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诊断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感染的12例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奇异变形菌1例,粪肠球菌1例;经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发现2例重度感染患者,感染控制后遗有癫痫、认知障碍和精神运动性阻滞等后遗症。结论颅内感染是脑积水分流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分流术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分流术)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脑积水的经典手术,已被广大神经外科医师所采用。我院1989年11月-2005年11月,采用V-P分流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积水38例,其中有2例并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神经内窥镜治疗脑积水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神经内窥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窥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30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内窥镜下脑室造瘘术,其中6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2例行透明隔造瘘术;22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中10例采用内窥镜下引导脑室-腹腔(V-P)分流术,12例采用脑室造瘘加内窥镜下引导V-P分流术.结果 随访3~48个月,患者脑积水症状均有所改善.全部病例无术中及住院死亡.8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术后2例出现短暂高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1例行ETV后脑积水无改善,改行V-P分流术.22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除1例因感染拔除V-P分流管外,其余患者按压分流泵_显示分流通畅.结论 梗阻性脑积水采用内窥镜下脑室造瘘术,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窥镜下引导V-P分流术或内窥镜下引导V-P分流加脑室造瘘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分流术)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脑积水的经典手术,已被广大神经外科医师所采用。我院1989年11月~2005年11月,采用V-P分流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积水38例,其中有2例并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2岁和16岁,术前分别确诊为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2例均采用美国Medtrionic生产的中压分流装置,全麻下进行V-P分流术,采用右侧脑室枕角穿刺,腹部均采取剑突下腹直肌切口,腹腔内管长30 cm左右,不做固定。二、结果2例患者住院期间按压贮液囊无阻塞,弹性良好。根据Salmos的脑积…  相似文献   

5.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为目前临床首选的方法[1]。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44[2]。因此,分析总结v-p分流术后并发症及防治积极意义,其中,感染是v-p分流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1.5%~22%之间[3]。现将我科26例使用头孢曲松对脑积水术后感染预防用药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我科室因各种脑血管病并发脑积水患者26例,均无头孢类药物过敏史。男17例,女9例,年龄27~46岁,平均36.5岁,均行V-P分流术,时间为10~160d,平均28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的V—P分流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脑积水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组19例,常规手术组20例。结果均行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检查。腹腔镜治疗组19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7例,1例好转,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引流管均在肝隔面,1例分流管调整,无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常规手术组20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0例,2例好转,4例分流管堵塞,经调整后情况恢复,4例有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需更换分流管。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侧脑室-肝隔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与传统的常规V—P分流术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的V—P分流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脑积水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组19例,常规手术组20例。结果均行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检查。腹腔镜治疗组19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7例,1例好转,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引流管均在肝隔面,1例分流管调整,无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常规手术组20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0例,2例好转,4例分流管堵塞,经调整后情况恢复,4例有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需更换分流管。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侧脑室-肝隔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与传统的常规V—P分流术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室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7例化脓性脑室炎患者行双侧脑室置管后,给予脑室持续抗生素溶液灌洗局部治疗配合全身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结果7例患者治愈5例,随访1~2年无复发。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化脓性腩室炎患者采用抗生素溶液持续灌洗侧脑室疗法配合全身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术后发生急性腹痛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行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术后发生急性腹痛14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原发性脑积水11例,继发性脑积水3例.年龄>50岁和年龄<13岁患者占病例总数的78.6%(11/14);疼痛性质:锐痛、绞痛、隐痛、胀痛或不能描述的疼痛.均排除颅内感染及腹腔器质性疾病;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11例症状完全消失,3例症状无缓解行手术结扎分流管治愈.结论 行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术后腹痛原因为脑脊液中特殊蛋白成分对腹腔产生免疫刺激所致.腹痛特点为症状重,体征轻,压痛部位多变、不明确;腹膜刺激征多不肯定;疼痛性质不典型,多样化.治疗上给予积极有效的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治疗,多数患者预后理想.  相似文献   

10.
贺淑梅  王平 《职业与健康》2003,19(5):151-152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后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方法:通过对17例重症脑外伤后脑积水行V—P分流术后的护理工作经验,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通过护理指导与观察,术后14例患者神经系统障碍有不同程度改善。9例下肢功能明显改善,其中7例能下地行走;9例智能改善38例小便能自控;2例癫痫消失;1例持续8个月睁眼昏迷,于术后13d神志转清,能遵命简单动作。术后并发分流管梗阻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1例死于心衰。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加强术后体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正确指导早期的功能锻炼是促进恢复的关链。  相似文献   

11.
Ommaya储液囊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合并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Ommaya储液囊对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合并脑积水的治疗作用及其优越性.方法 将34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组,其中Ommaya治疗组13例,脑室外引流组21例,比较两组24 h平均引流量、首次置泵(管)至施行永久性分流术的平均时间、二次手术率、分流率,并进行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Ommaya治疗组24 h平均引流量少于脑室外引流组;首次置泵至施行永久性分流术的平均时间为(57.00±8.06)d,较脑室外引流组首次置管至施行永久性分流术平均时间(66.00±6.89)d缩短;Ommaya治疗组完成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10例,放弃治疗3例,分流率76.9%;治疗期间再次手术更换Ommaya储液囊4例,二次手术率30.8%(4/13).脑室外引流组最终完成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13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5例,分流率61.9%;治疗期间再次手术置管16例,二次手术率为76.2%(16/21).两组分流率及随访3个月GOS评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nmaaya储液囊应用于重型颅腩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合并脑积水,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比较,临床分流率相似,但治疗期间二次手术率低,且能减少治疗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7年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先采取改良脑室外引流术,脑室段穿刺后连接直线型连接器、腹腔段分流管从腹部皮下切口穿出,并持续脑脊液引流净化,待病情稳定后去除脑脊液引流装置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Evan’s指数、GCS评分及GOS预后评分。结果 共收治15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患者,年龄19~64岁。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Evan’s指数、GCS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例炎症控制后拔除脑室外引流管,余14例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GOS分级,恢复良好(4~5分)13例(86.7%),恢复较差(3分)2例(13.3%)。引流时间59~335 d,平均173.3 d。引流期间无颅内感染及分流管堵塞并发症。出院随访2~5年,平均4.5年,1例因分流管脑室段置于透明隔间隙导致脑室再次扩张,经透明隔造瘘并再次分流后治愈,余病例无并发症。结论 改良脑室外引流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最终分流成功率,尤其适用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经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易智峰  方好  程谦  王杰  张宁  张川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58+2145-2158,2145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时机及具体方法。方法总结黄石市二医院15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患者的治疗经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5例患者,确诊感染后立即拔出分流管,且拔管后4例行脑室外引流,11例行腰椎置管引流,经过以上治疗,患者体温下降,脑脊液常规很快恢复正常。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感染,应在确诊后的第一时间拔除原有引流管,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腰椎穿刺置管或脑室置管,通过引流管和静脉两组途径联合使用敏感抗生素,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V-P分流术的手术方法、结果和并发症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并发症13例,占13.5%,分别为感染4例,过度分流4例,分流管梗塞3例,癫痫发作1例,肠梗阻1例。[结论]V-P分流术的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改进手术方法,个性化设计治疗方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经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经验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100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中,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者86例,好转者9例,无改善者5例。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分流管阻塞4例,术后感染2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疗效显著,严格控制手术指征、严格无菌操作及减少术中创伤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脑室-腹腔分流(V-P)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PTH)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PTH行V-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效果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患者年龄、颅内压(ICP)等的关系.结果 33例V-P术前GOS 2分和3分患者术后6个月22例COS有进步,18例术前GOS4分患者术后6个月只有6例有进步.V-P术前的GOS与手术效果明显相关.GOS 3分及以下患者的预后较GOS 4分患者的预后好(P<0.05).COS提高患者与未提高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ICP对手术效果无影响(P>0.05).结论 V-P术可以改善PTH患者的预后,术前的COS可以作为V-P术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n=22)和未感染组(n=38)。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的手术次数、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脑脊液漏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术后ALB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次数≥2次、手术时间≥3 h、术前GCS评分≥8分、引流管留置时间≥48 h、术后ALB<35 g/L、存在切口脑脊液漏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OR>1, P <0.05)。结论手术次数≥2次、手术时间≥3 h、术前GCS评分≥8分、引流管留置时间≥48 h、术后ALB<35 g/L、存在切口脑脊液漏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8.
Biotyping, slime production, antibiograms, extrachromosomal DNA banding and tot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trains causing cerebrospinal fluid shunt infections in 11 patients. Infections considered to be community acquired and those acquired in the first 2 weeks of hospital admission were due to oxacillin-susceptible isolates. Multiply resistant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ho were in hospital for more than 1 month before tube implantation. Slime was detected in staphylococci for 54% of cases, but its expression varied. Strains from different patients c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one another by the extrachromosomal DNA bandings and total DNA restriction patterns, but isolates from the same patient were usually similar. During the period of external drainage, epidemiological markers were useful in differentiating persistence of infection from contamination or re-infection by a new stra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非肝外胆管损伤性胆漏的预防及术后的治疗。方法 对 1 6例LC术后非肝外胆管损伤性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经手术治愈 ,1 5例经非手术治愈。 1 5例(93 75 % )获得随访 ,随访 3个月~ 2年 ,效果优。结论 胆漏的预防主要是对可疑迷走胆管应夹闭 ,胆囊床应普遍电凝 ;胆囊管应牢固夹闭 ,并用剪刀剪断。治疗上有弥漫性腹膜炎者需立即手术治疗 ,否则可行保守治疗。有引流管者 ,保持引流管通畅 ,必要时加用鼻胆管引流 ;无引流管者 ,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或加用鼻胆管引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3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包括无症状型2例,脑膜炎型3例,脑膜血管型16例,麻痹性痴呆型13例,脊髓痨型4例。38例患者血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脑脊液TPHA均阳性;脑脊液RPRT检查33例(86.84%,33/38)阳性,5例(13.16%,5/38)阴性。经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血和脑脊液RPRT比治疗前降低,但未转阴;13例(34.21%,13/38)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正常。随访6个月,17例(44.74%,17/38)血和脑脊液RPRT转阴,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3例(86.84%,33/38)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正常。结论神经梅毒临床症状复杂,容易误漏诊;血及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必要依据;青霉素是首选的治疗药物;脑脊液白细胞与蛋白含量是重要的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