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胸外伤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38例早期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家勇  冯刚  陈文辉 《四川医学》2001,22(12):1144-1145
目的 探讨胸外伤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ARD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3 8例胸外伤后ARDS的诊治过程。结果 本组分成两组 :传统机械呼吸 终末正压通气 ( PEEP)组 3 2例 ,带机时间平均 6.4天。死亡 13例 ,病死率 4 0 .6% ;呼吸机保护性通气组 6例 ,带机时间平均 5 .2天 ,死亡 1例 ,病死率 16.7%。两组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该病治疗的关键 ,传统机械呼吸 PEEP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外伤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8例胸外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过程。结果:本组分成两组:传统机械吸吸+终末正压通气(PEEP)组32例,带机时间平均6.4天。死亡13例,死亡率40.6%;呼吸机保护性通气组6例,带机时间平均5.2天,死亡1例,病死率1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是早期论断和及时治疗,呼吸机保护性通气治疗该病比传统机械呼吸+终末正压通气效果更优越,同时积极处理原发损伤和预防各种并发症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4.
董保国  梁驰 《广西医学》2000,22(3):468-470
目的:探讨胸外伤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及诊治.方法:应用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进行早期预测及动态观察.应用机械通气(MV)治疗及综合治疗.结果:本组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1值为-26.00±10.00.平均MV时间为6.5天.死亡率19.23%.结论: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作为早期预测ARDS及动态观察的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判断其治疗转归.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有效方法,根据病情可以选用不同的呼吸机及通气方式.同时应注意处理原发伤、抗休克及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5.
自 1998年 8月~ 2 0 0 2年 2月 ,我科收治 12例严重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患者 ,均行呼吸机治疗 ,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 :对 12例严重胸外伤合并ARDS的患者行呼吸机治疗。病因有车祸 (9例 )、摔伤 (3例 )。12例均为多发性肋骨骨折 ,同时合并连枷胸 (7例 ) ,合并血气胸 (10例 ) ,合并颅脑损伤 (5例 ) ,合并四肢、脊柱、骨盆骨折及 /或关节脱位 (4例 )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4例 )。参照 1992年欧美联席会议ARDS标准 ,需行呼吸机治疗的适应证有 :①严重胸外伤、复合伤后急性起病 ;②明显紫绀 ,进行性呼…  相似文献   

6.
严重胸外伤伴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各种胸外伤344例。其中严重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0例,占胸外伤的5.81%。现就ARDS早期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7.
严重胸部创伤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成功救治严重胸部创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片(ARDS)36例体会,肋骨骨折35例,血气胸27例,支气管断裂伤6例,创伤性膈疝5例,肺挫裂伤22例,合并创伤性休克2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其他合并伤23例。  相似文献   

8.
<正>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创伤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3年6月至1994年6月间收治各种胸外伤病人67例,其中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在37—62岁不等。其中直接汽车撞伤8例,高处坠落伤1例,树木压伤1例。均有多发性肋骨骨折或浮动胸壁,2例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严重胸外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17例采用呼吸机正压呼吸。结果 13例获得完全恢复。结论 机械正压通气是治疗严重胸外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常见重症,病死率高,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威胁其生命,过去曾称之为创伤后肺功能不全、充血性肺萎陷、休克肺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全国的统计数字表明其病死率在30%~50%[2],我院于2006年6月-2011年5月共收治胸外伤并发ARDS患者23例,诊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诱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0例胸外伤发生ARD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小潮气量通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气分析。结果年龄≥60岁,呼吸频率≥28次∕min,收缩压≥12kPa,肋骨骨折≥4处,伴有肺挫伤和腹腔内脏器损伤及ISS值≥16与胸外伤发生ARDS密切相关(P<0.01),治疗组VILI、VAP、MODS及死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呼吸困难、高血压、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腹腔内脏损伤、是影响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低潮气量机械通气适合ARDS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机械通气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东明  王伟林  韩冬 《河北医学》2006,12(9):904-905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严重胸外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过程。结果:本组患者ARDS占同期胸外伤(193例)的9.3%。18例均给予机械通气,平均6.2d。死亡率11.1%。结论:早期诊断并尽早行呼吸机治疗可有效降低本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报告22例严重胸部外伤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提出ARDS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治疗原则在于针对发病机制和纠正缺氧,气管切开、机械正压呼吸是治疗合并ARD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总结重症的胸外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4例并发ARDS的重症胸外伤患者建立机械通气,应用激素和血管扩张剂,积极对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即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的结果。结果经治疗,患者的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aO2/FiO2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名患者中18例(83.3%)痊愈,6例(16.7%)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于ARDS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积极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腹部外伤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24例本病患者采用A/C、SIMV、PEEP、正比呼吸模式及综合治疗。结果 抢救成功14例,死亡10例,分别死于心、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早期和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救治腹部外伤术后ARDS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杨帆 《吉林医学》2012,33(22):4765-4766
目的:对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初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进行探讨,得出一套正确、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三乙医院胸外科40例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30~65岁,对在三乙医院治疗的这40例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诊治预后护理,跟踪观察探讨,应用机器通气,确保患者及时建立有效的呼吸;分析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产生原因以及患者的身体现状,并据此判断患者病情的程度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应用呼吸辅助设备及时进行治疗。结果:出现并发肺炎14例,经治疗痊愈;5位患者死亡,其中因失血过多死亡2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内脏衰竭死亡2例。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插呼吸管、上呼吸机、撤离机器等一系列治疗时要尽早,供给营养要保质保量,才能最大可能性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外科危重病人极易发生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本病死亡极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该病治疗的关键.近5年来我院共收治外伤性ARDS13例,现将其病因、诊断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严重的胸外伤后,常常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因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使病情复杂、难治,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我院1993年11月~1997年8月治疗胸外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胸外科自1983年5月~1993年5月共收治各类胸外伤210例,其中10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占4.76%。死亡2例,死亡率为20%。现就我们的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