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艾蛟  陈浩  杨敏 《现代保健》2010,(36):107-109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因肾脏疾病住院行肾活检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57例肾脏疾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133例(84.7%)、小管间质疾病4例(2.5%)、继发性肾脏病20例(12.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系膜增生性肾炎占41.4%,IgA肾病占18%;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狼疮性肾炎占5.1%;小管间质疾病中慢性间质性肾炎占75%.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各种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间有联系.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我国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和IgA肾病最常见;小管间质疾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继发性肾脏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常见,其它特殊肾脏病(如薄基膜肾病)逐年检出增加.  相似文献   

2.
26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对26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进性肾活检,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结果表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青壮年男性为多见,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分别占32.8%、24.6%。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  相似文献   

3.
5000例肾脏疾病患者肾组织活检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组织活检患者的病理分型构成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参照WHO(1982年及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以及2001年我国的肾脏病理诊断标准修正方案,回顾性分析1981年1月~2007年3月的5000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病理及超微病理的改变特点,最后与临床医师共同探讨明确诊断,总结5000例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结果。结果患者行。肾活检时年龄为4~86岁,平均年龄为(35.5±11.4)岁,男女之比为1.95: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77.40%),其病理类型中最多见者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2.14%),其次为IgA肾病(26.1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肾脏疾病的19.44%,其病理类型中最多见者为狼疮性肾炎(33.74%),其次为紫癜性肾炎(32.20%),再次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限02%)。结论本分析资料显示肾脏疾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 245例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分布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20日1 245例肾脏疾病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类型. [结果]1 245例肾脏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年龄范围为9~73岁,男506例,女739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2.8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3.65%,小管间质疾病占1.12%.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占0.40%,移植肾占1.69%,其中1例合并病毒感染,未确定诊断0.3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占43.45%,其次分别为IgA肾病32.69%,微小病变性肾病12.0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14%,特发性膜性肾病2.62%,新月体肾炎0.97%,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0.78%.继发性肾损害包括:①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肾损害:最常见的继发肾脏病是狼疮性肾炎62.94%,其余依次紫癜性肾炎7.65%,血管炎4.71%,妊娠相关性肾损害3.53%;②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肾肾损害:糖尿病肾病8.24%;③血管疾病所致肾脏疾病:肾动脉硬化和恶性高血压2.94%,血栓性微血管病0.59%;④感染性疾病肾损害:乙肝病毒相关性肾损害5.89%.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30例,单纯血尿1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42例,其中46例24 h 尿蛋白≥1 g/d,96例24 h尿蛋白<1 g/d. [结论]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IgA肾病次之.②IgA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③继发性肾脏病逐渐增多,继发性肾脏疾病中仍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脏病患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诊断之间的关系及开展远程邮寄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肾活检)标本对基层医院诊断肾脏病的意义.方法 对102例远程邮寄肾活检资料的临床诊断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肾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1例(69.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4例(23.5%)、小管间质性疾病7例(6.9%).其中膜性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1.0%(22/71).其次为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2.5%(16/7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所占比例最大,占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58.3%(14/24),其次为紫癜性肾炎,占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6.7%(4/24).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多为膜性肾病和IgA肾病,狼疮性肾炎仍然是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因.远程邮寄肾活检标本的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可以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刘树军  邵静  张金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52-2953
目的:探讨小儿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布特点。方法:对1984年~2004年4月间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小儿肾病患者的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肾活检病理检查的青中年和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小儿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为87.75%,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比例为12.2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性病变(36.73%)和IgA肾病(28.57%)。结论:相对于青中年和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小儿肾病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上升,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比例下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病变和IgA肾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纯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患者病理及临床相关性分析,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108例单纯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患者的肾活检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病理上轻度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15例,肾小球轻微病变38例,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8例(其中3例有部分肾小球硬化,1例为局灶节段性坏死),IgA肾炎47例.其中22例病理损伤偏重(Haas分级Ⅱ级及以上),血尿合并蛋白尿为病理损伤偏重的危险因素.结论 肾脏病变有时与临床表现并不相符,对患者尽可能进行肾活检,对病理损伤重的应及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之间的联系,认识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地位。方法对352例肾活检进行光镜、免疫组化、部分进行电镜检查,结合临床特点归类,分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肾病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52例肾活检病理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48例(70.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96例(27.2%),小管-间质病变8例(2.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IgA肾病(IgAN)为主,占39.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LN)为主占41.7%。结论肾活检对肾脏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玲 《大众健康》2016,(9):60-61
由各种肾实质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导致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疾病约20余种,常见急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多囊肾、间质性肾炎、肾盂积水、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占位性病变等,临床诊断上除了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外,肾脏组织活检在病因鉴别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大样本的儿童肾脏病理资料,了解儿童肾脏病理损害的类型及其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肾内科住院并完成肾脏病理检查的患儿的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本院共完成2887例儿童肾脏病理检查,原发性肾脏疾病2105例,继发性肾脏疾病752例,先天性肾脏疾病30例.原发性肾脏疾病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41%),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紫癜性肾炎占69.42%,IgA肾病、狼疮性肾炎次之,其他少见.结论 儿童肾脏疾病仍以原发性肾脏疾病为主,病理类型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等,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紫癜性肾炎最常见,先天性肾脏疾病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近10年肾活检术后并发肾周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肾活检的患者2062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39岁,1634例)、中年组(40~59岁,323例)、老年组(≥60岁,105例),统计三组患者术后并发肾周血肿的情况和肾脏病理类型.结果 三组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分别为1370、255和69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D)分别为264、68和36例.所有患者肾穿刺术后共并发肾周血肿379例,三组发生率分别为15.8%(325/2062)、1.8%(37/2062)、0.8%(17/2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D术后肾周血肿发生率为19.0%(322/1694),高于SGD的15.5%(5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肾周血肿的三种常见PGD分别为IgA肾病7.4%(126/1694)、局灶/节段性病变4.2%(71/1694)和膜性肾病2.4%(41/1694);狼疮性肾炎的肾周血肿发生率高达9.0%(33/368).结论 单中心资料显示,肾活检术后易并发肾周血肿的常见病理类型是狼疮性肾炎、IgA肾病、局灶/节段性病变和膜性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患者病理及临床相关性分析,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108例单纯性血尿和(或)轻度蛋白尿患者的肾活检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理上轻度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15例,肾小球轻微病变38例,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8例(其中3例有部分肾小球硬化,1例为局灶节段性坏死),IgA肾炎47例。其中22例病理损伤偏重(Haas分级Ⅱ级及以上),血尿合并蛋白尿为病理损伤偏重的危险因素。结论肾脏病变有时与临床表现并不相符,对患者尽可能进行肾活检,对病理损伤重的应及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肾病综合征1概述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包括了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导致的严重蛋白尿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最基本特征是大量蛋白尿(≥3·5 g/d)及低白蛋白血症(≤30 g/L),并常伴有水肿和(或)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3大类,可由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引起,见表1。表1肾病综合征的分类和常见病因分类儿童青少年中老年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继发性过敏性紫癜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糖尿病肾病乙型肝炎相关性肾过敏性紫癜…  相似文献   

14.
脂质过氧化与肾脏病变及纤维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肾小球肾炎患者脂质过氧化与其病理改变及肾脏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27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分别检测肾炎组及对照组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VitE)、血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前胶原Ⅲ、胶原Ⅲ。共有31例患者进行了肾脏穿刺活检术。结果 肾炎组的SOD和VitE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DA则高于对照组。31例进行肾活检的患者,按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比较其MDA、SOD、VitE水平,结果显示各组间有显著差异。根据血中胶原蛋白含量将20例肾炎患者分为正常与非正常两组,发现两者的MDA、SOD、VitE有显著差异。结论 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抗氧化能力下降以及与之相关的脂质过氧化在较早期就会导致肾脏损害。脂质过氧化的程度与肾脏病理表现严重程度之间有密切关系,并有可能在肾脏纤维化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单纯性血尿是以血尿为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种不同病因、不同发病机制的肾小球疾病 ,病人常无症状 ,多在出现肉眼血尿、体检或偶然检查时发现。有关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各家报道不一 ,本文就我院 1992~ 2 0 0 0年收治并进行肾活检的 30例小儿单纯性血尿的临床病理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992~ 2 0 0 0年 30例肾活检的单纯性血尿患儿 ,男性 18例。女性 12例。年龄 6岁~ 13岁。活检前病程 1月~ 5年。所有病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 ,所有病例均查尿常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结合肾活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38例PSS肾脏损害者进行肾小球功能、肾小管功能及部分肾活检检查。结果  2 5/ 38例为肾小管性肾中毒 (RTA) ,2 /38例合并低钾性麻痹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肾小球肾炎 (GN)分别为 7例及 4例 ,7/ 38例有轻度肾功能衰竭。结论 PSS肾损害常见 ,以RTA和GN为主要表现 ,泼尼松治疗可以减少间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改善肾功能 ,纠正RT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成人肾小球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肾脏病理类型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199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2.9%,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27.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IgA肾病(IgAN)为主,占34.5%,膜性肾病(MN)占11.0%,微小病变(MCD)占5.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占29.7%,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占2.8%,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FPGN)占5.5%.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占(PSGN)3.4%,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占(CreGN)1.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占4.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以狼疮性肾炎(LN)为主,占59.3%,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占9.3%.过敏性紫癜肾炎占22.2%.多发性骨髓瘤占1.9%,肾淀粉样变占3.7%,糖尿病肾病占3.7%。临床表现无症状尿检异常占18.6%.肾病综合征占40.7%,急性肾衰竭占1.5%,慢性肾衰竭占4.5%,急进性肾炎占1-5%,肾炎综合征占33.2%。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成人最常见肾小球疾病,以IgAN为主,高发年龄在青壮年,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LN多见,女性多发,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8.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目前已成为肾脏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手段。以下这些疾病常规是有必要进行肾活检手术的。肾炎综合征患者:①病因不明,考虑患者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者;②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减退较快者;③不典型的原发性急性肾炎或急性肾炎,数月后不愈或肾功能下降者;④急性肾炎综合征等患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特别是经治疗无效者更要做肾活检。血尿:包括不明原因肾小球性血尿和持续无症状的肾小球性血尿。持续无症状性的单纯肾小球性蛋白尿患者。狼疮性肾炎病人在下述情况下应考虑作肾活检:①有活动者;②尿沉  相似文献   

19.
张忠  刘军 《现代保健》2009,(13):43-43
分析84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IgA肾病为主,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为主。并发症少见,以镜下血尿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与肾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60岁120例老年N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活检病理诊断类型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7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9.9±5.1)岁。120例NS患者中合并肾炎综合征有56例(46.7%),合并的其他主要疾病有高血压(50例)、慢性肾病(34例)、2型糖尿病(23例)、冠心病(19例)、急性肾损伤(10例)。肾活检病理诊断中膜性肾病62例(51.7%);其余分别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1例、系膜增殖性肾炎9例、IgA肾病8例、微小病变7例、糖尿病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合并膜性肾病2例、淀粉样变肾病3例、紫癜性肾炎3例、肾小球轻微病变2例、ANCA相关性肾炎2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慢性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各1例。结论老年人发生NS临床表现与年轻患者显著不同,老年NS的病理改变仍以膜性肾病为主,存在多种继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