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为掌握鼠情,制定防治对策,我们于1986年11月至1991年11月,在余庆县白泥、龙溪、太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农田害鼠种类、组成及密度:6年来共布放29168夹次,捕鼠3337只,平均密度11.44%。经鉴定,捕获鼠隶属2目2科6种。其中黑线姬鼠319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宁波地区鼠形动物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方法整理1990-2005年鼠情监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年中共捕获鼠形动物5种3779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小家鼠、臭为常见种。市区褐家鼠的构成比高于农村,农村野栖鼠种主要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1995年以后市区鼠形动物种群密度逐渐在3-4月和9-10月呈现2次高峰。结论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分别开展1次灭鼠活动,消灭对象应以褐家鼠为主,选择对其杀灭效果较好的毒饵和投饵方式。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鼠情8年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城乡家鼠组成均以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主,其次为黑线姬鼠和黄毛鼠;城镇褐家鼠构成比高于农村,黄胸鼠所占比重逐年缩小,小家鼠比重增大。农村户外野栖鼠组成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各县、市家野鼠密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农村鼠密度明显高于城镇;8年来全省城乡鼠密度总趋势是家鼠密度明显下降,野栖鼠密度1990~1994年比1987~1989年有所上升。城乡家鼠季节性数量变动曲线波形基本相似,每年有两个数量高峰(3~5月和8~10月),表明家鼠数量在时间分布上基本一致。结果还表明,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的季节性数量变动曲线既有相似性,又有相抗性。农村野栖鼠的季节性数量高峰期年度间不稳定,农村野栖鼠优势种黑线姬鼠的数量变动,与野栖鼠季节性数量变动曲线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三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部分城乡三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鼠种构成以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主,鼠密度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4~5月和9~10月,与出血热的流行高峰相吻合,鼠密度高峰在出血热高峰之前。通过几年大规模灭鼠,鼠密度和出血热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鼠情及人间疫情监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6.
2001—2006年上海市宝山区鼠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上海市宝山区鼠类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01--2006年宝山区鼠情监测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6年中共捕获鼠类5种233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小家鼠为常见种。城区以褐家鼠为主,农村地区则以小家鼠为主。宝山区鼠密度在3—4月和9—10月呈现2次高峰。结论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分别开展一次突击性灭鼠活动,农村地区应以小家鼠为主,城市地区则以褐家鼠为主,有针对性地分别选择杀灭及适口性好的毒饵和投饵方式。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三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86~1988年,对上海市进行了三年鼠情监测,观察到在市区、郊县室内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鼠总数的67.84%和46.08%;其次是黄胸鼠。郊县监测点的褐家鼠、黑线姬鼠构成比高于市区,这可能与郊县生态环境相关。从三年逐月鼠密度曲线分析,观察到城乡家鼠数量波动,在时间上分布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每年出现两个数量高峰;即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有时一个波也分裂为2~3个小波。同时观察到,灭鼠运动对鼠密度的变动影响,如1988年市区灭鼠质量与深度优于郊县,致使城、乡鼠密度有明显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
我省地形复杂,小形兽的种类及数量极其丰富。掌握小形兽的群落结构及变动规律,可为全省的除害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此,从1985年7月至1991年先后在川东的万县、重庆,川西南的西昌,川中的南充、仪陇,川西的温江,川东北的开江、大竹等地选点进行鼠情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绥芬河市鼠情监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 ,属于典型的海洋气候。为了有效预防鼠类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 ,长期巩固我市灭鼠达标成果 ,必须加强鼠情监测 ,健全鼠情报告网络 ,以掌握其消长规律 ,为制定灭鼠措施提供依据。1 城乡居室内鼠情现状 随着城市规划改造 ,我市居民区90 %为楼房 ,人们的卫生意识普遍提高 ,居室内环境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 ,室内鼠害一旦发生 ,人们千方百计地予以消除。近 3年鼠情监测结果 ,居室鼠密度一直控制在标准内 (表 1)。  城市特殊行业随着企业科学化管理 ,创建国家卫生城逐年验收检查 ,大大提高了其卫生意识 ,除四害工作正…  相似文献   

10.
对全国部分城乡家鼠鼠情监测三年结果的分析表明:城乡家鼠组成均以三大家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为主,其次为食虫目臭鼩鼱~#和黑线姬鼠。五种主要鼠种在家鼠组成中的数量比基本稳定,但三年中城乡少数鼠种间的顺位有所变化。监测结果亦表明,五种主要鼠种的地区分布是:褐家鼠、小家鼠遍布所有监测的省、市、区,同以往文献中遍布全国的说法一致;黄胸鼠分布于黄河以南;食虫目中的臭鼩鼱分布于华中区以南的广大地区。这在以往文献中均已有记载,但以往文献有关黄胸鼠和臭鼩鼱分布的其他说法,则被证实为不确切的。黑线姬鼠的分布范围已超过以往文献中关于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的说法,但以往文献中关于该鼠种遍及全国的说法是否正确,则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2004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监测结果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了解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与现场处置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与福建省文件传输协议(FTP)监测系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不够平衡,有些地市报告工作不够理想;FTP方式是目前的主要报告途径,占各类报告途径的78.02%(71/91);传染性疾病类是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的主要类型,占89.01%(81/91);春秋两季是学校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好发季节。结论应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口岸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有效地在口岸实施艾滋病防治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1年到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和涉外婚检人员进行了滋病病素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监测人数28405人次,检出HIV感染者4例,检出率为1.41/万;2001年,监测人数28537,检出HIV感染者15例,检出率为5.26/万。2年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6.32,0.025>P>O.01)。〔结论〕随着出入境人员和口岸流动人员的增加以及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快速增长,开展口岸HIV感染监测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口岸HIV感染监测方式、方法必须适应口岸人群HIV感染流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该疫源地动物鼠疫区域界限、分布范围、相关宿主动物、媒介昆虫构成和动物鼠疫流行规律等,为鼠疫防治、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2001-2009年鼠疫IHA血清检测阳性179份,阳性率为7.21%,其中2002年阳性率最高,达17.45%,2001-2009年鼠疫细菌学检验检菌率为0.63%,媒介昆虫组检菌率为0.66%,染疫动物有5科(亚科)6种,疫情主要分布在俄多玛乡和呷依乡,监测结果证实该县存在青海田鼠疫源地,可能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结论石渠县青海田鼠动物鼠疫呈持续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麻疹监测及其控制策略评价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及传染病监测报告进一步对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流行因素、免疫覆盖状况进行分析 ,评价。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 ,运用 EXCEL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评价。 结果 湖南麻疹疫情呈现湘东低、湘西高的流行趋势 ,其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共存 ;各地发病强度存在较大差别 ,反映了计划免疫工作进展不平衡 ;且 85 %的病例分布在散居儿童及小学生中 ;麻疹专报系统对麻疹病例的反应性尚欠敏感。 结论 EPI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发病 ,但麻疹监测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 ,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完整性都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青海贵南县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青海贵南县的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获鼠18种,蚤类57种,硬蜱5种,革螨15种;并调查了鼠类分布情况和寄生虫与寄主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山东淄博市啮齿动物群落组成与防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淄博市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制对策。调查结果表明,淄博市啮齿动物群落可划分为4大类型:A。平原地区的黑线姬鼠+大仓鼠群落;B.湖区洼地的黑线姬鼠群落;C.丘陵、山区的社鼠+黑线姬鼠群落;D.沿黄地带的黑线姬鼠+大仓鼠+东北鼢鼠群落。农田害鼠一年内有两个数量高峰,前峰在4~5月份,后峰在9~10月份,秋季高峰远大于春季高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贵州省2003-2010年麻疹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及麻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贵州省2003 ~ 2010年麻疹流行病及实验室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3 - 2004年开展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后,2005年麻疹发病率下降到0.49/10万,2008年反弹到3.11/10万,再次开展麻疹后续强化后,麻疹发病率再次下降到2010年的0.22/10万.从2005年开始,风疹病例占报告疑是麻疹病例的比例逐渐升高.贵州省麻疹病毒流行的型别未发生改变,2004年分离到5株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2007 -2010年分离到20株H1a基因亚型麻疹野病毒.结论 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及成功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麻疹发病率一定会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经七年来的鼠情监测,基本查清与人们接触密切的鼠类,特别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鼠类的分布规律,分析出我省家鼠有两个高峰(6月和10~11月),野鼠也有两个高峰(6月和10月),这与我省流行性出血热两个高峰相吻合,鼠峰在病峰之前。1986年以后,由于我省开展大规模灭家鼠活动,家鼠高峰已不存在规律性。通过几年来的灭鼠活动,使家鼠密度呈下降趋势,城镇褐家鼠和小家鼠构成比发生变化。城镇未爆发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鼠情监测为灭鼠防病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腾冲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茜  张芝晔 《职业与健康》2008,24(7):668-669
目的了解云南省腾冲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动态,为供水发展规划和农村改水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全县农村水源水及2007年辖区内小型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腾冲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感官、化学、毒理指标平均合格率为91.95%;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31.88%,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总大肠菌群。结论该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普遍受到微生物污染,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种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种群特征。方法:1998年6月至1999年5月在北京东灵山地区采用夹夜法调查鼠类。结果:共捕获鼠类7利568只,其中森林中捕获鼠类5种146只,捕获率为4.06%,以大林姬鼠、棕背ping和大林姬鼠为主;农田中捕获鼠类6种235只,捕获率为6.53%,以黑线姬鼠、小家鼠和大仓鼠为主。另外还报道了不同生境不同鼠种的生物量、年龄结构、肥满度、繁殖指数、性比和繁殖长度。结论:黑线姬鼠的种群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