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宁  孙剑  周正容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755-1756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横纹肌损伤释放大量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进入外周血的一组I临床和实验室综合征。RM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较常见且病死率高。临床上创伤、炎症、代谢紊乱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严重时可产生MB尿,进而发生肾小管阻塞坏死。其预后与早期的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最近本院连续治疗6例横纹肌溶解引起的ARF,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是由于剧烈运动后导致横纹肌损伤,释放大量肌红蛋白进入肾小管引起的肾内梗阻型急性肾功能衰竭(RM—ARF),国外报道^1RM-ARF的发生率为急性肾衰(ARF)的5%~10%。此病病情变化陕,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不多见,患者易出现心理问题。我科2003—2007年收治5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衰的患者,自患者入院起即对其进行评估,并按计划实施护理对策,以使患者情绪平稳,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一系列原因引起横纹肌细胞膜损伤进而影响细胞膜完整性改变,导致胞内毒性物质释放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综合症。其常常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衰竭(ARF)。其典型表现为:肌肉疼痛、虚弱及棕色尿液。最早提出横纹肌溶解的可能由圣经(旧约全书页码11:31—35)中提出。  相似文献   

4.
服用辛伐他汀并发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翠  张智 《护理研究》2007,21(1):175-176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横纹肌损伤释放大量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磷酸激酶(serum creatine phosphokinases,CPK)和乳酸脱氢酶(L-lactate dehydrogenese,LDH)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和实验室综合征。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辛伐他汀(舒降之)含有羟甲戍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横纹肌有直接毒性作用,可致横纹肌溶解症,出现肌肉疼痛和肌酸激酶(CK)升高的肌肉病变发生率为0.08%。我科2006年2月收治1例口服辛伐他汀并发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在临床上是一种危重疾病,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横纹肌损伤,导致大量肌红蛋白(MYO)、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等细胞内成分释放入外周血引起组织器官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同时MYO对肾小管直接损伤或阻塞常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据研究报道,RM导致ARF的发生率为20%~33%[2]。本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对RM致ARF患者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 myo lysis,RML)是指任何原因引起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以严重肌肉疼痛和横纹肌溶解为特征[1]。RML的直接后果是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导致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2]。RML主要依据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7.
横纹肌溶解的病理生理及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指一系列因素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的改变,细胞内容物漏出,包括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phos—phokinases,CPK)等酶类以及离子和小分子毒性物质,常常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衰竭(ARF)。1881年Fleche首先报道了由于肌肉压迫所致的横纹肌溶解症,20世纪70年代以后相继报道了中风、中毒及感染等非创伤病因所致的横纹肌溶解(NRM)。[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鞠琴  王立新  孙鑫 《临床急诊杂志》2013,(5):207-208,210
目的:探讨酒精中毒合并横纹肌溶解症(RM)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5例酒精中毒合并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为重度酒精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竭(ARF)6例,昏迷时间及饮酒至入院时间长,酗酒合并挤压伤、吸入性肺炎、血糖代谢紊乱是主要原因,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2例,血液透析(HD)1例。痊愈14例(93.3%),死亡1例(6.7%),为挤压伤并发尿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酒精中毒合并横纹肌溶解症常见于酗酒者,早期都为昏迷患者,酗酒合并挤压伤、感染、血糖异常、电解质紊乱是其主要诱因,血肌酸激酶(CK)是反映RM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最敏感的指标,RM常并发ARF,MODS是其主要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补液、碱化尿液及合理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CRRT可清除细胞破坏崩解产物,对预防和减轻肾功能不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床边急诊腹膜透析(APD)在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急性肾衰(RM—ARF)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25例RM—ARF患者行床边APD,并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25例RM—ARF患者中19例治愈,4例尿量恢复正常,APD停止一段时间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逐渐下降,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2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结论 床边APD是治疗RM—ARF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精心护理是顺利完成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30日,我科收治1例醉酒摔伤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RM)并急性肾衰竭(ARF)的病人,经血液净化,扩血管亍:补充血容量,抗感染、活血化淤等治疗,病人肾功能恢复正常,于繁;2007年7月27日病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横纹肌溶解症抢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在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抢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肾科,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1998-2005年42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回顾性地研究,其临床救治过程,分析其病情变化规律,探讨治疗时机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患者主要表现为肌红蛋白尿及以肌酸磷酸肌酶(CPK)明显的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②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综合治疗,38例痊愈。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结论①患者均为青壮年,易忽视,易误诊为中暑;②早期诊断、及时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CBP不但可清除血肌红蛋白,而且降低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横纹肌溶解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横纹肌溶解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者 (ARF) ,死亡率较高 ,本文对其 11例致ARF进行总结分析 ,7例痊愈 ,4例死亡。临床资料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ARF共130例 ,病死率为 2 6 % ;其中 11例为横纹肌溶解所致ARF ,7例治愈 ,4例死亡 ,死亡率 36 .4 %。一、诊断标准1.有产生肌红蛋白尿的病因 ;2 .肌酶值升高 ;3.尿中有棕褐色颗粒管型 ;4 .尿中肌红蛋白定性阳性 ;5 .符合ARF的诊断标准。二、一般情况 男性 8例 ,女性 3例 ,平均年龄35 .4岁 (16~ 5 8岁 )。既往无肾脏病史 ,无药物过敏史 ,1例男性有经常饮酒史。三、病因 见表 1…  相似文献   

13.
李敏  胡翠红  曹晓文 《护理研究》2013,27(22):2427-2428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溶解、破坏,肌内容物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高钾血症、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1-6]。席汉氏综合征是多种病因所致腺垂体激素分泌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横纹肌溶解症(RM)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监测和护理。方法对23例RM致ARF患者采取CBP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保护,密切监测各压力值变化及观察治疗前后血肌红蛋白(M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23例患者中,死亡3例,存活20例,肾功能得到恢复。结论CBP治疗RM致ARF患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并降低了RM的死亡率,正确的护理方法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横纹肌组织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可使血清肌酸激酶(CK)和同工酶(CK-MB)显著升高,血清CK水平可达横纹肌溶解症(RM)的诊断标准。AOPP患者心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SPECT)显示,心肌内存在明显的灌注缺损区。为了进一步研究AOPP对横纹肌组织的损害及意义,我们对288例患者中17例并发呼吸肌麻痹者进行了颈屈肌活检,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是指过度运动导致骨骼肌损伤、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如酶类、钾、磷、肌酐和肌球蛋白)释放入循环血液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严重者常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治疗,可预防出现ARF,且肌肉功能可恢复正常。本组回顾分析6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旨在探讨该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肌细胞内物质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痛、肢体无力、茶色尿,常并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严重时危及生命.据报道,RM患者中有10%~50%发生急性肾衰竭[1],而其中病死率达7%~80%.  相似文献   

18.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肌细胞内物质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痛、肢体无力、茶色尿,常并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严重时危及生命.据报道,RM患者中有10%~50%发生急性肾衰竭[1],而其中病死率达7%~80%.  相似文献   

19.
横纹肌溶解症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横纹肌溶解症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对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了35例经临床确诊的横纹肌溶解症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横纹肌溶解症声像图及血流图特征躯体病变区域横纹肌整体连续性好,肌纹理模糊不清,回声增强,呈云雾状或毛玻璃样,于肌间或肌肉与骨表面间出现液性暗区,呈类梭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区无血流信号。结论横纹肌溶解症的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超声可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横纹肌损伤释放大量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磷酸激酶(serum creatine phosphokinases,CPK)和乳酸脱氢酶(L-lactate dehydrogenese,LDH)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和实验室综合征。早在1881年Fleche就首先报道了由于肌肉受压迫所致的RM,但未受重视。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外伤出现了大量的RM,那时称之为挤压综合症。以后报道逐渐增多,并出现了许多非外伤因素,如中毒、感染等造成的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NRM。随着对BM的认识,发现其最重要的并发症是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1996年有报道RM在ARF中的产生率为20%-33%,且RM在ABF的发病原因中占10%~15%。最近的报道中,因RM引起ABF的发生率为4%-33%,在美国由于RM引起的ABF占5%-7%。随着人们对RM所致ARF的认识,就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诊治手段的研究现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将其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