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临床资料Ij一般资料本组98例,男兀例,女22ioJ,年龄在20岁以下者对例,ZI~35”岁者N例,36~55岁者对例,56岁以上者20例。本组病例以发热(86响)和右上腹痛(68例)、肝肿大门0例)、肝区压痛和肝触痛(60例)为主,77例病人有白血球升高。12诊断依据除临床表现外,超声探查均有典型的肝内液手段出现。x线检查肝阴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右叶脓肿可使右隔肌升高,运动受限,有时出现右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I3治疗方法本组病例手术治疗53例(占540),穿刺抽脓15捌(占15.3o),保守治疗3O例(占3O.6%)。全组死亡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DLA)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疗策略。方法:对19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DL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分析。观察指标包括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脓肿分布以及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19例DLA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多见于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明显腹痛并不常见(26.3%),细菌培养阳性率低(36.8%)。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意义重大。单纯抗生素治疗13例.B超下脓肿穿刺5例,外科脓肿切开引流1例。18例康复,治疗总有效率达94.8%。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早期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及适时脓肿引流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缺血状态下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3年-2008年收治的68例肝脓肿病例,其中无明确肝脏缺血临床依据的病例56例,有明确肝脏缺血临床依据的病例12例,比较分析其临床诊疗情况。结果:本组68例患者中,56例未合并肝脏缺血患者,行开腹手术引流34例;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13例;抗菌药物治疗后完全吸收8例,临床治愈54例,病重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l例,合并肝癌病重死亡1例(死亡率3.57%)。合并肝脏缺血的12例患者,均经过长期抗茵药物治疗,脓肿无完全液化,多分隔,无法通过脓肿穿刺引流或手术引流治愈,反复发作,最终死亡5例(死亡率41.6%),行肝叶切除术后痊愈7例。讨论:临床难活性肝脓肿除考虑胆道并发症和糖尿病等因素外,应考虑有无合并肝脏缺血的因素存在,如通过影像学检查有明确合并肝脏缺血因素存在的临床依据,在患者病情乎稳时尽早行病灶所在肝叶的切除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诊治进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45例肝脓肿患者的住院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结果 45例患者平均年龄62.8岁,临床表现中最多见为发热(42例,93.3%),其次为寒战(28例,62.2%)和上腹痛(22例,48.9%),大部分患者血白细胞升高(41例,91.1%),并有肝功能异常(33例,73.3%).胆系疾病(35例,77.8%)和糖尿病(23例,51.1%)是主要易患因素.首选诊断方法为B超及CT检查(诊断率达95.5%),但有2例患者(8.9%)通过B超、CT及MRI检查仍未获确诊,需行经皮肝穿刺或手术剖腹探查.11例脓液培养和16例血培养阳性,21例患者(46.7%)细菌培养阴性.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要病原菌(59.3%).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菌较为敏感;万古霉素、替卡西宁及阿米卡星对革兰阳性菌较为敏感.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经皮肝穿刺引流及抗生素+手术脓肿切开引流.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的平均患病年龄明显增大,临床特点多样,病原检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见,胆系疾病和糖尿病是其最主要的易患因素.应根据患者个体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6.
胡大明 《海南医学》1999,10(2):85-85
我院1994年-1998年收治细菌性肝脓肿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用例肝脓肿中男朋例,年龄18-68岁,平均38岁。肝右叶单发15例.左叶3例,多发性2例。病史表现为发热18例,肝区疼痛17例,肝区饱满有局限性腹膜炎12例。WBC>10x109/L16例,<10x109/M例。入院时确诊18例,误诊2例。三次B超发现脓肿15例,反复多次B超或结合CT发现脓肿5例。考虑胆源性感染17例,血行感染2例,原因不明的感染三例。9例做脓液细菌性普通培养.其中大肠杆菌5例,金葡菌三例,其它菌2例,阴性1例。显.2治疗方法:单纯抗生素治疗9例…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肝脓肿是农村常见病。目前胆道感染已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3年(1983—1985)来收治的50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40例,女10例,男女之  相似文献   

8.
9.
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和超声引导穿刺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肝脓肿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本文对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人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6月-2007年8月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人细菌性肝脓肿病例。结果65例细菌性肝脓肿中合并2型糖尿病16例,胆石症、胆囊炎13例,主诉以发热为主,37例(56.9%);B超仍是细菌性肝脓肿诊断的首选,本组中65例选择使用B超诊断,诊断符合率95.4%;CT诊断60例数,诊断符合率100%;单纯抗生素治疗18例(27.7%),抗生素+经皮穿刺抽脓39例(60%),抗生素+经皮穿刺置管术2例(3.1%),抗生素+肝叶切除6例(9.2%)。结论老年人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的合并疾患是糖尿病,胆石症、胆囊炎;脓腔形成后的老年人细菌性肝脓肿,首选B超引导经皮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1.
80例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探讨近年来肝脓肿的病因、病原菌及治疗方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2002年80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脓肿大小及转归。结果:肝脓肿多见于中、老年人,以右肝叶多见。手术引充29例(36.25%),穿刺引流19例(23.75%),保守治疗31例(38.75%),肝左外叶切除1例。隐源性肝脓肿构成比明显上升(50%),胆道疾患仍为重要致病因素(31.25%)。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增加(51.25%)。结论:糖尿病已成为肝脓肿患者(特别是隐源性患者)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易患因素;克雷白杆菌成为引发肝脓肿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治疗方法选择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2.
13.
1985年以来,我们对25例细菌性肝脓肿采用经腹腔切开引流法,治愈率达100%。现将1985年前肝脓肿手术病例随机抽调25份,共同做一对比分析。一般资料:1985年前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4~20岁4例,21~40岁16例,41岁以上5例。1985年后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4~20岁5例,21~40岁12例,41岁以上8例。发病年龄及性别无显著差别,男:女=3:2到15.3:3,均以21~40岁年龄组为多。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肝脓肿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诊治的67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热、右上腹胀痛、肝区叩痛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不同程度升高,B超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以及经皮脓肿穿刺和/或置管引流而治愈.讨论: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7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1-2005年诊治的7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寒战、高热、右上腹胀痛、肝肿大、白细胞计数升高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B超首诊阳性率达94%以上,大部分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抽脓和(或)置管引流而治愈,经腹切开引流和肝部分切除术仍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宜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B超和CT/MRI检查,外科治疗采用B超引导肝穿刺置管引流、手术切开引流或加大网膜填塞、腹腔镜置管引流、肝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2年我院收治的76例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诊治的有关资料。服用中药及抗生素11例(14.5%),穿刺引流28例(36.8%),穿刺置管引流30例(39.5%),手术引流7例(9.2%)。结果 56例(73.7%)的病例来自胆道感染,43例(56.6%)的病例患有糖尿病。寒战发热、肝区疼痛及白细胞增高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全部病例治愈。结论 治疗细菌性肝脓肿需据类型、大小、位置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DLA)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疗策略。方法:对19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DL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分析。观察指标包括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脓肿分布以及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19例DLA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多见于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明显腹痛并不常见(26.3%),细菌培养阳性率低(36.8%)。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意义重大。单纯抗生素治疗13例,B超下脓肿穿刺5例,外科脓肿切开引流1例。18例康复,治疗总有效率达94.8%。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早期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及适时脓肿引流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方法 介绍细菌性肝脓肿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论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