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高征孕妇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正常100例妊娠期妇女、100例妊娠期患有高血压患者及100名正常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的检测,比较其检测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不同,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在正常妊娠组合正常对照组之间的结果显示无差异,妊高征组的血液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结果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孕妇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的指标,有助于预测妊高征疾病的发生,并且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妊高征患者的高血压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道19例妊高征,31例正常妊娠和9例正常妇女进行血液流变学方面检测,并随机抽查48例同时做了甲皱微循环检查,认为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间四项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有增高(P〈0.01),甲皱微循环亦出现异常表现,说明定期检测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对本病的病情监测,予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交化.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156例孕产妇,其中48例为妊高征患者,108例为政党妊娠者,分别测定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妊高征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变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比正常妊娠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查对妊高征患者病情观察非常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HS)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全自动血液流变检测仪对98例妊高征患者与50例正常妊娠妇女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与正常未孕组比较全血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ESR、FIB增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全血低切、全血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ESR、HCT、纤维蛋白原均显著增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结论常规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PHS患者的预防、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黏度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对80例妊高征患者、36例正常妊娠组和40例正常非妊娠组,应用全自动血黏度仪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温氏法测血沉及红细胞压积.结果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妊高征组不如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组的全血黏度等指标变化明显.在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上各个实验组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征患者的血液黏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而全血还原黏度(低切)没有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DD)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与其血液流变学参数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滞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沉、血浆黏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正常妊娠组与这四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二聚体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病过程,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并与其血液黏滞度增高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7.
韦柳宏  范微  谢智光 《海南医学》2011,22(24):110-111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D-二聚体(D-D)与血液黏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仪器法对138例妊高征患者(其中轻度妊高征56例,中度妊高征46例,重度妊高征36例)、133例正常妊娠妇女及135例正常未孕妇女检测其D-二聚体及血液黏度(即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组的D-D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高于正常未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的D.D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的D-D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高于正常未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检测D-二聚体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对妊高征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特别是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I)Ic)发生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1前瞻性观察妊娠12周、24周、36周、产后48h血浆内皮素、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的演变规律。2探讨上述两指标与妊高征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对104例正常初孕妇,在孕12周、24周、36周及产后48h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血沉),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1妊娠结局:104例孕妇中发生妊高征30例(妊高征组),无合并症的正常妊娠妇女74例(正常妊娠组)。2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水平随孕周增加呈不同程度增长趋势,高峰出现在孕36周前后,产后48h开始明显下降。3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在各孕周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尤其孕36周升高水平是正常妊娠组测定值的2倍。4ET与血液流变学水平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无明显相关(P>0.05)。5以ET≥78.29pg/L为最佳切点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机率。孕12周时应用该检验值误诊率仅12.16%,半数以上患者可早期发现,到妊娠晚期,占96.97%的正常孕妇ET值均低于该指标之下。结论:内皮素在正常妊娠妇女中,预测妊高征的临床价值较好。最佳切点为ET≥78.29pg/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筛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价值及防治效果.方法联合血管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711例采用随机分组进行干预治疗,筛查阴性550例为对照.结果妊高征组的红细胞压积(HCT)、高切变率全血黏度(BVH)、低切变率全血黏度(BVL)等各项指标和对照组患者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方面的辅助检查,可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判断,并给予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对我院1998-06以来的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并随机抽取2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以探讨妊高征患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并指导临床用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临产孕妇与妊高征孕妇血液黏度及红细胞多项指数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进行分娩的51例临产妊高征孕妇为A组,同期51例正常妊娠临产孕妇为B组,同期51例健康育龄未孕妇女为C组,比较3组血液黏度及红细胞多项指数,同时比较A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血液黏度及红细胞多项指数均高于B组及C组,B组则高于C组,且A组中重度患者的检测水平高于轻度与中度患者,而中度患者则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正常妊娠临产孕妇与妊高征孕妇血液黏度及红细胞多项指数均存在明显升高的情况,且妊高征孕妇表现更为明显,且受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分别测定妊高征患者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除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它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差异(P<0.05)。结论妊高征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正常妊娠组有明显变化。妊高征患者在诊治过程中除应做内科、妇科的相关检查外,必须重视做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查。  相似文献   

1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对妊高征的病因尚无一致认识[1]。有关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文献报道较少。为了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变)的变化,我们对130例妊高征患者血流变的8项指标做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常妊娠时,血液流变性指标如红细胞压积及血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妊高征的流变学变化有不少报道,用锥板法比较正常孕妇与妊高征孕妇血液流变学较少。现将孕晚期正常孕妇与孕高征孕妇各100例与正常育龄非孕妇女对照,观察正常妊娠晚期及妊高征患者的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在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检测59例妊高征患者和21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TNF-α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妊娠胎盘绒毛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妊高征组血浆TNF-α水平比正常妊娠组增高,P<0.05.且随妊高征病情的加重呈上升趋势.但轻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有TNF-α的表达,且妊高征组胎盘绒毛组织合体滋养细胞TNF-α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TNF-α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及凝血四项指标(PT、APTT、Fbg、TT)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妊高征孕妇,40例正常孕妇和40例正常妇女外周静脉血标本分别检测血小板四项参数和凝血四项指标,血小板四项参数采用SYSMEX 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指标采用SYSMEX CA53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结果:妊高征组的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的血小板数量(PLT)降低,血小板其他参数(MPV、P-LCR、PDW)升高。妊高征组的凝血四项指标(PT、APTT、Fbg、TT)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凝血指标(PT、APTT、TT)比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缩短。妊高征组的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和凝血指标(PT、APTT、TT)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孕妇的血小板四项参数和凝血四项指标分析,对于早期诊断和预测妊高征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尿酸浓度检测的意义。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甘肃省皋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110例,均单胎妊娠。妊高征组44例,其中轻度5例、中度8例、重度31例,正常孕妇66例,对比分析每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妊高征组血清尿酸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妊高征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妊高征组血清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尿酸的指标可以作为监测妊高征患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预防和治疗妊高征及相关围产期的并发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40例妊高征孕妇,并选择同期检测的40例正常孕妇作对照。分别在妊娠中、晚期取血,检测相关凝血指标。结果妊高征组与对照组孕中期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与对照组孕晚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孕妇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正常妊娠来说,妊娠晚期呈现高凝状态将有利于产后快速止血,但是对于妊高征患者来说,特别是妊娠晚期患者易出现病理性高凝状态,临床中应该实时监测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常妊娠、妊高征血浆C型利钠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不孕龄妇女血浆C型利钠肽(CNP)水平的变化,探讨CNP在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门诊及住院的193例正常妊娠妇女、89例妊高征患者和46例正常非孕妇女血浆中CNP浓度检测。结果:早、中和晚期妊娠三组比较,血浆CNP差值有极显著性意义(F=10.84,P〈0.01),早孕组的血浆CNP值显著升高,中晚期无变化。不同程度妊高征组之间血浆CNP水平有极显著差别(F=66.17,P〈0.01)。与正常妊娠对照组相比,轻度妊高征者血浆CNP水平降低,中度者接近妊娠对照,重度者显著高升。正常妇女、正常妊娠、妊高征血浆CNP水平有显著性差别(F=13.61,P〈0.01),主要表现在妊高征血浆CNP值明显高升,正常妇女与正常妊娠组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在生理状态下,CNP以自分泌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与妊高征孕妇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正常非孕妇女和正常妊娠孕妇各50例及99例妊高征孕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及采用挪威NycoCardReaderⅡ型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检测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正常孕妇血浆PT、APTT缩短,Fbg及D-D水平增高;妊高征孕妇血浆PT、APTT明显缩短,Fbg及D-D水平明显增高。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三组间TT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妊高征组中,血浆D-D含量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Ρ<0.01)。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妊高征孕妇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且有血栓形成趋向。产前进行凝血四项与D-D的检测,对指导病情监测和治疗、预防出血及避免DIC发生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