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能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它器官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其发生机制是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由于IgE中介损伤血管。我科自2002年6月来,应用美能注射液(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研制生产)治疗过敏性紫癜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紫癜又称IgA免疫复合物血管炎、类风湿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后静脉的一种过敏性小血管炎.主要为对症治疗,方法很多,尚无统一方案.本文应用地奥司明治疗单纯皮肤型过敏性紫癜,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新的诊断标准将皮肤紫癜作为必要条件。因此,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早期较难诊断,而胃镜检查和凝血因子ⅩⅢ活性测定可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及肾尿表皮生长因子可以预测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过敏性紫癜治疗以药物为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并改善预后,麦考酚酯治疗本病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6.
儿童过敏性紫癜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是儿章时期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新的诊断标准将皮肤紫癜作为必要条件.因此,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早期较难诊断,而胃镜检查和凝血因子(ⅩⅢ)活性测定可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及肾尿表皮生长因子可以预测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过敏性紫癜治疗以药物为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并改善预后,麦考酚酯治疗本病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系统性IgA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可触性紫癜、腹痛、关节炎、及肾损害。大多数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90%以上的患者为年龄10岁的儿童,成人患者较儿童患者表现更复杂的临床特征。大多数HSP患者可以自动缓解,因而支持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口服强的松1-2mg/kg.d维持2周可缓解腹型及关节型患者症状并减少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性。对于严重肾脏损害的患者建议积极的早期高剂量的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HSP肾病预后依赖于肾脏受累的程度,成人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风险性更高,对这些患者更积极的治疗及之后6月的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2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李灵,曾帮志(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1995年12月收入住院的儿童过敏性紫癜20例,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年龄29/12~11岁,平均:7.5岁;20例中男性。12例,女性:8例;病程:1~30天,平均6... 相似文献
9.
10.
儿童过敏性紫癜31例临床分析陈学锋,葛华,葛哲,刘玉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1987~1995年我们共收治儿童过敏性紫癜31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情况:31例中男性15例,女性16例,发病年龄2~14岁,10岁以下14例,10岁以上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的临床特征。方法:搜集2011年9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及小儿外科的8例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儿经腹部B超或CT确诊。2例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后肠套叠缓解,3例剖腹探查手法复位后缓解,3例存在肠坏死行肠切除术。结论: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以小肠为主,早期诊断困难,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应密切观察腹部症状体征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表现。方法:对5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了胃镜和肠镜检查。结果:消化内镜下表现为消化道黏膜不同程度的点片状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片状溃疡。好发部位为十二指肠降部、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结论:消化内镜检查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3例HS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病年龄、病程等与肾脏损害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主要在4~18岁,占75.32%,发病月份以1月和3月最多,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诱因(24.42%);(2)紫癜累及双下肢392例(99.74%),臀部及外阴165例(41.98%)、双上肢115例(29.26%);272例(69.21%)患者皮损在1个月内消失;(3)136例患者有关节症状(34.61%),193例(49.11%)有胃肠道症。212例(53.94%)出现肾脏损害,临床上多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4)年龄≥10岁、皮疹反复≥1个月及IgA升高与肾脏损害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HSP有年龄、季节特点,发病诱因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年龄≥10岁、紫癜反复≥1个月、IgA升高是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MORA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及抗氧化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MOBA生物共振治疗系统(简称MORA)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使用MORA治疗、常规药物治疗以及MORA联合药物治疗.应用比色法检测A、B组各2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1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①3组治疗前后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B组有效率相近(P>0.05),C组有效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A、C组皮损消退时间明显快于B组(P<0.01);④治疗后A、B组总SOD及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活性无明显改变;⑤3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MORA治疗HSP安全有效,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者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改变,探讨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和十二指肠病变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8例患者均有胃、十二指肠黏膜改变,1例食管受累。损害主要表现为黏膜呈花斑样充血、水肿及点状糜烂和多发性溃疡,且伴有胃肠道症状者的胃肠道黏膜病变程度更严重,但与皮损严重程度无关。15例患者Hp检测阳性。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为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纤维蛋白性坏死、出血、管腔缩小,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核碎裂。结论:临床各型过敏性紫癜均可出现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改变,其严重程度与胃肠道症状密切相关,与皮损的严重程度无关;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血液灌流对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氧化应激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腹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结果:共收集104例患者,每组52例。观察组腹痛、血便、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62±0.57)d、(5.13±0.72)d、(4.53±0.64)d和(16.37±1.8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32±0.84)d、(7.37±1.16)d、(6.65±1.04)d和(19.34±2.26)d(P<0.01)。治疗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DA、TNF-α和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80.8%(P<0.05)。结论:血液灌流可以显著降低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可增强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1年6月诊断明确、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79例HSP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数据采用Epi data 3.0进行数据录入,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HSP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0.74,所有患者中以感染作为可能诱因有114例,比例最大,占63.7%。成人组与儿童组诱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首发症状最为常见的是下肢紫癜,其次为关节痛及腹痛。儿童患者紫癜发生于上肢及头面部几率高于成人。关节痛以踝关节最易受累,儿童组比成人组更易累及关节。成人组中尿蛋白发生几率高于儿童组。结论 HSP在成人及儿童中均可以患病,感染在成人和儿童患者中都是疾病的危险诱因,成人患者更易发生肾脏受累,在随访中需要更加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叶酸治疗前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D62E的水平。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0例儿童HSP患者(根据是否伴有肾脏损害分为A、B组)与31名健康对照者(C组)外周血清HCY与CD62E水平。结果:A、B、C组外周血清HCY水平分别为4.39+1.35μmol/L、3.58+1.23μmol/L和3.43±1.37μmol/L;CD62E的水平分别为14.59+4.52 ng/mL、12.34+3.48 ng/mL和10.37+3.16 ng/mL。HSP患者血清HCY与CD62E水平较健康对照者为高(P<0.05),伴有肾脏损害的HSP患者与不伴有肾脏损害组和健康对照者相比,外周血清HCY与CD62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HSP患者血清中HCY和CD62E异常表达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的损伤参与了HSP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和黄嘌呤氧化酶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变化,并观察其与HSP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比色法检测36例患者血清MDA的水平、T-AOC及XOD活性.16名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SP患者急性期MDA水平和XOD活性明显升高,T-AO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患者病情临床评分与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AOC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检测HSP患者血清中MDA水平及T-AOC活性变化能反映HSP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可作为评估HSP患者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