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趋化生长因子受体4(CXCR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远离肿瘤组织的正常喉黏膜组织中CXCR4和MMP-13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CXCR4和MMP-13在喉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而自身正常喉黏膜弱表达或不表达;在肿瘤组织中,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MP-13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蛋白表达水平情况与基因表达水平相一致。CXCR4和MMP-13在喉鳞状细胞癌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XCR4和MMP-13可能参与了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在喉鳞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X-CR4和MMP-13有望成为喉鳞状细胞癌早起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h-D)在喉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旨在初步明确其在喉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中Cath—D的表达情况,以其癌旁正常黏膜作为对照,并分析比较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Cath—D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79%,在癌旁正常黏膜中是9.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Cath—D阳性表达率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临床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理分级方面则没有差异(P〉0.05)。结论Cath-D可能是喉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机制中的重要肿瘤标志物,它对于喉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包秀芝  罗守信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156-1159,1280
目的:观察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decorin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30例低分化喉鳞状细胞癌、24例高分化喉鳞状细胞癌进行decorin蛋白表达的检测,并与14例癌旁正常喉组织中decorin表达进行比较。结果:decorin主要表达在基质部分,decor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缺失。Decorin在低分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表达的阳性率为86.6%,在高分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中表达,表达的阳性表达率为70.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2.191,P〈0.01)。decor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位置、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decorin在喉鳞状细胞癌基质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推测decorin在细胞外基质中的改变对于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侵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许可  石文君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15-16,19
目的研究CD44v6和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9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食管组织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1)CD44v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2)CD44v6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3)CD44v6和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45,P〈0.01)。结论 CD44v6和E-cadher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程度,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ski、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口腔鳞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C-ski、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ski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C-ski、TGF-β1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ki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8/20)、75%(36/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6/20)、68.8%(33/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ki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均无相关性,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χ2=5.807,P=0.018);C-ski蛋白表达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9.341,P=0.002)。结论 C-ski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癌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上调表达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ESCC组织标本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8.95%和59.21%;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6.67%和6.67%,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zrin蛋白异常表达在ESCC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P<0.01),E-cadherin异常表达在ESCC组织的浸润深度、ESCC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ESCC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组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E-cadherin正常表达患者(P<0.05).两者同时异常表达的40例中淋巴结转移高达70%,而两者同时正常表达的1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ESCC组织中均异常表达,且呈正相关.联合检测Ezrin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ESCC的浸润、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癌中PTTG、bFGF的表达以及在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7例喉癌、26例癌旁和9例正常喉黏膜中PTTG、bFGF蛋白的表达,用CD34标记并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喉癌中PTTG蛋白和bF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4.2%和78.9%,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喉黏膜的表达率(P〈0.05)。PTTG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相关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原发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喉癌中MVD值明显大于癌旁和正常喉黏膜(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MVD分别与PTTG和bF-GF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PTTG和bFGF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二者的检测将有助于喉癌的诊断、评估喉癌患者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5例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黏膜标本和Hep-2细胞系的DJ-1蛋白。【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Hep-2细胞系中DJ-1蛋白均有表达;DJ-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98,P=0.002);低分化喉癌较高分化喉癌的DJ-1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08);喉癌的临床分期和年龄与DJ-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t=0.476,P=0.642;t=0.019,P=0.985)。【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均有DJ-1蛋白的表达,喉鳞癌组织内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黏膜组织;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提示它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的有关过程,为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5例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黏膜标本和Hep-2细胞系的DJ-1蛋白。【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与Hep-2细胞系中DJ-1蛋白均有表达;DJ-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98,P=0.002);低分化喉癌较高分化喉癌的DJ-1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08);喉癌的临床分期和年龄与DJ-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t=0.476,P=0.642;t=0.019,P=0.985)。【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Hep-2细胞系中均有DJ-1蛋白的表达,喉鳞癌组织内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黏膜组织;DJ-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提示它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的有关过程,为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在食管癌患者血清和组织表达意义。方法:选取行食管癌手术的鳞状细胞癌患者42例,对切除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鳞状细胞癌抗原2(SCCA2)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SCCA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部位、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同时在术前、术后3天和术后一周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观察血清SCCAg与肿瘤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SCCA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低分化癌SCCA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高分化、中分化、高中分化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一0.026);而SCCA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食管癌患者术前SCCAgPEl性率明显高于术后3d和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g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癌组织中SCCA2表达与血清中SCCAg的表达呈正相关,因此外周血SC—cAg检测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与tl各床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周期素D1(Cyclin D1)、C-Src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食管鳞癌中的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中NF-κB、Cyclin D1、C-Src、EGFR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特征。结果:NF-κB在正常上皮无表达,在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1),但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P<0.01);Cyclin D1在正常鳞状上皮中有少量表达,在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1);C-Src在正常上皮中有表达,在癌组织中表达增高(P<0.05),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关系(P<0.01);EGFR在正常上皮中有少量表达,在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且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亦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在食管鳞癌中,NF-κB和Cyclin D1、C-Src、EGFR的蛋白表达均有相关关系(P<0.01)。结论:NF-κB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Cyclin D1、EGFR、C-Src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演进过程。NF-κB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与Cyclin D1、C-Src、EGFR的作用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Tiam1和MMP-14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中的表达,了解其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某院病理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手术切除宫颈鳞癌标本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0例,正常宫颈10例。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者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iam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高于CIN和正常宫颈(P<0.01);Tiam1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深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14在宫颈鳞癌的表达高于CIN和正常组织,且在CIN的表达亦高于正常组织(P<0.05);MMP-14的表达与深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 Tiam1与MMP-14可能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恶性发展过程,且与宫颈癌的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蛋白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表达阳性的癌细胞可能具有更强的浸润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许建功  赵斌  李庆军 《医学综述》2008,14(22):3500-3502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和Surviv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非生物素检测法,检测HSP90α和Survivin蛋白在58例食管鳞癌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中的表达。结果HSP90α和Survivin蛋白表达在食管鳞癌中阳性率均高于食管正常上皮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90α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和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期呈有显著相关性(P<0.01);HSP90α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HSP90α和Survivin的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海文  宋涛 《中原医刊》2011,(5):40-41,45
目的探讨张力蛋白同源物磷酸脂酶基因(PTEN)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TEN蛋白及MMP-7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与MMP-7蛋白的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PTEN蛋白在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93.3%(56/60)、73.3%(22/30)、54.1%(33/61),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MP-7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分别为42.6%(26/61)、33.3%(10/30)、18.3%(11/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与MMP-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TEN蛋白和MMP-7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TEN蛋白及MMP-7的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P53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104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DAPK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DAPK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P<0.05);食管鳞癌DAPK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53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癌DAPK和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9,P<0.05)。结论:食管鳞癌DAPK和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RCC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0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蜡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ERCC1蛋白质表达,分析其在二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RCC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7%,在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8%,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1.84,P <0.01)。ERCC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5.822,P <0.05)和临床分期(χ2=4.40,P<0.05)相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长度、Ki-67标记指数无明显相关( P >0.05)。结论ERC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RCC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83例食管鳞癌患者均为林州市居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VEGFR-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随访5 a以上。结果VEGF-C阳性产物位于细胞质,VEGF-C阳性表达率为45.8%(38/83),VEGF-C阳性表达与食管癌浸润深度、pTNM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VEGFR-3阳性脉管数平均为(9.77±2.99)个,VEGFR-3阳性脉管数与淋巴结转移、VEGF-C表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01)。VEGF-C阳性表达组5 a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VEGF-C及其受体VEGFR-3可能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C表达可能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