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的患者在临床上常见,因患者机体丧失了自主活动功能,心理变化较大。临床在综合治疗中配合科学的康复护理,可提高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现笔者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17  相似文献   

2.
赵芬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57-157
胸腰柱骨折是一种很严重的创伤,多是由于不幸跌伤、车祸、暴力砸撞、体育运动不当引起的损伤.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丧失生自理能力.椎板切除减压、脊椎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5月,共行30例手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5 ~60岁,坠伤20例,砸伤5例,车祸伤5例,均为粉粹性暴力性骨折,完全性截瘫5例.  相似文献   

3.
徐中珍 《中医正骨》2009,21(6):89-89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较多见,护理不当会增加并发症和致残程度。近年来我院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时,针对该病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护理措施,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见损伤,受伤后的腰背部剧烈疼痛和后期的脊柱后凸畸形所带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最严重的问题。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可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缓解腰背部疼痛,但对压缩骨折的复位作用有限,常遗留后凸畸形,治疗效果受到影响。2003-11—2009-04,我们应用传统的骨盆牵引先行复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纯胸腰椎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腰部垫枕复位配合中药汤剂内服、穴位贴敷、中药外敷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治愈86例(86%),好转11例(11%),未愈3例(3%),总有效率97%。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对单纯胸腰椎骨折复位效果良好,能减少后遗腰痛。  相似文献   

6.
PVP术即椎体穿刺成形术,是在影像增强装置下,经皮穿刺向骨内注射骨水泥、治疗脊柱溶骨破坏及钙缺失病变的一种新技术[1].我院自2003年6月-2006年4月采用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柱胸腰段是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转折点,且活动度大,故骨折发生率较高,占脊柱骨折脱位的2/3~3/4,且常伴神经损伤。笔者于2004年5月~2009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骨折病人腹胀便秘的全程中医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椎骨折患者因骨折后造成脊椎周围软组织损伤、局部出血形成血肿压迫、需长期卧床治疗等因素造成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常常出现腹胀、便秘并发症,并导致病人食欲不振、腹痛,甚至烦躁、焦虑等。据报道骨折卧床病人便秘发生率可高达90.47%以上,而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病人至少需卧床2个月以上。因此,为了减轻病人痛苦,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对87例胸腰椎骨折后保守治疗病人实施全程中医护理,以防治腹胀便秘,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由骨折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65例,通过测量骨折椎楔变指数、骨折节段矢状指数评价效果。结果6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66个月。术后1周及最后一次随访时伤椎的楔变指数和矢状位指数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骨折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融合术可用于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伤椎置钉植骨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仍多采用后路手术,该方法人路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且费用相对较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影响治疗效果。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在原有后路技术的基础上应用伤椎置钉植骨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侧方应力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侧方应力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5例予功能锻炼加中药消髓化核汤保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4 d、3个月、6个月后,(1)比较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2)测量2组患者Cobb角变化;(3)比较2组患椎椎体高度变化。结果2组治疗14 d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14 d、3个月、6个月后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2组治疗14 d、3个月、6个月后患椎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椎高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侧方应力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直流电导入疗法结合卧床休息、腰部垫枕练功治疗稳定型压缩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稳定型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直流电导入疗法结合卧床休息、腰部垫枕练功治疗,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腰部垫枕练功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4%,对照组为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直流电导入疗法结合卧床休息、腰部垫枕练功疗法治疗稳定型压缩性胸腰椎骨折疗效明显优于卧床休息、腰部垫枕练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治疗组采用过伸复位法、腰部垫枕、腰背肌功能锻炼、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局部外敷中药、理疗及骨质疏松病因治疗等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腰背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VAS评分、椎体压缩率、复位率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椎体压缩率、复位率及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复位、腰部垫枕、腰背肌功能锻炼、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局部外敷中药、理疗及骨质疏松病因治疗等中西医综合疗法是非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俯卧位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8例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俯卧位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卧硬板床腰背部垫软枕治疗.2组患者均同时按照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原则服用中药治疗,并进行腰背部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2组患者脊柱后凸Cobb's角和伤椎前缘高度,同时于治疗后6个月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评定患者的腰部疼痛情况,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①腰部疼痛.治疗组0级32例、1级8例、2级1例,对照组0级22例、1级12例、2级2例、3级1例.2组患者的腰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治疗组=0.454,95% CI(0.389,0.519);R对照组=0.551,95% CI(0.466,0.636)].②脊柱后凸Cobb's角.治疗前后不同时间Cobb's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8.40°±0.94°),(5.00°±0.92°),(4.30°±0.98°),(3.90°±0.45°),对照组:(18.10°±1.21°),(8.10°±1.02°),(7.80°±1.01°),(7.60°±0.82°),F=14.573,P=0.017];2组患者Cobb's角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22.350,P=0.008),除治疗前外(t=0.973,P=0.139),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Cobb's角均大于治疗组(t=20.573,P=0.007;=22.840,P=0.005;t=22.350,P=0.003);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1.567,P=0.012).③伤椎前缘高度.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1.70±0.78)mm,(18.90±0.22)mm,(18.90±0.26) mm,(18.90±0.36) mm,对照组:(11.70±0.68) mm,(13.10±1.02)mm,(13.90±0.23)mm,(13.90±0.24) mm,F=14.553,P=0.014];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4.670,P=0.016),除治疗前外(t=0.987,P=0.175),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均小于治疗组(t=13.654,P=0.018;t=13.986,P=0.017;t=18.535,P=0.014);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2.597,P=0.011).④总体疗效.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3例、未愈2例,对照组治愈29例、好转4例、未愈4例.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治疗组=0.477,95%CI(0.425,0.529);R对照组=0.525,95%CI(0.455,0.596)].结论:俯卧位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可有效缓解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在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方面疗效优于卧硬板床腰背部垫软枕疗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椎间盘损伤患者,根据骨折和椎间盘损伤程度不同分型采用不同植骨融合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椎间盘损伤患者,根据胸腰椎爆裂骨折Denis分型和椎间盘损伤Oner分型进行分型分组并采用不同手术方式:A组28例,其中A/Ⅰ型2例、A/Ⅱ型5例、A/Ⅲ型3例、B/Ⅱ型3例、B/Ⅲ型2例、C/Ⅲ型9例、E/Ⅱ型3例、E/Ⅲ型1例,采用单纯后路内固定伤椎椎体内植骨术;B组26例,其中A/Ⅳ型3例、A/Ⅴ型4例、B/Ⅳ型5例、B/Ⅴ型3例、c/Ⅳ型4例、E/Ⅴ型4例,后路内固定伤椎椎体内植骨加后路植骨融合术;C组14例,其中D/Ⅰ型2例、D/Ⅱ型7例、D/Ⅲ型5,采用后路内固定伤椎椎体内植骨加后路植骨融合术;D组12例,其中D/Ⅳ型7例、D/Ⅴ型5例,采用后路内固定伤椎椎体内植骨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通过观察伤椎高度,Cobbs角丢失,三维cT平扫评价植骨愈合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4.4个月,所有患者影像学复查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假关节形成及后凸畸形的发生,椎体的高度和曲度无明显丢失,三维cT显示术后3个月以上植骨界面完全融合。结论:术前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类型及椎间盘损伤情况的综合评估,制定有效的固定融合手术方法,可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复位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椎间盘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新斯的明臀部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60例予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率51.67%,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显效率71.67%,总有效率91.67%,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排气时间(41.35±9.38)min,治疗组排气时间(21.43±3.27)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排便时间(135.23±20.32)min,治疗组排便时间(33.21±5.49)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厚朴三物汤保留灌肠治疗胸腰段骨折后顽固性腹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牵引辅助下应用充气复位器复位配合药物垫枕的方法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牵引辅助下充气复位器复位药物垫枕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168例,按照胸腰椎楔型骨折的Denis分类,Ⅰ型9例,Ⅱ85例型,Ⅲ型23例,Ⅳ型16例,按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Denis分类,Ⅰ型10例,Ⅱ型18例,Ⅲ型7例。于复位前、复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摄X线片,行椎体高度、Cobb角的影像学测量和计算,于复位前、复位后、1个月、3个月拍伤椎CT行椎管占位的测量和计算,并于伤后12个月以Beaujon-Lassale评分。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到24个月,复位后骨折均愈合,复位后骨折椎体前缘的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占位较复位前明显改善,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摄X线片测量示行椎体高度、Cobb角较首次复位时无明显变化,椎管占位在1个月、3个月时和首次复位时无明显变化,复位后以Beaujon-Lassale评分,20分83例,17~19分71例,15~17分11例,15分以下3例,效果良好。结论:应用牵引辅助下充气复位器复位药物垫枕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楔型骨折和部分爆裂性骨折复位效果满意,恢复良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骨伤复元汤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白介素-2、纤维蛋白原表达及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术后给予补充血容量、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口服自拟骨伤复原汤治疗。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比较2组患者血浆中白介素-2、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血浆白介素-2含量。不同时间点间血浆白介素-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792,P=0.000)。2组血浆白介素-2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F=18.916,P=0.000)。进一步比较显示,术后第1天2组患者血浆白介素-2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0±1.03)ng·L-1,(6.50±0.85)ng·L-1,t=-0.714,P=0.475];术后第7天、第14天2组患者血浆白介素-2含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0±0.95)ng·L-1,(9.70±0.67)ng·L-1,t=-2.950,P=0.030;(10.20±1.32)ng·L-1,(11.90±1.29)ng·L-1,t=-2.431,P=0.015];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2.417,P=0.011)。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同时间点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439,P=0.000)。2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F=0.896,P=0.049)。进一步比较显示,术后第1天2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9±0.31)mg·dL-1,(3.34±0.23)mg·dL-1,t=0.277,P=0.741)];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2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0.16)mg·dL-1,(2.39±0.18)mg·dL-1,t=1.487,P=0.042;(2.77±0.13)mg·dL-1,(2.11±0.12)mg·dL-1,t=8.952,P=0.039];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22.248,P=0.000)。3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不同时间点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4.972,P=0.000)。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2 8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科治疗方法 ,予以休息、极化液应用、营养心肌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配伍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中药。 4周判定疗效 ,观察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心功能及心肌酶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3.9% ,高于对照组的 71% ,心电图、心功能及心肌酶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运用中药配伍激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个体化治疗使中西医的治疗观念有了交融,为了让西医同道能更好地接受中医的治疗观念,同时也为中医指导下更有利于开展西医的个体化治疗,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中医个体化治疗内涵的确定及疗效评价的建立和完善,将推动中医药规范化研究进程,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