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桐乡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原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1993年进入消灭巩固监测阶段,在10年的巩固监测工作中,反复查螺面积达21501166m^2,查到螺点1个,经解剖无阳性钉螺;对不同人群157099人免疫学检查,阳性3636人,阳性率2.31%;粪便阳性2例,阳性率0.06%;粪便阳性者经吡喹酮治疗痊愈;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因此认为我市的血防监测网络是健全的,血防成果是巩固的。  相似文献   

2.
埃及伊蚊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埃及伊蚊清除后,从1993年开始在旧发生区分别采用诱卵器诱测、面上定期检查及定期检查从疫区来的到港船只等3种方法进行系统监测。已查诱卵器2820个次,查出白纹伊蚊阳性容器868个次,容器指数为26.31;库蚊类阳性容器118个次,容器指数为4.18。面上调查5174户次,检查积水容器10556个次,查出白纹伊蚊740个次,容器指数为7.01;库蚊类阳性容器596个次,容器指数为5.65。检查到港船只704艘次,船上积水容器1875个次,未查出携带蚊子。3种监测方法均未查到埃及伊蚊。用诱卵器法查到的白纹伊蚊容器指数,比面上的调查高2.75倍,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5.459.P0.5=2.776,P0.01=8.61)。目前对到港船只进行全面检查尚存在一定困难,故坚持在旧发生区布放诱卵器诱测及定期作好面上调查,就有可能及时发现新传入的埃及伊蚊,可作为目前埃及伊蚊监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水网型地区达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后监测结果 ,寻找更有效的监测方法。 方法 选择未经环境改造的历史螺区 ,特别是 2 0年内曾有螺地段及延伸环境作螺情监测 ;病情监测的重点是外来流动人员 ,由医疗卫生单位在医疗过程中对血吸虫疑似病人进行检验和报告。 结果 在 4个县 ,10个乡 ,2 5个村和机场查到 77个有钉螺条块 ,面积 2 7.7万 m2 ,无阳性钉螺。检查 5 7.7万人 ,查到外来流动人员血吸虫病人 2例 (其中急血 1例 ) ,未查到当地病人。未查到阳性耕牛。 结论 嘉兴市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张家港口岸2001~2003年共4092名境内外旅行者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检出传染性疾病253例,传染病检出率为6.18%。疾病构成为:HBsAg阳性91.30%;病毒性肝炎1.98%;活动性肺结核1.19%;梅毒5.14%;HIV抗体阳性0.40%。[结论] 加强境内外旅行者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防制对策,对控制国际旅行者传染病传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福州地区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其危害性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与依赖性药品监测工作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艾康毒品系列胶体金尿液检测试剂,对2004年1月1日~10月29日1980例可疑吸毒人员的尿样进行依赖性药品监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监测检出吸毒阳性1096例,阳性率55.35%。以吸食海洛因为主,多为静脉注射吸毒;新型毒品如冰毒、摇头丸、K粉等为其次,多在娱乐场所消费,并以青少年为主。吸毒人员中还检出抗-HIV阳性3例,梅毒阳性4例。结论吸毒人群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高危人群,检验检疫部门可发挥传染病监测的技术优势,与公安部门配合开展对吸毒人群的监测管理。建议将依赖性药品监测列为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的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腾冲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了解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病谱,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有针对性的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方法] 对腾冲口岸2000~2002年4921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腾冲口岸出入境人员以中国籍人员,尤其是劳务人员最多,占总人数的88.64%。共检出各种传染病155例,检出率为3.15%;其中nSsAg阳性113例;HIV抗体阳性26例;淋病14例;梅毒2例。[结论] HBsAg阳性和HIV抗体阳性是腾冲口岸影响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外籍人员,劳务人员是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1993年l0月至1994年6月在北京卫生检疫局疾病监测体检的18277名出国人员的结果分析.18277人中发生各种疾病(包括血清学检测指标阳性)共1483例,占体检总人数的8.11%.其中高血压902例;HBsAg阳性445例;RPR阳性4例;HIV抗体阳性3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肺结核1例.作者对疾病监测体检发现的病例及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作了分析。供同仁们在今后疾病监测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魏德会  高原  谢朝勇  黄景章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23-1125,1127
[目的]掌握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在全市3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3个监测点常住居民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为7.4%,粪检(Kato-Katz法)阳性率为0;流动人群IHA阳性率为1.67%,粪检阳性率为0。家畜粪检未发现阳性。2个监测点查到钉螺,其中1个监测点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监测区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但仍需加强对感染性钉螺及感染来源的调查研究和控制工作,以巩固和保护现有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9.
2006年北京市怀柔区性病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梅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15-1416
目的了解怀柔区高危人群义滋病、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的危险因素,为决策部门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性病就诊者,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看守所羁押暗娼、嫖客3个特殊人群开展哨点监测。结果2006年3个哨点共监测443人,监测出AIDS患者1人,艾滋病检出率0.23%;梅毒确诊试验抗体阳性检出60例,检出率13.54%;梅毒血清试验RPR阳性检出41例,梅毒现正感染检出率9.26%;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占37.23%,从未使用的占20.31%,有时使用的占42.46%。结论怀柔区义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态势,但可引起义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大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006—2009年丽水口岸传染病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丽水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现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丽水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共监测体检25817人次,共检出各类传染病2265例,总检出率为8.78%。其中HBsAg阳性1986例。检出率为7.69%;HCV—Ab阳性31例,检出率为0.12%;梅毒237例,检出率为0.92%;HIV—Ab阳性5例,检出率为0.02%;活动性肺结核7例,检出率为003%。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加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问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出入境人员疾病分布情况,进一步做好四川口岸疾病监测体检和疾病防治工作。方法 四川口岸对2002年的1329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疾病监测体检并进行了疾病监测体检结果分析。结果 共检出传染病及病原携带者569例,检出率为4.28%,占阳性总数的68.47%。非传染性疾病262例,检出率为1.97%。占阳性总数的32.53%。结论 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体检工作,以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展人感染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的成效。方法依据《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监测方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进行的疑似流感样本监测工作情况的结果数据材料,分防控工作和样本监测两个部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通过积极开展人感染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全市17个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及卫生防疫站共采、送流感监测样本588份,鉴定可疑阳性标本9份,编制报送流感监测周报17期,圆满完成了全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防控阶段性工作。结论通过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严密部署、加大投入、检查督导,积极开展疫情发生后的人感染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可以有效地在早期监测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的感染和流行,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报道了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对经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的情况。2000年共监测体检50398人次(包括台胞8159人次),其中检出HIV抗体阳性4例,梅毒127例,开放性肺结核17例,HBsAg阳性4484例,提出了今后仍应加强深圳国境口岸的传染病监测.工作以及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对入境外籍人员的艾滋病监测,更为有效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方法]2002--2006年对3603名入境外籍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监测。[结果]检出HIV感染者12例,阳性检出率为0.33%。从200名入境外籍军人中检出3例HIV感染者,阳性检出率为1.5%。[结论]针对短期入境外籍人员的健康管理,现行法规还存在着诸多盲点,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法规,消除这一入境传染病监测的盲点。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青浦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后的巩固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浦区是全国10个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县)之一,自1950年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全区有螺面积达7429万余平方米,占全市有螺面积的44.6%;累计历史病人15.7万余人,占全市患病人数的20.7%;累计晚期血吸虫病人6014人,占全市患病人数的29.3%。经达30多年的综合治理,于1983年全区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1984年全面进入巩固监测阶段,通过系统的螺情、病情监测,1990年、1999年巩固监测工作效果调查,1994年市组织的血防大会战及2003年市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区春季全面查螺,并进行质控检验,结果均未发现钉螺,进一步肯定了我区血防监测工作的巩固成果。在青浦区血吸虫病监测工作取得成果的同时,今后的巩固监测工作仍然是长期而艰巨的,这是由于现代查螺的局限性和钉螺繁殖力很强的生态特点所决定,内源性残存钉螺还可能存在。毗邻地区和有螺区域水生植物频繁流入,并可能带入钉螺。同时,全国部分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回升,消灭血吸虫病毗邻地区钉螺又出现反复的严峻形势,因此,必须加强血防监测工作的重视力度,坚持“肃清内患、防止外来”的原则,做好中间宿主——钉螺的查灭;切实加强外来流动人口“三病”检疫的力度和覆盖面,继续深入完善农村改厕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全面地做好各个环节的预防工作,从而继续稳固的保证本区血吸虫病防制工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中的传染病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对深圳口岸2002~2004年165199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一般检A和实验室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HIV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以交通人员最多,占体检总人数的59.42%。共检出各种传染病16497例,检出率为99.86‰。其中HBsAg阳性15755例;梅毒659例;肺结核88例;HIV抗体阳性15例。[结论]HBsAg阳性和梅毒是影响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肺结核和HIV阳性也在逐年升高;商务人员、交通人员、劳务人员是传染病的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口岸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加大传染病的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国际间传播。  相似文献   

17.
在实施九十年代《两纲》监测工作中,攀枝花市卫生局作了精心的组织工作,建立了监测基地,培训了监测队伍,制定了监测规范,提供了监测经费,落实了监测目标,加强了监督指导工作,经过各监测单位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两纲》监测任务,为新《两纲》的实施奠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太仓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清况,从而有效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方法]对太仓口岸2003-2007年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7年共监测出入境人员4476名,检出各种传染病400例,总检出率为8.94%。其中HBsAg阳性354例,HCV—Ab阳性30例,梅毒8例,HIV—Ab阳性7例,活动性肺结核1例。[结论]HBsAg阳性是太仓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将有利于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吉林省磐石市被确定为全国避孕药品/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试点单位(以下简称监测工作),并在市和14个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开始实施监测工作。具体做法是:①加强领导:健全网络。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市计划生育服务站站长为副组长,市、乡两级5名技术员为成员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市、乡、村三级监测网络。②加强培训,强化督导。坚持每年两次对监测站(点)技术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明确监测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市监测站每季度对监测点进行一次调度,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及时指导和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20.
张武力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13-1414
目的掌握怀柔区性病就诊者梅毒、艾滋病流行动态及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性病门诊就诊量较大的区第一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3家医院的性病门诊及妇科门诊设立监测哨点,主动开展性病就诊者监测工作。结果2005-2007年3年共监测性病就诊者810人,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监测出艾滋病(AIDS)患者1人,检出率0.12%;梅毒确诊试验抗体阳性检出126例,检出率15.6%;梅毒血清试验RPR阳性检出85例,梅毒现正感染检出率10.5%。结论性病就诊者是一组特殊的性活跃人群,是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也是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人群。提示有关部门今后应加强此类人群梅毒、艾滋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