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急救的基础上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总结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88例的经验,认为在抢救过程中,护士采取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制订了护士配合抢救分工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从而使多发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护经验,强调掌握并实施规范急救护理技术的重要性,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7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技术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70例患者中除2例严重创伤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68例均经过有效的护理好转出院,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97.14%。结论掌握规范的急救护理技术,对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刘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16-7216
目的总结严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对10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诊室抢救过程中死亡7例,余101例成功转入病房,抢救成功率93.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在急诊室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实施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分别从我院2012-07—2013-06实施急救护理流程前,与2013-07—2014-06实施急救护理流程后,急诊科接收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中选取42例,对两个阶段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前,抢救时间平均为(44.64±2.76)min,抢救成功率为57.14%;实施后,抢救时间平均为(34.95±2.26)min,抢救成功率为88.10%。结论严重多发伤救护中,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救护时间,提高救护成功率,是一种效果确切的救护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位抢救模式在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2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抢救模式, 干预组给予定位抢救模式, 观察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各项抢救任务完成时间及医患满意度。结果实施定位抢救模式后, 干预组的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干预组完成急救初期各项护理任务的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定位抢救模式是遵循科学分组、合理站位及职权明确的原则, 能够显著提高急诊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缩短有效抢救时间, 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和医患满意度,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江门市中心城区严重创伤患者的发生规律、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效果。方法:对2005年1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 092例AIS≥3分的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资料显示受伤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受伤原因排第一的是道路交通伤,受伤部位及病死率最高的是颅脑外伤和多发伤,存活出院1 007例,死亡85例;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有效救治后,争取救治时间,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改进急诊救治模式,创建生命绿色通道,形成高效快捷的急救路径,对颅脑外伤和多发伤等实施紧急的专业化治疗和护理,可缩短检查和术前准备时间,争取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救中心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分组定位的救护模式进行救护,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流程进行救护,比较两种模式的救治效果.结果 采用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后,观察组完成急救操作的时间、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医生对急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是(32.5±12.6)min,89.5%和92.6%,与对照组完成急救操作的时间(55.0±15.3)min,患者的抢救成功率(77.4%)以及医生对急救护理质量的满意度(7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0,x2分别为4.802,13.99;P<0.05).结论 分组定位救护模式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能提高医生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496例急诊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乔向真(新疆昌吉州医院,831100)急诊创伤患者发病突然,变化快。颅脑损伤、多发复合伤伴重度休克时,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可迅速死亡。严重创伤患者进入急诊科首先接诊的是护士。因此,急诊护士在抢救重伤患者时,必须具备高度的...  相似文献   

10.
突发群体伤患者的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下的护理管理在群体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14起突发群体创伤的救护采用与急救一体化模式相适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调整急救创伤中心的布局与设施,完善应急预案,规范抢救程序,抢救人员定位、定责,注重抢救的时效性,优化人力资源,加强护士业务培训等.结果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检伤分类时间、按区分流时间明显缩短,急诊救治满意度、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 利用医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的优势,不断完善急救护理管理,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现代急救护理,保障了绿色通道的畅通,促进了突发群体伤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急救措施与护理体会.方法 对5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抢救过程中死亡3例,院前死亡2例,余47例成功送往手术室或病房,成功率达到90%.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在急救室进行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优化急救接诊程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缩短严重多发伤患者从受伤至获得有效救护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采用优化急救接诊护理程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分工合作,主动护理,使严重多发伤患者尽快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抢救.  相似文献   

13.
一体化的创伤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中的优越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新的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尤其是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医学模式下,采用急诊医学系统、损伤控制外科和整体监护治疗等对多发伤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5年内我院共收治创伤患者1764例,其中1256例为多发伤,402例为严重多发伤,死亡32例,救治存活率为97.5%,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为91%。结论新的急诊医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创伤等突发灾害事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急救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 5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经过急救治疗后,46例治愈,2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其中2例为颅脑严重受损,2例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医务人员必须对严重多发伤严重进行及早诊断和治疗,并对其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治疗,以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潘梁  石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32-5432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急救措施,以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3-2010年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5例入院时合并休克168例,未及手术23例,急诊手术252例其中术中死亡8例,术后因并发症死亡12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伤情危重复杂,部分患者早期确诊比较困难,加强创伤"黄金时间"的抢救以及合理有序的治疗,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的程序化急救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患者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本院急诊科对139例交通事故所致严重多发伤患者实行程序化急救护理,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管理模式。方法2002年起,对损伤严重程度计分(ISS)为25分~54分的严重创伤患者实施一体化的急救护理管理方法,在一体化的结构布局与设备配置下,建立一体化的急救护理管理网络,建立一支相对独立、稳定的急救护理队伍,成立抢救小组,制定一体化的抢救制度与程序。结果采用一体化急救管理方法后,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94.2%,合并昏迷的抢救成功率89.4%,合并呼吸困难的抢救成功率90.8%,合并3个以上脏器损伤的抢救成功率86.1%,抢救成功率逐年提高,并且培养了一批优秀护理人才。结论建立一体化的抢救程序和急诊管理制度,保障了绿色通道的畅通,使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断上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根据多发伤急救患者修正创伤记分制定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将10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实施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修正创伤记分制定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为(46.5±8.3)min,对照组为(54.4±1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6.5±9.7)d,对照组为(36.6±13.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多发伤急救患者修正创伤记分制定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有助于缩短多发伤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进入EICU早期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急救中心成立后两年(2005年12月~2007年11月)EICU收治的257例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经验,并与急救中心成立前近三年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急救中心成立后由于对多发伤患者进入EICU后,早期即实施了严格的抢救护理措施和程序,抢救成功率达到93%.结论多发伤患者进入EICU后早期实施严格的抢救护理措施和程序,有助于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科多发伤患者拥堵的相关因素和护理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194例多发伤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有52例患者急诊就诊时发生拥堵作为拥堵发生组,142例未发生拥堵患者作为拥堵未发生组,分析导致急诊多发伤患者发生拥堵的原因并拟定相应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急诊科拥堵主要是由于急诊、手术专科病房紧缺、多发伤类型多及内脏破裂、大出血等。结论通过分析导致急诊多发伤患者发生拥堵的原因针对性改进护理管理措施,可缓解急诊就诊滞留状况,提升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