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对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探讨MEP在SCIRI后肢运动功能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模型,分别阻断兔腹主动脉15 min、30 min、45min和60 min后再灌注,建立不同程度SCIRI,于缺血前、缺血期间、再灌注期间监测MEP,术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NFS)后肢运动功能,再灌注48 h进行脊髓病理学观察。结果阻断腹主动脉血流30 min、45 min、60 min后开放表现出轻、中、重不同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病理学特点。不同程度SCIRI可造成MEP明显变化,MEP波幅较潜伏期恢复迅速,损伤越重,电位越低。脊髓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EP波幅和潜伏期分别明显延长及减小,NFS、MEP波幅和潜伏期恢复迅速;脊髓中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EP波幅和潜伏期下降更加显著,NFS和MEP不能完全恢复且恢复缓慢;脊髓重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S、MEP波幅和潜伏期均不能够恢复至术前水平。再灌注2 h MEP波幅变化分别与再灌注2 d后的Jacobs评分(r=-0.838)和斜板试验(r=-0.901)显著相关。结论MEP能敏感而准确地反映SCIRI后运动功能的损伤程度,术中MEP监测可作为判断运动功能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Hou Y  Nie L  Liu LH  Shao J  Yuan YJ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1):773-777
目的 观察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过程中体感诱发电位(SEP)及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日本大耳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B、C、D组分别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组(脊髓压迫时间分别为5、15、30 min).于麻醉后,暴露脊髓后,伤后5、30 min、1、6、24 h和3、7 d分别检测各组动物SEP、MEP,对所得波形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于伤后1、3、7 d采用后肢的Tarlov分级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刺激强度是影响TMS-MEP稳定性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100%刺激强度可获得稳定的波形.随着脊髓压迫时间的延长,SEP、MEP的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逐渐减小,波幅变化比潜伏期变化更加灵敏.在脊髓恢复过程中,潜伏期恢复早于波幅,SEP恢复早于MEP.结论 SEP与TMS-MEP对脊髓损伤十分敏感,二者结合能客观地反映脊髓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银杏提取物(GB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及功能恢复作用。方法:75只W 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对照组(B)和治疗组(C),每组25只,A组只打开椎板,不损伤脊髓,B组脊髓损伤后腹腔注射等渗盐水(NS),C组脊髓损伤后1 h腹腔注射GBE 40 mg/kg,此后每天1次,持续治疗5 d。末次治疗后每组处死5只动物,检测脊髓组织SOD活性,MDA和NO含量,脊髓损伤后第1 h和末次治疗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评定后肢运动功能(Salzm an评分)和检测MEP。结果:SOD活性C组高于B组(P<0.05),MDA和NO含量C组低于B组(P<0.05)。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障碍,MEP波幅(P1-N1峰峰值)降低,潜伏期延长,末次治疗后各时间,治疗组MEP波幅、潜伏期,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提取物能减少脊髓损伤后氧自由基所致继发损伤,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实验性家兔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肢体肌力和肌肉运动诱发电位(MEP)之间的关系.方法 45只家兔随机分为打击组和对照组共9组,打击能量分别为0、50、75、100、125、150、175、200、250 gcf.打击后和第4周末记录实验兔双后肢肌力、MEP的潜伏期和波幅,并在第4周末取家兔脊髓固定,脊髓神经中丝(NF)免疫组化及病理形态观察,测量NF光密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脊髓受到外伤打击后,术中MEP的表现是出现或消失,即"有或无",并与伤后实验兔后肢运动功能状态、术后皮质脊髓束神经微丝NF光密度相关.伤后4周实验兔的后肢MEP潜伏期延长程度与肌力下降呈线性相关,但其波幅与伤后肌力变化无相关.结论 在脊髓损伤中可以通过肌肉MEP的"有或无"作为判断脊髓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兔急性脊髓损伤后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ntentials,TMS-MEP)的变化规律,并与脊髓病理变化相比较,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将日本大耳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脊髓损伤组)。然后对每组动物分别于麻醉后、暴露脊髓后、伤后5min、30min、1h、6h、1d、3d、7d检测TMS-MEP,对所得波形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于伤后1d、3d、7d采用后肢的Tarlov分级行运动功能评分。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切取脊髓标本,行HE染色光镜、电镜观察。结果随着脊髓损伤的加重,MEP的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在逐渐减小,病理显示白质纤维脱髓鞘越重,神经细胞损伤数目越多,MEP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越明显。结论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与脊髓病理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TMS-MEP对脊髓损伤十分敏感,能客观地检测脊髓运动功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脑缺血后可导致运动功能损伤.文中旨在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定量评估脑缺血损伤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组,MCAO第7、14和21d,在硬脑膜直接引导测量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和波幅改变,并与动物运动行为和脑梗死体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EP与脑缺血损伤的关系. 结果:硬脑膜直接测量能引导出较稳定的MEP.大鼠MCAO后MEP潜伏期显著延长,以缺血第7d最为明显,各时相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MEP潜伏期有所恢复,但直至21d仍未正常.比较各组的MEP波幅无统计学意义.MEP中的D波潜伏期与脑梗死体积(r=0.883,P<0.01)及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812,P<0.01). 结论:直接硬脑膜测量法是研究皮层运动诱发电位较可靠的方法;测定MEP潜伏期能提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运动功能损伤和恢复的量化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30min、45min、60min组,每组8只。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各组在缺血前、缺血期间、再灌注期间MEP变化进行监测。术后采用Reuters法对后肢感觉和运动反射功能评分,再灌注48h Jacobs法对后肢运动功能分级。结果缺血后MEP潜伏期和波幅分别逐渐延长及减少,缺血15min时MEP波形消失。再灌注15min时MEP波形恢复,但潜伏期大于缺血前。波幅小于缺血前。开放腹主动脉后,各组MEP潜伏期和Reuter评分值总体变化趋势为缺血6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15min组〉假手术组。MEP波幅总体变化趋势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60min组。再灌注48h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值总体变化趋势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ln组〉缺血60m/n组。结论 脊髓缺血时间越长。再灌注后MEP恢复越慢,后肢运动障碍越明显。监测MEP能够准确地反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无和程度的轻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脊髓压迫伤后给予AG进行治疗,24 h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NOS活性;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4周后用电生理和动物行为学等指标评价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正常大鼠和损伤未治大鼠为对照。结果AG可以抑制组织中的NO含量和NOS活性,同时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比率,提高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恢复运动诱发电位的振幅和潜伏期,与对照及损伤未治大鼠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应用NOS抑制剂可以使伤后运动功能得到改善,提示iNOS活性变化可能对脊髓损伤的恢复更具决定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伤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兔分级脊髓损伤后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与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MEP在判断运动预后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对21只兔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分别用60、120gcf gram×centimeter×force(gcf)冲量打击兔T10-11脊髓,建立不同程度SCI模型,并在伤前及伤后24 h连续记录兔双侧腓肠肌MEP,用Tarlov’s评分衡量兔下肢运动神经功能。结果 脊髓轻度打击伤时,兔MEP波幅明显降低,但恢复良好;中度打击伤时,MEP波幅的下降更明显,且不能完全恢复;重度打击伤时,MEP波均无法引出,至24 h也不能恢复MEP波形。结论 MEP可敏感而准确地反映脊髓损伤后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护脊髓功能的手段,并可作为判断运动神经功能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电针水沟穴对脑梗死大鼠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o WP  Wang S  Han L  Ma JQ  Shen Y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0):979-984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穴对脑梗死大鼠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MEP)潜伏期和波幅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非穴组和水沟组,每组10只。模型组、非穴组和水沟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苏醒后按Zausinger六分法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水沟组大鼠在评分后,针刺水沟穴,并施以频率2Hz,电流1mA的连续波刺激10min,每天2次,共3d;非穴组大鼠在水沟穴左侧0.5cm针刺。72h后再次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测仪检测经颅电刺激MEP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患侧MEP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波幅降低(P〈0.01)。针刺3d后与模型组比较,水沟组大鼠患侧MEP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增高(P〈0.05);与非穴组比较,水沟组患侧MEP的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虽然高于非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穴组MEP的潜伏期和波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沟组3d后神经功能评分高于模型组和非穴组(P〈0.05),模型组和非穴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水沟穴可以促进脑梗死大鼠MEP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经皮电刺激大脑皮层及脊髓诱发肌肉动作电位检查方法,研究64名健康成人和22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锥体束传导机能。结果表明,以中枢内运动神经传导时间作为中枢运动神经系统诱发电位的客观指标,不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且可以提示早期或亚临床性锥体束损害。  相似文献   

12.
孙小春  王萍 《九江医学》2004,19(3):28-29
本文讨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及定子的设计;对不同形式的永磁材料和转子进行了分析及功率角对电机的影响;为可调速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最优的电机设计方案;在交流调速传动系统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4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进行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测定,结果显示: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伴随诱发电位波幅的明显降低占57.6%,F波潜伏期轻度延长占32%,感觉传导速度轻度减慢占12%,感觉诱发电位波幅轻度降低占7%,失神经电位占71.4%。提示本组大多数病人与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不同,可能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亚型——急性运动轴索损害性多发性神经病。  相似文献   

14.
Ocluar motor apraxia is a rare disorder in which the patient is unable to move the eyes to carry out conjugate gaze under command, but at other times is able to carry out the move- ment randomly. The disturbance involves horizontal movement only and vertical gaze is normal. When patient changes the fixation it is accomplished by jerky lateral head thrusts with contraversion of the eyes, overshoot of the head, then the fixation and realignment of the head and eyes recovered. Since Cogani (1952) first reported 4 cases, over 80 cases have been re- 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Here, we present 2 cases of congenital ocular motor apraxia.  相似文献   

15.
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传导速度的康复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运动传导速度和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对脱髓鞘型与轴过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康复评定价值。方法 对GBS用皮肤电极记录进行运动传导速度的连续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脱髓鞘型GBS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在康复期的相当长时间内仍保持严重程度,轴过型GRS的运动传导速度在急性期和康复期均正常或基本正常;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变化二者基本相平行,在病  相似文献   

16.
氯丙烯染毒后大鼠膈肌Ⅰ型及Ⅱ型肌纤维内运动终板超微结构的改变主要是接头前部分突触小泡显著减少或消失及线粒体变性,提示氯丙烯通过影响突触小泡和线粒体,改变神经肌肉间的传递。氯丙烯对Ⅱ型肌纤维内突触后膜有皱褶的运动终板毒害较重,而Ⅰ型肌纤维内突触后膜无皱褶的运动终板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后侧枝发芽中运动纤维再生及功能恢复。方法 :选用 1 6只 Wistar大鼠 ,按取材时间随机分为 A、B两组 ,左前肢为实验侧 :显露肌皮神经 ,在距肱二头肌 1 2 mm处切断 ,远断端与外膜开窗 1 .0 mm× 0 .5mm的尽神经做端侧缝合。右前肢为对照侧 :同法切断肌皮神经 ,切断 1 /2尺神经束 ,稍向近侧做束间分离后 ,与肌皮神经远断端做端端外膜缝合。两组分别于术后 3、1 2周取材 ,进行神经组织学、肱二头肌收缩力和肌湿重、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示踪检测。结果 :A组实验侧再生有髓纤维数目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B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侧枝发芽纤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运动纤维 ,并可获得部分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19.
将HRP注入猫舌骨下诸肌,发现颈、延髓移行部的脊上核及脊髓C_1—C_3Ⅸ板层内、外群运动神经元被标记。感觉神经元标记部位各肌不同,肩胛舌骨肌(m·OH)C_1—C_5;胸骨舌骨肌(m·SH)C_1—C_4;甲状舌骨肌(m·TH)C_3;胸骨甲状肌(m·ST)C_1—C_4脊神经节。标记细胞数差异很大,最少1个,最多达13个。  相似文献   

20.
动态针刺穴位对急性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动态针刺穴位对急性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动态针刺组、传统针灸组和对照组,其中动态针刺组在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Brunnstrom Ⅰ期上肢取阴经穴,下肢取阳经穴;Ⅱ期后改用上肢阳经穴为主,下肢以委中、足三里穴为主进行动态针刺。传统针灸组在对照组所用药物的基础上按传统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比较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MBI)、临床疗效和康复效率。结果 治疗末期动态针刺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针灸组和对照组(F=4.372~20.001,q=3.964~5.407,P〈0.01);传统针灸组在MBI、临床疗效和康复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q=3.461~4.092,P〈0.05、0.01)。结论 动态针刺治疗是肢体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