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欧洲、拉丁美洲甚至亚洲,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原因.目前我国在进入尿毒症透析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占血液透析的10%~20%.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能够均衡有效地清除体内潴留的钠、水,有益于改善心功能,有效保护残余肾功能,具有经济、方便、安全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接受[1-2], 但在护理上还有很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透析治疗。方法:36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他们所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的为HD组(n=19),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为CAPD组(n=17),将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透析方式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生存率相近。结论:选择恰当的,并及时更换肾脏替代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欧洲、拉丁美洲甚至亚洲,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原因。目前我国在进入尿毒症透析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占血液透析的10%~20%。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能够均衡有效地清除体内潴留的钠、水,有益于改善心功能,有效保护残余。肾功能,具有经济、方便、安全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接受,但在护理上还有很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病人行血液透析发生心肌梗塞的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04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实施血液透析病人与同期665例其他肾病终末期行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心肌梗塞的特点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病人与其他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病人对比,心梗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且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病人多发生无痛性心肌梗塞.结论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病人血液透析更容易诱发元痛性心肌梗塞,应加强透析过程及透析后4 h内的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5.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肾病及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长短和其他相关因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及研究。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评价血液透析时间及其他相关因素对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终末期肾病未透析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以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透析时间的关系,比较各组胰岛素抵抗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和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增大(P <0.01);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24个月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与非糖尿病肾病未透析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60个月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较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24个月组增大(P <0.05);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60个月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较终末期肾病未透析组明显增大(P <0.01)。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60个月组与终末期肾病未透析组及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24个月组相比,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24个月组HOMA-IR值较糖尿病肾病未透析组稍微降低(P<0.05),糖尿病肾病60个月组HOMA-IR值较糖尿病肾病未透析组显著降低(P <0.01)。提示血液透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且这种作用与透析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6.
替代治疗模式对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与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3种不同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对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①将9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PD组)30例、常规血液透析组(CHD组)30例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组(CAPD组)30例,分别进行维持性替代治疗并随访3年。入组后每3个月采血测定患者血浆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对比分析3组在透析开始时、透析1年后和透析3年后上述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②另选取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模式相互转化的尿毒症患者各10余例,分别测定其在转变透析模式前和转变1年后上述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透析开始时3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都基本一致,随着替代治疗时间的延长,HPD组内患者TC、TG、LDL和Apo-B逐渐降低,而HDL和Apo-A逐渐升高;CHD组和CAPD组的尿毒症患者随透析时间的延长,TC、TG、LDL和Apo-B都呈逐渐升高趋势,而HDL和Apo-A均逐渐降低,其中TG变化最明显(P〈0.01);②常规血液透析转为腹膜透析1年后TC和TG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腹膜透析转为常规血液透析1年后除Apo-B由(0.81±0.61)升至(0.94.±0.35)g/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无变化。结论①常规血液透析和非卧床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血脂紊乱无改善,且有促进作用,尤其是腹膜透析影响更明显;②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脂表现的TC、TG增高比常规血液透析患者略明显,但只出现在透析治疗3年时;③高通量透析可以改善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对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福田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94例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新入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成血液透析组(n=48)及腹膜透析组(n=46),观察12个月,比较两种不同透析方式对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及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治疗12个月后,腹膜透析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血液透析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透析可能较血液透析加重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及脂质代谢紊乱,治疗期间需关注并纠正代谢紊乱,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HD)和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治疗高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HD组28例患者和CAPD组15例患者透析充分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死因及并发症情况。结果:CAPD组患者以感染为死因的比例(33%)高于HD组(21%),但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接受CAPD治疗出现休克、心脏骤停、心律失常、血压不稳或脑血管意外的机会明显较HD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APD应作为透析前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及透析过程血压不稳的高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一体化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卧床性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低血糖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将经腹膜透析治疗的80例糖尿病与非透析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低血糖发生率、发生诱因及症状。结果腹膜透析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较非透析治疗组高(P〈0.05),发生诱因主要为饮食减少和胰岛素使用不当。结论针对腹膜透析治疗组中低血糖发生率较高的特点,护理中应重点加强病情观察、血糖监测和饮食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后抑郁症发病情况,为临床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7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均于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障碍调查表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组32例和非抑郁组38例,门诊或电话随访,比较2组进入研究1a内死亡、脑血管意外、心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抑郁组1a累计病死率和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均高于非抑郁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是发生各种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抑郁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合并症,且是其死亡及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谢希  黎春燕  胡生琼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443-3443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方式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各9例者进行对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及透析后主要并发症。结果 采用联合透析后血液中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iPTH)含量较单纯血液(HD组)透析后明显降低(P<0.05),而血红蛋白含量较HD组高(P<0.05);所观察的各项并发症的出现机会在联合透析组也明显低于单纯血液透析。结论 具备血透和腹透两种通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联合方式透析比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余桂贵  王英  黄美春  鲁盈 《浙江临床医学》2022,(8):1173-1174+117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后,营养状况和住院率的变化。方法 将63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原发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与非糖尿病肾病组,对其营养、血脂、炎症等指标及每年住院率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1),糖尿病肾病组住院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1)。两组间白介素-6(IL-6)、铁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腹膜透析后营养更差、血脂更低、住院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沈建华 《临床医学》2003,23(9):26-27
目的 :了解经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经CAPD治疗的 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透析治疗的 5 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比较他们血糖、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结果 :CAPD组低血糖发生率为 3 3 % ,较非透析组 15 %高 (P <0 .0 5 ) ,CAPD组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饮食减少 ,而非透析组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为胰岛素使用不当 ;CAPD组营养不良发生率 45 % ,较非透析组 69%低 (P <0 .0 5 ) ,CAPD组营养不良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透析不充分 ,而非透级组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为饮食减少、呕吐和腹泻。结论 :经CAPD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血糖、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与非透析组不同 ,治疗上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青  陈琛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051-1053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腹膜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期间住院的25例符合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并分析其腹膜透析时心血管,血糖,肾功能情况变化以及腹膜透析方式,并探讨透析时胰岛素给药途径。【结果】腹膜透析能迅速改善心血管并发症,缓解尿毒症症状,但透析时胰岛素给药途径尚待进一步观察。【结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有广泛的血管病变,首选腹膜透析治疗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体液中转运出代谢废物和多余水的透析方式^[1-4].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肾功能替代疗法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型腹透液的不断涌现,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记录其7 d的饮食种类和量,检测透析充分性、人体学及实验室有关指标.结果 蛋白质、热能的摄入量显著低于推荐量,且摄入充分组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不充分组(P<0.05),透析充分组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不充分组(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与摄入不足、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糖尿病本身高分解、透析不充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74-1675
研究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比较。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甲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乙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治疗总有效率;透析前和透析后患者血钾、血清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差异;透析前和透析后患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差异。两组糖尿病肾病治疗总有效率相似(χ2=1.352,P>0.05);透析前两组血钾、血清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相似(P>0.05);透析后两组患者血钾、血清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透析前两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相似(P>0.05);透析后乙组两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均有一定临床效果,临床上可根据患者适应症的不同选择血液或腹膜透析方式进行个体化治疗,以促进患者生活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透析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病因、年龄、性别与选择血液透析和全部腹膜透析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01/2004-05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病案统计室、血液净化中心及腹透中心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资料356例,血液透析患者307例,全部腹膜透析患者49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日本东丽公司,美国百特公司,德国费森-尤斯公司和贝朗公司的血液透析机,采用双醋酸纤维膜、血仿膜和合成膜;空心纤维透析器,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液,采用肝素(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时血流量为200~28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患者透析频率及时间为每周两三次,每次4~4.5h。全部腹膜透析患者采用解剖法置入腹膜透析导管,腹膜透析方法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外管连接方式为美国百特公司双联系统,腹膜透析液使用含葡萄糖的透析液。分别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血尿素氮,肌酐(取患者第一次透析前清晨空腹采血所测数值)、透析的方式等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其病因及其与年龄、性别、透析方式选择的关系。结果:透析患者35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主要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2.0%),其次为糖尿病肾病(16.0%),高血压肾病(13.2%),梗阻性肾病(9.0%);男女之比为1.87∶1,平均年龄为(51±16)岁。②腹膜透析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59±15),(50±16)岁,P<0.05]。86.2%的患者选择血液透析,13.4%选择腹膜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腹腹膜透析高于血液透析(P<0.01)。③结缔组织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组患者年龄较小,狼疮平均年龄仅40岁;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痛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年龄较大,40岁以上患者约95.0%,平均年龄约60岁,与慢性肾炎、狼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见;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主要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首选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痛肾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的影响.方法:检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非透析患者36例(A组)、持续性非卧位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ntoneal dialysis,CAPD)时间≤1 a患者40例(B组)、CAPD时间>1 a患者36例(C组)血清hs-CRP及AOP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B,C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A组(P<0.01);C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B组(P<0.01);C组血清AOPP水平高于A,B组(P<0.01),A组血清AOPP水平高于B组(P<0.01).结论;CAPD治疗<1 a终末期糖尿病患者血清AOPP水平降低,此后呈增高趋势,hs-CRP水平呈持续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张桂芝  李寒  陈凯 《护理研究》2007,21(34):3130-313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60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62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观察病人的一般资料、贫血及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Kt/V)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糖尿病肾病组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病人Kt/V、血红蛋白和清蛋白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透析不充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并发症、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特点是透析不充分、贫血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低下和并发症较多,其中并发症、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