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臁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而又难愈的疾患.生于下肢膝以下、踝以上,两胫内外,臁骨部位,故名臁疮,因其病情缠绵,经久难愈,甚至至死仍未愈,故俗称"老烂脚",视为顽固疾患.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应用自制“臁疮敛剂”外涂对18例臁疮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据统计,其痊愈率为88.8%,其有效率为94.4%。认为此方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新苗头,并可供临床应用之参考。  相似文献   

3.
臁疮敛剂治疗臁疮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臁疮俗称“杉木脚杆”。受此病者多属农村劳动人民。臁疮油膏是我多年来久经治验之方现介绍如下:处方:净桐油250克,防风20克,白芷20克,白蜡8克,黄蜡7克,煮熟鸡蛋黄4枚。制油膏法:1.先将防风白芷二味药切成片,放入生桐油内浸泡一昼夜  相似文献   

5.
处方:轻粉25g、铅丹25g、铜绿15g、炙乳香15g、炙没药15g(以上各药共研细末)、血余50g(净水洗后晒干)、蜂蜡50g、香油100g。制作与用法:用铁锅一口,先将香油倒入锅内,用炭火熔化,至沸滚时,将血余零星投入油中。用新柳枝回旋搅拌,待血余炸至白线状,油色变红时,捞除血余渣,并将药锅离火,放在地上。  相似文献   

6.
曾冲 《开卷有益》2004,(11):51-51
一女性,婚后一年来,性交时常有异物刺痛感,并经常发生尿路感染,很久不能达到性高潮。最近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包皮过长而致。患者很是奇怪,女人没有阴茎,何来包皮呢?为此,医生向她进行了详细解释。众所周知,男性包皮过长十分多见。其危害是包皮垢对自身的刺激可引起龟头炎,而对配偶的危害则是通过性生活导致女性阴道炎,甚至诱发宫颈癌。而女性包皮过长则鲜为人知。其实,女性包皮过长也很常见,只不过人们并未注意罢了,而且其危害也不亚于男性包皮过长。女性外生殖器的阴蒂是一个与男性阴茎同源的器官,也是由勃起性海绵体构成,一般长度为4厘…  相似文献   

7.
臁疮又名老烂腿、裙边疮或下肢溃疡,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慢性疾患。初起多先痒后痛,红肿成片,继则破溃,渐成溃疡。以溃疡经久不愈,或虽收口却每因轻微损伤、感染而呈反复发作为其特征。中医认为多系湿热下注、气血滞凝经脉而成疮。外治当清热燥湿,活血消肿,收敛生肌为主。笔者自制消疮散,能及时控制炎症,缩短病程,敛口生肌,现介绍于下。制备:将白及、大黄、黄柏、紫草各50克,五倍子、儿茶、枯矾、密陀僧各30克,没药、血竭、青黛、象皮各20克,轻粉10克,冰片5克,蟾酥2克研极细末,纳入鲜牛胆中(保留胆汁,无牛胆用猪胆代),用线扎口,挂于通风处,…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1年7月~2004年7月,应用自制臁疮散治疗臁疮4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臁疮俗称“老烂脚”,是发生在小腿部的慢性下肢溃疡。小腿内侧为其好发部位,是因营养不良、皮肤创伤和感染所致。近年来用中医药治疗臁疮,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1.鲜女贞叶15~20片,洗净,放搪瓷皿内,加水适量煎汁熏洗患处后,再取煎熟的女贞叶贴于疮口上(或用洗净的鲜叶捣烂敷患处),盖上纱布,并以胶布固定,日换2~3次。治疗4例,效果显著。 2.将艾叶一味洗净,晒干或烤干,以色变黄焦存性  相似文献   

10.
代红雨教授认为,臁疮患者全身证候与其创面局部表现并非全都处于相同阶段,应整体辨证、局部辨证相结合,内治法侧重于"补虚""化瘀",外治法侧重于拔毒、调节炎症反应.臁疮的本"虚"在于肝肾所主之"筋"的先天功能不足,因此,内治法尤重补肝肾、强筋力.臁疮创周的改变与微循环障碍、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创周与创面的状态有很大相关性,因...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臁疮10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臁疮是发生在胫部内臁或外臁的慢性溃疡性疾病,此病以溃后经久难敛或虽敛而易复发为基本临床特点,俗称“老烂脚”、“裤口毒”,临床治疗比较困难。一般初起先痒后痛,红肿成片,以后就溃烂流水,疮口深陷,肉色灰白或暗红,边缘高起,四周皮肤较黑,僵硬或脱屑,疮口中常常分泌出有臭味的薄脓或血水,患肢常伴有静脉曲张并有踝部及小腿发生浮肿。我们自1995年至2005年辨证治疗臁疮10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我们采用问安外涂息处,可加快研病愈合,获得良好疗效.方法;取圩蟹适量,加人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单位、调匀.使用时先将历疡科创面用生理盐水或1:1000的扶洁而灭溶液清洗并擦干,创面同国可用75%酒糟棉球消毒,然后用相整而上混合持安少许,均匀地涂抹于仁布面上,每日2~3次,创面江还不需包扎.扶安至诏性,吸水性强,是一种细菌抑制江,有收铁和清洁创面的作用.庆大霉素具有抗菌港广,对创面有消炎作用.外涂蜂蜜治疗臁疮腿@张传兰$菏泽市医院@王宇彤$菏泽市医院  相似文献   

14.
治臁疮秘方     
方药:官粉、30克、铜绿30克、黄蜡30克、血余一团、香油100毫升。用法:除黄蜡外,余品入于香油内,文火煎熬,时时以槐枝搅拌,待血余成炭时离火,入黄蜡溶化收膏,涂于消毒纱布上,取生理盐水清洁疮面,尔后敷药,外加固定,24水时后又换一  相似文献   

15.
臁疮治验     
患者王×,男,63岁,桂平县人,航运工人。1976年12月20日就诊。因工作需长期站立或负担重物,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合併溃疡,曾做过两次下肢静脉剥离术。为患3年多未愈。感小腿沉重酸胀,步行困难。入院  相似文献   

16.
松矾膏外用治疗臁疮曹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张立国(北京市长安医院北京100005)关键词:臁疮;松矾膏;外治法1松矾膏介绍药物组成:松香50g,枯矾50g,乳香159,没药15g,梅片159,白芷15g,血余炭159,血竭10...  相似文献   

17.
65例臁疮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同生 《农垦医学》2000,22(1):27-28
臁疮俗称:“裙边疮、裤口毒、老料腿”等。多由久立或负重以致小腿筋脉横解,青筋显露,淤停脉络,影响气血运行,复因湿热下注,气血凝滞而成。或因小腿皮肤破损染毒,虫咬湿疹而诱发。病变部位大多在内踝上三寸处(内臁),以痒痛、红肿、糜烂、溃烂、疮口下陷,边缘形如缸口,疮面色暗,脓水臭秽难闻,周围皮肤色素沉着,甚至深烂可见骨,经年累月,难治且易复发为特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是1992年-1997年间的临床累计,男性52人,女性13人,30-45岁12例,45岁以上53例。伴有筋脉横解(静脉曲张)48例,虫咬及湿疹诱发17例。病…  相似文献   

18.
药物组成及配制:花椒50g(焙干),明矾50g,槐枝100g,前两药共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法;槐枝煎汤冲洗患处,然后取椒矾散适量敷于疮面,外以纱布覆盖固定,隔日如上法换药1次,如疮面脓液分泌多者,可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次即可见效。经治7例均在9至21天内疮面愈合。例:王×,男,62岁,左下肢两处慢性溃疡10年余,疮面6×7cm,4×5cm,经多种中西药治疗不效,应用本法治疗14天疮面愈合。随访2年未  相似文献   

19.
臁疮又名"裙边疮"、"裤口毒"、"老烂足",多生于小腿下1/3、裸骨上3寸内臁或者外臁处(即小腿部胫骨下端的内外臁处).我国以南方热(湿)地区及北方寒冷地区多发此病,并以农村多见.  相似文献   

20.
小腿慢性溃疡是临见常见的慢性外科疾病,祖国医学称为镜疮,因其患病后常年不愈,愈后易因碰伤而复发,故俗称“老烂脚”,治疗较为棘手,本院在近5年来采取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施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刀岁,平均53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5个月,平均1.6年。发病情况:单侧64例,双侧16例,内侧67例,外侧门例,溃疡均位于小腿下1/3处。溃疡形成原因:下肢静脉曲张引起者58例,外伤后感染致溃疡22例。溃疡面积:1.5cm×2cm以下者48例,1.5cm×2cm-2cm×2.5cm者22例,2cm×2.5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