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贯忠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759-2760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婴幼儿感染杯状病毒所致肠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在我院采集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2354份,进行轮状病毒(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检测分析。结果:2354份粪便标本中,RV阳性910份,阳性率为38.7%。G血清型检测355份标本,其中以G3型为主,占57.5%(204/355);对1444份RV阴性标本进行HuCV、AstV和AdeV检测,检出HuCV阳性511份,阳性率为35.4%;AstV阳性342份,阳性率为23.7%;检出AdeV阳性49份,阳性率为3.4%。结论: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是深圳地区婴幼儿感染杯状病毒所致肠炎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太原市5岁以下住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轮状病毒(RV)、人杯状病毒(HuCV)、人星状病毒(HAstV)和肠道腺病毒(EA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山西省儿童医院2012年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的321份粪便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组RV抗原,巢式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RV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采用巢式RT-PCR检测HuCV和HAstV;采用PCR反应检测EAdV。结果 321份样本中4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A组RV(53.0%)、HuCV(23.4%)、AstV(7.2%)和AdV(5.3%)。对170份RV阳性样本进行G、P分型,G9型及P[8]型为优势株;1318个月年龄段患儿中RV检出率最高(69.0%),2012年RV发病高峰在12月、1月(76.3%)。4种病毒主要是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结论 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以G9、\P[8]为主要优势株,HuCV、AstV和AdV也是重要的病原,2岁以下婴幼儿为发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的特点,指导临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取941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和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AdV)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法检测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HuCV)抗原和星状病毒(Astrovirus,HAstV)抗原.结果 检出病毒抗原阳性患者651例,总病毒阳性率为69.18%(651/941),RV阳性率为46.97% (442/941);AdV阳性率为8.82%(83/941),12例合并RV感染;HuCV阳性率为6.80%(64/941),7例合并RV感染;HAstV阳性率为6.59%(62/941),4例合并RV感染.结论 RV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次是AdV、HuCV和HAstV,且存在混合性病毒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4.
徐丹  罗历  谭文  班博  沈化清  陆学东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2):184-186,216
目的初步了解深圳地区引起临床婴幼儿急性腹泻中常见病毒的病原分布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婴幼儿急性腹泻常见病毒:轮状病毒(RV)、星状病毒(AstV)、诺如病毒(NV),采用单重PCR法筛查临床腹泻标本肠道腺病毒(EAdV)。结果在440份标本中,共检出197例至少感染一种腹泻病毒,总阳性率为44.77%(197/440),其中183例为一种病毒感染,14例(3.18%)为混合感染。4种腹泻病毒以RV感染为主,阳性率为28.64%(126/440);其次是EAdV,阳性率为8.86%(39/440);NV阳性率为5.45%(24/440);AstV阳性率为1.82%(8/440)。混合感染以RV合并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92.86%。结论 RV、EAdV和NV是引起深圳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毒致病原,混合感染以RV联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临床上应根据所感染病原体制定有针对性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静薇  吕艳  黄杰 《西部医学》2015,27(1):125-127
目的了解本地区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8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结果在1388份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阳性标本281例,阳性率为20.24%;其中12月份和1月份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8.67%和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至2岁年龄段共1039例婴幼儿中有236例RV阳性标本,占22.7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检出的RV阳性标本中有男性患儿158例(19.95%),女性患儿123例(20.64%);患儿性别和感染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RV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每年冬季12月~次年1月份最为集中,其中6个月至2岁年龄段为婴幼儿RV感染的高峰期。对腹泻患儿有必要进行轮状病毒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6.
报告用聚丙酰凝胶电泳同时检测225份腹泻粪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RV)和腺病毒(Ad)的结果。在秋冬季收集的婴幼儿腹泻标本中,以检出 RV 为主,且流行优势株在不同年份出现明显变化,但 Ad 的检出率也高达11.2%;在夏季收集的成人腹泻标本中,以检出 Ad 为主,检出率为39.4%,且发现有核酸分子量不同的 Ad 同时流行。结果表明,除 RV 外,Ad 也是我国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呼和浩特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内蒙古自治区哨点医院监测系统及儿童病毒性腹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法对2016—2020年呼和浩特市病毒性腹泻哨点医院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及病原检测。结果 采集2016—2020年呼和浩特市5岁以下儿童因腹泻住院病例的粪便标本1 348份,阳性标本557份,阳性率为41.32%,男女比例为1.45∶1。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Rotavirus, RV)和诺如病毒(Norovirus, NV),其次为札如病毒(Sapovirus, SV)、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 EAdV)和星状病毒(Astrovirus, AstV),不同类型病毒感染的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86,P<0.05)。RV、NV和SV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的年龄为0~<36月龄。RV和NV的感染高峰主要在10~12月和2~4月,SV和EAdV感染的高峰主要在2~4月和8~10月,AstV感染的高发季节为12月。结论 呼和浩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2013至2014年西宁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数据分析掌握其流行现状。方法收集青海省儿童医院,青海省红十字医院2013年至2014年5岁以下腹泻门诊患儿粪便标本191份,采用多重,巢式PCR方法同时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RV),诺如病毒Norovirus(N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扎如病毒sapovirus(SAV)和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EADV)核酸检测。结果 191份粪便标本中,5种病毒感染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4.55%,8.38%,2.62%,4.71%,2.62%,96份样本至少检出一种腹泻病毒核酸,其中91份检出单一病毒核酸,5份是双重感染。结论2013至2014年西宁市5岁以下儿童的RV检测阳性率最高,NV次之,SAV在次,ASTV和EADV阳性率最低,另外还有混合感染现象。今后应加强婴幼儿腹泻监测,并关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流动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241例流动儿童腹泻患者的人口资料学以及粪便标本,利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检测轮状病毒(RV),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诺如病毒(NVs)、星状病毒(AstV),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腺病毒(AdV)。结果 241例患者粪便标本中RV、NVs、AdV、AstV4种病毒总检出率为56.0%(135/241),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3.6%(105/241)、11.2%(27/241)、7.9%(19/241)、6.6%(16/241)。27株NVs阳性毒株均为GII-4;19株AdV中14株为AdV-41型,并有AdV1、2、3、31型的散在感染;AstV感染15株,均为AstV-1型。结论病毒为流动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他依次为NVs、AdV和AstV。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太原市5岁以下住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A组轮状病毒(R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和RV血清型别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RV感染性腹泻的防治和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山西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组RV抗原,半巢式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结果 989份样本中A组RV检测阳性率为49.5%;2010—2012年分别为53.6%,41.2%,53.0%。RV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2月之间(65.8%92.0%)。RV感染95.5%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在1392.0%)。RV感染95.5%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在1318个月龄段患儿中RV检出率最高(65.6%)。RV流行株2010年以G3P[8]为主(58.8%);2011年以G3+9P[8](30.6%)、G9P[8](28.7%)、G3P[8](25.0%)三种为主;2012年以G9P[8](60.9%)为主。未检出G4、G8、P[10]、P[11]。世界各地常见组合G9P[8]、G3P[8]、G2P[4]、G1P[8]共占78.6%。结论 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主要的病原之一,G9取代G3在本地区主要流行,以G9P[8]为主要优势株。对RV血清型保持系统性的连续监测对RV疫苗在太原的应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孝感市中心医院1个月~5岁之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该院2008~2010年住院部儿科及感染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在1813例腹泻的患儿粪便中检查536例RV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9.6%;其中秋季779例,检出RV阳性标本320例,占41.2%;冬季544例,检出RV阳性标本174例,占32%;年龄段在0~0.5岁婴幼儿感染率达到26.2%;0.5~2岁婴幼儿感染率为46.7%,随着年龄增大,轮状病毒感染率随之降低。结论 RV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个月~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组,每年秋冬季为感染高发期。从粪便中检测RV抗原,对婴幼儿感染性与病毒性腹泻的早期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病毒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分布,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一定的抽样间隔随机选取2014—2016年闵行区2家监测点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病例开展调查采样,同时用real-time PCR方法对采集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RV)、诺如病毒(norovirus,NV)、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AD)、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札如病毒(sapovirus,SaV)检测。结果  两家医院共监测到腹泻病病例11 243例,2014—2016年分别为3 213、3 600和4 430例。803例病例的粪便标本开展病毒检测,其中309例检出阳性,检出率为38.48%;RV、NV、AD、AstV及SaV均有检出,以NV为主(207例,66.99%),其次为RV (77例,24.92%)。结论   2014—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病毒性腹泻病感染病原以NV为主,季节高峰较为明显,应在流行季节开展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管惠彬 《四川医学》2012,33(7):1291-1293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方法随机整理收集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门诊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及免疫胶体金方法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 256份门诊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病原微生物136例,总检出率53.51%,其中病毒检测阳性99例(38.67%),轮状病毒感染检测阳性86例(33.59%),致病菌37例(14.4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好发于9~2月。对夏秋季及有不洁饮食的婴幼儿腹泻应注意细菌学监测,便于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和浩特地区婴幼儿HuCV、HAdV及HAstV腹泻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以便掌握呼和浩特地区以上3种病毒性腹泻的三间分布特征、检出率及临床流行特点。方法本次研究拟收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59月龄的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406份,对所收集的腹泻患儿标本分别进行HuCV、HAdV及HAstV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测,使用RT/PCR、PCR方法筛查并对其进一步进行基因分型及基因测序。结果 406份粪便标本中3种病毒中阳性检测率依次为A组HuCV检出率24.38%(99/406),B组HAdV检出率10.10%(41/406),C组HAstV检出率5.91%(24/406)。基因分型中呼和浩特地区以NVGⅡ/4基因型中的2006b为主要流行株,其次为NVGⅡ/3。结论探究流行性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加强对不同地区流行性病毒持续监测对预防暴发流行、指导当地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梅州市小儿腹泻中病毒性感染的病原。方法2008年4月~2009年3月先后到梅州市各医院收集568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检测,轮状病毒用酶免疫试验,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检测。结果在568份标本中,轮状病毒(RV)阳性238份,阳性率为41.9%。7月~1岁年龄段的患儿星状病毒阳性率较高;12月~1月份星状病毒阳性率较高。结论在梅州地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是复杂的,轮状病毒的感染最为严重,其中杯状病毒与星状病毒的病例也占用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浙江省急性腹泻患儿的常见病毒组成.方法 采集5岁以下(≤5岁)急性腹泻患儿的811份粪便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RV),应用多重PCR方法同时检测B/C组RV、诺如病毒(NoV)、札如病毒(SaV)、肠道腺病毒(AdV)、星状病毒(AstV),并利用RT-PCR对RV的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结果 811份粪便样本中,RV、NoV、SaV、AdV 及AstV总的阳性比例分别为25.52%、18.37%、4.44%、2.71%和1.23%;65份(8.01%)混合感染标本中以RV和NoV混合感染所占比例最大(56.92%); 116份RV的G/P分型中,G3型(37.93%)、G1型(32.75%)和P[8]型(57.76%)是RV的优势型别,且G3/P[8](27.59%)是混合感染最主要的组合.结论浙江省五种常见腹泻病毒及其混合感染的流行状况,为临床治疗和疾病监测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顺德地区腹泻儿童轮状病毒(RV)和肠道腺病毒(EAds)感染情况.方法 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腹泻儿童粪便中的轮状病毒(A组)和肠道腺病毒抗原.结果 436例腹泻儿童粪便检测中,RV阳性231例(53.0%),男、女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EAds阳性17例(3.9%),女性感染率比男性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11月至次年1月的高发季节中,12月份RV的阳性率最高,为61.0%,与11月和1月比较均都有显著性差异,≥1~<2岁和≥2~<3岁组RV感染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5%和63.3%,而3个月份和不同年龄组的EAds阳性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顺德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是RV,12月是高发月份,≥1~<3岁是儿童感染的高发年龄,而EAds腹泻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18.
许敏 《西部医学》2010,22(9):1628-1629
目的探讨A群轮状病毒(RV)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特征。方法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分别在秋、冬、春季节,对151份有腹泻症状的婴幼儿粪便进行A群RV检测。结果在151份有腹泻症状的婴幼儿粪便中检出57例RV阳性标本,阳性率37.7%;其中1、2月份检出30例RV阳性粪便,占52.6%;0.5~2岁年龄段RV阳性33例,占57.9%;57例RV阳性中检出男性RV阳性30例,占52.6%;女性RV阳性27例,占47.4%。结论由A群RV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腹泻主要集中在每年春季1~2月份,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为A群RV感染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2012年1~12月,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和新生儿科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样本437份,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RV)和腺病毒(ADV)抗原。结果 437份粪便样本中RV检出率为20.4%(89/437),ADV为2.3%(10/437);维吾尔族患儿的RV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和其他民族(P〈0.05);两种病毒均以感染1岁以下婴儿为主;RV感染的高发季节为春秋季,ADV感染的高发季节为夏季。结论 RV是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发病高峰在春秋季;腺病毒感染在婴幼儿腹泻中的致病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中是否存在人类杯状病毒(HuCV)感染并初步探讨其感染水平。方法用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266份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中诺沃克样病毒(NLV)的rNV、rMX和r387特异性IgG抗体和粪便标本中的HuCV RNA并将扩增目的产物同基因文库中的病毒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中的rNV、rMX和r387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0%、51.5%和71.1%。腹泻高峰期收集的100份散发非菌性胃肠炎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HuCV4株,均为NLV。在广州某学校暴发型非细菌性胃肠炎患者的10份标本中检出NLV3株。结论广州地区存在NLV引起的散发和暴发性非菌性胃肠炎,当地儿童在婴幼儿期即获得NLV感染,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