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俊  蔡柏蔷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5):923-926
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外科方法.临床实验已经证实了LVRS在经过选择的COP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且对LVRS的疗效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微创LVRS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可能是现有外科治疗方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到终末期,内科治疗的效果不佳.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治疗重度COPD,取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近几年,手术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随着对LVRS的深入研究,对其有了一定的认识,临床结果表明LVRS是治疗COPD的有效手段,对病例选择、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等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对其远期效果和效果/费用比还需进一步研究.现就LVRS 治疗重度COPD的现状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BI,VR)治疗COPD的最新临床报道和研究进展,为COPD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思路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对近2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BI.VR是根据肺减容术(1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原理,不需行开胸术,利用支气管镜完成肺减容的微创技术。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支气管封堵法和支气管开窗法。其目的都是获得LVRS益处,而减少手术创伤、风险及长期的康复过程。结论BLVR是一种无须开胸、创伤性小的新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大大降低了潜在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展现了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由于目前还缺少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一些方法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缺乏临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减容术(LVRS)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患者的疗效。方法 23例该类患者用直线切缝器切除肺边缘20%~25%弥漫性大泡肺组织,常规用3/0prolene缝线连续往返缝合,必要时3/0prolene缝线加毛毡垫片行褥式缝合。结果本组共23例,采用LVRS治疗,无1例死亡,发生肺泡漏气者等并发症5例(21.7%)。23例中有17例随访,自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LVRS对于COPE患者,特别是合并多发性肺大泡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该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外科肺减容术(LVRS),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已有多篇报道,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尚待观察。又COPD患者中仅10%~20%适合LVRS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多,病死率5%左右。Fessler和Permutt[1]1998年认为LVRS改进COPD患者的肺功能是借助于增加术后保留于胸腔内有功能肺绝对体积的百分数。它在于切除过度膨胀且功能极差的肺组织让出空间,让具有较好功能的肺重新成形并使术后肺体积恢复接近于正常(resizing)。胸腔容积趋于正常而肺活量较前增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又防止手术断面漏气,使过度膨胀的肺,不张后折叠保留于…  相似文献   

6.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肺部疾病的死亡率已跃居至第4位,5年生存率仅25%,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到2030年肺气肿将成为第3大死亡原因~([1,2])。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中,机械通气、序贯通气等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3,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肺减容术在慢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Chartis系统辅助的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的方法及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2011-05-0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气肿患者行Chartis系统辅助的BLVR治疗的诊治过程及短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Chartis系统辅助的BLVR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各指标得到了改善,6MWT中SpO2min略有提高,且出现SpO2min时的步行距离有所提高。术后第4天出现1枚气道瓣膜脱出,经重新植入后恢复良好。结论 Chartis系统辅助的BLVR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王君  赵玉才  马春平 《山东医药》2013,53(16):35-36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B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的效果。方法对21例COPE合并双侧多发性肺大疱患者行电视胸腔镜BLVRS治疗,采用强生腔镜直线形切割闭合器(Endopath)切除过度充气的肺大疱组织,常规用4-0 Prolene缝线连续往返缝合。术后观察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和6 min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13.20±4.60)d,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1~15(5.33±3.67)d;术后持续漏气2~13(5.91±3.52)d 12例,急性呼吸衰竭1例,广泛皮下气肿2例,肺部感染5例,均经相应的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21例,随访时间6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动脉血氧分压和6-MwD较术前增加(P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残气量较术前降低(P均<0.05)。结论电视胸腔镜BLVRS治疗COPE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疾病。而肺气肿是COPD中重要的病变类型,即是远端终末细支气管,包括呼吸末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长期过度充气膨胀,使得终末小气道发生不可逆的损害,造成终末小气道的弹性严重减退。其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10.
对于重度肺气肿,目前尚无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近年来肺减容术(LVRS)开始用于晚期弥漫性肺气肿的治疗。2001年4月至2003年8月,我们对12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施行了LVRS,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二氧化碳潴留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二氧化碳潴留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方法对9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和其子女(30例)进行呼吸驱动反应性测定及人白细胞抗原(HLA)分型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伴二氧化碳潴留患者的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明显低于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者,其子女(14例)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也低于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者的子女,并与亲代HLA单倍型有明确连锁关系(θ=0.05,Z=3.24)。结论人类低氧呼吸驱动反应受基因控制,有明确遗传倾向。伴二氧化碳潴留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基因存在某种异常,这种基因异常可遗传给子代。基因异常所致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降低是致COPD呼吸衰竭患者二氧化碳潴留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血红素氧合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G  Qian G  Mao B  Et Al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7):439-443
目的 观察血红素氧合酶(H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变化。方法 设COPD组、COPD合并肺癌组、单纯肺癌组及正常健康组。4组均进行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测定。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间接测定动脉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含量和肺脏HO-1的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脏和肺动脉组织HO 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脏组织HO蛋白的表达。结果 COPD组和COPD合并肺癌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 Hg(1mm Hg=0.133kPa),提示这两组患者均为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与正常健康组比较,这两组患者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肺泡通气量及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显著降低,残气容积/肺总量显著升高,提示这两组患者均患有中度COPD(Ⅱ级)。这两组患者的COHb明显高于单纯肺癌组和正常健康组(P<0.01),单纯肺癌组和正常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OPD合并肺癌组患者胆红素生成量、肺脏及肺动脉组织HO-1mRNA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单纯肺癌组和正常健康组。HO-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OPD合并肺癌组非癌变肺组织肺泡壁细胞、肺内小血管和支气管壁细胞胞质HO-1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COPD患者HO-1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13.
DNA损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e JG  Xu YJ  Zhang ZX  Zhang N  Ni W  Chen SX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9):656-658
目的探讨DNA损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取20例吸烟的COPD患者、20例健康吸烟者和15例健康无吸烟者的外周血并分离淋巴细胞,用Western blot测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用彗星实验测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1)DNA损伤积分:COPD患者[(42·1±10·2)分]明显高于健康吸烟者[(17·4±9·3)分],健康吸烟者高于健康无吸烟者[(10·1±3·6)分](F=70·86,P<0·01)。(2)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表达水平(吸光度值):健康吸烟者(44·8±15·3)较健康无吸烟者(56·1±18·9)低,COPD者(20·9±9·9)又较健康吸烟者低(F=26·60,P<0·05)。(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SP70水平与DNA损伤积分呈明显的负相关(r=-0·73,P<0·01)。结论DNA损伤在COPD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而DNA损伤的程度可能与HSP70表达水平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瘦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循环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以及排除营养因素的影响后,瘦素和ghrelin是否与COPD有关。方法检测53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瘦素、总ghrelin、活性ghrel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评价去脂组织和脂肪组织重量。结果低体重COPD患者血浆瘦素水平[2.6(2.0-4.4)ng/L]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的COPD患者[6.1(5.1-7.8)ng/L]和健康对照者[4.8(3.3-6.1)ng/L],COPD患者的瘦素含量与脂肪组织重量和TNF-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校正脂肪组织重量等影响因素后,COPD患者血浆瘦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TNF-α水平显著相关。低体重COPD患者血浆总ghrelin和活性ghrelin水平[1090(860-2838)ng/L和63(50-97)ng/L]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的COPD患者[765(651-941)ng/L和47(41-56)ng/L]和健康对照者[844(676-1045)ng/L和54(41-60)ng/L],COPD患者的总ghrelin水平、活性ghrelin水平均与体重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营养不良的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瘦素水平降低,总ghrdin和活性ghrelin水平升高,3种激素受营养状态影响,并且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起着生理性调节作用。在排除营养因素的影响后,COPD患者瘦素水平相对升高,并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提示瘦素可能与COPD的疾病本身和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肺泡巨噬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支气管黏膜,用ELISA法测定BALF和AM培养上清液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lα、明胶酶B(MMP-9)及白细胞介素(IL)-8的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内皮素(ET)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测BALF中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阳性(LFA-1+)AM数、黏膜内CD+/68细胞数和气道黏膜厚度.结果COPD组AM培养上清液中MIP-1α、MMP-9、ET、IL-8的浓度分别为(1446.9±126.7)μg/L、(16.98±5.15)μg/L、(43.98±5.54)ng/L、(168.10±21.22)μg/L,正常对照组为(1123.5.5±90.6)μg/L、(5.24±0.93)μg/L、(25.99±6.05)ng/L、(124.68±9.96)μg/L;COPD组支气管黏膜内CD+/68细胞数为(1.71±0.48)细胞/Hp,正常对照组为(0.59±0.18)细胞;COPD组支气管黏膜厚度为(1.96±0.96)×100-μm,正常对照组为(0.83±0.43)×10-1μ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BALF中AM数、AM培养上清液中MMP-9及ET的浓度、黏膜内CD+/68细胞数均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r=-0.511,P《0.01;r=-0.678,P《0.01;r=-0.871,P《0.01;r=-0.588,P《0.01);BALF中MIP-1α浓度、IFA-1+AM数与AM数呈正相(r=0.572,P《0.01;r=0.625,P《0.01).结论AM在COPD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建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瘦素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患者体内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 4例稳定期COPD患者及 16例健康人的血清瘦素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 ,同时测定各营养指标 ,包括理想体重百分比 (IBW % )、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上臂中点肌肉周径 (AMC)、肌酐身高指数 (CHI% )、总淋巴细胞计数 (TLC)及血清白蛋白 (ALB)。比较患者与健康人各参数的差异 ,瘦素与各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COPD患者各营养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人 (P <0 0 1) ,瘦素水平亦低于健康人 (P <0 0 5 ) ,TNF α水平高于健康人 (P <0 0 5 )。瘦素水平与各营养指标IBW % (r =0 69,P <0 0 1)、TSF(r =0 5 4,P <0 0 1)、AMC(r =0 5 2 ,P <0 0 1)、CHI% (r =0 5 8,P <0 0 1)呈显著正相关 ,与TNF α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CO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瘦素水平低于健康人 ,瘦素对COPD营养不良患者有调节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呼气流速受限 (EFL)的影响。方法  2 8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在吸入沙丁胺醇干粉剂前后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和呼气负压 (NEP)测试。结果 NEP测试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EFL。吸入沙丁胺醇后FEV1 ,FVC和FEF50 iso vol均有显著增高 ,流速受限 (FL)指数则明显下降〔(79.1± 1 2 .0 ) %与 (63 .2± 1 2 .9) % ,P <0 .0 1〕。 1 1例COPD患者的FEV1 ≥ 1 5 % (阳性组 ) ,其余1 7例FEV1 <1 5 % (阴性组 ) ,两组患者的FEF50 iso vol和FL指数则无明显差异 (FEF50 iso vol为 (43 .3± 2 0 .2 ) %与 (39.6± 2 1 .7) % ,FL指数为〔(2 1 .5± 8.4) %与 (1 9.6± 1 1 .7) % ,均P >0 .0 5〕。FL指数与ΔFEF50 % iso vol呈显著相关(r =0 .50 8,P <0 .0 1 ) ,而与FEV1 的相关性不明显 (r=0 .1 0 6 ,P >0 .0 5)。结论 COPD患者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其EFL可得到显著改善 ,FVC和FEV1 均显著增加 ,EFL的改善程度相当于FEF50 %的改变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验通过恒定运动负荷试验观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正常人于室内空气和吸氧时运动负荷初期(运动负荷后1~3分钟)血流动力学变化,探究运动负荷初期血流动力学应答检测对COPD肺动脉高压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右心导管动态观测其肺动脉平均压(mPAP),心排血量(CO)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于室内空气和吸氧时运动负荷初期PAMP均明显增高,SvO2明显降低,CO呈逐渐增加趋势,且运动负荷3分钟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15分钟时差异无显著性。COPD组mPAP及SvO2于运动负荷后达到相对恒定明显迟于对照组,但吸氧可缩短COPD组mPAP和SvO2到达相对恒定的时间,且接近对照组。结论检测COPD运动负荷初期血流动力学应答对COPD肺动脉高压诊断及疗效判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