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12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48例为康复组,选择2008年6-12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术后4h开始至术后3个月应用康复操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0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腿功能的评分系统。结果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0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术后腰腿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操进行系统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程海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904-3905
目的 研究指导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对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04-2008-11于秦皇岛市第三院行医用臭氧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实验组74例.对照组采用术后一般常规心理及生活护理;实验组采用术后责任护士指导并督导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恢复劳动能力时间及效果.结果 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后,实验组患者恢复劳动能力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 术后指导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可加快恢复患者工作能力及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卧位与功能锻炼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部疼痛的预防作用,对97例患者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术式采用针对性的术后卧位和功能锻练方式。结果表明这些患者术后常见的腰痛、腿痛及腰部活动受限等后遗症明显减少。针对术式的不同采用不同卧位和功能锻炼方式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吴桂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4025-4025
为探讨不同卧位与功能锻炼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部疼痛的预防作用,对97例患者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术式采用针对性的术后卧位和功能锻练方式。结果表明这些患者术后常见的腰痛、腿痛及腰部活动受限等后遗症明显减少。针对术式的不同采用不同卧位和功能锻炼方式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庆  徐峰  刘曦明 《中国康复》2006,21(2):117-1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A组术后接受系统的功能锻炼,包括卧床位下肢肌肉锻炼、腰背肌及腹肌锻炼;B组仅由护士讲授卧床位的功能锻炼方法,不强调运动强度,术后3个月评定2组患者腰、臀、下肢残余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目测类比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功能锻炼是防止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对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心理、生理、社会的舒适护理,预防并发症以及术后的功能锻炼.结果 9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腰腿疼痛及麻木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无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能使患者切口愈合快,心理状态良好,功能锻炼效率高,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方法。方法 对2000~2004年223例LDH术后患者(锻炼组)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指导,与2000年以前102例LDH患者(对照组)术后仅卧床休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3周对手术疗效做了详细观察,并于2个月、半年进行了随访,患者在术后腰痛、残存下肢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及腰部活动度等方面,锻炼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对LDH患者术后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防止腰背痛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康复训练程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程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渐进性和全面性的康复训练。结果本组病例经随访结果表明,术后功能恢复良好,至术后6个月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康复训练程序具有使患者康复快、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于2001-01/2005-02选择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后路髓核摘除术,术后常规应用美洛西林6g预防感染,地塞米松10mg和速尿20mg脱水,止血敏3g和止血芳酸400mg止血。术后3d开始直腿抬高锻炼以减轻术后神经根粘连,1周后用五点支撑法锻炼腰背肌,3周后在腰围保护下下地活动,腰围使用1个月,术后3个月恢复轻工作,半年恢复原工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间盘CT扫描,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腰椎29分评分法(JOA)进行评分,术中记录受压神经根直径。术后10d,1,3,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下肢麻木发生率。结果纳入患者8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麻木发生率76%,术后10d,1,3,12个月下肢残留麻木率分别为34%,25%,22%,21%。术后12个月旁侧型突出、中央型突出、极外侧型突出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发生率分别为21%,9%,67%。术后12个月椎间盘钙化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发生率为65%。术后下肢残留麻木与手术年龄、受累神经根直径有关,与病程和术前JOA评分无关。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部分患者残留下肢麻木,术后12个月麻木发生率为21%,推测神经组织的潜在恢复能力影响下肢麻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0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腰痛功能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为93.18%,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可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脊柱内镜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标准化功能锻炼方案。方法:选取100例行CT引导经皮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组术后2 h即行踝关节交替背屈和背伸、术后第2天行俯卧位双腿后伸,平卧位直腿抬高,术后1个月行五点式支撑、三点式支撑练习,对照组术后1个月开始行直腿抬高、五点式支撑、三点式支撑练习,观察两组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实施不同的功能锻炼干预方法后,两组的VAS分值、JOA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脊柱内镜术后患者尽早实施标准化功能锻炼,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及下肢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巩固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护理随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手术后躯体功能恢复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我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出院前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予以出院后护理随访。比较两组腰椎功能与脊髓神经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腰椎功能: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同时,联合护理随访,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林敏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54-55
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护理方法,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患者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与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结果本组均无任何并发症和意外发生,术后13例获得随访,随访6~10个月,疗效满意。表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早期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16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敏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54-55
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护理方法,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患者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与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结果本组均无任何并发症和意外发生,术后13例获得随访,随访6~10个月,疗效满意.表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早期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早期训练对促进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应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术后6 h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第2天增加腰背肌功能训练。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比较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及采用Macnab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VAS值明显低于术前( P<0.01),术后1 w优良率92.5%。结论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缩短患者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因素引起Lo神经根运动障碍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75例术后伸拇长肌肌力明显下降或瘫痪病人进行4~88个月随访,平均34.8个月。结果随访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恢复率为92.7%,侧隐窝狭窄症恢复率50.0%,中央椎管狭窄症恢复率为26.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伸拇长肌肌力障碍术后恢复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向回馈式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月入住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居家期间给予常规电话回访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微信平台联合回馈教学的双向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病人术后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出院后6个月两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改良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联合回馈教学的双向回馈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中,有利于提高病人的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术后功能康复,改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肌肉功能训练与术后功能锻炼及按摩、热敷对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22例患者按入院日期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术前由护士督导进行腰背肌、腹肌及下肢肌肉功能训练和术后功能锻炼及热敷和按摩;对照组患者为口头交待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但对训练强度及时间未作明确规定或监督落实。两组患者体重、身高、年龄和腰椎间盘突出程度无明显差别。结果手术后实验组82.4%的患者无遗留症状,对照组50.4%患者无遗留症状,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进行肌肉功能训练和术后功能锻炼及热敷、按摩不仅能促进肢体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而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时机、方法与意义。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从术后麻醉消失开始进行下肢自由伸屈、活动足趾、屈颈运动,逐渐进行直腿抬高运动,腰背肌五点式、三点式、飞燕式等功能锻炼至完全康复。结果:按要求并坚持进行功能锻炼者术后恢复良好,疗效满意,随访2~5年优良率88.23%。结论:术后及时合理功能锻炼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对防止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静娟 《上海护理》2013,13(4):12-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阶段性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于安徽省宿州市中医医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6例,以2011年4—12月6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2年1--11月68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不同阶段(术前和住院治疗阶段、出院康复阶段)按照阶段性功能锻炼模式实行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增强,住院治疗阶段完全依从60例,部分依从8例;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42例,完全不依从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没有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功能锻炼措施不仅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且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