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指出,近年来急性鼻窦炎眼眶合并症的发生率及严重性有所增加,这是由于近30年来长期使用抗菌素改变了细菌的生物特性及激素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宿主的反应所致。眶尖综合征是指经过眶上裂、视神经孔的血管、神经受损后所产生的症状、体征。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鼻窦、面部静脉或眶壁骨膜下脓肿进入眶内。急性眶内感染有以下几种形式:(1)眼眶蜂窝组织炎和脓肿;(2)血栓性静脉炎;(3)骨、骨膜炎;(4)眼球筋膜炎。临床主要表现如下:(1)运动上的改变:第Ⅲ、Ⅳ、Ⅵ颅神经麻痹后引起眼球运动受限或固定,除了眼外肌麻痹外还有眼内肌  相似文献   

2.
对 1994年 9月~ 1997年 6月进行手术修复的眶底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共 11例 ,其中男 10例 ,女 1例 ,年龄 12~ 32岁 ,平均 2 4岁 ,手术采用内窥镜鼻内进路。方法 ,局麻或全麻 ,患者头部轻度抬高并略转向术者 ,先进行筛漏斗切除 ,用镰状刀切除漏斗内壁 ,将钩突脱位后去除 ,充分扩大上颌窦口以使眶底获最佳暴露。用 30°或 70°内窥镜观察眶底骨折情况 ,用弯钳将下陷的眶内容物回纳眶内 ,将骨折片复位 ,尽量少去除或开放眶壁结构。最后将输尿管气囊导管经窦口插入上颌窦 ,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 8~ 12 ml以支撑骨折片及眶内容物 ,于术后…  相似文献   

3.
溯自60年代末期可屈性纤维支气管镜问世以来,有关使用这种器械的并发症的资料非常罕见。Credle等在信访中得知24,000例支气管镜检查并发肺炎者仅两例;Suratt等氏收集48,000例信访资料,死亡12例,严重并发症158例,但未提及属于感染的并发症。Pereira等对100例的研究发现并发实质性炎症浸润者6例,发烧者16例,而其中15例未经抗生素治疗即告痊愈。作者们在1974~1975年一年间却遇见3例并发肺部严重感染的病例:第1例为25岁女性,因囊球菌性肺炎并有胸膜渗出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鼻眶筛区(naso-orbital-ethmoid, NOE)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严重鼻眶筛区骨折急诊患者,根据全身状况、骨折部位、畸形特征确定手术顺序、术式组合,行鼻眶筛区骨折复位、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内眦韧带悬吊等,恢复面部支架、外形及功能。结果:23例患者面型、张口度及咬颌关系均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内眦间距变小,内眦水平鼻梁矢状高度增大,3例眼球陷没改善,复视消失。结论:对严重鼻眶筛区骨折患者应尽早施行确定性手术。  相似文献   

5.
眶底骨折     
著者首先简述了有关眶底骨折的临床解剖、类型、临床表现及手术在治疗中的作用。随后报告了从1965年~1973年7月收治的363侧眶底骨折的临床资料,重点地提了原因及眶底修复。著  相似文献   

6.
急性鼻窦炎眶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疗技术及疾病发展的变化, 急性鼻窦炎眶并发症在临床上得到人们进一步的认识, 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都有明显改变, 本文就此进行文献复习及综述。  相似文献   

7.
男,6岁,1986年5月14日入院。5天前感冒发热,曾用手挖鼻,第3天始高热,右面颊部肿胀并蔓延到左侧。外院医师曾用手挤压其鼻背小疖,半小时后即发生频繁抽搐,昏迷10余分钟,清醒后急转我院。检查:T39.2℃,H24次/分,P110次/分,Ep100/60mmHg。神志恍惚,四肢发冷。右侧鼻背肿胀发硬,表皮破损。鼻前庭糜烂,有少许脓血。右眼睑肿胀,瞳孔小,对光反应迟钝;左眼正常。WBC24300/mm~3,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幼儿急性鼻窦炎眶内并发症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1年1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117例鼻窦炎患儿中,年龄≤3岁的幼儿急性鼻窦炎眶内并发症的8例患儿的诊治过程及随访结果.结果 8例患儿中,男性7例(87.5%),女性1例(12.5%).平均年龄1岁9个月(1~3岁).急性鼻窦炎...  相似文献   

9.
10.
经鼻填充鼻中隔软骨修复眶内侧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填充鼻中隔软骨,修复眶内侧壁骨折,经鼻做眼部手术的可能性。方法:选取眶内侧壁骨折患者11例(11眼),术前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球内陷、复视、视力减退症状,行眼眶CT诊有眶内容物疝入筛窦并伴积液,其中6例内直肌肿胀。手术开始在内镜直视指引下,经鼻腔开放筛窦,摘除筛房,暴露骨折的纸板,将疝入物回纳眶内,鼻中隔软骨覆盖骨折区。结果:患者手术后全部治愈。双眼突出度相差≤1mm,平均0.11mm。视力较术前不改变或者略有改善。鼻内镜检查见筛窦术腔上皮化,填充的鼻中隔软骨无移动,无感染及排斥现象。结论:经鼻填充鼻中隔软骨修复眶内侧壁骨折方法简便,成功率高。自体鼻中隔软骨无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眶壁骨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蝶窦鞍内手术发生严重与罕见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196 2~ 2 0 0 1年 3月间 2 0 0例经蝶窦鞍内手术 ,发生严重和罕见并发症的 16例临床资料 ,探讨其发生原因与预防方法。结果  16例发生严重和罕见并发症 (8% ) ,其中死亡 4例 (4% ) ,严重出血 8例 (4% ) ,视力恶化 2例 (1% ) ,精神障碍 2例 (1% ) ,癫痫持续状态 1例 (0 5 % ) ,剧烈头痛 1例 (0 5 % ) ,脑组织损伤 2例 (1% )。结论 经蝶窦手术与经颅手术相比损伤明显减少 ,但仍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仔细阅读CT片、熟悉鞍区解剖、熟练掌握经蝶手术技术会明显减少经蝶窦鞍内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经蝶窦鞍内手术严重和罕见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经蝶窦鞍内手术严重和罕见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1962-2001年3月间200例经蝶窦鞍内手术,发生严重和罕见并发站的16例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与预防方法。结果 16例发生严重和罕见并发症(8%),其中死亡4例(4%),严重出血8例(4%),视力恶化2例(1%),精神障碍2例(1%),癫痫持续状态1例(0.5%),剧烈头痛1例(0.5%),脑组织损伤2例(1%)。结论 经蝶窦鞍手术与经颅手术相比损伤明显减少,但仍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细胞阅读CT片、熟悉鞍区解剖、熟练掌握经蝶手术技术会明显减少经蝶鞍内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爆裂性眶骨骨折是指暴力作用于眼眶 ,使眶内压力突然增高引起眶缘向外爆裂所致。对其治疗各家认识不一 ,目前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 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我院收治 2例爆裂性眶骨骨折患者 ,采用鼻内镜下双进路复位术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例 1   男 ,34岁。因右眼部被铁块击伤 3h ,以右眼球破裂伤收住眼科。检查 :右眼视力光感 ,左眼 1 .0 ;右眼睑肿胀 ,球结膜混合充血及淤血明显 ,眼睑下方可见 4cm之皮肤裂口 ;眼内结构不清。即行右眼球后巩膜裂伤清创缝合术。术后给抗炎、对症、止血处理。术后第 3天 ,因右侧面颊疼…  相似文献   

15.
近年在熟练开展内镜鼻窦手术和系统掌握鼻眼相关手术解剖的基础上,探索经鼻内进路完成鼻眼区域的部分手术,内镜鼻窦外科手术已向着微创、简单、美观的方向发展.1998年起,我科共接诊眼科转诊鼻窦囊肿合并眶内并发症63例,行鼻内镜下经鼻中鼻道开窗术及相关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普及和提高,鼻内镜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极大地提高了鼻腔、鼻窦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拓宽了经鼻手术的适应证,但是,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跟传统手术比较却没有减少。本文拟就由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引起的眶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手术的眶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普及和提高,鼻内镜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极大地提高了鼻腔、鼻窦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拓宽了经鼻手术的适应证,但是,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跟传统手术比较却没有减少。本文拟就由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引起的眶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眶爆裂骨折的治疗马长宝张忠平张孟生赵俊生眶爆裂骨折是指眼眶内、下壁骨折,即筛蝶窦外侧壁及上颌窦上壁骨折,属鼻眼相关疾病。我院1993年9月~1995年12月收住院治疗10例,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10例中男9例,女1例;右眼8例,左眼2例,均为单眼;...  相似文献   

19.
眶爆裂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55岁,因诉"右侧上颌后牙痛3d,右侧面部及眶周肿痛1d",拟诊为"右侧眶下眶周感染"于2010-02-17收住本院口腔科。既往无糖尿病史。检查:右侧上第1磨牙龋齿,叩击痛(+),右侧面部红肿,右侧上下眼睑明显肿胀,球结膜水肿,眼球活动尚可,瞳孔对光反射灵敏。予抗感染治疗2d,症状无改善。行鼻窦CT冠状位扫描示"右侧前组鼻窦炎",转入本科。追问病史,右侧鼻塞、流脓涕史2个月余,无涕中带血,检查:右侧中鼻道组织水肿,有大量脓涕,伴异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