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7 例(169眼)经泪道冲洗无效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根据年龄分成四组,采用一体式泪道冲洗探针进行泪道探通术,一次探通失败者1周后行第2次探通,观察每组治愈情况并行3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 2月龄以下组,11眼治愈10眼(90.91%);2-4月龄组,81眼治愈79眼(97.53%);4-6月龄组,59眼治愈57眼(96.61%);6月龄以上组,18眼治愈16眼(88.89%).先天性泪道阻塞169眼行泪道探通术,1次治愈151眼(89.35%),总治愈率95.86%,其中2-4月龄组一次性探通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最有效的方法 之一, 2-4月龄是进行泪道探通术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提高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治愈率。方法:85例患儿中,5例经过2~4周的泪囊按摩结合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治疗后流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22例经3~6次单纯泪道冲洗结合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后流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其余58例经单纯泪道冲洗无效后予以无麻下4号半无损伤泪道冲洗针头进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先天性泪道阻塞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泪囊按摩、单纯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治疗,治愈85例(100%)。结论:以上85例先天性泪道阻塞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泪囊按摩、单纯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不复发,避免了泪道插管,放置硅胶管等复杂手术,方法简便、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术治疗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7月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7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治疗的效果。结果:不同月龄组患儿经过泪道探通术治疗后结果表明,4~6个月龄组1次性泪道探通的治愈率与总治愈率在3组中均最高,分别为96.23%和98.11%,比较显示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泪道探通成功的患儿均获得6~18个月的随访,无1例复发。无假道形成,无皮下水肿,无感染或泪小点撕裂等并发症。结论:小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应积极早期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泪道探通术。而最佳的治疗时机是在患儿4~6个月龄时,其间1次探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方法.方法 治疗先天性婴幼儿泪道阻塞患儿75例.1-3个月内患儿采用内眦部(泪囊区)按摩法,大于3个月龄患儿采用泪道加压冲洗法,隔日1次,累计次数超过5次仍不通者,3个月后采用泪道探通术.结果 8例8只眼经泪囊区按摩通畅,占7.77%;50例68只眼泪道加压冲洗法治疗通畅,占66.01%;17例27只眼用泪道探通法治疗通畅,占26.22%;总有效率100%.结论 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梅 《海南医学》2011,22(8):98-99
目的 探讨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76眼婴儿泪道阻塞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应用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其治疗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经治疗后76眼一次探通成功70眼(92.1%),二次探通成功2眼(2.6%),三次探通成功1眼(1.3%),3眼(3.9%)经三次...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对2个月内泪道阻塞患儿采用泪囊按摩法,大于2个月龄患儿采用泪道加压冲洗法,冲洗日超过15d仍不通者采用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泪囊区按摩的方法通畅者13例,用泪道加压冲洗法治疗通畅133例(147眼),占59%;用泪道探通法通畅78例(94眼),占35%。认为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术治疗大于2个月龄患儿效果好,泪囊按摩法适合治疗2个月内泪道阻塞患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在先天性泪道阻塞探通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先天性泪道阻塞泪道探通后,使用玻璃酸钠注入泪道。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1年,治愈33眼(97%),未愈1眼(3%),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先天性泪道阻塞探通术中注入玻璃酸钠,能有效防止探通术后组织黏连,明显提高泪道阻塞治愈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陈笑慈  苏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25-1126
目的探讨小儿泪道狭窄和阻塞泪道冲洗+探通术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眼科门诊1岁-4岁泪道狭窄和阻塞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泪道冲洗+探通术1次治愈率为71%,2次治愈为22.8%,3次治愈为6.2%.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泪囊挤压按摩法对较大患儿效果不明显,泪道冲洗+探通术行1次治疗无法治愈,行2-3次泪道冲洗+探通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新生儿泪囊炎泪道阻塞的最佳治疗途径.方法:对89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术联合氧氟沙星凝胶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结果:本组89例106眼全部治愈,其中治疗1次治愈70只眼(66.0%),2次治愈29只眼(27.4%),3次治愈6只眼(5.7%),3次以上治愈1只眼(0.9%).结论: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泪道阻塞,采取冲洗式泪道探通术联合氧氟沙星凝胶填充,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应作为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泪道阻塞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唐炉高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984-2985
目的探讨空心泪道探针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年龄4个月~10个月的173例(200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空心泪道探针和传统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术,观察术后2组患儿的疗效、并发症。结果术后2组疗效、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空心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鼻泪道阻塞探通术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先天性鼻泪道阻塞泪道探通术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年龄为2~48个月的450例先天性鼻泪道阻塞患儿行泪道探通术,按月龄分组观察,分析研究。结果:450例中探通治愈436例,治愈率96.9%,好转14例,占3.1%。2~6月龄探通率100%,7~12月龄探通率94.9%,13~48月龄探通率75%。结论:影响先天性鼻泪道阻塞探通术的因素主要是年龄、阻塞类型、操作手法。  相似文献   

12.
黎波 《华夏医学》2009,22(4):675-676
目的:探讨泪囊按摩、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59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病例先行按摩泪囊治疗,未愈者进一步行泪道冲洗术,仍无效者改行泪道探通.结果:治愈率泪囊按摩为16.9%,泪道冲洗为34.7%,泪道探通为90.6%.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效率更高,是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的积极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方法和时机。方法:对168例179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症状分阶段采用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及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以溢泪症状完全消失作为治愈指标。结果:8眼经按摩治愈,治愈率为4.46%,11眼经泪道冲洗治愈,治愈率为6.54%,余160眼经改良泪道探通术治愈155眼,治愈率为96.24%。结论: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92例103只眼,观察疗效.用前端钝圆的6号探通针.探通时需助手固定好患儿头部及四肢.主要选择下泪小点.结果103眼中,102眼治愈,治愈率为99%,其中1次探通成功为95眼,2次探通成功7例,1眼未愈.结论泪道加压冲洗、泪道冲洗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王唯  沙颖  王飞宇 《吉林医学》2008,29(4):314-31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临床治疗的最佳时机和有效方法。方法:对1106例(1330眼)先天性泪道阻塞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病病因、治疗等特点。对其按摩滴药,泪道冲洗法疗效不显著,进行泪道探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将采用自制泪道探通针,取牙科5、6号麻醉针头,去针尖留5~6cm长度,尖端磨圆钝即成,其特点可注射药液,使泪道探通和泪道冲洗一次完成。结果:在1106例(1330眼)用按摩滴药法、冲洗泪道法,共治愈120例,对疗效不显著986例,1026眼行泪道探通术。经1—3次探通,6个月以下和6个月以上两组患儿疗效分布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98.44%。结论:先天性泪道阻塞按摩滴药、泪道冲洗法能使部分患儿治愈,但是多数病例系泪道膜性阻塞,应尽早采用泪道探通术。笔者认为只要连续冲洗3次以上未通畅者或冲洗后溢脓缓解,但停止冲洗后溢脓加重,年龄大于40d者可考虑行泪道探通术。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探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雅  王建华 《北京医学》2001,23(2):91-93
目的 观察246例(315只眼)可疑先天性泪道阻塞并行泪道冲洗及探通术的病例。对方法及疗效作一探讨。方法 对可疑患儿行泪道冲洗及探通术。患眼局部麻醉后,清洗消毒,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并冲洗泪道之后,以探针从泪小点进针,沿泪道走行直达下鼻道。1周后复诊,必要重复治疗。结果 315只眼中,288只眼(91.4%)为泪道阻塞(泪道阻塞合并泪囊炎174只眼,泪道阻塞97只眼,单纯泪小点膜闭17只眼),泪道狭窄27只眼(8.6%)。治愈306只眼,治愈率97.1%。结论 泪道冲洗及探通术对先天性泪道阻塞有切实疗效,且在临床上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陈丽丽 《广州医药》2011,42(3):74-76
目的 探讨婴幼儿泪道探通术及其护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泪道阻塞的1150例婴幼儿行泪道探通术,对患儿术中及术前,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对1150例泪道阻塞的患儿行泪道探通术,1058例1次探通获得治愈.65例经过2次探通获得治愈,8例经过3次探通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18.
周红星  李俊宁 《华夏医学》2008,21(2):294-295
目的:探讨个性化治疗小儿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1例106眼小儿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探通术及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注药,观察泪道引流泪液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治愈86眼一次探通成功,19眼经第2次探通成功,1眼失败。一次治愈率81.13%,有效率为99.05%,无效0.95%。结论:泪道探通术及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注药治疗小儿泪道阻塞简便、快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术在先性鼻泪道阻塞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我科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288例338只眼,经局部抗感染治疗,局部按摩、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术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局部按摩法治愈率31%,泪道冲洗3.5%,冲洗探通98%。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根据挤压患儿泪囊区自下泪小点是否有浓液或脓液的多少,根据婴幼儿不同月份,采用不同的最佳治疗方法,一般情况早期按摩;3个月泪道冲洗;4~5个月泪道探通术疗效最佳,不排除个别患儿泪囊炎轻重情况决定不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冲洗式泪道探针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新生儿泪囊炎324例(358眼)采用冲洗式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结果 一次性探通治愈341眼占95.25%,第二次探通治愈14眼占3.91%.第三次探通治愈1眼(0.28%),未愈2眼(0.56%),转北京儿童医院治疗.术中发生泪小点轻度撕裂2例(0.62%),形成假道1例(0.31%).无眼球损伤,未发生感染及窒息.随访0.5~2年均无复发.结论 冲洗式泪道探针应用于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