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2):154-156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文拉法辛组(n=55)和舍曲林组(n=55),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舍曲林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抑郁状况、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6,P>0.05)。治疗前文拉法辛组和舍曲林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文拉法辛组患者的HAMD评分低于舍曲林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WCST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文拉法辛组患者的WCST总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低于舍曲林组(P<0.05),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高于舍曲林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文拉法辛在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方面优于舍曲林。  相似文献   

2.
哈伯因对抑郁症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哈伯因对抑郁症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患者组: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哈伯因合并氟西汀治疗)和治疗组(单用氟西汀治疗)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WHO.QOL-100)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对照组:100例健康志愿者,评定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值高于对照组,正确次数、完成分类数及WHO.QOL-100各因子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值均下降,正确次数、完成分类数及WHO.QOL-100分值提高,与治疗前及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郁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和生活质量降低.哈伯因能有效改善抑郁症认知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10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每周5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SCT)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研究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WS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WCST量表中总测验次数、正确应答数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分类数等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以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对工作记忆、持续注意力及认知加工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运动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 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抑郁症患者300 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rTMS 组 和联合组,各150 例。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定 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1β、IL-6 及TNF-α 水平。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HAMD 评 分低于rTMS 组(P <0.05),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rTMS 组 (P <0.05)。联合组治疗后WCST 随机错误数、WCST 持续错误数及WCST 总错误数均高于rTMS 组(P <0.05), WCST 完成分类数低于rTMS 组(P <0.05)。两组治疗后WCST 随机错误数、WCST 持续错误数及WCST 总 错误数均高于治疗前(P <0.05),WCST 完成分类数低于治疗前(P <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 及TNF-α 水平低于rTMS 组(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 及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 结论 rTMS 联合运动疗法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高血压共病抑郁障碍患者疗效及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其中HAMD≥18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入组时及治疗8周末均予以常规血压测定、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抑郁状况及执行功能。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降压、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患者的血压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入组时,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两组患者WCST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显著低于入组时,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末两组正确应答数、分类数均显著高于较入组时,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共病抑郁障碍患者血压、情绪及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对双相情感障碍(BPD)认知损害特点进行研究,探讨治疗前后双相躁狂认知损害变化。方法:30例双相躁狂患者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言语记忆测验(HVLT-R)、数字广度测验(DSP)、持续操作测验(CPT)、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临床总体映象量表-疾病严重度分量表(CGI-S),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末评定及比较。对照组为30名健康人。结果:患病组治疗前WCST操作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以及HVLT-R、DSP、CPT的操作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6周后WCST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和DSP、HVLT-R操作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PT的操作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患病组WCST的完成分类数增加、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组的HVLT-R、DSP、CPT操作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时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存在损害,病情缓解后注意力恢复正常,而执行功能和记忆力仍存在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对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0例)和氟西汀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试验,两组药物治疗量分别为10~20 mg/d,20~40 mg/d,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临床整体量表-疗效总评估量表(CGI-SI)为疗效指标,以词汇流畅性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患者认知功能,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为不良反应指标.结果 第1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20.00% 显著高于氟西汀组有效率(3.33%)(χ2=4.04,P <0.05).第8周治疗结束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73.33%,氟西汀组有效率为70.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 >0.05);在治疗第8周时与基线评分相比,两组在词汇流畅性测验和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和随机错误数中的评分均有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 t =1.70~6.00, P <0.05),在WCST的正确数和分类数的评分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29~0.66, 均P >0.05).两组之间在词汇流畅性测验和WCST各项改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02~0.49,均P >0.05);两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 >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均能部分缓解抑郁伴发的认知功能障碍,且副作用较小、安全性好,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有利于迅速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郁乐冲剂治疗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理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郁乐冲剂组、百忧解组2组,健康对照组选取深圳市中医院健康职工、在院研究生、实习生,共20名。疗程为84d。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神经病理学测验方法l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前后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浓度测定。结果:郁乐冲剂组有效率为89.66%,百忧解组为88.46%,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郁乐冲剂组与百忧解组患者HRS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因子分所代表的靶症状群改善上,郁乐冲剂与百忧解表现略有不同:其中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两个因子分两者改善程度接近(P>0.05),与健康对照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因子分和迟滞因子分改善上,两者改善程度接近(P>0.05),得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郁乐冲剂组与百忧解组患者WCST因子分正确数、分类数提高,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随即错误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电休克联合碳酸锂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ECT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和持续错误数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CST完成分类数明显多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和持续错误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休克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SAS和SDS评分,以及改善认知功能水平,优于单纯碳酸锂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22-25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氯氮平与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智力状况(MMSE)以及认知功能水平(MMSE,BACS SC,HVLT-R,BVMT-R,WMS-ⅢSST,Stroop色-词测验,WCST)。结果 (1)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MMSE评分较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BACS SC、HVLT-R、BVET-R、WMS-ⅢSST、Stroop-词、Stroop-色、Stroop-色词、WCST总正确数、完成分类数较治疗前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CST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持续应答数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CS SC、HVLT-R、BVET-R、WMS-ⅢSST、Stroop-词、Stroop-色、Stroop-色词、WCST总正确数、完成分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WCST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持续应答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评分以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