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盐酸纳络酮对兔酒精中毒后脑外伤早期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盐酸纳络酮(NAL)对兔急性酒精中毒后脑外伤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家兔20只,随机分为NAL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乙醇灌胃法致使家兔急性酒精中毒,自由落体直接打击颅骨法制作实验性颅脑损伤模型。治疗组在伤后30min静注NAL2mg/kg,以后每隔60min重复注射一次。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结合脑血管造影等方法,于伤前及伤后一定时间测定平均动脉压(MABP)、颅内压(ICP)、大脉中动脉舒张期流速(Vd)、脉搏指数(PI)、脑血管直径指数(CV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动物伤后MABP明显下降,ICP及PI值显著升高,Vd明显减慢,CVI显著减小。NAL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各相对时间比较,MABP显著升高(P<0.05),Vd显著增快(P<0.01),PI值明显降低(P<0.01),CVI明显增大(P<0.05),TCD频谱接近正常。结论NAL(2mg/kg)可逆转酒精中毒所致的兔颅脑损伤后发生的显著的低血压及脑血管收缩、并可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对兔急性酒精中毒后脑外伤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介素6在脂多糖致大鼠脑水肿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L-6)在脂多糖(LPS)致大鼠脑水肿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及纳洛酮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SD大鼠84只,对照组(NS组)28只,0.2ml生理盐水颈内动脉注射;内毒素组(LPS组)28只,颈内动脉注射LPS 200μg;纳洛酮治疗组(NAL组)28只,颈内动脉注射LPS后10min、1h、2h、6h、12h及处死前2h腹腔注射纳洛酮1mg/kg.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脑组织匀浆IL-6的含量.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甲酰胺法测定伊文思兰(EB)含量.结果 LPS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显著高于NS组(P<0.01).NAL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显著低于LPS组(P<0.01),但仍较NS组高(P<0.01).注射LPS后4h,LPS组脑组织IL-6含量即增加,于6h达高峰,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L组IL-6含量低于LPS组(P<0.05或P≤0.01),但高于NS组(P<0.01).LPS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呈正相关(r=0.743,P<0.01),IL-6含量与含水量呈正相关(r=0.459,P<0.05),IL-6含量与EB含量呈正相关(r=0.568,P<0.05).结论 IL-6参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纳洛酮可以抑制IL-6的生成,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雪莲黄酮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液压冲击法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用雪莲黄酮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后不同时间取伤灶及其周围脑组织进行含水量和与脂质过氧化有关的一些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脑创伤后6h、24h及3d伤灶及其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及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P<0.01),而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明显减少(P<0.01),但雪莲黄酮能逆转上述变化。结论雪莲黄酮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wistar鼠为研究对象,用光化学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及双侧颈动脉结扎再灌注两种模型,观察了DMSO对实验脑缺血的脑保护作用。结果表明:DMSO治疗组鼠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Na~ —K~ —ATPase活性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电镜观察到DMSO治疗组脑水肿及组织损害程度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轻。本研究结果证实了DMSO对实验性脑缺血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蒲公英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以下6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创伤组、蒲公英低剂量治疗组(LDT组)、蒲公英中剂量治疗组(MDT组)、蒲公英高剂量治疗组(HDT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Marmarou法制造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模型,采用生物化学观察蒲公英对大鼠脑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MDA)、SOD活性、和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创伤对照组比较,LDT、MDT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创伤对照组比较,HDT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创伤对照组比较,LDT、MDT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和GSH-PX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创伤对照组比较,HDT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蒲公英通过增强创伤性脑损伤后SOD和GSH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的水平,从而对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后大鼠血脑屏障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后大鼠血脑屏障的改变及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每组6只测量伤侧脑组织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脑组织含水量。每组3只电镜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后24h脑组织含水量为(79.79±0.83)%,与正常对照组(78.68±0.63)%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脑损伤后6h脑组织中EB含量为(362.12±28.16)ug/g,与正常对照组(11.89±2.28)ug/g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脑损伤后30min,微血管内皮细胞有轻度受损迹象,伤后3h毛细血管腔内有微绒毛形成,伤后6h微绒毛增多,伤后24~72h毛细血管腔明显狭窄。结论:脑含水量的变化与脑组织中EB含量变化不同步,BBB的开放先于脑水肿的形成。BBB的开放与微血管的机械性损伤、内皮细胞吞饮小泡增加、内皮细胞紧密连接中断有关,也与早期缺血、缺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大鼠脑外伤模型研究谷氨酸氧化毒性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由落体致伤的方法制作大鼠重型颅脑外伤模型,D609为治疗药物;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外伤组和治疗组,各组内均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实验性外伤后24h的脑皮质谷胱苷肽(GSH)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组伤侧皮质GSH含量显著高于外伤组(P<0.01),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脑水肿显著低于外伤组(P<0.01),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TUNEL染色显示,外伤组伤侧海马见大量凋亡细胞,治疗组伤侧海马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显著低于外伤组(P<0.01),外伤组及治疗组对侧海马和对照组海马均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谷氨酸氧化毒性是引起大鼠颅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氧自由基反应及脑水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法制作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依达拉奉组在制作模型前后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脑出血组大鼠不予干预;脑组织氧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法,脑水含量测定采用干湿重法。并与假手术大鼠(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出血组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脑水含量增加(P<0.05~0.01)。依达拉奉治疗组与脑出血组比较,在脑出血后1d、3d、7d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0.01),SOD活力显著提高(P<0.05~0.01),脑水含量降低(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减轻脑水肿,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有脑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酮组和对照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酮组给予丹参酮ⅡA静脉滴注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BI指数升高,血清SOD活性升高,LPO及MDA含量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丹参酮组的变化更显著(均P<0.01);丹参酮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5%)(P<0.05)。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明显清除自由基作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po)对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为A、B、C 3组,B、C 2组用自由落体打击器制作脑外伤模型,C组r-Epo预处理,48 h后断头取脑。制作石蜡切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同时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B组比较,C组外伤侧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r-Epo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损伤后脑水肿,减少水肿区神经细胞凋亡,对急性损伤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IL-8单抗对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抗IL 8单抗对兔脑损伤后脑内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以及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 ,探讨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兔脑损伤模型 ,观察家兔抗IL 8单抗治疗前后脑组织中IL 8表达、中性粒细胞 (PMNL)浸润有无变化 ,同时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并用胶体金示踪 ,电镜观察抗IL 8单抗使用前后血脑屏障通透性有无改善。结果 抗IL 8单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伤后脑组织中IL 8无表达 ,PMNL浸润也明显减少 (P <0 .0 1 ) ,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 ,脑含水量下降 (P <0 .0 5)。结论 颅脑损伤后早期给予抗IL 8单抗治疗 ,可抑制IL 8的表达 ,抑制IL 8趋化PMNL的作用 ,减少组织中PMNL的浸润 ,减轻脑损伤后脑内炎症反应 ,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 ,减轻创伤性脑水肿 ,从而改善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颅脑损伤(TB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葛根素组、中剂量葛根素组和高剂量葛根素组,每组9只。采用Feeney氏自由落体法制备TBI大鼠模型。低、中、高剂量葛根素组腹腔注射葛根素,剂量分别为10、25、50 mg/kg。造模后1、3、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造模后7 d,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核因子κB (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aspase-3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Bax、Bcl-2的表达。结果 葛根素能显著降低TBI大鼠mNSS(P<0.05),显著减轻脑组织水肿(P<0.05),显著降低脑组织MDA、SOD、GSH、CAT、NF-κB、ICAM-1、IL-6、TNF-α、caspase-3水平(P<0.05),显著下调Bax表达而上调Bcl-2表达(P<0.05)。结论 葛根素可通过减轻颅脑水肿、抑制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以及调节Bax/Bcl-2表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金尔伦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 1名急性重型颅脑伤病人随机分成金尔伦治疗组 (n =62 )和对照组 (n =69) ,观察治疗早期病人GCS评分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 金尔伦组患者GCS评分在用药后第 5d开始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金尔伦组病死率 2 4 2 % ,对照组病死率 5 0 7%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金尔伦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 ,缩短昏迷时间 ,降低伤残率 ,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金尔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剂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在治疗大鼠液压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病理损害程度的剂量效应.方法将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伤后早期分别腹腔注射0.03 mg/Kg(小剂量组)、0.3 mg/Kg(中剂量组)、3 mg/Kg(大剂量组)金尔伦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7 d.结果中、大剂量组动物伤后脑神经功能恢复、脑水肿减轻程度及光、电镜检查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小剂量组.结论伤后早期使用中剂量和大剂量金尔伦(盐酸纳洛酮)对大鼠液压颅脑损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香芹酚对大鼠颅脑损伤(TB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香芹酚(10 mg/kg)组、中剂量香芹酚(20 mg/kg)组、高剂量香芹酚(40 mg/kg)组,每组10只。Feeney氏自由落体法制备TBI模型,造模后1、3、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以及化学定量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香芹酚能显著改善大鼠TBI后神经功能,显著减轻TBI后脑水肿,显著降低损伤脑组织MDA、NO和NOS含量,显著增加损伤脑组织SOD、CAT和GSH含量。结论 香芹酚可通过减轻大鼠TBI后脑水肿、抑制氧化应激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重度颅脑外伤的早期脑保护作用。方法:入选者随机分为GM1治疗组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7、14d各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检测血清乳酸(La)及C-反应蛋白(CRP)作比较。结暴:治疗7和14d后,治疗组La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分别P〈0.05和P〈0.01;14d后治疗组GCS上升值与对照组比P〈0.05。结论:GM1能够降低无氧代谢。减轻La堆积所致酸中毒。从而减轻脑水肿,起到保护脑组织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lithium treatment can protect neurons against excitotoxic and ischemic damage. Yet the possible beneficial effect of chronic low dose lithium on a model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has not been int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lithium (1 mmol/kg) was given daily, intraperitonealy, for 14 days before the onset of moderate controlled TBI and was continued until the mice were sacrific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brain injured animals, chronic lithium treatment attenuated the loss of hemispheric tissue, cerebral edema and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interleukin-1β. The neuronal degeneration in hippocampal CA3 and dentate gyrus sub-regions was also attenuated in the chronic lithium-treated mice as shown by Fluoro-Jade B staining. Moreover, chronic lithium treatment enhanced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performance of injured mice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 Our current study extended the protective role of lithium in the model of TBI and suggested that chronic lithium treatment might be a helpfu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brain injury with multiple beneficial effects.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外伤对照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影响。方法 对 9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纳络酮 (NLX)治疗组 (n =48)和对照组 (n =47) ,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征变化和远期疗效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络酮治疗组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 ,呼吸异常 ( 2 9 2 % )和心律异常 ( 3 1 3 % )明显减少 (P <0 0 1)。伤后 1周内NLX组病人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NLX组治疗 1周后意识转清醒率( 5 4 2 % )高于对照组的 40 4% (P <0 0 5 ) ,伤后 3个月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重残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早期大剂量运用纳络酮可以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 ,缩短昏迷时间 ,降低伤残率 ,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天冬氮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抑制剂对大鼠脑损伤后脑水肿、细胞凋亡和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组、治疗组。用改良的Feeney方法制备损伤模型。治疗组分别于损伤前后30min经右侧脑室注射Caspase-1抑制剂——z-YVAD—fmk。损伤组与治疗组分别于脑损伤后6、24、72、168h点断头取脑。检测脑组织含水量、Caspase-1与IL-18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伤后6、24、72及168h,损伤组脑损伤周围皮质组织含水量、Caspase-1与IL—18的表达及细胞凋亡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5),但伤后6、24及72h,治疗组脑损伤周围皮质组织含水量、Caspase—1与IL-18的表达及细胞凋亡虽明显高于正常组,但与损伤组相比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Caspase-1及其激活的细胞因子IL—18在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肿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Caspase-1抑制剂对脑创伤后神经细胞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