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针结合鲍巴斯疗法治疗脑性瘫痪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珊  吴曙粤 《广西医学》2005,27(9):1360-1361
目的 探索腹针与Bobath疗法相结合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运用腹针与Bobath疗法相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进行Bobath疗法治疗,应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和4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针与Bobalh疗法相结合治疗小儿脑瘫,能有效提高康复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运动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26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运动疗法结合针灸组(83例)、单纯针灸组(65例)、单纯运动疗法组(78例)进行治疗,另选同期60例脑瘫患儿采取一般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及康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运动疗法结合针灸组总效率为91.57%,高于其它3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运动疗法结合针灸组经治疗后的综合评分也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针灸对于小儿脑性瘫痪治疗效果明显,在改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0-6岁儿童脑瘫患病情况。方法 锡山区妇幼保健所对62868例0-6岁儿童进行了脑性瘫痪患病情况调查。结果 查出脑性瘫痪患病儿86例,患病率为1.37%,男女之比为2.3:1。经原因分析,儿童脑性瘫痪与早产、窒息、低出生体重有关。结论 应加强围产期保健与监护,降低儿童脑瘫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作业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观察疗效及探讨具体实施方法。方法将6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采用运动疗法治疗,同时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作业疗法。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痉挛性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优于单纯使用运动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笔者针对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总病机“阳虚瘀阻脑络,神不导气,阴阳失和”,治宜“醒神开窍,温阳导气化瘀,调和阴阳”,在临床治疗脑瘫83例中,总有效率达96.4%,总治愈率达47.0%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患儿MRI形态学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脑瘫患儿的头颅MRI资料(0.23T),其中痉挛性脑瘫48例,锥体外系脑瘫24例,肌张力低下脑瘫9例,混合型脑瘫19例。结果72例患儿(72%)颅脑MRI显示异常。其中脑萎缩26例,脑白质髓鞘发育延迟22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灶6例,基底节异常信号3例,脑软化灶5例,皮层梗死病灶2例,先天畸形10例。28例患者MRI检查未见明确异常。MRI表现与临床类型之间变化不一,同样变化可见于其他类型。结论MRI检查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但不能以此肯定或否定脑瘫的诊断,也不能以此推断脑瘫的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7.
冯琴 《吉林医学》2010,(33):6165-6166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以痉挛性脑瘫最为常见,主要累及下肢,引起行走功能障碍,目前的医疗技术尚不能完全达到治愈脑瘫,而只能通过各种医疗手段来改善功能。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R)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的分类与现代矫外治疗王伟罗永湘(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亦称痉挛性瘫痪(简称脑瘫)。为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是上位神经元在出生前、出生时、及生后未发育成熟前发生病变,失去或缺乏控制部分或全部脊神经的能力,引起婴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对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124例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依据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儿心量表)将患儿的智力水平分级,比较各级智力水平的康复效果。结果智力(正常)水平组的总有效率为92.30%(12/13),智力边缘状态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40/44),轻度智力低下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21/27),(中度)智力低下水平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24/40),各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对康复治疗效果有影响,智力水平偏高的康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约有14岁以下残疾儿童75万人,其中脑性瘫痪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0.8%,脑性瘫痪的病因中以早产儿较多见,约占20%~25%。此与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及颅内损伤有关。患有脑性瘫痪的残疾儿童的康复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我区患有脑性瘫痪儿童后期康复过程中在儿童出生时其足月产及早产因素对康复效果的影响,特对在宁夏儿童福利院住院康复的社区脑瘫儿童康复效果差异的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西宁地区小儿脑性瘫痪病因探讨青海省儿童医院李大中,张素玲,金洪芳,王守磊世界各国小儿脑性瘫痪发病率2‰。据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小儿脑瘫发病率1.5~5.0%。我省自然条件差,及围产期和新生儿期各种原因引起小儿脑瘫病例亦多。现就西...  相似文献   

12.
梁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1):2845-2846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术治疗脑性瘫痪患者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中,显效109例,复发9例,总有效率92.37%;随访期间,患者痉挛状态缓解率为88.98%。结论: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显著,但术后应配合长期、正规的康复治疗,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脑瘫的实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雄  殷培璞 《陕西医学杂志》1995,24(12):734-736
<正>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儿童产前至产后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非进行性损伤性疾病,以四肢持续性痉挛性瘫痪为主要表现,世界各地的发病率为1%~6%(美国1.33%,英国1.2%~2.5%,中国部分地区1.8%~6%)。在儿童肢体伤残病中,脑性瘫痪占32.5%,明显高于儿麻的25.4%,是目前造成儿童肢体伤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外科手术治疗四肢痉挛性脑瘫,国内外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但至今效果仍不理想。近年来,陈氏等用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明显,经光  相似文献   

14.
分析68例脑瘫脑部病变CT表现分为6种类型:①脑性发育畸形,占16%;②脑萎缩,占35.2%;③皮质或皮质下软化,占11%;④基底节病变,占7.3%;⑤混合型,占4.4%;⑤正常,占25%脑萎缩是脑性瘫痪最常见的CT表现。基本反映了脑瘫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物理综合疗法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房山儿童康复中心1999年8月~2001年8月14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脑瘫患儿的临床类型及人选标准分成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和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结果痉挛型脑性瘫痪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改善较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即手足徐动型),疗效显著.结论物理疗法有其可行性、可塑性、有效性,不失为改善脑瘫息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简单、有效、价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随机分组的两组脑瘫患儿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存在精细运动障碍的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住院治疗的40例有精细运动障碍的脑性瘫痪儿童进行穴位注射配合作业疗法,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Peabody精细运动评定量表评估结果提示两组间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能显著提高脑性瘫痪惠儿的精细运动能力.结论:在作业疗法的基础上,穴位注射能显著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治疗18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治疗187例梁兵(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210016)关键词小儿脑瘫,综合治疗,康复疗法儿童脑性瘫痪是指未发育成熟的大脑受到损害或损伤所造成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调节紊乱的综合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有的伴有精神发育...  相似文献   

18.
郭春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1009-1010
目的:评价物理综合疗法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房山儿童康复中心1999年8月~2001年8月14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脑瘫患儿的临床类型及入选标准分成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和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结果:痉挛型脑性瘫痪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改善较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即手足徐动型),疗效显著。结论:物理疗法有其可行性、可塑性、有效性,不失为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简单、有效、价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脑性瘫痪并发癫痫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性瘫痪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对 130例脑性瘫痪患儿并发癫痫进行了分析。结果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癫痫发病率为 2 9.3%。与各型脑性瘫痪引起的癫痫发作相比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脑性瘫痪痉挛性四肢瘫的癫痫发病率为 6 5 .2 % ,和痉挛型各瘫痪类型的癫痫发病率相比 ,其癫痫发病率高于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其他类型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痉挛型脑性瘫痪较易并发癫痫 ,其中痉挛性四肢瘫更容易并发癫痫  相似文献   

20.
对54例小儿脑瘫采用运动功能锻炼、脑活素或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针刺等综合疗法,近期总有效率为8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