的概率会转化为恶性肿瘤,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及相关病理检查诊断,软骨瘤好发于手、足短管状骨的中心部位,故有内生软骨瘤之称,偶尔亦有外生型。足部短管内生骨软骨瘤癌变罕见,本文介绍1例多发骨软骨瘤病中足部短管内生骨软骨瘤、肿胀、疼痛畸形严重患者,给予多次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显示逐渐出现癌变,综合相关文献讨论该短管内生软骨瘤癌变患者的诊治及随访情况。  相似文献   

7.
Nora’s病,又称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膜外骨软骨瘤样增生性病变。1983年Nora等[1]首先描述了35例发生于足部的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因此命名为Nora’s病或Nora’s病损。部分患者有创伤史,好发于手、足短管状骨,偶见于长骨骨旁[2-4]。目前国内报道不足10例,可能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有关[2-5]。由于本病临床病史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极易与相  相似文献   

8.
骨样骨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样骨瘤系一病因不明、生长缓慢的特殊类型良性骨肿瘤.其特征性的发生于5~2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1[1].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在下肢长骨,其次是上肢骨,脊柱、手、足等部位则较少见[2].绝大部分病变为单发,也可累及全身多处骨骼,病变可发生在骨骼的任何部位[3].Baruffi[4]及Kalil[5]对骨样骨瘤作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第22号染色体长臂上存在部分缺失,可能引起细胞的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骨囊肿与内生软骨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990-2006年收集的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内生软骨瘤(15例)、骨囊肿(40例)的临床与计算机X线摄影(CR)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囊肿CR平片表现为骨髓腔中心性椭圆形或圆形透亮区,周围边界清晰,有薄层硬化骨质;骨皮质不同程度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应;合并骨折时可见典型的“骨片陷落征”。内生软骨瘤CR平片表现为囊样类圆形透光区,瘤内钙化,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此两种病大多数可做出定性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 回顾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资料,重点分析其CT表现。结果 (1)10例骨巨细胞瘤:单发性9例,分别为脊椎4例,颅面骨2例,掌骨、趾骨、下颌骨各1例;多发性1例,发生于髌骨和胫腓骨。(2)主要影像表现为膨胀性改变,溶骨性破坏,软组织肿块,邻近器官受压、推移。结论 CT扫描对少见部分骨巨细胞瘤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征象,尤其对于发生于脊椎、颅骨者。CT是诊断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