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抑制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针刺干预在临床中取得良好效果,国内外针灸研究者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过氧化反应,抑制脑水肿形成,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保护与再生,促进血管再生等。现阶段研究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进一步深入对针灸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探索,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刺组穴对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针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制以及针刺的最佳组方配穴,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在大脑中动脉缺血后48小时采用针刺“中脘、天枢、气海、血海、三阴交、丰隆、合谷、太冲、百会”组穴,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其脑组织大脑皮质Bcl-2、Bax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凋亡细胞的分布。结果:实验组Bcl-2阳性细胞数高于常规组,Bax阳性细胞数低于常规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作者所采用的针刺方法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脑缺血的机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针刺治疗脑缺血的机理研究述评邢宏义,关新民(同济医科大学针刺镇痛原理研究室、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武汉430030)主题词脑缺血.暂时性/针灸疗法,脑血管循环/针灸效应,血液流变学/针灸效应,脑电描记术/针灸效应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  相似文献   

4.
樊凌  常小荣 《世界中医药》2007,2(3):165-167,176
目的介绍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古今临床应用,探求其作用机制。方法从古代文献和近年来的临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6,(5):639-640
目的:了解VEGF信号通道在针刺治疗脑缺血卒中的临床研究现状,对针刺影响VEGF信号通道及其下游机制进行探讨,明确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及不足。方法:回顾近年来关于针刺通过VEGF信号通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国内外文献。结论:针刺可以通过上调VEGF表达,且通过一系列的细胞通路参与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再生,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近年来关于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相关文献,发现针刺治疗CIS与抑制神经炎性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抵抗神经元凋亡、调节自噬、促进神经元再生和修复、促进血管重塑、调节脑血管储备、调节脑代谢、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等多种作用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对以上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应用针刺治疗CI...  相似文献   

7.
针刺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阻滞钙超载、抗氧化应激、抑制脑水肿、促进神经与血管再生及抑制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本文综述近年针刺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相关研究,为临床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治疗机制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作为脑缺血诱导的神经元保护性物质,具有抗脑缺血后细胞凋亡、清除细胞内异常蛋白和减少氧自由基产生等作用.现将HSP70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及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HSP70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能造成缺血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本实验旨在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电项针疗法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能造成缺血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本实验旨在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电项针疗法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防治脑缺血药理机制研究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类由于脑缺血导致神经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疾病、中医中药在此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复方防治脑缺血的药理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临床应用井穴治疗急性或慢性脑缺血引起的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等疾病收到良好疗效,表明井穴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良性干预作用。近年来通过建立缺血动物模型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初步表明,抗自由基损伤、抑制钙超载、调节炎性反应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增强抑凋亡基因的表达等可能是井穴干预缺血性脑损伤的相关作用机制。但由于脑缺血损伤机制的复杂性,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卫生经济负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低氧响应的关键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同样显示出显著优势。针刺调控HIF-1α信号通路可能是针刺产生疗效的关键机制之一。既往研究初步表明针刺对HIF-1α的调控作用可能不仅与疾病的损伤类型相关,还可能与HIF-1α的表达的时效效应以及针刺的介入时机相关。  相似文献   

14.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产生,最终导致脑细胞坏死与凋亡的初始动因。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性在临床治疗和动物实验中都得到了肯定,但其作用机制仍处于研究与探索中。本文以谷氨酸为代表,通过总结针刺治疗对其离子型(NMDA/AMPA)受体、代谢型受体(mGluRs)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干预作用,介绍电针抗缺血性脑中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研究现状,为深入认识针刺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脑血流量异常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大量临床试验及报道表明:针刺通过调节血液流变学,调节血脂,调节神经递质、促进微血管再生及侧枝循环建立、调节血管舒缩物质的水平等多种途径改变脑血流量,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类由于脑缺血导致神经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疾病.中医中药在此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就近年来中药复方防治脑缺血的药理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是临床治疗缺血性卒中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之一。针刺作为一种副作用小、见效快的治疗手段,已被应用到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文章从实验性角度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CIR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风胶囊对大鼠局灶性缺血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智  张建新  李兰芳  张会欣  李永辉 《中成药》2006,28(11):1679-1681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其病理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因此,探索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开发治疗脑缺血的药物,显得越来越重要。中风胶囊是由赤芍、全蝎、水蛭、土鳖虫、川芎等组成的中药复方,主治中风先兆、缺血性中风等证,经多年临床证实对缺血性脑损伤疾病疗效较好。本研究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观察了中风胶囊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中风胶囊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1实验材料1.1药物中药赤芍、土鳖虫、全蝎、水蛭、川芎购自石家庄神威药业…  相似文献   

19.
综述近十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主要从针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与促进神经组织再生等方面总结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组织的作用机制;诸多研究表明针刺能够通过调节多种凋亡相关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从而抑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与重塑,对梗死灶周围缺血的神经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探讨了缺血性脑卒中与血管新生的关系、EPCs与治疗性血管新生的关系、EPCs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以及针刺与血管新生的关系,认为促进EPCs动员、增殖及归巢到脑缺血区域,从而促进血管新生也是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之一,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