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ZnMT对甲基汞致小鼠肝细胞DNA损伤的拮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锌金属硫蛋白(ZnMT)对甲基汞致小鼠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脉(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技术检测锌诱导机体产生ZnMT及体外给予纯品ZnMT对甲基汞致小鼠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 体内给予小鼠5mg/kg的锌剂及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0.01umol/L的纯品ZnMT均可以减轻甲基汞对小鼠细胞DNA损伤程度,且损伤程度越轻,拮抗作用越明显。结论 ZnMT可以拮抗甲基汞引起小鼠肝细胞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染毒剂量二甲基甲酰胺(DMF)在不同染毒时间下对人正常离体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肝细胞染毒分别以PBS阴性对照组、1.56、6.25、25.00、100.00 mmol/L的DMF和100μmol/L的H2O2,染毒时间为0.5、3.0、6.0、12.0和24.0 h,用γH2AX免疫荧光法观察肝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 不同剂量的DMF和H2O2诱导形成γH2AX焦点的细胞数量多于P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DMF染毒剂量的增加,形成γH2AX焦点细胞数有增多趋势;在不同染毒时间处理后,γH2AX焦点细胞数的形成除3.0 h组和0.5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处理时间组与0.5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形成γH2AX焦点细胞数有减少趋势.结论 不同剂量DMF可引起DNA的损伤,并且损伤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与染毒时间呈负相关,γH2AX可作为检测细胞DNA损伤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亚慢性铝暴露致小鼠脑神经细胞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亚慢性铝暴露对小鼠脑神经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经饮水(双蒸水)中加入三氯化铝染毒,4组分别为低剂量组[10mg/(kg·d)]、中剂量组[50mg/(kg·d)]、高剂量组[300mg/(kg·d)]和对照组(饮双蒸水),各组均正常供给食物,饲养100d后处死小鼠,分别分离脑海马、皮质部位,制成细胞悬液,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彗星实验)观察DNA损伤程度。结果4组脑海马、皮质部位神经细胞彗星拖尾率差别显著(χ2=385.07,P<0.001)。进一步用Ridit分析,染毒各组海马神经细胞核拖尾长度等级Ridit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且低剂量与中剂量组、中剂量与高剂量组相比存在差异,Ridit值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各组皮质神经细胞除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差别不显著外,其他结果均与海马细胞分析结果相似。结论铝暴露可损伤脑神经细胞核DNA。  相似文献   

4.
牛黄对三氯乙烯致ICR小鼠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邰昌松  黎燕  杨青  沈惠麒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4):483-484,486
目的:研究牛黄(Cow—bezoar)对三氯乙烯(TCE)致ICR小鼠肝肾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和彗星图象分析系统,检测三氯乙烯对ICR小鼠肝肾外周血细胞DNA损伤作用,同时观察20~200μmol/L牛黄对三氯乙烯所致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TCE染毒组肝、肾、血细胞彗星率较阴性对照组增加;牛黄各组肝、肾、血细胞尾长、尾/头(长)、尾/头(光强)、尾DNA%、Oliver尾矩、彗星率减少。结论:牛黄能抑制三氯乙烯致ICR小鼠肝肾外周血细胞的DNA断裂能力。  相似文献   

5.
二氯乙酸对小鼠肝细胞DNA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媛  衡正昌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3):324-325,335
目的:研究二氯乙酸的DNA损伤作用。方法:小鼠肝细胞的体外、体内试验。体外试验,取小鼠肝细胞染毒,染毒’1h后彗星试验;体内试验,小鼠连续灌胃6d,每天一次,在第1、3、6d时各染毒3h后取其肝细胞进行彗星试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拖尾细胞的尾长。结果:无论是体外试验,还是体内试验,二氯乙酸均可导致肝细胞DNA损伤;体内试验结果显示.随染毒次数的增加,DNA损伤加重。结论:二氯乙酸是肝细胞的DNA损伤剂,致癌作用可能与其DNA损伤作用有关,属于遗传致癌物。  相似文献   

6.
甲基汞对小鼠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甲基汞对小鼠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程序外DNA合成 (UDS)的方法。结果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甲基汞可使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程序外DNA合成能力增强 ,1 0mmol/L组血淋巴细胞和 5 0mmol/L组胸腺细胞UDS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而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UDS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甲基汞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DNA有损伤作用 ,其程度与甲基汞剂量有关 ,甲基汞具有遗传毒性和免疫毒性。  相似文献   

7.
甲基汞对小鼠卵巢线粒体DNA聚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甲基汞对小鼠卵巢线粒体DNA聚合酶的影响,取小鼠卵巢分离线粒体,并经超速离心制备线粒体DNA聚合酶粗提液,通过DNA体外复制测定线粒体DNA聚合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甲基汞可以影响染毒组小鼠卵巢线粒体DNA聚合酶的活性,随染毒剂量加大,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呈剂量依赖关系。提示线粒体聚合酶的活性可能与DNA损伤后的修复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雄性昆明小鼠甲基汞亚急性染毒,针剂型活性炭作为Brdu载体,在活体条件下,研究不同剂量水平甲基汞对小鼠精原细胞SCE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甲基汞使小鼠精原细胞SCE频率增高,诱发SCE弱阳性反应。染毒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CE频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随着染毒剂量加大SCE频率也增高,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96,p<0.01)。  相似文献   

9.
甲基汞对细胞膜损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生化和细胞生物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甲基汞对细胞膜系统损伤作用及机理。结果红细胞膜,脑肝肾微粒体膜T-ATP酶,Mg^+^+-ATP酶,Na^+,K^+-ATP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并随剂量增加而下降。红细胞膜Na^+K^+-ATP酶与脑肾微粒体膜Na^+-K^+-ATP酶活性呈正相关。红细胞膜,脑微粒体膜SH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肾SH基含量与肾三种ATP酶均呈负相关,脑SH  相似文献   

10.
镉对小鼠心肌细胞和肝细胞DNA的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镉体内染毒对小鼠心肌细胞、肝细胞DNA的损伤情况。[方法]用氯化镉腹腔注射小鼠染毒,剂量为1mg(/kg·d)。分别在染毒的第5、10、15天处死小鼠,分离心肌细胞、肝细胞,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测定镉对心肌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情况(彗星细胞数和彗尾长度)。[结果]镉在染毒的第5、10、15天与对照组比较,彗尾长度与受损细胞数目均有显著差别,P<0.05;且随着染毒天数的增加,心肌细胞和肝细胞的彗星细胞数目增多、彗尾细胞百分率升高、彗尾长度增加;在染毒第10天,心肌细胞彗星细胞数目及彗尾长度均高于肝细胞,说明心肌细胞较肝细胞更易受到损伤,但是随着镉染毒浓度的增加,在染镉第15天,肝细胞受损情况比心肌细胞严重。[结论]镉可以造成心肌细胞和肝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甲基汞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株HL-7702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及甲基汞受试物组,甲基汞的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 μmol/L.采用丫啶橙(AO)/溴化乙锭(EB)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甲基汞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甲基汞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甲基汞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氯化甲基汞作用24 h均可诱导细胞凋亡,AO/EB染色法检测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2.62±0.19)%,10~50μmol/L 甲基汞受试物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97±0.64)%、(12.66±0.76)%、(19.16±0.87)%、(18.42±0.88)%、(11.52±0.63)%,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17.057、32.009、52.732、50.373、28.375;P<0.05).随着作用浓度的升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阴性对照组线粒体膜电位为(10.23±3.43)mV,10~50 μmol/L 甲基汞受试物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3.25±0.66)、(3.03±0.35)、(1.68±1.26)、(1.69±1.13)、(1.77±0.88)mV,各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9.569、9.871、11.722、11.708、11.598;P<0.05).随着甲基汞作用浓度的升高 Bax、Bel-2、CytC、Caspase-3 及AIF表达有上升的趋势,且Bax/Bcl-2值升高.阴性对照组Bax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IOD)为21 295.86±1969.81,10、20、30μmol/L 组Bax表达的IOD分别为42 807.87±4416.64、55 651.65±4662.72、72 708.56±910.10,各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g值分别为14.191、14.320、33.917;P<0.05);阴性对照组Bcl-2表达的IOD为12 588.33±4091.02,10、20、30μmol/L组Bel-2表达的IOD分别为20 539.16±4906.09、23 689.97±2281.42、28692.80±4655.86,各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g值分别为4.322、6.035、8.754;P<0.05);阴性对照组AIF表达的IOD为12 942.72±457.94、10、20、30、40μmol/L组AIF表达的IOD分别为16 973.57±1922.87、29 998.91±6803.58、52 467.16±1916.25、106 342.53±1273.19,20、30及40 μmol/L组明显高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11.449、26.530、62.692;P<0.05).结论 甲基汞可以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株HL-7702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2.
吴和岩  苏瑾  施玮 《卫生研究》2005,34(6):690-693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在不引起细胞毒性剂量情况下,能否引起细胞的DNA损伤,同时比较了MCLR对人肝细胞株(HL7702)和KB细胞(人口腔表皮癌细胞)的作用情况。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测定细胞毒性,彗星试验检测细胞的DNA损伤。结果当MCLR在剂量为10~100μgL时,对这两种细胞活性无显著性影响,而HL7702细胞在30μgL时出现DNA损伤,且随着毒素剂量的增加,其DNA损伤更加明显。但在同等实验剂量下,未能见到KB细胞的DNA损伤。结论MCLR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且它导致的DNA损伤有具有胆汁酸转运系统的肝细胞系中表现出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s a possible protective effect of fish oil against oxidative damage promoted by methylmercury (MeHg) in sub-chronically exposed rats. Reduce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nd catalase enzyme activity and reduced glutathione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MeHg-exposed animals compared to controls. Methylmercury exposure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DNA damage. Administration of fish oil to the methylmercury-exposed animals did not ameliorate enzyme activity or glutathione levels. On the other hand, a significant DNA protective effect (about 30%) was observed with fish oil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mercury concentration in rat liver, kidney, heart or brain after MeHg administration with or without fish oil co-administration.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es showed a significant leukocyte infiltration in rat tissues after MeHg exposure, but this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co-administration of fish oil.Taken together,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oxidative damage even after low-level MeHg exposure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fish oil. This protection seems not to be related to antioxidant defenses or mercury re-distribution in rat tissues. It is probably due to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fish oil.  相似文献   

14.
微囊藻毒素-LR致HT17细胞毒性及DNA损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微囊藻毒素-LR(MCLR)对2种人肝癌细胞系HT17和HepG2的细胞毒性差异,研究MCLR对HT17细胞的氧化性DNA损伤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毒性,免疫酶染色法检测细胞内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水平。结果当剂量增加到1μg/ml时,MCLR对HT17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而降低。HT17细胞对MCLR的敏感性高于HepG2细胞。非毒性剂量的MCLR处理HT17细胞引起8-OHdG水平升高,处理剂量与8-OHdG水平之间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HT17细胞对MCLR的毒性更敏感,可能与HT17细胞表达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有关。非毒性剂量的MCLR引起氧化性DNA损伤提示长期少量接触MCLR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的遗传毒性,探测其遗传毒性的靶器官。方法应用彗星试验检测50mg/kg丙烯酰胺腹腔注射染毒0、3、6、12和24h后小鼠肺、肝、脾、肾、睾丸、骨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果丙烯酰胺染毒后不同时间,可引起小鼠肝、脾、睾丸、骨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及尾矩的显著增加,随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未观察到对肺和肾脏细胞的明显影响。结论丙烯酰胺可以诱导小鼠多种组织细胞的DNA损伤,机体对丙烯酰胺造成的遗传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烟气的损伤特征,并建立烟气生物效应的快速检测新模型。方法采用脱细胞-核DNA作为实验模型,用烟气染毒,实验分烟气直接染毒(按照染毒时间分为:60、30、15和0min 4个组)和烟气水过滤后染毒(水过滤烟气、水过滤空气、烟的水溶液、空气的水溶液和水对照5个组),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烟气直接染毒的DNA损伤顺序为:60min组>30min组>15min组>0min组,呈现时间-反应关系;处理后烟气对DNA的损伤顺序为:烟气水溶液组>水过滤烟气>水过滤空气=空气水溶液=水溶液;直接染毒60min对DNA的损伤大于水过滤后烟气。结论烟气可直接损伤脱细胞DNA,水过滤后烟气对DNA的损伤降低;脱细胞-核DNA对烟气的损伤比较敏感,可用于烟气生物效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硒对镉诱导的离体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亚硒酸钠对氯化镉诱导的离体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8 75 μmol/L、17 5 0 μmol/L和 35 0 0 μmol/L的亚硒酸钠分别与 8 75 μmol/L、17 5 0 μmol/L和 35 0 0μmol/L的氯化镉联合作用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大鼠肝细胞DNA损伤。 结果  8 75 μmol/L的亚硒酸钠对 8 75 μmol/L、17 5 0 μmol/L和 35 0 0 μmol/L的氯化镉引起的DNA损伤都有拮抗作用 ;17 5 0 μmol/L的亚硒酸钠对 17 5 0 μmol/L和 35 0 0 μmol/L的氯化镉显示拮抗作用 ,而对 8 75μmol/L氯化镉拮抗作用不明显 ;当亚硒酸钠为 35 0 0 μmol/L时 ,则对 8 75 μmol/L、17 5 0 μmol/L和35 0 0 μmol/L的氯化镉没有明显拮抗作用。从氯化镉的角度 ,当氯化镉为 8 75 μmol/L时 ,只有8 75 μmol/L亚硒酸钠拮抗作用最明显 ;当氯化镉为 17 5 0 μmol/L和 35 0 0 μmol/L时 ,8 75 μmol/L和 17 5 0 μmol/L的亚硒酸钠有拮抗作用 ,17 5 0 μmol/L的亚硒酸钠的拮抗作用又优于 8 75 μmol/L的亚硒酸钠。结论 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拮抗一定剂量的氯化镉引起的DNA损伤与亚硒酸钠的剂量有关 ,随剂量增加 ,拮抗作用下降 ,而且也与亚硒酸钠和氯化镉的相对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苯并(a)芘诱导小鼠前胃癌模型,研究番茄红素对前胃癌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损伤组[苯并(a)芘组]、番茄红素高剂量组[20 mg/kg+苯并(a)芘]、番茄红素低剂量组[5 mg/kg+苯并(a)芘]。番茄红素组与损伤组给予苯并(a)芘,建立前胃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对小鼠前胃癌形成的作用。24周后,观察小鼠前胃癌形成情况,检测血清及肝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检测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情况。结果番茄红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给予番茄红素后能降低小鼠前胃癌肿瘤直径[模型组(0.33±0.20)cm,番茄红素高剂量+苯并(a)芘组(0.12±0.04)cm],提高小鼠血清和肝匀浆中SOD活力[损伤组血清中为(47.18±3.27)U/ml,肝匀浆中为(39.83±6.63)U/mg.Pro;番茄红素高剂量组血清中为(67.27±9.38)U/ml,肝匀浆中为(54.49±4.86)U/mg.Pro]、GSH-Px活力[损伤组血清中为(170.63±15.25)U/ml,肝匀浆中为(54.60±5.19)U/mg.Pro;番茄红素高剂量组血清中为(184.22±13.81)U/ml.Pro,肝匀浆中为(66.78±11.97)U/mg.Pro],降低MDA含量[模型组血清中为(11.08±1.82)nmol/mg,肝匀浆中为(12.47±2.62)nmol/mg.Pro;番茄红素高剂量组血清(7.63±0.85)nmol/mg,肝匀浆(8.28±1.74)nmol/mg.Pro]和减少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的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诱导的小鼠前胃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胞DNA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聚合酶β(polβ)的表达水平与苯并[a]芘(BaP)诱导的DNA损伤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3种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polβ野生型(polβ+/+)、polβ缺陷型(polβ-/-)和野生型polβ高表达型(polβoe)作为模型细胞。首先用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3种细胞中polβ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MTT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观察BaP作用下3种细胞的存活率及DNA损伤和修复效应。结果3种细胞在pol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polβ-/-细胞中polβ基因缺失,而polβoe细胞中polβ基因则较野生型polβ+/+细胞高出2倍以上;BaP能诱导3种细胞DNA的损伤以及细胞存活率的降低;与polβ+/+细胞相比,polβ-/-细胞的IC50更低,DNA损伤更严重且更加不易修复;反之,polβoe细胞的IC50更高,DNA损伤效应更弱,DNA修复速率加快。结论polβ在修复外源性致癌物BaP导致的DNA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olβ基因缺陷使细胞DNA修复能力降低,而polβ基因的高表达则能帮助细胞应对DNA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对细胞的存活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