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茂森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0):1298-1298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指结肠黏膜色素沉着性疾病,老年人群多见,多发生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剂的人群。随着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普及,结肠黏膜黑变病的检出率有逐渐升高趋势,本院2002年6月至2006年5月,门诊及住院患者5480例肠镜检查中诊断为结肠黑变病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结肠黑变病结肠镜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10例应用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结肠黑变病。结果:结肠黑变病患者结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呈虎皮纹状或蛙背样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黏膜固有层内有大量密集或散在巨噬细胞。胞浆内充满黑色素颗粒。结论:结肠黑变病与因便秘长期服用泻药有关。病变呈良性经过,与结肠癌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指结肠固有膜内含有脂褐素物质以致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结肠黑变病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它与结肠、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1998-10~2005-05我院结肠镜检查8 800例中共发现结肠黑变病20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的炎症性肠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溃疡糜烂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亦可遍及全部结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对猫抓病性结肠淋巴结炎CT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二例猫抓病性结肠淋巴结炎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二例均有猫接触史,除体表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外,主要表现为结肠淋巴结炎并呈肿块样改变,CT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肠腔无狭窄改变及结肠黏膜无破坏。结论 结合病史,CT扫描对猫抓病性结肠淋巴结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克罗恩病一例误诊误治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女,45岁。因间歇性便血、腹痛3年,发热伴消瘦半年,以心包积液,右胸腔积液收入院。3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中下腹阵发性钝痛,伴暗红色血便,在某院行结肠纤维镜检查示升结肠黏膜粗大,隆起,中央有凹陷,覆白苔,隆起不规整,升结肠片状充血糜烂。病理检查示结肠黏膜坏死,炎性肉芽肿形成,病变符合克罗恩病。经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后病情好转。1年前因反复腹痛、排暗红色血便,在某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回肠、回盲部及约40 cm结肠部分黏膜裂隙深而不规则,黏膜隆起,肠系膜淋巴结大,长径0·5~1·5 cm。病理诊断符合结肠克罗恩病。术后病情平稳,半年…  相似文献   

7.
健康体检发现结肠黑变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简称黑变病)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国内报告渐多,一致认为它是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多发生于长期便秘,服用蒽琨类泻剂的患者[1].  相似文献   

8.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指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肠病,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本院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3812例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检出MC59例(检出率1.5%),经停用蒽醌类泻药,采用其它方法治疗便秘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中医学认为,本病源于脾胃本虚,浊瘀毒标是其病的关键[1]。我院根据李佃贵教授  相似文献   

10.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部分患者可发生肠病性关节炎、肝胆管疾病等肠外表现[1]。UC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弥漫性分布,通常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病程迁延不愈,轻重不等,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近年来,UC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3]。但关于其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