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丰富。张老认为亚甲炎有毒性炎热、病邪亢盛、致病特异、易于从化等毒邪致病的病机特点。治疗方法有泄毒即宣表透毒;化毒包括清热解毒、化瘀解毒、化浊解毒;抗毒包括益气解毒、养阴解毒和温阳解毒。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COVID-19)是一种变症快、人群普遍易感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疾病。根据此次疾病的病症特点,其当属中医"温疫"范畴。由湿温疫毒致病,病邪首犯肺脏,初起寒热并见,易于传变,重者病及三焦,化热化燥,耗气伤津,甚者内闭外脱,化源欲绝,与膜原病症所见略同。治疗早期宜宣化湿热、透邪外达。邪毒内伏则宜辟秽化浊,解毒透邪为主。危重阶段重在救阳固脱、化浊开窍。恢复期注重固护阴津,瘥后防复。开达膜原,驱邪外达,调护三焦气机,是防止该病进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膜原病症进行精准辨析,明确病症特点,将为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干燥综合征是累及外分泌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多系统损伤,其中肺损害较多见。引起肺损害的病因病机为燥邪犯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燥毒内炽。干燥综合征易出现肺损害,其病机以脾、肝、肾阴亏为本,而以燥热毒邪为标,病程中常出现瘀血的病理因素而加重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丁艳怡  赵铎 《中医学报》2024,(3):600-605
郑绍周认为,胶质瘤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寒湿痰浊凝聚,毒邪阻络,癌毒氤氲弥漫,进而有形之邪痰核癌肿形成,且本虚标实贯穿疾病发展的始末。郑老提出,临证以扶正固本、化湿解毒、祛瘀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并应分期治疗:初期未行手术患者,给予自拟补脾解毒方以健脾化痰、散瘀解毒;术后初期患者,给予自拟补肾散瘀解毒方补肾固本、祛瘀通络;术后中晚期患者,给予自拟补肾化浊抑毒方以固护脾肾、化瘀散浊;治疗同时还应重视情志的疏导。  相似文献   

5.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风湿病。金明秀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多以毒邪为患,毒邪侵袭或损伤经络,导致经脉痹阻不通。其病机为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浊、瘀血痹阻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亏虚,毒邪痹阻为病机特点。急性期治疗以清热祛湿化痰活血排毒为大法,慢性缓解期以伏毒内蕴为基本病机,以补益脾肾、化浊解毒为主要治则。遵循以上治则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吸烟是导致一系列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烟雾是集火、热、燥、涩、浊、秽、毒于一气,汇多种性质于一体的复合性致病因素。吸烟可导致机体火热熏灼,伤津生燥,灼伤血脉,凝痰生瘀,损伤正气,为害脏腑,致正虚邪实,产生多种疾病。完善吸烟病因病机的理论阐释,可为临床防治相关慢性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擅治多种疑难杂病,对肝胆病颇有研究,其中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李教授依据"伏邪"理论,提出浊毒化瘀入络是乙型肝炎的核心病机,认为"浊毒内伏"是乙型肝炎发病的始动因子,依病情发展和转归分为浊毒中阻期、浊毒入络期、及浊毒伤阴期。在治疗方面以化浊解毒贯穿治疗全过程,根据乙肝病毒感染初、中、末期加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滋养肝肾治疗法则,确立了化浊解毒,疏肝理气、化浊解毒,活血通络、化浊解毒、滋养肝肾三大基本法则,优化筛选并制定出的基本方药,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白塞氏病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其发生是在脾胃亏虚的基础上,水湿停滞,易生湿浊,湿浊蕴结于内,日久化生湿毒之邪而致。脾胃亏虚、湿毒内蕴为其基本病机,祛湿解毒应贯穿其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9.
白塞氏病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其发生是在脾胃亏虚的基础上,水湿停滞,易生湿浊,湿浊蕴结于内,日久化生湿毒之邪而致。脾胃亏虚、湿毒内蕴为其基本病机,祛湿解毒应贯穿其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疾病属性为瘟疫毒邪,病因为疠气、邪盛、正虚,病机为寒湿袭肺,郁热化毒,致病因素为寒、湿、热、毒、瘀、虚。治疗当根据具体阶段合理辨证,扶正祛邪,使邪有出路。早期:病机主要为湿邪遏肺、卫气同病,治疗上当以化湿解表退热为主,方选藿香正气散合柴葛解肌汤加减;中期:病机主要为表邪入里化热、邪伏膜原,治疗当以清除里热、邪透膜原,方选三消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极期:病机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治疗当以解热解毒,宣肺开闭。内闭外脱者应清心开窍、回阳救脱。邪毒闭肺选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内闭外脱选生脉饮、参附汤配合安宫牛黄丸,结合西医急救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期:病机主要为邪去正虚、湿退未尽,治疗当益气扶正、健脾祛湿,方选沙参麦冬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11.
试论毒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毒的概念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认为毒是一类不同于痰、瘀、六淫、疫疠之邪具有强烈危害性的致病因素,它可以从口鼻、皮肤、胃肠而入或从体内化生损害肺脏。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从毒论治COPD是必要的。但仍应结合扶正化痰祛瘀之法。为进一步提高COPD临床疗效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是我国慢性肾衰竭的第一位病因,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仍有诸多局限,较多的临床经验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此方面有一定的效果。"脏器虚损、邪气内停"被普遍认为是其中医病机。詹华奎教授认为,慢性肾炎早期,以湿热之邪胶固、瘀血阻滞、风邪内伏为主,结合早期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提出运用伏邪理论论治,治宜采用透法(祛瘀透邪、祛湿透邪、祛风透邪),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透邪,使气血通透,邪气消散流转;慢性肾炎后期,进入肾衰竭后,脾肾亏虚甚,标实以浊毒内停为要,强调泄浊,治以补脾肾的同时配合泄法为主,加强浊毒排出。验之临床,有利于减轻血尿、蛋白尿,降低肌酐,延缓肾脏病进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医“毒邪致病”的内涵、高血压的传统病机及现代医学发病机制等,探讨高血压的“毒邪致病”病机。认为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而产生的肝阳、肝风、肝火、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蕴久稽留不去,可酿生“风毒”“火毒”“痰毒”“浊毒”“瘀毒”等毒邪,这些毒邪可损伤脉络,进而对机体各脏腑器官造成损害,并介导各种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毒损脉络”病机,临床防治高血压时可以从“毒邪”着手,紧扣“毒损脉络”之病机,以“未病防毒,已病祛毒,祛毒护脉并重”为治疗原则,采用“解毒或祛毒”“活血与护脉”治法。基于“毒损脉络”病机防治高血压,可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名中医解发良教授认为银屑病总的病机为邪毒袭表,郁而化热,久则耗伤阴血,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所致,提倡分期辨治、从肺论治、内外合治,初期以清热凉血,解毒除湿为主,后期治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解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银屑病分为风湿血热型、风湿热毒型、热毒血瘀型和血虚风燥型,分别采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合丹参活血汤、除湿化斑汤、养血润肤汤或除癣1号方口服治疗,创制除癣外洗方外用,临床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南征教授在临床上治疗消渴病创立了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三法为一体的“三消同治”综合诊疗大法,尤其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首次提出“消渴肾病”新中医病名,在病因病机方面首创“毒伤肾络”学说,在治疗方面,创立了“益肾解毒通络保肾”法,其治疗疑难杂证临证经验举述如下:滋补肝肾,通络解毒治疗消渴合并肝病;益气养阴,补脾温肾,解毒化浊治疗消渴肾病水毒证;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治疗消渴合并牛皮癣一病;解毒祛瘀,温肾助阳,健脾祛浊法治疗消渴合并酮证;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治疗消渴合并高尿酸血症。南征教授认为久病入络,“毒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原因。“毒”虽仍属邪的范畴,但其不仅仅指一种单一的、具体的致病因素,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非常邪所为的病势胶着,顽固不愈的病因、病理概念。  相似文献   

16.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245-2249
总结林琳教授辨治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经验。林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的发生与正气亏虚致在表之风邪乘虚入里有关。风邪袭肺,多夹杂寒、热、燥邪为患,治疗宜宣散透邪。风邪独恋,寒热表现不明显者可予苏黄止咳汤;风寒恋肺者可予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袭肺者以桑菊饮、银翘散加减;温燥伤肺者治以桑杏汤加减;凉燥袭肺者予杏苏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邪入少阳,"和解"为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病邪入里热化者酌情选用清营汤、竹叶前胡汤、定喘汤;病邪入里寒化者可用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病邪入里燥化者可选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7.
周芳  蔡威  李旭成  张栋  周勇  张彩蝶 《中医学报》2020,35(7):1362-136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应归为肺系疫病中"湿毒疫"范畴。疫戾毒邪是COVID-19发病的主要原因,"湿邪"为发病的外在条件,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疫戾毒邪与六淫邪气挟杂形成湿毒邪气以致病,湿毒之邪致病初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尚无明显气血阴阳、寒热虚实之分。初期,湿毒困表,营卫失调,病位在表在卫气分;病至中后期,邪毒壅肺,肺失宣降,肾不纳气,湿毒困脾,脾失健运,病位在肺、脾、肾三脏。若遇素有伏邪,正气本虚,则易邪毒内陷,变生厥脱,并容易导致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病入营血分。对于COVID-19的防治,始终强调早期中医药干预,防止病情向危重症转化。宣清和化方主要用于COVID-19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中的轻型、普通型发热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主要从患者体温降低、咳嗽症状缓解、乏力症状减轻、胃肠道症状改善、病程缩短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全方采用"宣透达表法""清热解毒法""表里和解法""辟秽化浊法"四法联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使表里双解,患者病程缩短、发热及胃肠道症状明显改善,可有效预防患者向重型及危重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之"浊毒"与胰岛素抵抗及其导致的糖脂代谢紊乱有一定的相关性。认为"浊毒"不仅是诱发糖尿病的启动因素,同时,"浊毒伤络"更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核心病机,并贯穿糖尿病病程之始终;在"浊毒致消"的病变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血糖、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物质明显升高;"浊毒致消"的机理实质上是"浊毒"导致胰岛β细胞发生炎症、变性、凋亡和坏死等病理变化。辨证选用化浊解毒方药对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实验室客观指标和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代医家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多从肾论治、从痰瘀论治,现代兴起的"毒损脑络"理论是在古人认识其病因病机基础上,认为肾虚、痰浊、瘀血互相转化,交互为患,一起构成浊毒犯脑的病理基础,形成虚痰瘀毒恶性循环的有害网络。因"毒损脑络"与络病病理改变不谋而合,因此提出"化浊解毒通络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大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20.
总结王文凤主任医师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王文凤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肾,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以脾肾亏虚为其本,湿浊毒瘀内阻为其标,"气虚血瘀"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提出"攻补兼施,分期辨治,内外同治"的辨治思路.发病初期脾肾气虚为甚,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可选肾康宁I方加减治疗.病变中期正气亏损渐甚,邪浊内壅渐重,治疗应以扶正祛邪兼施为治疗原则,采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发病末期脾肾愈亏,而湿浊、毒邪、瘀血阻塞更为突出,治疗应以祛湿降浊、活血化瘀排毒为主,可选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过程中,需注重固护脾肾,脾肾同治,重视"活血泻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