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付力 《医学综述》2008,14(1):128-130
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它不仅是沙眼,也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婴儿肺炎等的病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取决病原学检查,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涂片镜检法、接种培养法、抗原抗体检测法、核酸检测法等。综述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研究现状,为临床检验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查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7年,捷克学者Halberstaeder和Prowazek发现沙眼包涵体,1956年我国学者汤飞凡等分离沙眼衣原体成功,引起了全世界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且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日益引起人们重视。CT感染的诊断决定于病原学检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展,CT感染的诊断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细胞浆内含有结晶形包涵体的IgD(K型)骨髓瘤一例。通过光镜和电镜对比观察了骨髓瘤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特点,并对胞浆内结晶形包涵体的性质及其与Russell小体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一例男性患者,诊断为IgG_1-K型MM,骨髓片瑞氏染色43%的瘤细胞浆内有Russell小体和/或核内包涵体。组化观察这些包涵体有共同的反应;电镜观察又有一致性的电子致密度和嗜锇性表现,这些包涵体有的表面光秃,有的被有单层光滑的膜。复习文献,讨论了骨髓瘤细胞发生包涵体的原因,并认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使用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Lewy小体及幻视(VH s)痴呆患者的明视及暗视视网膜功能障碍,并将其与帕金森病、无VH s患者及对照组相比。该视网膜功能障碍可能与尸检中发现的光感受器轻度改变及外丛状层大量苍白包涵体相关,提示该疾病存在特异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电图及解剖异常提示Lewy小体痴呆患者的视网膜病变@Devos D$Clinique Neurologique, Hpital R. Salengro, CHU, F- 59037 Lille Cedex, France Dr. @Tir M @Maurage C.A. @张磊…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血红蛋白H病73例,并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血红蛋白H病是广东省成人较为常见的溶血性贫血,散发于本省各地区,与6-磷酸葡萄糖脱氧酶(以下简称G-6-PD)缺乏症的地理分布相重叠。广州市郊某公社本病的发病率超过2/5。本病症状出现的时间受一定因素的影响,本文2例在妊娠及正常哺乳时间内症状明显好转。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阳性家族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条件是发现阳性血红蛋白H包涵体红细胞及/或血红蛋白H。血红蛋白H包涵体的检查是一种敏感的实验方法,本文全部病例均为阳性。家族调查发现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5例,血红蛋白电泳未出现H血红蛋白,但发现阳性血红蛋白H包涵体红细胞。血红蛋白H包涵体阳性红细胞数目过少时,容易发生漏诊,同时作异丙醇试验有提示和协助诊断的作用。本病容易与缺铁性贫血、肝胆道疾病和继发性贫血相混淆,应注意进行鉴别。患血红蛋白H病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不准确,不能作为检查血红蛋白H病患者是否合并G-6-PD缺乏症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Auer(奥氏小体)小体从发现到现在已经100多年的历史了。它最早是由美国医师John Auer于1906年在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胞质中发现条状小体,称为Auer小体[1],有关Auer小体的形成、化学成分、形态特点、诊断意义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虽时有报道但其与临床疗效、预后的关系等仍待进一步研究探讨。随着血液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Auer小体的观察愈来愈深入,其在白血病等的诊断价值被人们了解的越来越多。但是关于AML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前后及CR(完全缓解)后复发病例Auer的观察和研究却鲜有报道。目前本实验室观察到1例AML复发后Auer增多,形态多样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方丽娟 《浙江医学》2007,29(12):1318-1319
近年来,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作为一种新的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其感染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万长春及汤洁等[1-2]研究发现,男性不育与生殖道CT感染密切相关。为观察  相似文献   

9.
沙眼衣原体原来以为只是沙眼的病原体,由于近年来医学科学的发展与检验方法的进步,目前已发现它的感染范围远远超过沙眼,除了在眼部的滤泡性结膜炎之外,沙眼衣原体尚可侵及关节和肠道,引起关节炎和远端肠道的直肠炎;新生儿在出生时即可感染包涵体睑结膜炎、角膜炎、肺炎等。最近发现有的国家沙眼衣原休的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已超过了淋  相似文献   

10.
炎症小体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NLRP3炎症小体的研究最为热门和透彻.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因素包括病原体及其分泌的毒素、晶体和内源性危险信号等.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需要启动和激活两个步骤,其中启动机制主要针对NLRP3的转录和翻译后修饰水平,激活机制与线粒体、离子流动和溶酶体等相关.本文还综述了NLRP3炎症小体在表达、组装、活化等方面存在的负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1966年以来国外对巨细胞包涵体病(CID)作了大量报道,近年来国内亦有所重视。临床常采用尿沉渣找包涵体的方法诊断本病,我院亦曾于1968年以此法诊断并报告本病。但国内至今尚未见同时进行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及尿沉渣找包涵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胞浆大分子蛋白复合物,可识别多种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参与宿主免疫防御,尤其在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感染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NLRP3炎症小体在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将简要总结NLRP3炎症小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NLRP3炎症小体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  相似文献   

13.
巨细胞包涵体病(CID)最先是根据尿液或病变组织中检出巨细胞包涵体细胞(CCIC)、结合临床表现而诊断命名的一种疾病。当时对CID的认识,是指先天感染导致胎儿畸形及新生儿、婴儿的神经系统损害,留下听力丧失等后遗症.之后,病毒学证实该病的病原是巨细胞病毒(CMV)种,因此CID与CMV感染症成为同病异名。两病  相似文献   

14.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一种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的感染因子,被认为是导致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其通过先天性(宫内)或围产期(产时或产后)使新生儿感染,可引起胎儿和新生儿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先天畸形、发育落后、神经性耳聋等[1]。早期诊断对CMV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CMV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较多,因此,选择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对3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了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检查和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检测,以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特点。1资料与方法(1)观察组37…  相似文献   

15.
目前沙眼之诊断全凭肉眼观察,主观成分太重。同一病人,不同医生可得不同之诊断:或是同一医生,前后诊断也有不同。这对于沙眼病原、症状、治疗、预防及调查均有很大影响。长期以来,沙眼工作者均努力寻找一种客观的诊断依据,作为沙眼之辅助诊断工具。关于沙眼结膜刮片细胞学的研究,文献已有不少报导,对其诊断价值,尚未定论,也很少用于临床。为了解决沙眼之诊断和鉴别诊断,作者近几年来进行了结膜表层刮片细胞学研究,结果提示细胞学检查可作为沙眼之辅助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童伟  贾天军 《医学综述》2008,14(17):2574-2576
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是衣原体基因编码、表达定位于包涵体膜上的蛋白质,在衣原体的包涵体内复制、营养摄取及信号转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涵体膜蛋白的发现大致来自于4种途径即Ⅲ型分泌系统的研究、宿主抗衣原体免疫应答中抗原处理、计算机自动检索分析和血清学检测方法,但最终鉴定都依赖于血清学方法。对包涵体膜蛋白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衣原体研究的重点,随着更多的包涵体膜蛋白被鉴定,对其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衣原体的致病机理以及衣原体感染的诊断和疫苗研发,本文就有关研究报道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 EAE )是研究MS的常用动物模型. 炎性细胞浸润、髓鞘脱失是MS/EAE的重要病理变化,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和自身反应性Th1细胞及Th17 细胞参与了其病理过程.近年来发现许多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 NLRP3 炎性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1 ].NIRP3炎性小体在MS/EAE发病中的作用,国外有些研究. 本文就NLRP3炎性小体在MS/EAE发病中的作用综述如下,期望为M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沙眼衣原体(CT)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CT导致的盆腔炎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CT感染可造成流产、不孕、围产期感染和胎儿宫内感染等。继1907年,捷克学者Halberstaeder和Prowazek发现沙眼包涵体,1956年我国学者汤飞凡等分离沙眼衣原体成功之后,引起了全世界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247人次孕妇脱落细胞涂片找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示随机组各孕期宫颈分泌物及尿沉渣中巨细胞包涵体的检出率随孕周进展而增加。各孕期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检出率之比相差显著(P<0.05)。不正常胎、婴儿组母亲在孕末3月中宫颈分泌物及尿沉渣中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检出率较随机组孕末3月时为高(P=0.01)。这表明前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机会较后者为多。因此,在目前缺乏病毒培养和血清学检查情况下,孕妇宫颈分泌物及尿沉渣中找巨细胞病毒包涵体可认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方法。本文也讨论了胎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途径及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uer小体在各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特征. 方法对132例不同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用显微镜观察Auer小体的有无、位置、颜色、长度、粗细、数目(根)、形态所占百分比.结果 132例标本中有Auer小体的47例(35.61%),其中M3阳性率较高(80.77%),.其次为M2(42.10%)、M5(22.58%).结论 对Auer小体各项参数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Auer小体本身的认识,并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