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用针刺治疗65例肝阳上亢和阴(血)虚火旺型的血管性头痛患者。结果:治疗后两型患者疗效相似,Ridit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对肝阳上亢和阴(血)虚火旺两型血管性头痛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针结合对颈椎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辨证治疗因枕大神经痉挛引起的头痛.采用推拿针刺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治愈率73.9%,好转率25.5%,总有效率99.4%.结论:推针结合治疗枕大神经性头痛具有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针刺及针药结合等方面综述了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研究进展,认为针刺对血管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但此痛诊疗标准还不一致,针刺治疗此病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通过对400例神经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将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口服治疗,剩余20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神经血管性头痛患者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0%。结论:对于神经血管性头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更为有效,同时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维斌 《河北中医》2005,27(5):372-372
1999-01-2001-07,笔者运用针刺方法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38例,并与口服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风池、夹脊、外关、丘墟和照海穴对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血管性头痛患者被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0)。治疗组患者以针刺大椎、风池、C2-6夹脊、外关、丘墟透照海穴为主治疗,对照组口服苯噻啶片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35例有效,对照组22例有效,前者疗效好于后者(P〈0.05)。结论:针刺大椎、风池、夹脊、外关、丘墟和照海穴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刺枕骨反射区治疗血管性头痛2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血管性头痛是颅内神经调节障碍引起的非器质性脑血管机能性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枕骨反射区心点治疗血管性头痛取得很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6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30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144例血管性头痛病人随机分成针刺组共90例,对照组即中药治疗组54例进行辨证治疗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疗效有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X2=4.6926,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对血管性头痛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术、传统针刺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 13%(P 0. 05);治疗后10 d,2组VAS评分、ROM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源性头痛总有效率高,同时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头痛是由于血管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头痛,多在单侧,青春期发病,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病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本文从针刺方面综述了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研究进展,认为针刺对血管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对56例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针刀治疗配合手法复位.结果:头痛全部消失51例,占91.1%,症状减轻5例,占8.9%;其中32例病人最长2年随访均未再出现头痛.结论:针刀辅以手法复位能够彻底松解颈部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可以使颈部的力学失衡完全恢复,稳定受累椎体,解除颈椎神经的刺激,从而使颈性头痛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针刺对血管性头痛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理。方法 将31例急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行针刺治疗,对照组服用英明格。结果 治疗后0.5h,治疗组中有效14例(82.35%),对照组中有效5例(35.71%),经统计学处理,P〈0.01;治疗后2h,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急性发作有明确的疗效,针刺治疗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剌组(n=30),以针刺患侧风池、阿是穴和三阴交穴治疗;针刺加埋针组(n=36),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患侧太阳和悬钟穴埋针治疗;西药组(n=27),口服西比灵5mg,每日2次。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减轻或消失。近期疗效针刺加埋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剌加埋针组与针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远期疗效针刺加埋针组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加埋针组与针刺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而针刺加埋针疗法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针刀加神经阻滞和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次数的差异。方法:将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小针刀加神经阻滞治疗)30例和对照组(推拿治疗)6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用McGi11疼痛评分表评定其疼痛情况及计算实际治疗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cGi11疼痛评分均降低(P<0.01),不同组间治疗前McGi11疼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McGi11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的次数比对照组治疗次数明显少,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源性头痛是小针刀加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小针刀加神经阻滞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何庆勇  梁军  张月  张吉 《中医杂志》2008,49(2):123-12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与单纯中药内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血管性头痛,对照组单纯内服中药,观察两组总体疗效和头痛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发作天数、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减轻头痛程度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疗效(P<0.01)。并且在减轻头痛程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罗希全 《河南中医》2010,30(5):503-503
目的:观察针刺及小针刀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患者给以针刺或小针刀治疗。针刺12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7d;小针刀1次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病人80例,经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34例,经1次针刀治疗后治愈41例,经2次针刀治疗后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7.5%。结论:针刺及小针刀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综合疗效、MMSE及ADL评分积分。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是在MMSE及ADL评分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虎追风散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五虎追风散随症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78例.结果:治愈55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15%(95%CI=88.6%~99.2%).结论:活血化瘀、行气散结、通窍止痛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庄海春  石红 《四川中医》2006,24(4):98-99
目的:观察运用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照,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1.9%,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研究针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市中医院针灸病房血管性痴呆患者21例,采用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与治疗14、28天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 针刺治疗后BI指数量表评分有所增加,CSS量表评分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