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重点讨论发病前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时伪膜性肠炎住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结果:1996年3月—2006年5月,16例住院患者诊断为伪膜性肠炎,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7.1±15.2(32.0~87.0)岁。13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所有患者在发病前均曾应用抗生素,10例患者先后或同时应用多种抗生素。所有患者出现腹泻,其他症状包括腹痛、发热、呕吐、腹胀、里急后重等。腹部压痛是最常见的体征。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白细胞,5例患者B超检查发现肠壁弥漫增厚。结肠镜检查发现多数患者伪膜呈连续性分布,但有2例呈间断分布。结论: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老、住院、抗生素、免疫力低下。在健康成人中应用单一、常用抗生素亦有可能造成伪膜性肠炎。目前,肠镜检查仍是诊断伪膜性肠炎的主要方法。难辨梭状杆菌培养及毒素鉴定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应停用相关抗生素,用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有效,应尽量选择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和双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157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78)患者采用双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79)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9. 8%)与对照组(92. 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1. 5±6. 3 min)长于对照组(65. 3±5. 5 min)(P 0. 05),但切口长度(5. 1±0. 2 vs 7. 5±0. 3)、术中出血量(35. 6±4. 4 vs. 58. 6±5. 8)、术后住院时间(6. 1±1. 2 vs. 8. 9±1. 3)、持续引流时间(5. 6±2. 8 vs. 8. 0±3. 3)、切口满意度(4. 4±0. 7 vs. 3. 6±0. 8)、术后6 h视觉模拟评分(VAS)(3. 6±1. 3 vs. 6. 8±1. 5)、术后24 h VAS评分(1. 6±0. 8 vs 3. 3±1. 2)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术后胸腔总引流量(1 355. 8±263. 4 vs. 1 405. 2±250.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术后漏气、胸腔积液、皮下气肿、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患者的肺不张发生率(1. 3%)、切口感染率(1. 3%)均低于对照组(7. 7%、6. 4%)(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1. 5%)低于对照组(35. 9%)(P 0. 05)。结论单孔和双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相近,但与双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围手术期指标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比较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7)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48)行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采用Wexner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 d、30 d的肛门功能,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d、30 d的患处疼痛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创面感染、肛瘘形成、肛门缺损或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 93±7. 63 min vs. 25. 49±6. 31 min)(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 69±4. 63 ml vs. 16. 93±3. 27 ml)、创面愈合时间(27. 59±4. 27 d vs. 22. 61±6. 59 d)、住院时间(16. 27±6. 41 d vs. 12. 95±5. 63 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Wexner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9. 26±1. 58分vs. 7. 88±1. 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7 d(4. 69±1. 63分vs. 4. 28±1. 37分)、30 d时(2. 73±0. 67分vs. 2. 51±0. 58分)两组Wexn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 d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6. 75±1. 22分vs. 6. 05±1. 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30d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 05±0. 41分vs. 2. 33±0. 34分、2. 25±0. 25分vs. 1. 17±0. 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创面感染(4. 26%vs. 2. 08%)、肛门缺损或畸形发生率(2. 13%vs. 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肛瘘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 38%vs. 2. 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于传统切开挂线术,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确切,术后疼痛缓解快,恢复迅速,肛瘘形成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在重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泌尿外科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9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标准通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四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取石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相关指标、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0. 3±4. 3 min)、术中出血量(97. 3±11. 9 ml)均低于对照组(73. 1±3. 5 min,151. 2±12. 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33. 6±3. 2 h)、术后置管时间(5. 1±2. 3 d)和住院时间(12. 6±3. 0 d)均低于对照组(53. 1±3. 5 h,8. 6±1. 5 d,19. 3±3. 6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1. 3%)明显高于对照组(80.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 5%)明显低于对照组(21. 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四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结石的清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简称PMC)是侵袭结肠的一种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亦可累及小肠。因病损的粘膜表面有伪膜形成故称伪膜性肠炎。抗生素问世前偶发生于尿毒症、肺炎、心肌梗塞、败血症、肠梗阻、大手术后等虚弱病人。50年代发现本病与应用抗生素有密切关系,故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1977年Larson等首先从PMC患者粪便中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配合内镜下注入治疗伪膜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31例伪膜性肠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配合内镜下注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3~14 d内临床症状消失,内镜下肠黏膜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配合内镜下注入治疗伪膜性肠炎,治疗效果好,治疗时间短,病人痊愈快,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沈倩倩  章毅 《护理与康复》2016,15(2):198-200
正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常发生于危重患者或应用抗生素后,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重症患者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1-2]。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伪膜性肠炎发病率明显升高,病死率也有上升趋势[1,3]。传统的治疗首选万古霉素和甲硝唑,该治疗对大多数患者在初期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复发率高达15%~30%[4]。近阶段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对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75例老年H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胸腺五肽1mg,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周;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治疗.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临床总有效率、抗生素应用种类和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构成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为t=2.211,P<0.01;CD4+为t=5.135,P<0.01;CD8+为t=4.156,P<0.05;CD4+/CD8+为t=6.597,P<0.01).对照组治疗后仅CD4+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0,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8+、CD4+/CD8+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为t=3.251,P<0.05;CD8+为t=4.293,P<0.05;CD4+/CD8+为t=5.490,P<0.01).治疗后2周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1.58%,31/38)明显高于对照组(59.46%,2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5,P<0.05);治疗后1个月2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抗生素应用种类[(2.50±1.21)种]和时间[(13.89±7.59)d]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5±1.79)种、(18.82±10.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19、2.290,P均<0.01).结论 胸腺五肽能改善老年HAP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可减少抗生素应用种类和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延迟缝合处理严重犬咬伤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就诊的犬咬伤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30例和传统延迟缝合治疗组伤口30例。入院后立即应用狂犬疫苗、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等对症治疗。传统延迟缝合治疗组创面急性期行常规换药1~2次/d,做皮片移植修复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做创面负压封闭引流,彻底清除创面中已失活的组织,按照创面形状裁剪负压引流护创材料,用半透膜封闭整个创面及敷料,持续负压吸引。每3天更换负压吸引装置1次。根据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做皮片移植修复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统计两组患者二次缝合前伤口治疗时间、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患者二期缝合时间(11.47±4. 89)d,其中感染1例(2.63%);传统延迟缝合治疗组患者二期缝合时间(16.21±6. 54)d,其中感染6例(13. 33%);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对大面积犬咬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可减少创面长期暴露时间,降低反复感染发生率,并为二期缝合提供更靠前的时间窗,有效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45-1746
选取64例伪膜性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结合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雅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5例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n=52)与对照组(n=53)。试验组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TKR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前术后7 d、90 d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4. 2±15. 5 ml vs. 509. 4±139. 3 ml)、术中输血量(0 ml vs. 129. 4±57. 3 ml)、手术时间(16. 5±6. 4 min vs. 72. 6±15. 9 min)、住院天数(3. 4±2. 9 d vs. 12. 9±4. 6 d)及治疗总费用(3 504. 5±531. 6元vs. 47 634. 8±8 329. 6元)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前HSS评分(40. 56±14. 91分vs. 40. 29±15. 41分)、VAS评分(6. 71±2. 59分vs. 6. 75±2. 44分)及血红蛋白水平(12. 18±1. 49 g/L vs. 12. 16±1. 38 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90 d的HSS评分(70. 81±19. 69分vs. 71. 51±19. 31分)、VAS评分(2. 17±0. 96分vs. 2. 23±0. 91分)均优于术前(P0. 05),但变化幅度接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术后7 d血红蛋白水平无变化,对照组患者术后7 d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3例出现术后初期腓浅神经损伤,术后90 d后自愈;对照组患者术后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经对症抗凝治疗后好转;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与TKR术对于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短期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与TKR术比较,腓骨近端截骨术具有术中损伤小、出血量低及治疗费用低的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抗结疗法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8月至2017年8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结核内科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8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3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泼尼松治疗+标准四联抗结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四联抗结疗法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胸水吸收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胸膜厚度、住院时间、胸膜肥厚粘连、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为92. 9%(458/493),对照组为82. 2%(405/49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的胸水吸收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胸膜厚度、住院时间分别为(20. 3±4. 5) d、(9. 3±1. 8) d、(2. 2±0. 3) mm、(22. 5±4. 2) d,对照组患者的胸水吸收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胸膜厚度、住院时间分别为(27. 5±5. 3) d、(13. 6±2. 0) d、(2. 5±0. 4) mm、(30. 3±4. 4) d。试验组患者的胸水吸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胸膜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为7. 1%(35/493),对照组为24. 9%(123/493),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为15. 0%(74/493),对照组为2. 4%(12/49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抗结疗法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单独标准四联抗结疗法高,更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胸水吸收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减小患者的胸膜厚度,降低患者的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时间控制通气(ST)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和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180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双水平ST模式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呼吸力学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7. 45±0. 31、(82. 36±5. 19) mm Hg、(91. 59±5. 14)%、(55. 78±4. 13) mm Hg,与对照组的7. 34±0. 52、(73. 26±4. 36) m Hg、(84. 94±5. 22)%、(63. 40±5. 42) 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f)、潮气量(VT)、吸气时间分数(Ti/T)分别为(16. 38±1. 34)次/min、(425. 24±52. 42) ml、(36. 59±1. 26)%,与对照组治疗后的(18. 34±1. 32)次/min、(392. 42±40. 24) ml、(33. 48±1. 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哮鸣音、喘息、气促等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2. 83±0. 36) d、(2. 03±0. 14) d、(2. 13±0. 14) d、(5. 13±1. 36)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 29±1. 27) d、(3. 49±0. 25) d、(3. 89±0. 28) d、(7. 29±1. 2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 0%)与对照组(13. 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T模式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对患者血气指标、呼吸指标改善作用显著,有利于症状缓解,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沈阳市肛肠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选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选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输血率)、术后康复指标(术后下床时间、流食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撤管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71. 25±12. 67 min vs. 175. 43±13. 79 min)、淋巴结清扫数量(12. 72±2. 61个vs. 13. 01±2. 18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25. 32±5. 74 ml vs. 33. 96±9. 21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过程无输血病例,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输血3例(6. 67%),观察组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3. 85±4. 63 h vs. 35. 46±6. 22 h)、术后流食进食时间(36. 14±11. 34 h vs. 38. 27±12. 58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8. 12±2. 51 h vs. 22. 41±3. 17 h)、引流管撤管时间(5. 02±1. 28 d vs. 5. 98±1. 32 d)、住院时间(8. 25±1. 45 d vs. 10. 11±2. 16 d)均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51. 11%);明显低于对照组(82. 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 11%vs. 33. 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内无进展生存率(86. 67%vs. 77. 78%)、总生存率(91. 11%vs. 82. 2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比,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清除血性脑脊液对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70例,分为2组。实验组40例术中使用足量明胶海绵及棉片保护术野及血肿腔,吸引器持续吸除血性液体,术后3~14 d内腰穿或腰池引流释放血性脑脊液。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手术及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脑积水发生情况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17. 5±4. 8) d,显著短于对照组(24. 9±8. 2) d (P 0. 05)。实验组发生脑积水1例,对照组发生脑积水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清除血性脑脊液,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脑积水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其中40例患者(2016年1月~2016年12月)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80例患者(2017年1月~2017年12月)给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热退时间为(1. 21±0. 29) d、手足肿胀消退时间为(2. 19±0. 31) d、粘膜充血消失时间为(1. 88±0. 26) d、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为(3. 31±0. 36) d、平均住院时间为(8. 39±1. 19)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 01±0. 33) d、(5. 16±0. 39) d、(4. 31±0. 31) d、(5. 81±0. 39) d和(12. 19±2. 01) 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期间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6. 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 5%,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小儿川崎病的疗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桉柠蒎对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入住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呼吸内科的150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氨溴索组和桉柠蒎组,各50例。对所得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组临床疗效、感染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临床症状评分、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经1个疗程(7 d)治疗后,桉柠蒎组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氨溴索组和对照组(92.0%vs.76.0%vs.6.0%,均P<0.05);桉柠蒎组的临床症状评分[(3.9±1.2)分]、抗生素应用时间[(10.6±3.2)d]和住院时间[(11.3±3.4)d]均明显低于氨溴索组[临床症状评分(6.1±1.9)分,抗生素应用时间(14.3±5.3)d,住院时间(15.1±4.9)d]和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9.1±2.1)分,抗生素应用时间(15.2±5.4)d,住院时间(17.5±5.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桉柠蒎组和氨溴索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9.1(19.4)mg vs.10.4(27.1)mg vs.22.9(28.9)mg,均P<0.05]。出院后3个月内,桉柠蒎组的感染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氨溴索组和对照组(4.0%vs.20.0%vs.16.0%,均P<0.05)。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6.0%vs.8.0%vs.6.0%),症状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桉柠蒎可以提高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疗效,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再次感染风险,药物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伪膜性肠炎的疗效。方法:用中药水疗加万古霉素口服治疗大手术后及化疗后18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作为治疗组,用万古霉素口服治疗1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作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止泻、退热、失水纠正时间及疗程、停药后复发例数。结果:治疗组用药后5项指标均较对照组缩短或减少,无1例死亡,停药后仅1例复发,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伪膜性肠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停药后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24. 74±13. 99) g/L、(121. 14±13. 22) g/L,较治疗前均降低(P 0. 05),组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50. 98±13. 21) h、进半流质饮食时间(52. 68±11. 61) h、下床活动时间(29. 84±12. 22) h及术后住院时间(13. 91±1. 93) d均少于对照组的术后通气时间(74. 59±13. 30) h、进半流质饮食时间(79. 68±12. 32) h、下床活动时间(57. 6±13. 10) h及术后住院时间(14. 05±1. 66) 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4+(31. 54±7. 12)%、CD8+(20. 95±7. 69)%较治疗前无变化(P 0. 05),CRP(66. 63±17. 85) mg/L升高,CD3+(54. 95±5. 58)%降低(P 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CRP(86. 47±18. 37) mg/L升高,CD3+(51. 5±7. 62)%、CD4+(30. 59±4. 19)%、CD8+(20. 45±6. 26)%降低(P 0. 05);两组患者术后CRP及CD3+指标变化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 7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 7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临床中,可改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减少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采用无痛内镜下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98例,依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采用无痛内镜下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再出血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 92%)高于对照组(79.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止血时间(2. 26±1. 05) d、黑便消失时间(2. 67±1. 20) d、呕血消失时间(1. 84±1. 03)d均短于对照组[(5. 14±1. 33) d、(3. 85±1. 34) d、(2. 96±1. 0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再出血率(4. 08%)低于对照组(16.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 08%)与对照组(8. 1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采用无痛内镜下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可提升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缩短止血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