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母乳和配方奶粉中的脂肪为处于成长发育中的婴幼儿提供着主要的能量,同时对于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起到关键的作用。棕榈酸是母乳脂肪中最重要的饱和脂肪酸,棕榈油在人体代谢时产生棕榈酸,因此长期以来婴儿配方奶粉中普遍添加棕榈油。母乳含有的棕榈酸不同于配方奶粉中的棕榈油。但是,最新研究表明配方奶粉中的棕榈油代谢时产生游离的棕榈酸,易与肠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钙皂,导致大便变硬,引起喂养儿便秘。本研究将观察改用未添加棕榈油的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的大便性状与使用含有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儿的大便情况。方法总共有0~12个月的喂养儿6313例,分为未添加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组和含有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组,接受平均超过60d喂养后大便性状观察。家长在家记录大便性状。大便性状的观察指标主要是: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和大便时有无哭闹。每月随访1次,共3次。医生随访后填写CRF表格。结果未添加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组大便性状的各项指标和含有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未添加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组较含有棕榈油配方奶粉的喂养组的大便性状有明显改善,证明未添加棕榈油配方奶粉不易引起便秘,受到广大家长欢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含棕榈油配方奶粉喂养对婴儿大便性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1~4个月健康足月儿1 166例,分为不含棕榈油配方奶粉喂养组和含棕榈油配方奶粉喂养组,喂养时间>60 d,观察喂养后婴儿大便性状.观察指标: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和大便时有无哭闹.婴儿家长在家记录大便性状.儿童保健医师随访1次/月,共3次.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喂养不含棕榈油配方奶粉婴儿的大便次数、性状、颜色与喂养含棕榈油配方奶粉婴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婴儿大便时哭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含棕榈油配方奶粉喂养组较含棕榈油配方奶粉喂养组婴儿大便性状有明显改善,未添加棕榈油配方奶粉不易引起便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妈咪爱改善配方奶粉喂养小婴儿大便性状的效果。方法:122例30~60天小婴儿,其大便性状为Bristol 3型大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妈咪爱口服,对照组增加温开水摄入量;分别第3天及第6天记录小婴儿大便性状。结果:第3天观察组大便性状改善发生率为70.96%,对照组为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6天观察组大便性状改善发生率为90.32%,对照组为1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服妈咪爱能改善配方奶粉喂养小婴儿的大便性状;可减少或预防小婴儿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芳  黄哲  张蕾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8):1891-1892
目的:观察人工喂养儿添加低聚糖后肠道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分析.方法:选择人工喂养儿120例,男62例,女58例,随机分为配方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和在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的观察组60例(男31例,女29例),除配方组不含低聚糖外,其余两组配方奶粉成分均完全相同.观察组添加的低聚糖来源于乳糖及菊苣植物,含量为按标准冲调方法每100ml奶液中含70 mg.另选母乳喂养儿60例(男32例,女28例)为对照组,总观察对象为180例,男92例,女88例.观察项目为大便性状:稀便、糊状便、成形便、硬便;腹胀(产酸、产气);食欲好坏.观察频率为出生时、1个月、2个月、3个月,共4次.结果:3组生理耐受指标表明大便性状、腹胀、食欲,观察组的婴儿综合耐受性基本接近母乳喂养组,表现了独特良好的耐受性.两组生长发育距离值表明,观察组的体重一直保持第1位,身长从第3位上升至第2位(母乳喂养为第1位),生长发育增长值显示,添加低聚糖奶粉对体重身长有很强的推动力.结论:为使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达到母乳喂养儿同样的生长发育潜能的最佳表现,对生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在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人工喂养是最佳的选择.低聚糖的添加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对配方奶粉的生理耐受性,有利于肠道对营养素及钙元素的吸收,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人工喂养儿添加低聚糖后肠道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分析。方法 :选择人工喂养儿 12 0例 ,男6 2例 ,女 5 8例 ,随机分为配方组 6 0例 (男 2 9例 ,女 31例 )和在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的观察组 6 0例 (男 31例 ,女 2 9例 ) ,除配方组不含低聚糖外 ,其余两组配方奶粉成分均完全相同。观察组添加的低聚糖来源于乳糖及菊苣植物 ,含量为按标准冲调方法每 10 0ml奶液中含 70mg。另选母乳喂养儿 6 0例 (男 32例 ,女 2 8例 )为对照组 ,总观察对象为 180例 ,男 92例 ,女 88例。观察项目为大便性状 :稀便、糊状便、成形便、硬便 ;腹胀 (产酸、产气 ) ;食欲好坏。观察频率为出生时、1个月、2个月、3个月 ,共 4次。结果 :3组生理耐受指标表明大便性状、腹胀、食欲 ,观察组的婴儿综合耐受性基本接近母乳喂养组 ,表现了独特良好的耐受性。两组生长发育距离值表明 ,观察组的体重一直保持第 1位 ,身长从第 3位上升至第 2位 (母乳喂养为第 1位 ) ,生长发育增长值显示 ,添加低聚糖奶粉对体重身长有很强的推动力。结论 :为使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达到母乳喂养儿同样的生长发育潜能的最佳表现 ,对生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 ,在配方奶粉中添加低聚糖人工喂养是最佳的选择。低聚糖的添加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对配方奶粉的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于观察组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进行喂养2周后,改为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对照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之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比对.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能够有效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及出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刘颖  田永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780-1781
目的 观察不同喂养方法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体重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30例,采用液体配方喂养;治疗Ⅱ组30例,采用早产儿配方喂养;治疗Ⅲ组30例,采用普通奶粉喂养,3组患儿均喂养4周.比较3组患儿的体重发育、喂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Ⅰ组体重发育、喂养指标优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P<0.05);治疗Ⅰ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P<0.05).结论 采用液体配方喂养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体重发育优于早产儿配方和普通奶粉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过敏和婴儿湿疹的关系,研究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及早期回避对婴儿湿疹的作用.方法 241例婴儿湿疹患儿分为观察组(n=161)及对照组(n=80),观察组再分为A、B、C组,A组纯母乳喂养儿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B组人工喂养儿给予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C组混合喂养儿母亲回避牛奶制品及添加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对照组患儿进食普通配方奶粉或(和)母亲不能回避牛奶制品.于生后6个月内随访观察婴儿皮损情况.结果 6月龄时观察组婴儿湿疹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人工喂养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及混合喂养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湿疹的常见病因,早期识别及早期回避可以明显减少婴儿湿疹的发生,改善不适症状,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湿疹婴儿随机进行不同方式的喂养干预,跟踪观察湿疹发生情况,探讨喂养干预对婴儿湿疹发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就诊的符合条件的120例湿疹婴儿随机分为蛋白质部分水解配方奶粉组(HA组n=60),婴儿普通配方奶粉组(CMF组n=30)及母乳喂养组30例,三组均观察3个月,观察3组婴儿湿疹发生情况和检测血SIgE水平。结果:与CMF组相比,母乳喂养对婴儿湿疹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奶粉可改善婴儿湿疹的临床症状,与母乳喂养组及CMF组对比,HA奶粉喂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组喂养前后SIg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蛋白质部分水解配方奶粉喂养可以治疗婴儿湿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早产儿出院后喂养方式分三组,I组是给惠氏公司生产的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粉(6~9个月);II组是母乳喂养;II组给予惠氏足月配方奶粉;每组病例40例,分别观察早产儿在生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骨碱性磷酸酶。观察早产儿各指标何时追赶上同月龄的足月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与母乳喂养及足月配方奶粉对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有显著差异,而骨碱性磷酸酶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早产儿出院后为追赶生长发育,早产儿出院后奶粉更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李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219-219
资料与方法观察对象: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收治的40例早产儿(体重850~1920g)随机分为间断鼻胃管喂养组和鼻十二指肠喂养组,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记录喂养1周的入液量、热能、蛋白质摄入量;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变化;大便性状;喂养相关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的早期微量喂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7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早产儿出生后均用微量输液泵经外周静脉匀速输入配置的营养液,观察组于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采用配方奶粉经口或鼻饲喂养,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后48 h开始采用配方奶粉喂养。观察2组早产儿喂养耐受情况、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以及出生后3 d胆汁酸及胆红素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体质量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汁酸和胆红素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辅以早期肠内微量喂养可改善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缩短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促进肠蠕动,减少肠肝循环,减轻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利于出生低体质量婴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产儿出院后不同喂养方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找寻最佳营养途径。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扶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出院且不能母乳喂养的4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普通婴儿配方奶粉喂养9个月;观察组早产儿给予圣元早产儿配方奶粉Ⅱ喂养9个月。对比两组早产儿出院9个月时的身高、体质量等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身高、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后继续应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符合早产儿追赶性生长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微量喂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为探讨早产儿的早期营养管理,采用微量喂养方法,研究其对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76例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均不能完全经口哺喂,无任何疾病。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管饲和(或)完全静脉营养。观察组40例在常规处理、对症支持治疗、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用微量喂养,观察体质量变化、达足量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呼吸暂停发生率、胃肠排空便秘发生率、低血糖、高胆红素血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血糖12例次,对照组13例次,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便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和高胆红素血症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以有效促进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胃肠发育及功能成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喂养,缓慢加奶,谨慎禁食在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添加半乳糖-低聚糖的婴儿配方奶(Frisolac Advanced)对婴儿肠道微生态和肠道内发酵的影响,并与母乳和原有配方奶(Frisolac H)进行比较。方法在华东地区2个城市的4家三级医院选择足月健康新生儿271例,随机分配进入已添加半乳糖-低聚糖2.4 g.L-1的Frisolac Advanced喂养组和未添加低聚糖的Frisolac H喂养组,并选择纯母乳喂养为对照组。所有婴儿分别在满3个月和6个月时入院,采样检测大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短链脂肪酸(乙酸),测定大便pH值,并记录婴儿体格生长、大便性状与机体抵抗力。结果在婴儿满3个月和6个月时,Frisolac Advanced喂养组和纯母乳喂养组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Frisolac H喂养组,FrisolacAdvanced喂养组和纯母乳喂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与Frisolac H比较,Frisolac Advanced可显著提高大便乙酸含量,降低大便pH值,改善大便性状,增加大便次数和大便体积,而且婴儿未见明显肠道不良反应(哭闹、溢奶、呕吐)。结论Frisolac Advanced可部分模拟母乳功能,调整肠道微生态,提高肠道益生菌数量,促进肠道内营养物质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并改善大便性状。  相似文献   

16.
王梅 《广西医学》2003,25(4):632-632
自从创办爱婴医院以来 ,母乳喂养的优点已为广大群众所了解 ,母乳喂养率不断提高。我们通过2年来动态观察婴儿的身高、体重的增长情况及了解贫血的发生 ,更直观地阐明乳喂养的优点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对象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在本院儿保门诊体检 ,足月出生的正常婴儿。分母乳喂养组与出生即予人工喂养组 ,两组各 5 0例 ,男女均为 2 5例 ,母乳喂养组指导坚持纯母乳喂养至 4个月 ,人工喂养组均以配方奶粉喂养是 4个月后添加其它辅食 ,辅食的添加均由稀到稠 ,由少到多 ,由细到粗 ,由单一到多样的原则 ,根据不同月龄…  相似文献   

17.
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对早期微量喂养的耐受情况及疗效。方法 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微量喂养组(EMF)和传统喂养(CF)组。EMF组生后12h内给予微量喂养,每天小于(10~20)mL/Kg新生儿奶粉,平均分成6~8次,经口管饲喂养,有吸吮、吞咽反射后改经口喂养,能耐受逐渐加量,至完全肠道营养。CF组生后禁食,72h后给予微量喂养,喂养方法同EMF组。结果观察EMF组同CF组在胃泌素水平、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头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完全胃肠营养时间、胎便排净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胃泌素水平,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促进胎便排净,缩短达完全胃肠喂养时间,加快生长发育,是对VLBW儿安全有效的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早期喂养方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惠东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间5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3组,A组160例实施早期微量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微量喂养,14天后改为等量早产儿配方奶粉;B组160例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微量喂养;C组180例常规治疗与护理,24小时后再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结果3组患儿腹胀、呕吐、胃内残余的发生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A组各指标比例显著低于B组和C组,B组显著低于C组,3组间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3组胃出血和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显著低于B组和C组,B组显著低于C 组(P<0.01);3组患儿吸入性肺炎和NEC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患儿的喂养耐受性,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也有效减少胃出血及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去乳糖饮食干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 方法 两组接受常规疗法的同时,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观察组停止含乳糖饮食,给予去乳糖饮食,均用雀巢去乳糖奶粉A110喂养.治疗3天后观察大便性状、次数及常规检查. 结果显效率观察组为84.4%,对照组为47.8%;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71.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常规的低乳糖饮食干预治疗,可明显缓解腹泻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医学》2017,(7):629-630
目的分析Ghrelin与配方奶粉喂养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将在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院产科出生的85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按照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儿体重恢复时间和全量肠内营养恢复时间。结果 FT组患儿喂养前的Ghrelin检测值显著高于F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组患儿体重恢复时间和全量肠内营养恢复时间优于F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血浆中Ghrelin水平可以反映其经配方奶粉喂养后耐受情况的发生、发展,加强对该指标的监测有利于早产儿的喂养和体重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