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岩斜型脑膜瘤的手术切除相当困难 ,本文对经颞下 -乙状窦前入路切除该区肿瘤作一评价。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4年 11月~ 1996年 1月经颞下 -乙状窦前入路切除的巨大岩斜型脑膜瘤 5例。  结果 :5例患者中 ,全切除 3例 ,其中 2例恢复良好 ,1例术后偏瘫和多脑神经麻痹 ;因肿瘤与脑干不能分开而行肿瘤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各 1例 ,其中 1例遗留永久性动眼神经麻痹 ,另 1例术后长期昏迷。  结论 :经颞下 -乙状窦前入路切除该区肿瘤具有以下优点 :1.到达岩斜区最直接、路径最短 ;2 .手术野开阔 ,显露良好 ;3.可多视角操作 ;4 .只需很轻的脑牵拉。肿瘤不能全切除和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 ,肿瘤包裹了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及侵犯了软脑膜 ,使肿瘤与脑干间失去蛛网膜界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膜瘤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方法在传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的基础上,离断颧弓切除Labbe氏静脉前颞下回脑组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7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肢体轻瘫2例。面神经和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各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8~36个月,2例恢复良好,4例生活自理,1例生活需要照顾。结论改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掌握,特别适用于中上斜坡脑膜瘤手术,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颞下一经小脑幕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膜瘤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方法 在传统颞下一经小脑幕人路的基础上,离断颧弓切除Labbe氏静脉前颞下回脑组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7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肢体轻瘫2例.面神经和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各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8~36个月,2例恢复良好,4例生活自理,1例生活需要照顾.结论 改良颞下一经小脑幕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掌握,特别适用于中上斜坡脑膜瘤手术,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岩尖斜坡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岩尖斜坡区脑膜瘤手术入路和手术效果。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1例岩尖斜坡区脑膜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和MRI的表现分为三种类型:Ⅰ型5例,主要向中颅窝生长(包括海绵窦);Ⅱ型4例,主要向后颅窝生长;Ⅲ型12例,骑跨岩骨分别向中、后颅窝生长。额颞开颅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肿瘤5例。颞枕开颅颞下小脑幕入路切除肿瘤4例,乙状窦前入路10例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11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Ⅰ型岩斜坡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Ⅱ型岩斜坡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Ⅲ型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1例。结论:Ⅰ、Ⅱ型多数能全切除,术后效果良好;若Ⅰ型岩斜坡脑膜瘤侵犯海绵窦则难以全切除,术后容易并发动眼神经损伤。Ⅲ型岩斜坡脑膜瘤全切除非常困难,乙状窦前入路是Ⅲ型岩斜坡脑膜瘤最佳的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应用经岩乙状窦前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患者女性,57岁,头颅MR提示鞍区、左侧蝶骨嵴、岩斜区巨大肿瘤,大小为6.5cm×6.5cm×3.7cm。手术通过左侧开颅经岩乙状窦前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次全切除,解除对于脑干及后组颅神经的压迫,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经岩乙状窦前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处理跨前中后颅窝的大型岩斜区脑膜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科1997年8月~2006年3月经显微切除19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主要采用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入路3种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63.2%),5例次全切,2例大部分切除,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娴熟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岩斜坡区脑膜瘤的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岩斜区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经改良颞下岩骨嵴入路切除此类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岩斜区表皮样囊肿患者采用改良经颞下岩骨嵴入路的治疗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改良经颞下岩骨嵴入路创伤小、操作简便、暴露充分,可适用于岩斜区表皮样囊肿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王仲伟  陈坚 《医学综述》2001,7(10):601-602
经岩骨入路切除岩骨斜坡区 (下称岩斜区 )肿瘤已有近百年历史。 190 4年Fraenkel[1 ] 首次报道了枕下 -经迷路入路切除听神经瘤 ,1977年Hakubu[2 ] 据此改为经岩骨 -经小脑幕入路做斜坡脑膜瘤全切除术 ,术中保留迷路。 1988年AlMefty等在应用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时提出了乙状窦前入路到达岩斜区。目前 ,乙状窦前迷路后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已公认为到达岩斜区的最佳入路。1 辅助检查乙状窦前入路标志是乙状窦前打开硬膜 ,保留迷路及耳蜗[3 ] 。因此 ,相关的辅助检查对病变的诊断和指导手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外科治疗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至2000年6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岩斜区肿瘤。12例肿瘤直径大于4cm。采用6种手术入路:颞下-小脑幕;天幕上下联合;颞下-乙状窦前;枕下乳突后;枕下远外侧;额眶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71%),术后恢复良好者11例(65%),术后新增颅神经损害6例(35%)。结论:选择和掌握适合的颅底手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岩斜区肿瘤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条件下以颞下经小脑幕岩骨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均选择颞下经小脑幕岩骨嵴入路,其中7例联合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果:对术后肿瘤切除程度根据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3例;Ⅳ级切除8例。术后出现昏迷2例;面神经功能小于Ⅲ级7例;眼球运动障碍11例;听力障碍2例;肢体肌力下降3例;颅内感染2例;死亡1例。15例随访6Ⅱ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3例;Ⅳ级切除8例。术后出现昏迷2例;面神经功能小于Ⅲ级7例;眼球运动障碍11例;听力障碍2例;肢体肌力下降3例;颅内感染2例;死亡1例。15例随访630个月,术前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大部分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期内10例无肿瘤复发及残余肿瘤进展,5例肿瘤明显复发再次手术。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岩骨嵴入路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重要方式,具有暴露满意、手术创伤小的优点。联合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进一步增大幕下的暴露范围。对于无法全切的SimpsonⅢ级以上肿瘤,术后可辅助γ刀放射治疗抑制残余肿瘤进展,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包裹大动脉的颅底中央区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对包裹重要脑动脉的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颧弓入路手术治疗 9例颅底中央区巨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 ,肿瘤位于前床突、鞍结节、鞍隔、海绵窦区、岩骨尖及斜坡等广泛区域并完全包裹 1支以上的脑动脉。结果  6例脑膜瘤获得了全切除 ,3例脑膜瘤获得次全切除 ,1例的精神症状及记忆力减退症状加重 ,2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 ,无手术死亡 ;随访 12月至 8年 ,1例术后 4 1月肿瘤复发。结论 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显微外科技术应用 ,大多数颅底中央区包裹重要脑动脉的巨大脑膜瘤可以获得成功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采用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将岩斜区脑膜瘤分块行全切或部分切除.结果 9例病例中肿瘤全切6例,占66.6%;次全切除2例,占22.2%;大部分切除1例,占11.2%.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7例随访,平均20个月.6例正常生活,1例生活自理.MRI随访5例,未见肿瘤复发或再生长.结论 采用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能提高该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后颅窝肿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Lan Q  Qian ZY  Chen J  Liu SH  Lu ZH  Hu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19-223
目的 探讨锁孔手术入路应用于后颅窝肿瘤手术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后颅窝肿瘤患者43例,其中CP角肿瘤20例(听神经瘤18例、脑膜瘤、室管膜瘤各1例)、岩斜区脑膜瘤8例、桥脑肿瘤6例(胶质瘤3例、转移癌2例、胶质增生1例)、四脑室肿瘤4例(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各2例)、小脑半球肿瘤3例(转移癌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天幕缘脑膜瘤、枕大孔.鞍区.CP角胆脂瘤各1例。根据肿瘤解剖位置及其特性,选择颞下、乳突后或枕下正中锁孔入路进行手术切除。结果 43例肿瘤全切除37例(86.0%),次全切除5例(11.6%),大部分切除1例(2.3%)。无与锁孔入路相关并发症出现。18例听神经瘤患者均肿瘤全切除,面神经解剖保留15例(83,3%),其中1例患者手术后第2天因脑干水肿死亡。8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5例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其中2例患者术后遗有轻度偏瘫,1例有轻度面瘫。6例桥脑肿瘤患者,3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其他患者肿瘤均全切除,除1例巨大胆脂瘤患者复视在术后无明显好转外,无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锁孔入路进行后颅窝肿瘤手术具有安全、简捷、微创的效果,是神经外科手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入路的改良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昏迷 1 例,新出现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岩斜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采用颞-枕下-经岩骨入路切除岩骨斜坡区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116例岩斜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方法,所有病人均采用颞-枕下-经岩骨入路切除肿瘤,其中采用经迷路后-乙状窦前入路110例,经乙状窦入路2例,经迷路-乙状窦前入路2例,经颧弓-经岩骨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5例(64.7%),次全切除33例(28.4%),大部切除8例(6.9%)。手术死亡3例,占手术总数2.6%。结论颞-枕下-经岩骨入路适用于病变位于斜坡中线部位,或肿瘤横跨颞骨岩部内侧,侵及中、后颅凹和累及海绵窦、三叉神经切迹(Meckel凹陷)肿瘤的切除,该方法在术中对岩骨斜坡区能够获得良好的暴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昏迷 1 例,新出现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岩斜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7.
岩斜区脑膜瘤由于位置深在,邻近脑干、基底动脉、Ⅲ-Ⅻ颅神经和海绵窦等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大[1]。随着颅底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岩斜区手术入路朝着微侵袭方向发展,成功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报道日渐增多[2,3,4,5]。作者自2005年6月~2012年10月,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对岩斜-后海绵窦区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该入路解决该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探讨它在处理岩斜-后海绵窦区病变时的局限性。方法应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湿性头颅标本10例20侧,模拟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对岩斜-后海绵窦区进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可以清楚暴露小脑幕上中颅底及后海绵窦结构,切开小脑幕后可以暴露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环池、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顶部、大脑后动脉、中脑的前外侧部等结构。但由于岩骨嵴的阻挡,无法观察岩骨后颅窝面。结论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完全能达到传统颞底大骨瓣开颅对岩斜-后海绵窦区的暴露范围,同时具有创伤小、易于操作的优点,但处理基底位于岩骨后颅窝面的大型岩斜区肿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的外科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3种手术方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入路)配合神经内镜及电生理监测切除岩斜区肿瘤49例,观察其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岩骨乙状窦前入路11例,肿瘤全切8例,出现新的神经损伤4例,术后改善3例,症状同术前4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18例,肿瘤全切12例,出现新的神经损伤4例,原有神经损伤加重2例,术后改善5例,同术前7例;乙状窦后入路20例,肿瘤全切18例,原有神经损伤加重5例,术后改善8例,症状同术前7例;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入路是处理所有岩斜区肿瘤的3种首选的基本入路,扎实的显微解剖基本功、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配合使用神经内镜及术中电生理监测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小脑幕脑膜瘤显微手术的经验和教训,以利提高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经颞枕硬膜内入路,枕部经小脑幕与枕下联合入路,枕下内侧入路、旁正中入路,均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死亡1例,共济失调1例,构音障碍和饮水咳呛1例,5例痊愈。结论:小脑幕脑膜瘤切除应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手术时必须切除窦内肿瘤,在切除肿瘤侵入的横窦前、必须有血管造影完全闭塞的证据。脑干随近的肿瘤先行包膜内切除,后切除肿瘤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