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内小结节是指单个病灶最大直径<3 cm,或2个结节最大径之和<3 cm的病变,最常见的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形成的增生性肝内结节,继而恶变形成的小肝癌,少部分为良性再生性结节和少见的肿瘤类型,如原发肝脏的淋巴瘤,胆管细胞癌及纤维板层细胞癌等,如何早期发现并鉴别诊断增生性结节和肝脏恶性肿瘤,是提高肝癌生存率的主要方法,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在肝内结节定性诊断中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本文运用1.5T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对40例肝内小结节性占位病变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比,评价1.5T MRI 在肝脏小结节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肝癌(HCC)是世界上第5大最常见恶性肿瘤,愈后很差,未经任何治疗的5年生存率小于5%。HCC的早期诊断非常关键,但早期HCC放射学表现不典型,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Gd-EOB-DTPA是一种新型肝细胞特异性钆对比剂,通过肝胆特异性期获得病变正常肝细胞含量情况,对肝脏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目前,多数文献表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增强检查对HCC的诊断优于常规MRI及CT增强检查,综述Gd-EOB-DTPA的特性及其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增长。HCC的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是提高病人预后及生存率的关键。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一种新型的MRI肝胆特异性对比剂,不仅具有普通细胞外间隙对比剂的功能,还可被肝细胞特异性摄取,进而提供肝胆期信息。Gd-EOB-DTPA增强MRI对HCC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细胞外间隙对比剂增强MRI。就Gd-EOB-DTPA增强MRI在小HC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小肝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肝癌的MRI诊断王东,徐家兴磁共振科主题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肝癌的治疗和预后取决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随着影像诊断方法的发展,小肝癌(<3cm)的检出率不断提高。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能力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小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摘要】肝癌热消融治疗(TAT)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MRI在其疗效评价方面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的发展,以及一些特异性对比剂的使用,使得MRI在肝癌热消融疗效评价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大量研究显示,MRI有助于TAT治疗后对消融灶与周边组织的鉴别,能更早期发现肿瘤残余或复发。本文就MRI在肝癌热消融术疗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6.
小肝癌的CT和超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肝癌的CT和超声研究TheStudyonSmalHepatocelularCarcinomaWithCTandUltrasound王培勇原发性肝癌(HC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的关键。本文研究分析54例明确诊断的小肝癌的超声...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增强扫描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检查,随着对比剂的不断研发,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已应用到临床.它既有非特异性细胞外对比剂又有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的功能.该对比剂对发现和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很高的价值,一次注药就可以进行肝脏多期动态扫描及肝细胞期、胰胆管成像,对肝功能的评价也在研究中,并获得了初步成果.本文旨在以钆塞酸二钠的临床实际应用为中心,从该对比剂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用药量、给药方式及扫描序列方案等几个扫描技术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肝癌患者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常规和增强影像学检查因其无创且相对准确的独特优势已逐渐成为诊断肝癌的首选方法,然而其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疗效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肝癌靶向对比剂的出现在一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热化疗及热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5例经病理、影像学诊断、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加热组27例,采用热化疗(65℃)及热碘油(70℃)栓塞;常温组28例,采用常温(25.0±2.0)℃化疗药灌注及超液化碘油栓塞。所有病例术后定期做CT检查及AFP测定,观察对比肿瘤的客观疗效。结果2组病例在近期有效率、AFP值变化及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及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热化疗药及栓塞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优于常规TACE。  相似文献   

10.
小肝癌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原发性肝癌诊疗中最引人瞩目的进展是小肝癌的诊断和治疗。而提高肝癌疗效的途径之一是小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近10年来,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像学检查成为小肝癌检出、定位、分期、监测疗效必不可少的手段。今后肝癌的诊断意义将拓宽,预后指标或转移复发预测指标成为重要的研究目标[1]。评价现代影像技术在小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预后、转移复发等方面的价值很有必要。1小肝癌的超声(US)诊断B超结合AFP的动态分析成为小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B超对直径>2 cm的小肝癌,检出率可在90%以上,对直径<1 cm的小肝癌检出率不…  相似文献   

11.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IHPCC)是肝内仅次于肝细胞肝癌居第2位的原发恶性肿瘤,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15%[1-2].IHPCC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晚期预后不良[1-3],影像学检查是诊断IHPCC的强大工具,对其早期发现及指导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是提高IHPCC患者生存率的关键[2-3].本文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IHPCC患者资料,探讨其影像学表现,旨在增加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癌变结节或小肝癌(SHCC)的早期诊断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存质量,是降低HCC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超声造影(CEUS)、普美显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DWI)等技术可以从微观分子水平了解肝脏结节癌变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小肝癌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文旨在总结及回顾多模态影像定量参数对肝硬化结节癌变早期诊断及鉴别的价值,并对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增强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小肝癌和微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小肝癌和微小肝癌患者资料,其中小肝癌44例,微小肝癌24例,均接受过增强CT和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和MRI在小肝癌和微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MRI的微小肝癌检出率高于增强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式在小肝癌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时平扫、门静脉期、动脉期、平衡期以及MRI检查时IN-PHASE的小肝癌检出率均高于微小肝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与MRI在小肝癌和微小肝癌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MRI在微小肝癌诊断中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MR对比剂的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MR技术的不断发展 ,MR对比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第一代的磁共振顺磁性对比剂 ,Gd DTPA有效地提高了MRI的诊断水平。近年来 ,人们又开发出了许多新型的MR对比剂 ,如 :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细胞特异性及组织器官特异性对比剂等。这些对比剂的应用为MRI这一影像学检查手段展示了广阔的前景。笔者着重介绍MR对比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其临床应用。1 对比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对比剂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顺磁性阳性对比剂和磁化率阴性对比剂 ;按照生物分布特性可分为非特异性细胞外液间隙对比剂、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动脉灌注LAK细胞/白介素Ⅱ,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肝动脉灌注LAK细胞/白介素Ⅱ,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17例(观察组),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17例(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及生存期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1年生存率均较对照组显提高(P〈0.01)。观察组2年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的LAK细胞/白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磁共振成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HC)是我国和某些亚非地区的常见癌症。对它的早期诊断是目前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的主要手段之一。磁共振成象(MRI)为肝癌的早期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可与增强前后CT扫描相媲美。本文就近年有关PHC的MRI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F-FDG PET显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占第3位,女性占第4位,近年世界各地肝癌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肝细胞癌(HCC)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细胞类型,其次为胆管细胞癌(CCC)等。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出现临床症状时往往已到晚期,影像学检查是其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PET作为一种先进的功能影像学设备,在其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涉。  相似文献   

18.
肝癌的治疗和预后取决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随着影像诊断方法的发展,小肝癌(0cm)的检出率不断提高。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能力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小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现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复习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比.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6月收入的8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肝癌的患者,分别进行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磁共振成像检出率为96.84%,显著较螺旋CT检出率的89.47%高(P<0.05);螺旋CT增强扫描中动脉期检...  相似文献   

20.
超声与CT诊断小肝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向阳  宋倩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2):1574-1576
目的:比较超声与CT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48例超声拟诊为肝癌的病例行CT检查,作对比研究。结果:本组病例超声拟诊为肝癌48例,其中误诊6例,确诊率87.5%;CT漏诊5例,确诊率89.6%。结论:小肝癌在超声和CT像上均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但在早期,病灶较小、肝动脉血供不丰富、没有出现典型的组织坏死即病灶呈等密度时,CT可能会出现漏诊,此时结合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诊断以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